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巨结肠再手术原因及预后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先天性巨结肠再手术的原因及再手术后预后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Coe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1998年8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所有关于先天性巨结肠再手术及预后的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再手术"。英文检索词包括:"Hirschsprung disease"、"congenital megacolon"and"redo"。将所有文献阅读后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单组率的Meta分析,并进行合并率的统计。结果:本研究纳入了7篇文献,将便秘、吻合口狭窄、各种直肠瘘、闸门综合征、拖出肠管扭转、反复难治性巨结肠相关性肠炎(Hirschsprung's disease 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等作为再手术原因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相应效应模型,纳入患儿总数为188例。便秘导致再手术占比为61%(95% CI:43%~79%);吻合口狭窄导致再手术占比为11%(95% CI:5%~16%);各种直肠瘘导致再手术占比为28%(95% CI:3%~59%);闸门综合征导致再手术占比为12%(95% CI:5%~20%);拖出肠管扭转导致再手术占比为4%(95% CI:1%~8%);反复难治性HAEC导致再手术占比为4%(95% CI:1%~9%);而再手术后仍然存在失禁、便秘、污粪等并发症可能,其发生率约为20%(95% CI:5%~35%)。污粪发生率为8%(95% CI:3%~13%)。 结论:巨结肠患儿首次手术后有少数需再手术,便秘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预后效果大多良好,再手术后便秘发生率下降,并发症以污粪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优化胰岛素治疗胰岛功能不佳的2型糖尿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报道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1例病程较长,胰岛功能偏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过程。患者为老年女性,主因“口干、多饮、多尿28年,血糖控制不佳2周”入院。患者于28年前确诊为“2型糖尿病”,曾服用格列齐特、阿卡波糖(卡博平)、二甲双胍治疗,10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改为胰岛素降糖治疗,曾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治疗,后改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降糖治疗。近期患者降糖方案调整为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早18 U、晚14 U,餐前5 min皮下注射,联合西格列汀100 mg,1次/d,期间患者空腹血糖12~16 mmol/L。2周前患者测空腹葡萄糖22.0 mmol/L,随机血糖29.6 mmol/L。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G1A2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入院后给予胰岛素皮下泵强化治疗,而后给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18 U、晚14 U皮下注射+阿卡波糖100 mg,3次/d,口服治疗。治疗后,血糖控制稳定,多次空腹血糖6.0~6.5 mmol/L,餐后2 h血糖8.0~8.5 mmo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梯级水利工程背景下的嘉陵江干流蛇鮈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编辑人员丨2024/3/23
随着嘉陵江航道渠化工程建设逐步完成,由此造成的嘉陵江水生生境破碎化、鱼类资源衰退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形下,鱼类的遗传多样性是否受到影响,是非常令人关心的问题.2018年7-12月于嘉陵江干流朝天区(CT)、苍溪县(CX)、蓬安县(PA)、合川区(HC)4个区域采集蛇鮈(Saurogobio dabryi)样本113尾,以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研究梯级水利工程背景下蛇鮈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无论是线粒体数据还是微卫星标记,下游江段HC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PIC=0.543,π=0.0264,Hd=0.940)均显著高于中上游江段CT、CX和PA种群,推测这种现象可能与HC种群地处于长江干流交汇口有关;相反处于上游江段的CT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数量均较高,推测可能与近期种群扩张有关;在种群结构分析中,CT、CX和PA处于同一分支,HC种群成为独立一支,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同样结果,推测与水利工程导致的地理隔离与开闸放水形成向下的基因流向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提高签约居民满意度,提升家庭医生工作效率,增强医疗机构科学管理水平,以家庭医生需求为导向,联合互联网企业共同研发了以签约、双向转诊、客服中心、移动App和服务监管为主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平台运行8个月,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加强患者院后管理,形成“签约+服务”的闭环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PRF EN CHK连锁维修案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医科达直线加速器运行过程中,程控脉冲信号发生器(Programmable Pulse Generator,PPG)PCB会发出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ENABLE信号,依次经过3个控制区和多叶准直器以及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Linac Control System,LCS)回到PPG PCB,如果各区域工作正常,则PPG PCB会向高压部分提供闸流管脉冲触发,脉冲成形网络会正常充放电,磁控管产生微波到加速管加速电子,加速器工作正常.如果PRF ENABLE信号经过的区域有工作异常的情况,则加速器不能正常出束.我院医科达直线加速器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PRF EN CHK连锁.本文总结我院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PRF EN CHK连锁,详细分析了已出现故障或者可能发生的故障,重点介绍了排除故障的过程,供相关人员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提高签约居民满意度,提升家庭医生工作效率,增强医疗机构科学管理水平,以家庭医生需求为导向,联合互联网企业共同研发了以签约、双向转诊、客服中心、移动App和服务监管为主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平台运行8个月,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加强患者院后管理,形成“签约+服务”的闭环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原闸北区2010-2017年新增视力残疾的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上海市原闸北区视力残疾的情况及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为精准化的视力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WHO视力残疾标准,收集2010年8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接受视力残疾评定的人群,由经培训的眼科专科医生确定残疾的等级和主要致残原因.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682人,前5位导致盲和低视力的视力残疾的疾病分别是: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36.56%(盲90例、低视力522例),黄斑病变13.56%(盲38例、低视力190例),视网膜脱离9.39%(盲38例、低视力120例),青光眼9.27%(盲42例、低视力114例),视神经病变5.95%(盲12例、低视力88例).不同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街道人群的视力残疾等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海市原闸北区新增视力残疾的首位致残病因是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而在辖区内的不同街道视力残疾等级的分布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建议有针对性地对残疾人精准的康复服务,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原闸北区2010-2017年视力残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上海市原闸北区视力残疾的分布特点,为精准化的视力残疾人群康复服务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医院的观察研究.根据WHO标准,收集2010年8月至2017年3月在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接受视力残疾评定的人群,残疾评定由经培训的眼科专科医师完成,以确定残疾的等级和主要致残原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 682例,导致盲和低视力的视力残疾的前5位疾病分别是: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36.38%(盲90例、低视力522例),黄斑病变13.56%(盲38例、低视力190例),视网膜脱离9.39%(盲38例、低视力120例),青光眼9.27%(盲42例、低视力114例),视神经病变5.95%(盲12例、低视力88例).同一视力残疾等级不同居住街道人群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导致上海市原闸北区视力残疾的首位致残病因是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而在辖区内的不同街道视力残疾的分布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为中心的互联网+医疗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实现昆明市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系统管理,实时动态掌握患者情况,搭建昆明市精神卫生办公、服务、交流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提高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水平.方法:通过互联网专线或4G网络架设APN设备,网闸、防火墙、数据库审计等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通路,应用云技术、云服务器架构、移动医疗等技术,积极探索精神卫生管理新模式.结果及结论:2017年助力昆明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疾病检出率首次达到4.03‰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医院-社区-家庭”的双向转诊治疗模式,优化了患者筛查、诊断、治疗、双向转诊、评估等服务流程,规范了分级诊疗,提高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和住院率,让更多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全新就医体验,实现“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信息化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应用的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将医院门诊就诊业务和住院押金办理业务移植于微信公众平台,简化患者就诊流程,拓展医院服务模式.方法:使用数据库存储过程技术实现微信公众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网闸技术隔离内外网,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结果:患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完成预约挂号、智能导诊、微信支付、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缴纳住院押金等业务.结论: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应用的实现提高了数据利用率,保证了数据安全,且接口系统易于扩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