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在持续,今年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3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居民自愿接种。2018年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印发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接种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1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流感防控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2022—2023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2—2023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提供接种服务。≥18岁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对于IIV,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LAIV,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早开展接种工作,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同一流行季,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再次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本指南适用于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接种单位等从事流感防治相关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京津冀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京津冀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PHC)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能力。方法:2016年9月至12月,通过对京津冀地区43个区县327个基层卫生机构提取客观文件、对机构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对心血管疾病诊疗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药物可及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⑴基础设施和服务:3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C)和100.0%的乡镇卫生院(THC)可提供住院服务,20.5%的村卫生室(VC)不能检测血糖,98.1%的VC不能检测血脂;⑵人力资源:19.6%的CHC、THC、社区卫生服务站(CHS)医生学历在大专以下,32.4%的VC村医学历在中专以下,56.3%的CHC、THC和CHS,以及99.5%的VC没有为非在编职工提供法定的"四险一金",30.0%的乡村医生已经超过60岁;⑶信息化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的普及率在CHC、THC、VC中分别为40.0%、41.7%、0;⑷药物可及性:71.9%的基层机构备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s/ARBs)、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s)、利尿剂全部四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2.1%的基层机构没有其中任何一种。结论:京津冀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诊疗服务能力整体较好,但仍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医生薪酬待遇,提升基层医生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城乡卫生资源布局,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三省市基层医药供应系统的协同性等方面需继续努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方法的清洗剂残留和清洗质量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3种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方法的清洗剂残留情况、清洗质量和清洗效率。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3月污染的眼科显微器械12 000件,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将其均分为A、B、C组,每组4 000件器械。A组选取减压沸腾式清洗,B组选取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C组选取手工加超声清洗机清洗。采用目测法及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ATP生物荧光法测试评价清洗效果;清洗剂残留通过检测清洗前后纯水中电导率变化进行监测,同时记录3组器械处理所需时间用于清洗效率的评价。结果:电导率测试结果表明3组清洗方法均无清洗剂残留。ATP检测法和目测法检测清洗合格率比较结果显示,A组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9.88%,B组分别为100.00%和99.80%,C组分别为95.00%和97.80%,A组和B组的清洗质量及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均高于C组( P<0.01)。清洗效率比较结果显示,A组每500件器械耗时(86.04±6.60)min,B组为(147.36±14.60)min,C组为(241.50±22.41)min。A组耗时短于B、C组,B组耗时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3种清洗方法均无清洗剂残留,但采用减压沸腾式清洗和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可以有效保证清洗质量。与此同时,减压沸腾式清洗相比于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耗时更短,效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6Sigma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6Sigma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该院CSSD手术器械清洗情况,其中2017年1~6月未实施6Sigma管理模式为实施前,2017年7~12月实施6Sigma管理模式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手术器械相关投诉率、护理人员清洗满意度、研究期间手术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6Sigma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及消毒灭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 P<0.05);实施后手术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 P<0.05);实施后手术器械相关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 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清洗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 P<0.05);实施后与手术器械相关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 P<0.05)。 结论:将6Sigma管理模式应用于CSSD手术器械清洗中,可提高清洗及消毒灭菌合格率,降低手术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相关投诉,提高护理人员清洗满意度,同时降低手术器械相关院内感染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问题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工作内容和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培养CSSD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十分重要。在分析CSSD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基础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参加培训的54名CSSD护士学员为教学对象,设计并实施了基于问题学习结合情景模拟的教学,并通过学员理论和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教学后学员理论成绩为(96.06±2.02)分,高于教学前的(93.02±2.90)分,教学后学员操作成绩为(94.87±1.57)分,高于教学前的(92.44±4.21)分,教学后学员综合能力评价为(35.11±2.34)分,高于教学前的(21.80±1.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教学后,学员满意度评分为(4.96±0.19)分,52名(96.3%)学员对教学非常满意;学习积极性评分为(4.78±0.46)分,43名(79.6%)学员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基于问题学习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提高CSSD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学员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骨科患者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与管理的流程与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在世界多地暴发。虽然疫情在我国得到控制,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深入,部分COVID-19患者治愈后"复阳",特别是近1个月以来,境外输入病例逐渐增多,因此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医疗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面临巨大压力。基于2016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等相关标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制定本科室"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复用器械处理流程、2019-nCoV感染器械回收流程、2019-nCoV感染器械转运车处理流程"等应急预案。为疫情防控期间消毒供应中心(CSSD)各项防控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服务意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对护理服务意识的影响。方法:上海市儿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实施细节管理,观察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评分、安全问题识别的能力评分以及临床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细节管理后,护理的服务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国内消毒供应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近10年国内消毒供应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库收录的消毒供应领域文献,检索主题为"消毒供应""供应室",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1日—2021年9月1日。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以及关键词突现分析,挖掘消毒供应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结果:共检索到1 126篇文献。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国内近10年消毒供应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0个方面,其中清洗质量、消毒和灭菌质量控制、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依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是2020—2021年的研究焦点。结论:消毒供应领域发文量整体趋于平稳趋势,医院感染防控是近10年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建议未来的研究者加强多中心合作,多开展试验性研究和针对消毒供应领域从业者本身的质性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层级管理与绩效二次考核分配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科学的人员岗位层级管理与绩效二次考核分配办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对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全部工作人员(67名)的岗位类别、岗位劳动强度、技术风险级别、本专业人员层级划分、专科带教培训、岗位说明书修订、岗位能力等方面进行设置管理,应用竞聘机制,在护理部按消毒供应中心总人数发放绩效总金额的基础上,按照岗位工作量、工作质量、技术科研、服务满意度等对岗位绩效二次考核分配及岗位晋级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实施。结果:实行绩效二次考核分配管理前后,护士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科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科室质控检查质控缺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工作人员民主测评中,对绩效分配非常满意43人,不满意的3人,不满意的内容为哺乳期岗位系数同其他岗位无差别。 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层级管理与绩效二次考核的实施,激发了各层级护士的潜能,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做到了层层有目标、事事有人管;全员参与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和工作运行,取得了满意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29万至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简称"2018年版指南")。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18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为: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接种疫苗可避免的疾病负担、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增加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19—2020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IIV3和IIV4组分。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指南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至8岁儿童应接种两剂次,间隔≥4周;2018—2019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及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