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设计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信息化全流程管理系统在病理设备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病理科通过编码科室设备和生成二维码、录入设备相关信息、构建与设备相关的管理模块建立科室设备档案,同时确立设备的责任人和所承担的工作,实现了设备的全流程日常管理。通过建立设备档案和确立责任人,完善了设备日常状态的管理、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记录,科室年设备故障率和所用费用等以统计报表形式呈现,实现了设备的全流程无纸化管理。信息化全流程设备管理系统摒弃了以纸质表格和纸质文件为依托的设备管理模式的弊端,使设备管理更简单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智能追溯信息系统的内镜集中管理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以肠镜为例,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基于智能追溯信息系统对内镜集中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内镜中心常规肠镜检查使用后肠镜252条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条次,均采用智能追溯信息系统进行消洗、回收、取用环节的信息录入、读取。对照组采用内镜中心负责的分散管理,观察组采用消毒供应中心负责的集中管理。采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比较两组内镜表面、阀门、腔道相对光单位值;比较两组内镜表面、内腔、活检口、注水注气口、负压吸引口采样物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比较两组内镜清洗环境气溶胶颗粒物含量;比较两组工作人员回收满意度和使用满意度;比较集中管理与分散合理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及内镜维修率。结果:观察组内镜阀门及腔道清洗合格率[94.4%(119/126)、93.7%(118/126)]高于对照组[90.5%(114/126)、88.9%(112/126), χ2=5.686、 χ2=8.841, P均<0.05];观察组内镜内腔、活检口、注水注气口、负压吸引口微生物菌落生长阳性率[19.0%(24/126)、17.5%(22/126)、1.6%(2/126)、12.7%(16/126)]均低于对照组[30.2%(38/126)、24.6%(31/126)、4.8%(6/126)、19.8%(25/126), χ2=12.215、 χ2=9.003、 χ2=6.446、 χ2=9.106, P均<0.05]。观察组洗消环境中空气产生的0.5 μm及2.5 μm气溶胶颗粒[(40 706 874±12 563 749)个/m 3、(226 530±87 632)个/m 3]均低于对照组[(46 892 654±13 209 872)个/m 3、(263 281±45 219)个/m 3, t=8.223、 t=4.265, P均<0.05]。观察组人力成本63 128.45元、运营成本56 320.13元,少于对照组人力成本208 258.25元、运营成本208 415.22元。观察组回收、使用满意度[96.1%(98/102)、97.1%(100/103)]均高于对照组[78.4%(80/102)、82.5%(85/103), χ2=13.211、 χ2=15.223, P均<0.05]。观察组无内镜维修,对照组维修内镜2条。 结论:基于智能追溯信息系统的内镜集中管理可提高内镜清洗消毒、存放保管水平,减少人力消耗及运营成本,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及内镜使用科室工作效率及使用满意度,降低内镜的医源性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起群体性氨气中毒事故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某肉制品工厂急冻库氨气泄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于2013年4月,对该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对24名就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公司在氨气管道维修作业中造成氨气泄漏,就诊患者中20人为刺激反应,4人为轻度中毒。结论:预防群体职业性氨气中毒,需增强职业病防治意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舰艇卫生装备使用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分析舰艇卫生装备使用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足、设计性能受限、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配用分离、备品备件缺乏等问题,提出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装爱装教育、组织管装用装训练、建立维修机制和维修人员队伍、定期维护保养等提高卫生装备使用效能的对策,并对舰艇卫生装备的建设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医疗物资应急保障机制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医院面对患者排查、转诊和救治等持续投入,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包括防控物资管理和医疗装备维护等,均面临医疗物资短缺、人力资源不足等挑战。面对越来越大的保障压力,医院医疗物资保障团队依据"开源节流,量出为入"的原则,实行积极的物资采购策略,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物资分配优先级,以存量与用途为依据统一发放物资,并实行捐赠物资的可追溯化管理;优化设备的集中调配管理,做好设备紧急安装、提前维护和应急维修工作;借助消毒装备实现高效安全的可复用物品和设备的消毒策略;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团队的医疗物资保障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优化集中管理联合多学科环节质控对口腔诊疗器械清洗质量、维护成本和管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优化集中管理联合多学科环节质控对口腔诊疗器械清洗质量、维护成本和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75件口腔诊疗器械纳入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采用优化集中管理联合多学科环节质控管理模式的75件口腔诊疗器械纳入研究组。抽检3次,比较两组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质量、管理质量(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器械遗失率、发放错误率、器械损耗率、器械相关感染率),并统计两组器械维护成本(维护费用、时间成本)及医护人员使用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口腔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器械消毒合格率及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器械发放错误率、器械损耗发生率及器械相关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每月维护费用低于对照组、器械维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对器械使用满意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两组满意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优化集中管理联合多学科环节质控可有效提高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及管理质量,减少维护成本,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湖南省放射治疗基本情况和质量安全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湖南省医疗机构放射治疗资源现状和质量安全情况。方法:根据调查内容设计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质量安全自评表,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分发和回收,对湖南省2022年所有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包括部队医院)开展调查,由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采用分层抽样实地检查的方式核对质量安全评价情况。用Wilcoxon检验比较各单位的放疗质量安全自评得分与实地检查得分的差异。结果: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共76家(不包括部队医院),其中三级医院62家、二级医院14家,年收治放疗患者总数44 253人。从事放疗工作的人员共1 381人,其中医师746人、物理师205人、技师397人、维修工程师33人。共有直线加速器88台(其中螺旋断层加速器3台)、伽马刀10台、后装机28台,每百万人口拥有加速器1.33台。正在开展三维适形放疗的单位有36家、静态调强放疗60家、容积弧形调强放疗20家、体部立体定向放疗27家、图像引导放疗44家、呼吸运动管理33家、后装放疗27家。质量安全评价情况中,放疗专业基本要求得分较高,2家单位取得满分,无不及格单位。放疗人员和组织、放疗流程、文档记录等方面无满分单位,得分集中在60~<80分,且均有部分单位不及格。结论:湖南省近年来放疗行业总体稳步发展,放疗人员结构趋向合理,但仍存在放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设备利用率不高、技术开展不充分的情况。质量安全方面整体较好,但在放疗人员和组织要求、流程要求和文档记录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今后需要予以持续优化改进,同时将加大实地检查力度,保障放疗质量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信息化追踪系统的管理改进对手术室腹腔镜应用及维修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追踪系统的腹腔镜共享与集中管理改进对手术室腹腔镜应用及维修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无锡联勤保障中心第904医院手术室2019年1—10月6台腹腔镜设备使用的相关数据,分析腹腔镜设备管理不合理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制订基于信息化追踪系统的腹腔镜共享与集中管理改进方法,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管理改进。记录2020年1—10月手术室6台腹腔镜的手术情况及设备维修情况,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手术医师对腹腔镜使用的满意度,比较2019年及2020年的医师满意度。结果:2020年1—5月每月腹腔镜手术量为108例,平均18例/台,每日腹腔镜使用时间为8 h;2020年6—10月每月腹腔镜手术量378例,平均63例/台,较2019年同期提升,且每日腹腔镜使用时间较2019年同期缩短,每日仅耗时12 h,为2019年耗时的92.3%。2020年使用同一腹腔镜的连台手术等候时间短于2019年( P<0.05)。2020年手术室腹腔镜维修及时率略高于2019年,设备故障与手术量低于2019年,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020年手术室承担的设备维护费用较2019年下降(53 074元vs. 84 116元)。2020年手术医师对腹腔镜使用的满意度(96.88%)高于2019年(75.00%)( P<0.05)。 结论:基于信息化追踪系统的腹腔镜共享与集中管理在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腹腔镜周转率,保证腹腔镜故障得以及时维修,还能核算各科室承担的成本,实现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构建消毒供应中心专项管理小组并分析其实施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消毒供应中心专项管理小组,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该院于2017年1~6月构建消毒供应中心专项管理小组,实施项目管理及工作安排。以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为观察时间段(专项管理小组成立后),以2016年1~12月为对照时间段(专项管理小组成立前),对比两个时间段内器械消毒供应情况,实习护士的带教效果,设备故障情况。结果:观察时间段内器械清洗合格率、待灭菌包合格率、器材发送合格率、临床对灭菌包满意率抽检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习护士实习结束后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故障设备维修周期明显短于对照时间段,维修费用明显低于对照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专项管理小组有利于改善实习护士带教效果,降低设备损耗,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是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三级定性指标,会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质量。上海市医疗设备器械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等政府相关部门自2015年起,结合我国大型医用设备性能检测标准和各厂商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技术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之投入使用。2018年,质控中心通过完善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表单及服务报告,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动态采集设备全周期维修保养核心数据,建立区域性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数据库,构建综合定量评价指标,进一步优化了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015—2021年,上海市大型医用设备主流厂商的维修保养质量评价得分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CT和MRI的维修保养年度质量检测合格率持续提升。该评价体系能够助力医院管理部门督促厂商高质量完成维修保养工作,保障大型医用设备安全运行,为"国考"中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质量定性评价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