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三维重建辅助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的碎石效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获得的肾结石物理特征对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L)碎石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自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86例肾结石患者.术前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测定肾结石的各个物理特征,包括结石数量(个)、结石长径(mm)、结石密度(Hu)、结石体积(cm3)和结石质量(Hu*cm3).入选患者均接受FURL治疗,FURL术后根据结石清除状态分为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肾结石患者FURL术后结石清除率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结石特征预测肾结石患者FURL术后结石清除的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各结石特征与手术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结石清除组为67例,结石残留组为19例,结石清除率为77.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石长径、结石密度、结石体积及结石质量均为影响FURL术后结石清除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结石长径、结石密度、结石体积及结石质量的特征因素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91、0.674、0.919、0.957,结石质量预测结石清除率的效能明显优于其余结石特征因素.Spearman相关系数表明,结石长径、结石密度、结石体积、结石质量与手术时间均呈正相关(r=0.521、0.226、0.573、0.611,P<0.05),结石质量与手术时间相关性更高.结论 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获取的结石长径、密度、体积及质量等均是影响FURL术治疗肾结石的危险因素.其中,结石质量作为结石负荷指标可以更好地预测FURL术治疗肾结石的碎石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结石细菌培养在PCNL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结石细菌培养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 060例行一期PCNL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14例,女446例。年龄(52.4±12.2)岁。结石负荷(1 499.6±1 435.3)mm 2。收集清洁中段尿及术中结石标本用于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记录患者膀胱中段尿和结石的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结石细菌培养阳性者与阴性者术后发热和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本研究1 060例,膀胱中段尿培养出22种细菌,结石培养出52种细菌。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中段尿[31.8%(337/1 060)与20.9%(222/1 060), P<0.001]。中段尿和结石中最常见的细菌均为大肠埃希菌,但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中段尿高于结石[52.3%(116/222)与43.6%(147/337), P<0.05]。中段尿和结石来源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均高于40%,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药物耐药率均低于10%,两者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出现发热111例(10.5%),尿源性脓毒血症22例(2.1%)。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术后发热和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结石细菌培养阴性患者[23.7%(80/337)与4.3%(31/723);4.2%(14/337)与1.1%(8/723), P均<0.05]。术前膀胱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患者中,结石细菌培养阳性者的术后发热率高于阴性者[17.9%(30/168)与4.2%(28/670), P<0.05]。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术后抗菌药物与结石药敏试验结果一致者的术后发热率低于与结石药敏试验不符者[17.5%(22/126)与27.5%(58/211), P<0.05]。 结论: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高,细菌菌谱复杂,多重耐药比例高。即使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为阴性,结石细菌培养阳性仍是PCNL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石细菌培养结果在PCNL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治疗肾结石58例病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8例,术前均行尿常规、尿培养、KUB、泌尿系CT检查,术前均预置F6输尿管支架管7~10 d,术前存在泌尿系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行手术治疗,术中置入F14~16输尿管导引鞘,应用纤维输尿管软镜和200 μm摩西钬激光光纤,采用摩西模式碎石,4周后复查泌尿系CT平扫评估结石清除率、碎石成功率。结果:结石直径0.8~2.7 cm,平均1.4 cm,其中结石直径≤2 cm患者49例,结石直径>2 cm患者9例,结石CT值(最大截面处)360~1550 Hu,平均983 Hu,手术时间33~225 min,平均98.7 min,结石清除率为89.7%(52/58),成功碎石率94.8%(55/58),术后住院时间2~7 d,1例发热患者,无严重损伤、出血患者。结石残留发生率10.3%(6/58),结石直径>2 cm患者发生率55.6%(5/9),有意义结石残留发生率5.2%(3/58)。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对结石负荷较大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汉族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学习曲线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汉族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学习曲线,为具备一定泌尿系结石腔内手术经验的临床外科医师开展儿童泌尿系结石腔内手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前瞻性构建的汉族儿童泌尿系结石数据库中选取348例汉族患儿纳入此项研究。其中,男250例,女98例;中位年龄为3岁;中位体重指数为17.1 kg/m 2。根据患儿结石位置、大小、身体基础条件等选择行经皮肾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术、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scopic lithotripsy,URL)或PCNL和URL联合手术。并根据手术次序,将行PCNL和URL的患儿各分为三个亚组。统计分析患儿的基线资料、术中数据、结石清空率(stone free rate, SFR)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omplication rate, CR)情况,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在R3.5.1中进行非参数LOWESS回归建模,并绘制学习曲线来体现术者手术经验对腔内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影响。 结果:348例患儿共行腔内手术375次,手术侧别共416侧,中位手术时间为30 min,中位术中灌注量为500 ml,中位结石负荷为1.77 cm 2。结石的整体清空率为88.0%(330/375),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7/348)。其中发热62,血尿56例,石街2例。URL第1、2、3组中位结石负荷分别为0.5、0.8和1.8 cm 2,中位结石质量分别为375、824和1 321 cm 2×Hu,SFR分别为83.6%(92/110)、85.5%(94/110)和86.4%(95/110),均呈逐渐递增趋势,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中位术中灌注量分别为500、400和200 ml,术后发热发生率分别为18.2%(20/110)、10.0%(11/110)、8.2%(9/110),均呈逐渐递减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血尿发生率分别为2.7%(3/110)、9.1%(10/110)、11.8%(13/110),呈逐渐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CNL第1、2、3组结石质量分别为3 163、5 141和5 399 cm 2×Hu,中位术中灌注量分别为1 000、1 300和1 500 ml,SFR分别为41.4%(12/29)、65.5%(19/29)和78.6%(22/28),均呈逐渐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血尿发生率分别为27.6%(8/29)、31.0%(9/29)、46.4%(13/28),呈逐渐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发热发生率分别为34.5%(10/29)、27.6%(8/29)和14.3%(4/28),呈逐渐递减趋势,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绘制学习曲线可见,随着腔内手术例数的积累,手术时长明显缩短,结石清空率逐渐增加,但手术时间及清石率也呈现进入学习曲线的平台。随着术者对结石质量较大患儿的纳入及患儿BMI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的学习曲线的平台期之后出现升高。 结论: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可显著提高结石清空率,缩短手术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BCRP-BBB与右美托咪定改善轻度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血脑屏障(BBB)与右美托咪定改善轻度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择期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和T管引流术的胆总管结石轻度高胆红素血症患者90例,性别不限,年龄55~69岁,BMI 22~28 kg/m 2,ASA分级Ⅱ或Ⅲ级,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0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 n=45):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麻醉诱导后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随后以0.6 μg·kg -1·h -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2 d和术后1、3、5、7、14 d时采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CRP浓度、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血清S100β、β淀粉样蛋白42(Aβ42)、MDA浓度]、BBB血清学指标[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闭合蛋白5(claudin-5)浓度]。 结果:与C组比较,D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升高,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下降,血清S100β、Aβ42和MDA浓度降低,血清BCRP浓度升高,血清GFAP、claudin-5和TSP-1浓度降低(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改善轻度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机制,可能与上调BCRP水平,改善BBB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肾结石负荷的三种测量参数与输尿管软镜手术时间及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肾结石负荷的3种测量参数(结石体积、结石最大径、结石面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手术时间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70例因单发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6例,女24例;年龄(47±12)岁。结石位于左侧28例,右侧42例;位于肾盂32例、下盏29例、中盏6例、上盏3例。70例均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记录手术时间。将术前CT图像导入ITK-SNAP 3.6.0软件半自动计算结石体积。采用术前CT平扫图像,在冠状面上选择结石最大截面,测量结石最大长径(D)和宽径(d),结石面积=0.25πDd。根据术后CT平扫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残余结石最大径≤2 mm者为完全清除组,>2 mm者为部分清除组。分别对结石体积、结石最大径、结石面积与手术时间或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再通过前向逐步线性回归评估其他因素对手术时间的影响。结果:手术时间中位值63(50,84)min。完全清除组47例,结石体积633(248,1 087)mm 3,结石最大径15(10,19)mm,结石面积82(49,186)mm 2。部分清除组23例,结石体积696(408,1 418)mm 3,结石最大径15(12,20)mm,结石面积105(73,201)mm 2。两组结石体积、结石最大径、结石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石最大径>20 mm患者的完全清除率为55%(6/11),结石最大径≤20 mm患者的完全清除率为70%(41/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石体积与手术时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58,结石最大径和结石面积与手术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和0.34。结石体积与手术时间的简单线性回归的决定系数最优,为0.36,结石最大径、结石面积与手术时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17和0.22。手术时间与结石体积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后计算出的AIC基线值为456.24,采用前向逐步回归法依次加上结石最大径、结石成分、结石位置等因素后,AIC值依次增加至458.19、458.69、463.03。 结论:结石体积、结石最大径和结石面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结石清除率均无显著相关性,但结石体积是影响手术时间的最主要因素,是反映结石负荷的最佳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枸橼酸氢钾钠在大负荷肾尿酸结石治疗中的应用(附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枸橼酸氢钾钠在大负荷肾尿酸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枸橼酸氢钾钠治疗的6例大负荷肾尿酸结石(长径>4c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1.3(42~66)岁,平均结石长径6.0(4.1~7.6)cm,腹部X线片(KUB)阴性,平均CT值475(418~535)HU,治疗前尿pH均≤5.5。6例血尿酸平均453.3(258.7~570.0)μmol/L,其中3例高于正常值,3例有痛风病史;2例有肾结石手术病史,结石成分回报为无水尿酸,其余4例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尿酸结石。所有患者均无泌尿系感染病史及泌尿系梗阻。6例均予口服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治疗,以10g/d为起始剂量,按早餐后2.5g、午餐后2.5 g、晚餐后5.0 g分次服用,根据尿液pH值调整剂量,保持尿pH值6.5~7.0。治疗期间每2~3个月复查CT平扫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6例治疗2.5~8.0个月,无明显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结石负荷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平均长径缩短3.2(1.4~5.9)cm,其中2例结石基本消失。枸橼酸氢钾钠治疗后复查CT示,结石边缘由光滑变粗糙,结石表面及内部出现虫蚀样缺损及空洞,表现出明显的溶石现象。结论:枸橼酸氢钾钠对大负荷肾尿酸结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临床考虑尿酸结石的非感染患者可尝试应用枸橼酸氢钾钠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2 h检测IL-6在尿源性脓毒症诊治和改善预后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2 h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在尿源性脓毒症早期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2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例,女19例。年龄(55.4±11.6)岁。伴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11例,肾积水14例。结石负荷>353 mm 2 8例。术前脓尿22例,尿亚硝酸盐阳性12例,尿细菌培养阳性18例。根据术后2 h是否检测IL-6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术后2 h IL-6>1000 pg/ml作为诊断尿源性脓毒症标准,指导术后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脓毒症确诊时间、尿源性脓毒症严重程度(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例数)、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试验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52.4±12.2)岁;伴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5例,肾积水9例;结石负荷>353 mm 2 5例;术前脓尿12例,尿亚硝酸盐阳性7例,尿细菌培养阳性10例。对照组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58.7±10.5)岁;伴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6例,肾积水5例;结石负荷>353 mm 2 3例;术前脓尿10例,亚硝酸盐阳性5例,尿细菌培养阳性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8±27.8)min和(88.3±39.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45)。试验组术后2 h IL-6为(6 824.4±1 473.3)pg/ml。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脓毒症确诊时间分别为(3.6±2.0)h和(6.0±3.0)h( P=0.023),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1±1.6)d和(8.2±2.3)d( P=0.014),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分别为3例和8例( P=0.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检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2 h内IL-6可早期诊断尿源性脓毒症,降低术后尿源性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预测效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能够有效预测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治疗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内部验证评估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348例泌尿系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50例,女98例。中位年龄3.0(1.4~7.0)岁。中位体质指数17.1(15.0,19.5)kg/m 2。术前发热40例;尿细菌培养阳性170例。结石CT值665(461,912)HU。结石负荷1.77(0.64,3.14)cm 2;结石复杂度分级1级183例,2级38例,3级33例,4级124例。348例患儿共行腔内手术375次,其中可视经皮肾镜取石术(Micro-perc)27次,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Ultra-Mini-PCNL)26次,微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8次,输尿管硬镜碎石术(RURS)10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288次,PCNL+FURS 16次;手术时间30(20,40)min;术中灌注量500(200,1000)ml。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筛选结石清除率(SFR)和并发症发生率(CR)的预测因素。利用分析得到的预测因素构建SFR和CR的预测模型。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预测概率与实际风险的一致性;决策曲线评估模型应用的临床获益情况。 结果:本研究手术的整体SFR为88.0%(330/375);CR为23.2%(87/375),其中术后血尿(Ⅰ级)45例,术后发热(Ⅱ级)40例,石街形成(Ⅲ级)2例。综合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结石负荷、手术时间、术中灌注量、结石位置和手术方式是儿童结石腔内手术后SFR和CR的共同预测因素。除以上因素外,体质指数同样为术后CR的预测因素。基于以上预测因素构建SFR和CR预测模型,其AUC分别为0.81和0.73;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SFR预测模型阈值>20%时具有明显的临床获益;CR预测模型阈值>10%时具有明显的临床获益。结论:内部验证证实基于结石负荷、手术时间、术中灌注量、结石位置、手术方式及体质指数等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于儿童结石腔内手术治疗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患儿的体质指数是腔内手术治疗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亚型草酸钙结石患者尿代谢异常的差异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草酸钙结石患者的24h尿代谢异常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单纯草酸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0例(75.0%),女30例(25.0%)。年龄(49.1±13.5)岁。体质量指数(24.6±3.0)kg/m 2。合并糖尿病23例(19.2%),冠心病8例(7.0%),高血压病36例(30.0%),胃肠道疾病45例(37.5%)。合并低尿pH值11例(9.2%),高草酸尿54例(45.0%),高钙尿19例(15.8%),低枸橼酸尿72例(60.0%),高尿酸尿3例(2.5%),高尿酸血症18例(15.0%)。120例中,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79例,经皮肾镜取石术28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13例。根据术后结石成分分析将患者分为一水草酸钙结石组(COM组)和二水草酸钙结石组(COD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24h尿代谢数据。分析两组结石成因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120例,COM组90例,COD组30例。COM组和COD组的尿草酸分别为41.3(30.1,54.2)mg和34.1(26.6,39.9)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高草酸尿发生率分别为52.2%(47例)和23.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COD组和COM组的尿钙分别为6.8(6.1,8.8)mmol和4.0(2.3,5.2)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高钙尿发生率分别为43.3%(13例)和6.7%(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COM组和COD组的尿磷酸分别为2 063.5(1 688.8,2 803.2)mg和1 231.7(766.7,1 740.9)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COM组和COD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43.0±111.7)μmol/L和(297.6±77.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胃肠道疾病、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血肌酐、血钾、血磷、血钙、血钠、结石负荷、结石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的尿钠、尿磷、尿镁、尿枸橼酸、尿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草酸尿( OR=4.859, P<0.01)和尿磷酸水平升高( OR=1.001, P<0.01)是COM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钙尿是COD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7.856, P<0.01)。 结论:COM结石患者有较高的尿草酸和尿磷酸水平,更易出现高草酸尿;COD结石患者有较高的尿钙水平,更易出现高钙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