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oXiris ®强化血液净化方案治疗重症烧伤患者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一项单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强化血液净化方案对重症烧伤所致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考虑到重症烧伤患者的炎症风暴及该滤器对炎症介质的吸附限制,本院使用每12 h更换滤器的方案治疗了2020年6月在"6.13槽罐车爆炸事故"中重症烧伤的10名爆震伤患者。在基础时间(T0)、24 h(T1)、48 h(T2)、72 h(T3)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治疗前均诊断急性肾损伤KDIGO 3级,需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机械通气、使用广谱抗生素。在使用oXiris滤器治疗后,患者内毒素水平下降、对血管活性药物需求减少、SOFA评分及乳酸下降。除其中1例因深静脉血栓形成需低分子肝素及阿加曲班抗凝外,其余患者均未抗凝,治疗期间无1例凝血下机。结论:对重症烧伤合并脓毒性急性肾损伤患者,应用oXiris滤器行强化血液净化方案持续性肾替代治疗可改善循环情况、肾脏功能,减少抗凝药物使用。上述结论需要更多的RCT研究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火龙罐综合灸联合Kegal运动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火龙罐综合灸联合Kegal运动治疗轻中度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9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45)和观察组( n=45)。对照组进行Kegal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火龙罐综合灸。比较两组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24 h漏尿次数、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 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PSUI患者ICIQ-SF评分、24 h漏尿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PSUI患者I-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火龙罐综合灸联合Kegal运动治疗轻中度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可有效减少漏尿次数,减轻尿失禁不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新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情况监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全新口腔综合治疗台(DCU)水路污染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7台同一品牌的全新DCU,5台DCU为市政用水集中处理后统一供水,2台为独立储水罐供水。从临床使用第1天开始持续采集三用枪和高速手机水路和漱口水的水样,进行细菌培养,统计其菌落数量。结果:共采集水样343份。开诊前冲洗水路2 min后三用枪和高速手机出水口水样的菌落数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集中供水和独立储水罐供水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菌落数量在冲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水路冲洗可以降低水路中菌落数量( P<0.01),但是全天的菌落数量无变化( P>0.05);全新DCU水路的菌落数量在投入临床使用第2天即可超过指南推荐的标准,且菌落数量与第1天相比出现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无论采取何种供水方式,除按规定进行水路冲洗外,还应每天对DUWLs进行消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走罐式前后囊膜抛光联合张力环植入对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囊袋稳定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在2.0 mm同轴微切口超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灌注抽吸系统(I/A)注吸针头对晶状体前、后囊膜进行抛光,联合囊袋张力环(CTR)植入,对术后人工晶状体(IOL)及囊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接诊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40例(80眼),年龄46~72岁,晶状体混浊分级为Ⅱ~Ⅳ级,屈光度-10 D~-24 D。在施行2.0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时,用抛硬币法随机对一眼应用I/A注吸针头对晶状体前后囊膜进行360°全方位走罐式抛光并植入CTR作为试验组(40眼),对侧眼则不抛光不植入CTR作为对照组(40眼)。双眼手术时间间隔1周以内。门诊随访记录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前囊口大小、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ELP)、IOL偏心量及后发性白内障(PCO)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随访期间,试验组的前囊口面积、IOL偏心量和ELP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的前囊口面积随着时间延长逐渐缩小,IOL偏心量逐渐变大,ELP逐渐变小。两组间比较,术后1周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ELP首先表现出差异趋势( P<0.01);术后1、3、6个月,对照组的ELP均明显小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前囊口面积和IOL偏心量在术后1、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PCO方面,术后1、3、6个月,试验组PCO发生率分别为0%、2.5%、7.5%,对照组分别为5.0%、17.5%、32.5%,试验组PCO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囊袋收缩,表现为IOL的不稳定性且前囊口逐渐缩小趋势,术中对其进行360°前、后囊膜抛光联合CTR植入可有效维持ELP的稳定,减少前囊口收缩程度、减少IOL偏心量及PCO的发生率。应用I/A注吸针头对晶状体前、后囊膜进行走罐式抛光,联合CTR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安全性好,疗效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氨气泄露事件急诊心理干预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一起急性氨气泄露事件中急诊开展相关心理干预情况,为应急事件处置提供借鉴。方法:于2020年8月,分析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章丘区人民医院在2019年6月氨气罐车泄漏事件中接诊的65例患者急诊救治情况,收集事件发生后急诊开展心理干预情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焦虑、抑郁状态,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分析干预有效率。结果:65例就诊患者中出现氨气刺激反应者52例,符合轻度中毒者11例,中度中毒者2例。其中发生胸闷、呼吸困难者60例,痰中带血丝者11例,咽痛者58例,声音嘶哑者43例,畏光流泪者28例,视物模糊者13例,恶心、呕吐者18例,肺部干湿性啰音者2例。与刺激反应患者比较,轻、中度中毒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消极应对评分较高( P<0.05)。心理干预有效率98.7%。 结论:群体性公卫事件中急诊心理评估及干预对患者治疗具有一定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起槽罐车爆炸事件中15例特重烧创伤患者的救治情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起槽罐车爆炸烧创伤患者的病情与救治情况,探讨爆炸后烧创伤患者的救治策略。方法:为进行救治行动临时成立烧伤重症监护室,并组建相关救治服务团队。本文以接诊的15例特重烧创伤患者为对象,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烧伤面积、及烧伤评分等数据,回顾分析了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各个脏器系统功能及感染情况,并统计了患者在监护室接受的相关操作。结果:患者入院时平均烧伤面积为85.1±14.3%,简易烧伤指数为14.7±1.8,修正Baux评分168.0±22.4,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为10.7±2.4。经过积极救治,患者总体炎症指标逐步下降,呼吸、循环、内环境、肾功能等逐渐好转,趋向稳定。入院第一周会诊讨论113次、手术29次、床边纤支镜检查14次。入院后,部分患者病情逐步稳定,相关操作相应减少。最终,患者90 d存活率达到60.0%。结论:在本次爆炸事件中,建立以重症联合烧创伤学科的救治服务团队,并具备应急服务能力关键要素,可获得良好的救治效果,为应对未来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成人巨指指列切除后示指移位病例报告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男,62岁,因右手中环指疼痛畸形就诊。家族自祖辈至儿女四肢或其他系统器官均无先天畸形病史,患者未合并其他系统器官的先天畸形,既往患指未经治疗。临床检查:右中环指肥大畸形,大小为健侧对应手指的2~3倍,两指呈蟹足样分别向尺侧、桡侧侧弯,皮色皮温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粗糙,伴有增生小结节,痛觉过敏,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均僵直无活动度。因中环指畸形,示指和小指无法正常进行屈伸活收展动。大鱼际萎缩塌陷,拇指内收与外展尚可,对掌不能,掌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较健侧小,指间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拇指无明显差别。右手正斜位(DR):右手第3、4指列掌骨及指骨形态欠规则,相应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间隙变窄,部分已融合消失,第3、4掌指关节周围及第3掌骨近段可见不规则骨质增生,且骨质增生影相互融合。患者随机血糖20.0 mmol/L,血压182/105 mmHg,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待血压、血糖调控平稳后行右中、环指指列切除,示指移位术。于中指近节掌桡侧、环指近节掌尺侧分别作纵向Z字切口,切口向掌根部延伸,并于掌根部交汇形成大"V"形切口,背侧切口同掌侧。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可见皮下脂肪增生,增生脂肪组织较正常脂肪组织质地略韧,色略黄。切开腕横韧带近端,可见正中神经及其分出的指总神经及中环指的指神经瘤样增生,周径明显增粗,约为正常的2~3倍,周围包绕着增生的脂肪组织。分离神经、血管及屈伸肌腱,血管及肌腱未见明显增粗。中、环指的指骨长、宽度约为健侧2~3倍。第3、4掌骨长度与健侧相近,但第3掌骨的宽度为健侧2倍。中指自掌指关节向桡侧侧弯,环指向尺侧侧弯,第3、4指列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掌骨间关节均可见大量骨赘生成并互相融合,关节间隙不可见,各关节无活动度。于掌骨基底水平结扎并离断手掌、背侧动静脉。完全切除中、环指指神经及对应指总神经及部分正中神经。在第3、4掌骨基底水平完全离断屈、伸肌腱及对应蚓状肌和骨间肌,避免损伤示、小指骨间肌致术后患侧手内在肌无力。切断示、中指,环、小指间掌骨间横韧带并保留残端,可用于示指移位后韧带修复。松解掌骨间关节,从第3、4掌骨基底截断中、环指指列,但保留第3掌骨基底作为残端。用摆锯于第2掌骨基底截指,保护示指神经血管束及屈伸肌腱,将示指向尺侧移位于第三掌骨基底用克氏针固定,C臂机透视确定位置良好,无明显旋转移位后钢板固定。修补中环指掌骨间横韧带残端和腕掌关节及掌指关节的关节囊。将第3、4指列截除后中指近节桡侧和环指近节尺侧皮肤形成筋膜组织瓣修复截指创面,石膏外固定。切除指列整体送检,病理报告:右手中、环指皮下纤维脂肪组织增生。术后每日换药,观察皮瓣血运,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周复查,切口愈合、无感染,皮瓣无坏死,继续石膏外固定。术后4周右手X线片见移位示指基底骨质愈合,拔除克氏针,保留钢板。嘱患者开始康复训练。术后18个月复查,巨指症无复发,手术切口轻度瘢痕增生,瘢痕血运、弹性良好,未影响手功能。X线片示移位后的示指骨性愈合,轴线良好。拇指内收、外展可,虎口大小可,拇指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主动屈伸关节活动度与术前相同,对掌功能较差。根据Jebesen手功能标准测试患侧整体手功能,患者可以用移位后的示指和拇指握笔写字、模拟翻树叶、模拟进食、摆放大件物品、挪动空盛物罐。记录健侧与患侧示小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度。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法测定,可得右手示指TAM约为健侧的76.2%,右手小指TAM约为健侧的76.1%,移位的示指和小指活动度均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肩关节米粒体滑囊炎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49岁,因“左肩部疼痛半月”于2022年6月22日入院。入院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持续性钝痛,伴左肩关节自主活动明显受限,活动肩关节时疼痛加重,制动时疼痛缓解。既往类风湿病史2年。查体:左侧肩关节稍肿胀,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喙突、肩峰、肩峰下滑囊及三角肌局部压痛明显,肩关节前屈、后伸、平举、上抬活动明显受限,外展、内收及旋前、旋后活动稍受限;左侧落臂试验、0°外展抗阻试验、空罐试验、坠落试验、外旋抗阻试验、抬离试验、压腹试验,以及内旋衰减征、外旋衰减征、Neer征、疼痛弧试验均阴性;肘关节远端、腕关节及左手各指活动无异常,左上肢皮肤浅感觉无明显减退,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桡动脉搏动可,甲床充盈时间无明显延长;相关病理征未引出。化验结果:CRP 17.85 mg/L,红细胞沉降率59 mm/1 h,类风湿因子425.00 IU/mL,余未见异常。左肩关节正位X线片示左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关节间隙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三角肌下软组织肿胀(图1A)。左肩关节矢状面、横断面和冠状面MRI示左肩峰-三角肌下滑囊、喙突下滑囊、肩胛下肌滑囊及关节腔内积液,其内多发米粒样、结节状异常信号,T 1WI呈等信号,T 2WI呈等低信号,T 2WI压脂序列呈等低信号,边界清楚;肱骨头髓腔内可见骨质侵蚀,呈斑状T 2WI压脂序列高信号;余肩关节骨质及肩袖、韧带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腋窝及左侧锁骨上区多发淋巴结肿大。见图1B~1E。初步诊断:左肩关节米粒体滑囊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近红外光谱术测评拔罐治疗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无创、可实时监测和客观评价中医拔罐疗法治疗效果的技术。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来评估13名健康志愿者在进行拔罐疗法治疗冈下肌的过程中氧合血红蛋白([HbO 2])、脱氧血红蛋白([Hb])和血容量([tHb])浓度变化。 结果:在拔罐过程及其前后处理期间,观察到随着拔罐开始拔罐部位周围组织中的[Hb]和[tHb]均明显下降(均 P<0.05),[HbO 2]明显升高( P<0.05),表现出氧摄取的增加。在拔罐撤除后,上述血液动力学变化仍能持续一段时间。 结论:拔罐疗法在促进肌肉功能的血液动力学方面具有潜在的积极治疗效果;功能NIRS术在拔罐等物理康复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特重型爆震伤患者的液体管理策略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特重型爆震伤患者在急诊监护室治疗期间通过精准化液体管理经验,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顺利康复。方法:基于2020年6月1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收的6例槽罐车爆炸事件中患者的液体管理经验,其主要策略包括最佳液体容量管理方案的制订和阶段性调整;精准评估出入量、尿量和动态调整输液量和速度;监测肺部氧合功能、及时调整液体复苏策略;借助多种监测指标为液体管理提供护理管理策略依据。结果:最终6例特重型爆震伤患者中5例经过分阶段精细化液体管理平稳度过休克期和感染期,病情好转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采用个体化分阶段精细化液体管理策略对特重型爆震伤患者平衡度过危险期具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