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风藤活性成分对糖尿病db/db小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青风藤活性成分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db/db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30 只 6 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组(195 mg/kg/d羟苯磺酸钙),盐酸青藤碱(Sinomenine Hydrochloride,SH)低、中、高剂量组(31.2、62.4、124.8 mg/kg/d SH)5 组,同时选取 6 只同周龄db/m小鼠设为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 1 次,定时灌胃给药,连续 6w.于 12w末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试剂盒检测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Luminex多因子检测技术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及补体蛋白3(C3)的水平;苏木精-伊红(HE)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SH低、中、高剂量组小鼠mAlb、SCr和BUN水平均降低(P<0.05);肾组织匀浆中MDA水平降低(P<0.05),GSH水平和SOD活性均升高(P<0.05);血清中TNF-α、IL-1β、IL-6、IgG、IgM、IgA和补体C3 水平均降低(P<0.05),IL-10 水平升高(P<0.05);镜下肾小球损伤及肾小管上皮水肿情况均有所改善,肾组织损伤减轻.结论:青风藤活性成分对DM db/db小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反应,缓解炎症反应及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羟苯磺酸钙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KD)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早期DK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01)。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F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2hFG、Scr、BUN、UAER、UACR、e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PG、2hFG、Scr、BUN、UAER、UACR显著低于对照组,eGFR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6、hs-CRP、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清IL-6、hs-CRP、IL-18水平更低(均 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SOD、MDA、AOPP、AG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OD较对照组更高,MDA、AOPP、AGE更低(均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vs. 4.1%, P>0.05)。 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早期DKD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网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护网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疗效。方法:选择泰州市中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D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网明目汤。2组均连续治疗30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2 hPG、HbAl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及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human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ICAM-1);采用投射视野检查仪进行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检测;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黄斑厚度;采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测量眼部血管瘤体积,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14, P=0.043)。观察组治疗后主症与次症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68.305、9.687, P值均<0.001);空腹血糖、2 hPG及HbAlc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888、3.007、7.183,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视野灰度值[(1.41±0.17)%比(2.55±0.24)%, t=24.515]、黄斑厚度[(308.85±9.43)μm比(358.51±13.24)μm, t=19.322]、出血斑面积[(1.10±0.35)mm 2比(2.03±0.44)mm 2, t=10.462]及血管瘤体积[(11.02±1.94)μm 3比(14.11± 2.11)μm 3, t=6.818]均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及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2.261、19.467、37.713, P值均<0.001)。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护网明目汤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可有效改善DR患者的视力及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压氧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VEGF、IGF-1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高压氧(HBO)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VEGF、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临沂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14例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HBO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并观察2组治疗后不同视网膜病变分级患者血清hs-CRP、VEGF、IGF-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78.39%)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24, 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血清hs-CRP、VEGF、IGF-1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VEGF、IGF-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Ⅰ、Ⅱ级患者血清hs-CRP、VEGF、IGF-1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Ⅲ级患者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 P>0.05)。 结论:HBO辅助羟苯磺酸钙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较单纯服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用CLSI EP7-A3评价肌酐测定的干扰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7-A3在评价肌酐(Cr)测定干扰因素中的应用。方法:根据CLSI EP7-A3文件,采用实验当天新鲜血清(无溶血、脂血、黄疸),通过配对差异实验确认干扰物质,通过剂量效应实验中应用点对点分析方法明确干扰物质带来的结果差异。结果:甘油三酯16.94 mmol/L、盐酸多巴酚丁胺4.01 μmol/L、抗坏血酸298 μmol/L对Cr测定无干扰,以游离胆红素684 μmol/L、结合胆红素684 μmol/L、羟苯磺酸钙144 μmol/L、血红蛋白10 g/L为最大干扰物浓度做剂量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以上干扰物对Cr测定有负干扰。结论:按照EP7-A3评价肌酐测定的干扰因素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炎性因子与TGF-β1、免疫功能及肾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的CD4 +、CD4 +/CD8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的CD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TGF-β1、血尿素氮( BUN )、血肌酐(Cr)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抑制血清炎性因子,降低TGF-β1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大活络胶囊及丹红注射液在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大活络胶囊及丹红注射液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06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纯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和干预组(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大活络胶囊、丹红注射液治疗),各53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明显改善( 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视力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两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明显升高( P<0.05),RI明显降低( P<0.05),且干预组患者CRA和PCA的PSV和EDV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RI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 χ 2=7.102, P<0.05);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与对照组的3.78%无显著差异( χ 2=1.377, P>0.05),且给予针对性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 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联合大活络胶囊及丹红注射液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依帕司他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羟苯磺酸钙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92例DPN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62.57±5.12)岁;对照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63.15±5.29)岁。对照组依帕司他加糖丸治疗,观察组依帕司他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量表(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MNSI)评分、氧化应激反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GSH)],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MDNS和MNS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23.49±3.73)、(8.49±1.97)分低于对照组(28.49±3.85)、(11.53±2.28)分( t=8.337、6.843, P均<0.05);治疗后,两组SOD及GSH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38.96±4.89)、(89.79±6.92)高于对照组(36.42±4.61)、(86.74±6.20)( t=2.563、2.226, P=0.012、0.028);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Z=1.592, P=0.042);观察组一年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4.389, P=0.03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 χ2=0.155, P=0.694)。 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PN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口服羟苯磺酸钙联合激光及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短期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急性发作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虹膜激光、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周边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变化情况。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周边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均优于治疗前(均 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周边前房深度均高于对照组( t=2.26、2.05;均 P<0.05),眼压均低于对照组( t=11.63、7.38;均 P<0.05),视力均优于对照组( t=2.63、5.06;均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35/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 χ2=4.59, P=0.032)。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 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血清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 vs 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4, P=0.709)。 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激光及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急性发作可降低眼压,提高视力,降低血清VEGF、ET-1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脉管复康联合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脉管复康联合羟苯磺酸钙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40,72眼)和观察组( n=40,76眼),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脉管复康联合治疗,疗程24周。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治疗过程中监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脉管复康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羟苯磺酸钙组(92.5% vs 75.0%,χ 2=4.501,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1±0.92)pg/ml vs (4.47±0.84)pg/ml、(16.36±4.02)mg/L vs (16.38±3.26)mg/L],治疗12、24周后观察组的IL-6、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 h:(2.55±0.64)pg/ml vs (2.94±0.59)pg/ml、(12.21±3.48)mg/L vs (14.33±3.04)mg/L;24 h:(1.93±0.49)pg/ml vs (2.36±0.45)pg/ml、(9.63±3.05)mg/L vs (11.52±2.15)mg/L,均 P<0.05]。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观察期间均没有监测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结论:脉管复康联合羟苯磺酸钙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且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