-
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颈部超声在婴幼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颈部超声在婴幼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介入科收治的24例应用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颈部超声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患儿的临床资料。24例患儿中,男12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1∶1;年龄21 d~2岁,中位年龄5个月;中位体质量5.8 kg。在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时,先使用超声评估患儿甲状腺位置及血管走形,选择合适穿刺入路并标记穿刺点,然后在可弯曲支气管镜引导下完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果:术前接受持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患儿19例(79.2%),间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患儿2例(8.3%),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3例(12.5%)。24例患儿中,先天性上呼吸道发育畸形9例(37.5%);双侧声带麻痹8例(33.3%);上呼吸道占位性疾病3例(12.5%);外科术后撤机困难2例(8.3%);神经肌肉疾病2例(8.3%)。24例患儿均在30 min内成功完成手术,出血量均少于5 mL,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弯曲支气管镜联合颈部超声辅助使婴幼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能够顺利完成,并显著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致气管膜部损伤伴假腔形成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手术失败及并发症五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解除上气道阻塞的方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 tracheotomy,PDT)具有快捷、微创、安全的特点,在临床得到应用,尤其在重症医学科。天津市环湖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引入PDT技术已经十余年,手术例数逾千例,并且成功应用到困难气道中,对比传统气管切开术,PDT安全、并发症少。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我们积累了数例PDT手术失败及并发症的病例资料,本文主要介绍PDT手术失败及严重并发症的5例患者资料,并探讨其发生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硬质支气管镜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69岁,因“确诊甲状腺癌1年,渐进性呼吸困难8个月”就诊我院,胸部CT显示甲状腺肿物侵犯主气管致气管狭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因多发转移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给予硬质支气管镜下经皮牛角扩张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经皮牛角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硬镜直视下指导穿刺,保证穿刺时定位准确,不需要分离组织,硬镜下可进行有效止血及充分吸引,可保障通气,该手术方法安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便于气管插管退管的喉罩及其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一种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手术方式,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且可在患者床旁执行,一直备受临床医生青睐。然而,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已经气管插管的患者来说,未外退的气管导管尖端和气囊不仅会阻碍PDT的穿刺,而且还会阻碍导丝及气切套管的置入,影响手术进程,相反盲目地外退气管导管又可能将气管导管尖端退至声门外,出现紧急气道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此,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设计了一种便于气管插管退管的喉罩及其监测装置,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2795887.1)。该装置由喉罩和监测装置组成,喉罩主要包括喉罩本体、通气管、导引管等部件。喉罩本体主要用于密闭咽喉部,与通气管一同为患者提供供气通道;导引管的主要功能是容纳气管导管,为已插气管导管的外退提供便利。该装置不仅能实时监控气管导管尖端的外退,而且还能在气管导管尖端退至声门外的紧急状况下,无需重新进行气管插管就可即刻保证患者气道安全,实施通气,具有实时监控、操作简单、安全便捷等优点,值得转化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辅助与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56例,均经口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根据不同的辅助方式分为超声辅助(超声组)31例和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纤维支气管镜组)25例.结果 与纤维支气管镜组比较,超声组术中氧合指数(PaO2/FiO2)增高[(157.3±19.2)mmHg vs.(145.4±22.8)mmHg,t=2.117,P=0.039],分钟通气(MV)量增高[(7.3±0.8)L/min vs.(6.1±0.7)L/min,t=5.278,P<0.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39.1±4.8)mmHg vs.(44.3±5.6)mmHg,t=-3.709,P<0.001],术后出血例数减少[0例 vs.4例,χ2=5.246,P=0.022].结论 超声组较纤维支气管镜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体外膜肺氧合下重症肺炎患者微创气管切开4例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总结4例重症肺炎患者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下床边微创气管切开救治经验,为重症肺炎患者气道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实例.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 2022 年 11 月至 2023 年3 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 4 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入住ICU前后的影像学检查、ECMO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床边微创气管切开等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床旁气管切开术辅助通气治疗.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结果 本院 4 例重症肺炎患者持续VV-ECMO状态下进行床旁气管切开术辅助通气治疗,术后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 0.98~1.00,气道清理排痰通畅,生命体征平稳,后续逐步撤机.结论 在重症肺炎的救治过程中,安全快速完成持续ECMO状态下重症肺炎患者床边微创气管切开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ICU医护共同面临的新挑战.本研究报告的 4 例VV-ECMO治疗后床旁气管切开术的成功案例,提示床边微创气管切开技术可以安全快速地辅助气道管理,为目前重症肺炎和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救治提供了更多有益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对比分析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标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气管切开术的42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别采用标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257例)和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163例).记录手术时间,以及术中严重出血、低氧、心跳骤停和术后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气管切开套管误入气管外间隙、气管后壁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长于标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21.74±2.90)min对(12.74±1.96)min;t=38.050,P=0.000].标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8%(20/257),分别为术中严重出血5例(1.95%)以及术后皮下气肿4例(1.56%)、气胸1例(0.39%)、纵隔气肿2例(0.78%)、气管切开套管误入气管外间隙2例(0.78%)、气管后壁损伤3例(1.17%)、切口感染3例(1.17%);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7/163),分别为术中严重出血1例(0.61%)以及术后皮下气肿2例(1.23%)、纵隔气肿2例(1.23%)、气管切开套管误入气管外间隙1例(0.61%)、切口感染1例(0.6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7,P=0.156).结论 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在标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使用受限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有效展开,操作简便,具备微创优势,且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经皮穿刺导丝牛角扩张气管造口术在ICU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经皮穿刺导丝牛角扩张法气管造口术(PDT-GWCH)与常规气管切开造口术(surgical tracheostomy ST)急危重患者的应用效果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探讨PDT-GWCH在ICU危重病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2年1月-2017年03月ICU病房收治的、需要机械通气并有气管切开适应症的5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成:PDT-GWCH组(PDT组,n=25例)和ST组(n=2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和术后出血以及术后溢痰、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全部顺利完成手术.PDT-GWCH组和ST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出血以及术后溢痰、切口感染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组有1例发生气胸、纵隔气肿,2例发生皮下气肿,2组均无气管塌陷及气管食管瘘.结论 与ST比较,PDT-GWCH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术后出血少及术后溢痰少、感染风险小等优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适合于需开放气道的ICU急危重症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安全性的大宗病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分析大宗病例研究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行PDT和326例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T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PDT和TT两组随机对照试验,每组80例,统计手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大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随机对照研究: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出血例数和并发症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肉芽形成、切口感染和皮下气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大样本研究: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皮下气肿及并发症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管内肉芽形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大样本和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PDT是一种快速建立长久人工气道的安全方法,符合现代微创的手术发展方向.PDT不仅手术操作时间短,技术易于掌握,而且安全可靠.对于需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症患者,如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可以首先选择PDT,在熟练掌握了其操作技巧后,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很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