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微波消融早期原发性肝癌预后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US-PMMA)治疗早期肝癌(HCC)患者生存预后的高危因素,及对术后总生存率(O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和无病生存率(D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行US-PMMA治疗的HCC患者1 563例。依据WHO对年龄的界定,以60岁及以上为老年组共733例,60岁以下为青年组共830例。所有病灶均为首次接受US-PMWA。收集患者及病灶基线资料,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及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OS、DFS和CSS基线特征的危险比(HR)。OS、DFS和CSS以Kaplan-Meier曲线表示,用Log-rank检验比较。结果:与青年组HCC相比,老年组HCC更易罹患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红蛋白血症以及较多合并症,但肝硬化发生少、肝功能较好。经PSM后,肿瘤长径(95% CI=1.1~1.4, P<0.001)及数量(95% CI=1.2~1.9, P<0.001)、γ-谷氨酰转移酶(γ-GT)(95% CI=1.0~1.0, P<0.001)和甲胎蛋白(AFP )(HR为1.5,95% CI=1.2~1.8, P<0.001)是OS、CSS和DFS的共同预测因子。年龄(95% CI=1.2~1.8, P<0.001)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95% CI=1.0~1.0, P=0.043)是OS和CSS的另外两个预测因子。白蛋白可预测OS,而性别和肝硬化可预测DFS。在随访期间(12~156个月),Log-rank检验表明,所有预测因子均显著影响OS、CSS或DFS(均 P<0.01)。其中,多发肿瘤对OS、CSS和DFS的影响最大,与单发病灶患者比较,多发病灶患者12年OS、CSS和DFS分别降低了9.2%、2.5%和4.1%,中位生存期分别缩短12.3个月、25.0个月和11.3个月。 结论:不同类型早期HCC患者微波消融后预后获益不同。在影响长期生存和疾病进展的众多高危因素中,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肝功能对改善早期HCC患者US-PMWA后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Ⅸ段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PTPMWA)治疗Ⅸ段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5例,平均59.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且行PTPMWA治疗Ⅸ段肿瘤。分析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41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消融后即刻CT平扫均显示消融范围完全覆盖肿瘤。手术时间45~260 min,平均91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1.4 ml。术后影像学评价完全缓解40例(97.6%),部分缓解1例(2.4%)。术后1、2、3、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1%、85.4%、75.3%、45.2%、45.2%。仅4例(9.8%)出现术后局部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术后1、6、13、67个月,再次消融后重新获得完全缓解。未发生明显术中并发症,术后仅3例(7.3%)发生并发症。结论:PTPMWA治疗Ⅸ段原发性肝癌,具有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及局部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正念减压疗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肝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 n=54)和正念减压疗法组( n=54),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 结果:正念减压疗法组患者护理后CP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念减压疗法组患者护理后情绪、感觉、认知、行为评分及PFS-R总分均显著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念减压疗法组患者护理后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评分及PSQI总分均显著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生存疗效:一项15年的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细胞癌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0~B期患者2?054例,所有患者至少随访2年。分析患者超声引导经皮MWA治疗后的主要终点总生存率和次要终点(肿瘤相关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层分析。总生存使用Fine-and Gray竞争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1月至2020年9月共有5 503个肝癌结节[平均肿瘤长径(2.6±1.6)cm]接受3 908次MWA,中位随访时间为45.6 (24.0~79.2)个月,总队列的技术成功率为97.6%(5?376/5?503)。5 、10 、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6%、38.8%、27.0%;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67.1%、47.2%和37.7%;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5.8%、15.7%和9.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8%(108/3 908)。进一步分析显示,在2006-2010年、2011-2015年和2016年1月-2020年9月的3个时间段内,随时间推移,技术有效率和生存率明显增高, P值均<0.001 ,特别是对于肿瘤长径为3.1~5.0 cm的肝癌结节( P ?0.001)。 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对于BCLC 0~B期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技术有效率和生存率随时间显著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热消融治疗单发小肝癌术后残留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小肝癌热消融治疗术后残留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单发最大径≤3 cm首诊肝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26例;<70岁83例,70岁及以上24例。以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为治疗手段,4~6周后复查肝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根据有无强化判断肿瘤是否已失活,并通过术前术后的CT或MRI对照判断是否完全消融,以此评估消融疗效。观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肿瘤位置及毗邻、消融方式、肝炎病史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消融残留危险因素。结果:完全消融101例,残留6例,残留率5.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临近血管结构、分化差、甲胎蛋白(AFP)≥200 μg/L为消融残留的危险因素( 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差为唯一独立危险因素( HR=2.26,95% CI 0.25~20.50, P=0.030)。 结论:肿瘤低分化是热消融治疗小肝癌术后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部分患者应术后行严密随访,并多学科讨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皮置钉开放微波消融术治疗脊柱转移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经皮置钉开放减压术并行微波消融术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共20例(26个转移灶)采用经皮置钉开放减压术并行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43.85±18.67)岁(范围:16~79岁)。病变部位:胸椎9例,腰椎11例。肿瘤类型:骨髓瘤2例,白血病1例,肝癌4例,骨肉瘤2例,肺癌5例,肾癌1例,食管癌1例,子宫颈癌1例,肠癌1例,前列腺癌1例,腺样囊性癌1例。术前均行CT扫描或MR检查明确转移灶部位及大小,设计相应微波消融范围。术中经皮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局部肿瘤减压联合微波消融灭活肿瘤,消融过程中采用测温针分别对消融范围边缘和椎体后壁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采用冰生理盐水冷循环降温保护重要组织;13例行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效果;采用Frankel分级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等评估神经功能及体能状态。结果:术中微波消融时间(5.43±2.07)min(范围:3~10 min);微波功率40~60 W。术中出血量(852.50±514.40)ml(范围:100~1 700 ml);手术时间(4.11±0.99)h(范围:2.5~6.0 h)。病灶中心温度控制为70~85 ℃,周围组织温度通过冰盐水控制<43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5±2.01)个月(范围:6~14个月),至末次随访无一例出现局部复发。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术后48 h、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为(1.55±1.23)分、(2.70±0.87)分、(2.40±1.14)分及(3.05±1.00)分,与术前的(5.95±1.1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体能状态均明显改善,15例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至少改善了1个等级,并且8例患者术后6个月ECOG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1例术后出现下肢肌力减退,经对症治疗后1个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微波消融联合经皮置钉开放减压术能够有效地缓解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疼痛,解除脊髓及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Sonazoid与SonoVue应用于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比较Sonazoid与SonoVue应用于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67例,均应用超声造影观察肿瘤显影情况并进行穿刺布针,根据术中使用造影剂的不同分为Sonazoid组25例和SonoVue组42例,比较两组穿刺布针难度评分;消融后3个月内行增强影像学(增强MRI、增强CT或超声造影)检查评估其近期疗效.结果 Sonazoid组穿刺布针难度评分2.0~2.7分,平均(2.28±0.29)分,SonoVue组穿刺布针难度评分2.0~4.7分,平均(2.95±0.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后3个月内行增强影像学检查显示,Sonazoid组完全消融率为100%(25/25),SonoVue组完全消融率为95.2%(40/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onazoid与SonoVue超声造影在常规超声显影不清晰的小肝癌消融术中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相较于SonoVue,Sonazoid具有独特的后血管相,可使肿瘤长时间清晰显影,便于术者进行连续操作、精准穿刺布针,有助于提高消融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肝癌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中高血压危象发生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分析肝癌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PMWA)术中高血压危象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度镇静下行PMWA的11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中高血压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中,14例(12.7%)术中发生高血压危象,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术后随访1个月未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高血压危象患者消融区接触壁层腹膜和肾上腺的比例高于非高血压危象患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融区接触壁层腹膜和肾上腺是术中高血压危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消融区接触壁层腹膜或肾上腺的肝癌患者PMWA术中发生高血压危象的风险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肝脏恶性肿瘤的局部微创介入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对局部微创治疗肝癌的手段,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SIRT)、射频(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冷冻治疗(cryoablation)、激光诱导肿瘤治疗(laser-induced thermal therapy,LITT)、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IRE)、高功率超声聚焦消融(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和中医外治等方法的优缺点、适用人群、疗效等进行小结,为临床应用这些技术治疗肝癌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微波消融组和射频消融组,每组40例,微波消融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射频消融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FP)]、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两组患者血清TBIL、AST、ALT、VEGF、AFP水平均低于本组手术前,微波消融组患者血清TBIL、AST、ALT、VEGF、AFP水平均低于射频消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本组手术前,且微波消融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射频消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与射频消融组患者的2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