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gG4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gG4-RH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报道2021年10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例临床很可能IgG4-RHP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筛选自2012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录的IgG4-RHP相关研究,收集45例临床很可能或确诊IgG4-RHP患者的个案资料,汇总分析IgG4-RHP的临床特征。结果:46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发病年龄为55.50岁,范围为15~86岁。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及主要症状体征分别为头痛(39.1%,18/46)和视力障碍(32.6%,15/46)。头颅MRI平扫+增强扫描均示患者硬脑膜局灶性或弥漫性增厚,一侧大脑半球受累最常见(37.0%,17/46)。80%(32/40)患者的血清IgG4水平升高,60%(12/20)患者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改变,73.9%(17/23)患者的脑脊液有异常改变。完成脑组织病理活检的30例患者均提示有以IgG4 +浆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伴有席纹状纤维化、闭塞性静脉炎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IgG4细胞占IgG细胞比值>40%,且每高倍镜视野中IgG4细胞>10个。46例患者中死亡1例,遗留残疾1例,症状复发6例,余患者均预后良好。 结论:IgG4-RHP多发生于中年人,无性别差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头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易受累区域通常为一侧大脑半球,多数患者伴有血清IgG4水平的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老年人口视力、听力残疾与视听共残的现患率及其关联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估计我国老年人视力、听力残疾与视听共残的现患率,探讨视听共残的关联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利用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提取视力残疾与听力残疾老年人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视听共残的关联因素。结果:共纳入250 752例研究对象,其中男119 120例,女131 632例,年龄65~<75岁164 003例,75~<85岁74 156例,≥85岁12 593例。我国老年人的视力残疾现患率为8.10%(95% CI:8.00%~8.21%),听力残疾现患率为13.41%(95% CI:13.29%~13.54%),视听共残的现患率为1.97%(95% CI:1.92%~2.02%)。视听共残老年人的残疾严重程度更高,轻度残疾的占比(18.31%,966/5 277)低于视力(53.06%,11 208/21 123)或听力残疾(32.96%,11 536/34 995)的老年人。视听共残老年人中19.40%(1 024/5 277)的视听残疾为同年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小学以下( OR=0.65,95% CI:0.61~0.70, P<0.001)、有配偶( OR=0.68,95% CI:0.64~0.72, P<0.001)、居住在城镇地区( OR=0.77,95% CI:0.71~0.82, P<0.001)、户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OR=0.73,95% CI:0.68~0.78, P<0.001)是老年人视听共残的保护因素。 结论:老年人的视力残疾与听力残疾存在关联,应关注老年人口视听共残等关联性残疾防控工作,重点针对经济困难、无配偶和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加强视力和听力残疾防控宣传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近视影响的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全球近视负担正在逐年加重。2020年,近视累及了近30%的世界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上升至50%。本文旨在分析近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近视,包括高度近视的患病率、终生病理表现、直接健康支出、生产力损失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间接成本的研究证据。目前主要的趋势是近视,包括高度近视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其中高度近视患病率以不成比例的速度升高。这预示着未矫正的近视以及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如近视性黄斑变性导致的视力丧失将在未来增加。未矫正的近视、高度近视或高度近视并发症会影响生活质量。总的来说,目前全球与近视相关的直接卫生支出和生产力损失有关的费用估计为数十亿美元,成人的卫生支出较大,这反映了与近视相关的并发症所增加的费用。除非当前近视和高度近视患病率上升的趋势发生改变,否则成本将继续增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现了一些预防和减缓近视的新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近视对个人的终生影响,以及各种减少近视负担新方法的成本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前段生物测量值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眼前段生物测量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DR患者120例,随访1年,观察发生视力残疾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无视力残疾组及视力残疾组。收集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眼前段生物测量值[角膜中央厚度(CCT)、中央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眼轴长度(AL)],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DR患者发生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1年,120例患者中25例发生视力残疾;视力残疾组CCT、LT高于无视力残疾组,ACD、AL低于无视力残疾组( P均<0.05);视力残疾组糖尿病病程长于无视力残疾组,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高于无视力残疾组( P均<0.05);糖尿病病程、HbA1c、CCT、LT、收缩压、舒张压为DR患者发生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ACD、AL为DR患者发生视力残疾的保护因素( P均<0.05)。 结论:CCT、LT为DR患者发生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ACD、AL为发生视力残疾的保护因素,早期进行检测有助于评估预后,对制定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护理服务可行性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手册》(简称《手册》)中社区护士提供的服务内容在残疾人服务实践中的可行性,以及对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作用,为修改完善《手册》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8—10月,采用目的取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护士为受访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由研究小组2名成员使用访谈大纲,根据信息饱和原则最终访谈12名社区护士。研究小组成员对访谈内容进行实地笔记、录音和转录、编码提炼主题,并与受访者反馈、确认主题的准确性。结果:全部受访护士对《手册》中要求社区护士为残疾人提供建档、预约就诊、诊前诊后服务、家庭护理、残疾人及家属的康复护理指导、转介服务及延伸护理服务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均表示基本可以完成;全部受访护士均表示《手册》对残疾人签约服务工作有指导作用;8名受访护士认为《手册》中的转介服务和康复护理技术指导内容尚不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需要补充完善;9名受访护士提出在服务实践中与各种类型残疾人沟通存在沟通不足的现象,特别是与视力、听力、精神障碍者及残疾儿童等在就诊过程中有沟通障碍,影响护理服务质量;7名受访护士表示难以长期持续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家庭护理。结论:《手册》具有可行性,对残疾人签约服务有指导作用,能帮助社区护士关注残疾人的照护特点;手册需要增加转介服务、康复护理技术指导内容以及与各类残疾人的沟通知识,以提升对残疾人的服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ICF为指导的作业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指导的作业疗法(OT)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诊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ICF组(48例),前者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后者根据ICF量表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OT。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效能,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Fun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且干预后ICF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除工作/劳动、语言、个性和视力外,ICF组患者干预后其余生活质量指标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以ICF为指导的OT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可促进其上肢功能障碍的恢复,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OCT及OCTA评估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NMOSD视网膜结构和血管密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评价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视网膜结构和血管密度改变及其与临床疾病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42例(84只眼),健康对照(对照组)45名(90只眼).根据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病史,NMOSD组进一步分为两组:有ON病史的NMOSD+ON组和无ON病史的NMOSD-ON组.通过OCT和OCTA测量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eep capillary plexus,DCP)和视盘区血管的血管密度.记录患者NMOSD病程和发作次数、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 V A)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分析上述指标与OCT和OCTA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黄斑和视盘的结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NMOSD+ON组总体及颞区(TEM)、上区(SUP)、鼻区(NAS)、下区(INF)各区的RNFL厚度均明显降低(P<0.05);NMOSD-ON组总体和SUP区的RNFL厚度明显降低(P<0.05).与NMOSD-ON组比较,NMOSD+ON组总体及TEM、SUP、NAS、INF各区的RNFL厚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NMOSD+ON组总体、SUP及INF区的GCC厚度明显降低(P<0.05);NMOSD-ON组总体及SUP区的GCC厚度明显降低(P<0.05).与NMOSD-ON组比较,NMOSD+ON组总体GCC厚度及SUP、INF区的GCC厚度明显降低(P<0.05).黄斑区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比较,NMOSD+ON组SCP总体、中心凹、中心凹旁及中心凹周围TEM、SUP、NAS、INF各区血管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NMOSD-ON组DCP总体血管密度、中心凹旁及中心凹周围TEM、SUP、NAS、INF各区血管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NMOSD-ON组比较,NMOSD+ON组SCP总体血管密度以及中心凹旁TEM区、SUP区、INF区和中心凹周围TEM、SUP、NAS、INF各区血管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DCP中心凹、中心凹旁NAS区、中心凹周围TEM区血管密度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NMOSD+ON组视盘区总体血管密度,视盘内血管密度以及和视盘旁鼻上区(NS)、鼻下区(NI)、下鼻区(IN)、下颞区(IT)、颞下区(TI)、颞上区(TS)、上颞区(ST)、上鼻区(SN)各区血管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NMOSD-ON组比较,NMOSD+ON组除视盘内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268)外,视盘区总体血管密度和视盘旁各区血管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NMOSD组病程与GCC厚度、RNFL厚度、SCP血管密度、放射状周围毛细血管(RPC)血管密度均呈负相关(分别r=-0.436,P<0.001;r=-0.337,P=0.002;r=-0.325,P=0.003;r=-0.239,P=0.028),发病次数与RNFL厚度、RPC血管密度呈负相关(分别r=-0.360,P=0.001;r=-0.315,P=0.004),BCVA 与 GCC 厚度呈负相关(r=-0.303,P=0.005).结论 NMOSD 患者发生和不发生ON的眼,均存在视网膜结构和视网膜血管的损伤,且NMOSD病程越长、发病次数越多,损伤越明显.与没有ON的眼相比,ON患眼SCP血管密度减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了解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大学生的自杀意念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特殊教育学院的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大学生540人,应用美国国家共病复测调查(NCS-R)中的自杀意念和行为条目、心理扭力量表(PSS-40)、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主观幸福感量表(IWB)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结果:女生的NCS-R得分高于男生的得分(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抑郁得分与NCS-R总分正关联(β=0.69、0.07,均P<0.05),IWB得分、SWLS得分与NCS-R总分负关联(β=-0.03、-0.06,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大学生女生的自杀意念可能更强,抑郁、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与自杀意念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血清Chemerin和Irisin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研究血清趋化素(Chemerin)和鸢尾素(Irisin)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DR患者110例(DR组),根据视力情况分为非视力残疾组和视力残疾组;另选取单纯糖尿病患者11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Chemerin水平,采用ELISA测定血清Irisin水平.分析DR患者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Chemerin和Irisin表达水平对DR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价值.结果 DR组患者血清Chemerin高于对照组,Irisin低于对照组;视力残疾组患者血清Chemerin高于非视力残疾组,Irisin低于非视力残疾组(P<0.001).视力残疾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非视力残疾组,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均高于非视力残疾组(P<0.05).DR患者糖尿病病程、HbA1c和Chemerin升高、Irisin降低均是患者发生视力残疾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Chemerin和Irisin表达水平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残疾的预测价值最高(P<0.05).结论 血清Chemerin和Irisin表达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残疾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ICF理念下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结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康复理念对重庆市部分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机构的服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其服务执行短板给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基于特定情景康复胜任力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获悉59个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机构科室负责人对ICF六要素的熟悉、应用情况,以及该机构的服务项 目开展情况,调查时间为2023年4月.调查结束后,运用Office Excel 2016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结果 现场共发放问卷59份,现场回收有效问卷5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37.3%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机构科室负责人完全不了解ICF六要素的具体内容,40.7%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构转介性服务局限在2项以内,11.9%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构未执行服务记录书写项目,32.2%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构目前尚无康复场地,40.7%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构未配置康复训练器材与辅助器具,至少80.0%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构未开展各年龄段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康复服务以及0~6岁肢体残疾的康复服务.结论 大多数残疾人签约服务机构科室负责人缺乏ICF理念,多数服务机构存在转介性服务项 目单一、服务记录书写不规范、康复专业人员不足,康复场地设备缺乏以及康复服务项 目开展数量较少等问题.建议加强家庭医生服务机构科室负责人与其他相关医务人员对ICF理念的学习与服务记录书写的规范化培训;加大对相关专职人员的招募,并促进家庭医生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推动基层康复服务岗位人员的职业化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