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亦称痹痛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颈椎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项痹""痹证"等范畴,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为风、寒、湿邪入侵.为明确基于经筋理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治疗的有效性,通过中国知网(CNKI)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发现基于经筋理论针刺治疗可以调节局部气血,松弛患处软组织的炎症,有效缓解疼痛引起的肌肉缺血缺氧.其指出了基于经筋理论针刺治疗颈椎病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滑膜关节的累积、滑膜炎症(滑膜炎)和软骨损害,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RA的药物和方法,只能通过一些药物和措施来延缓疾病的进展.独活寄生汤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种经典中药方剂,具有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目前机制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能够通过调控多条信号途径,如MAPK、WNT、NF-κB、PI3K/Akt、JAK/STAT、MEK/ERK等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有效改善和治疗RA.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独活寄生汤能显著减轻RA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和晨僵等症状,同时改善免疫功能,与纯西药治疗相比,其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文章通过检索PubMed、WOSCC、CNKI、Wanfang、VIP等数据库近15年来关于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旨在综述其药理作用和机制,为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为未来临床试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章薇教授运用《黄帝内经》"解结"理论治疗经筋痹痛撷精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经筋痹痛的病机关键是"结筋病灶点"的形成,章薇教授在《黄帝内经》"解结"理论指导下,认为"解结"是治疗的关键,提出"以手扪结"的诊法和"针刺探结""温针散结"疗法,在经筋痹痛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鼠掌老鹳草与老鹳草抗腹泻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老鹳草是我国常用中药 ,15版药典规定其正品为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属植物牻牛儿苗(Weodium stephanianum Willd )、老鹳草属植物老鹳草( Geranium wilfordii Maxim )或野老鹳草( Geranium carolinianum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风湿 ,通经络,止泻痢之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 ,麻木拘挛 ,筋骨酸痛 ,泄泻痢疾[1 ] .鼠掌老鹳草作为老鹳草药材来源之一 ,药典虽未收载 ,但其在东北分布广泛 ,应用较多.故本实验以鼠掌老鹳草为研究对象 ,对其较强的抗腹泻作用进行药理机制研究;并通过药效学实验深入比较鼠掌老鹳草与药典收载的老鹳草药理作用 ,对鼠掌老鹳草的进一步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合的运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出自《素问?痹论篇》,是针对痹证病因与机理的经典之言.风寒湿邪气是导致筋脉关节闭阻不通的外在原因,外邪之所以侵犯人体发生痹证,关键是营卫失调、五脏亏虚、六腑失和,突出了内外因并重的发病观[1].结合临床常见关节痹痛的治疗,我们认识到痹证的发生除外感因素外,更多的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营卫不和的内在因素,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文仅就"合而为痹"中"合"的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吴耀持运用导气针法结合隔物灸治疗痛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介绍吴耀持教授运用导气针法结合隔物灸治疗胃脘痛、头痛、痛经、腰痛、面痛、眼痛、伤筋痛、颈肩膝痹痛等多种痛证的经验.临床注重针灸结合,推拿点穴手法与针刺有效结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旷惠桃教授“温养治痹”用药经验述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旷惠桃教授“温养治痹”用药经验;旷师治疗痹证,首重“温养”,临证强调辨病情之轻重、病期之早晚;痹痛初起,气血阻滞,治以温通经脉气血;痹证迁延,肿胀畸形,治以温壮筋骨关节;痹病难愈,正气虚损,治以温养藏腑元真;同时根据具体症状随症加减,在“温养”之基础上力求“方-药-症-证”四者相符,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痹证之特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淫羊藿作为我国传统中药, 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 是补肾壮阳、强阳起痿方剂的常用中药, 主要用于肾阳不足, 风湿痹痛和骨痿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 淫羊藿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淫羊藿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如抗炎、抗氧化应激、抗抑郁和抗肿瘤等.分子药理学研究表明, 淫羊藿苷可通过调控多个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靶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等.淫羊藿苷在骨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广泛, 主要涉及雌激素受体α (ERα) -分泌型糖蛋白 (Wnt) /β-链蛋白 (β-catenin),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环磷酸腺苷 (cAMP) 依赖蛋白激酶 (PKA) /cAMP/cAMP应答元件結合蛋白 (CREB),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 和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磷脂酰肌醇3激酶 (PI3K) /蛋白激酶B (protein kinase B, Akt)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 NOS) /NO/环磷鸟苷 (c GMP) /c GMP依赖性蛋白激酶 (PKG), Rho A-TAZ和PI3K/Akt/下调糖原合成激酶3β (GSK3β) /β-catenin等多个信号通路, 显著地成骨作用使其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选先导化合物.回顾文献, 淫羊藿苷对于调节神经系统, 保护心血管, 调节免疫系统, 改善性功能和抗肿瘤等机制研究方面缺乏详细的总结.为了加快淫羊藿苷药理作用分子机制的探索和发现, 扩大其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近年来淫羊藿苷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舒筋活络药祛风湿药性理论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5味舒筋活络药祛风湿的中药药性理论.方法 采用维甲酸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测祛风湿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抗骨折力 、骨头灰化质量 、骨钙素和血液生化指标Ca、P和ALP水平的影响.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导大鼠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其对佐剂关节炎的影响.结果 5味舒筋活络中药均能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眼角出血 、皮毛无光泽 、活动量减少 、食欲下降 、腹泻 、下颚和腹部脱毛严重及反应速度降低等症状;增加大鼠骨密度,有3味药达标;显著升高血清磷含量,且作用强度较高,5味药均达标.5味药均具有抑制大鼠致炎侧足肿胀的作用,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指数,且作用强度均达标++以上;显著提高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2的水平,降低致炎因子TNF-α的水平,5味药均达标.结论 舒筋活络药大多入肝 、肾经,有的归肝经,味多辛 、苦,药性偏温;改善大鼠骨质疏松及抗佐剂性关节炎是祛风湿止痹痛药的药效谱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阴阳六气角度论经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使经筋理论还原出中医本来的面貌,避免过多的将其现代化和解剖化,现通过对传统的中医思维模式进行探讨,从六气的原始形式和其生成变化两方面对经筋的生理现象进行阐述,从经筋循行部位的阴阳变化和疾病部位的阴阳表现来解释经筋的病理变化.通过对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生成异常对经筋的影响,以及阴阳六气的内外失衡所引起的经筋痹痛和筋急与筋纵的症状进行讨论,从阴阳六气动态变化的整体角度去看待经筋,将对经筋理论有新的认识,同时对临床上疾病的诊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