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技术在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腹腔镜技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中心单臂临床研究方法.选择 2017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在龙游县人民医院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 441 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 例患者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后给予机械通气、无创呼吸、持续性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治疗.12 例患者伴慢性肾脏疾病(CKD),术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441 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探查、小肠减压术、确定性手术,术后采用静脉营养、使用抗菌药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0 U/kg).观察术前、术后、出院时患者血气分析(伴COPD)、肾功能(伴CKD)、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441 例老年性肠梗阻患者中男性 240 例,女性 201 例;病程(74.2±6.4)h,BMI为(25.4±6.7)kg/m2.束带黏连280例行肠黏连松解术;小肠坏死87例,小肠脂肪血管瘤19例,行小肠切除吻合术;闭孔疝 21 例,行疝修补术;小肠柿石 34 例,行小肠切开取柿石术.10 例COPD患者,术后血气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80.3±3.3 比 72.6±2.7,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术前明显降低(mmHg:35.7±3.6 比 47.6±1.3,P<0.01),4 例死于Ⅱ型呼吸衰竭,6 例患者出院时PaO2[(77.4±6.7)mmHg]较术后明显降低(P<0.01),PaCO2[(42.1±5.2)mmHg]较术后明显升高(P<0.01).12 例伴CKD患者,术后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BUN(μmol/L):79.5±8.5 比 18.8±4.7,SCr(μmol/L):312.7±12.1 比 138.4±9.7,均P<0.01],2 例死于肾衰竭,8 例出院时BUN[(9.2±0.7)μmol/L]和SCr[(112.5±3.8)μmol/L]均较术后明显降低(均P<0.01).术前、术后与出院时BMI和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MI(kg/m2):25.4±6.7、24.9±3.9 比 23.9±3.5,体质量(kg):74.2±6.8、73.7±3.3比72.8±4.6,均P>0.05].435例患者痊愈出院,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肠漏、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结论 采用腔镜探查、肠道减压、确定性手术、治疗基础疾病以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等策略,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是安全且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合成酶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抗合成酶综合征(ASS)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诊断为ASS-ILD患者92例,对其初诊时的临床表现、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点、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与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ASS-ILD患者年龄(58.6±12.2)岁(范围:17~83岁),男女比为1∶1.79,抗合成酶抗体分型以抗Jo-1抗体阳性(37例,40.2%)和抗EJ抗体阳性(26例,28.3%)为主。ASS-ILD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79例,85.9%)、气短(60例,65.2%)、咳痰(54例,58.7%)、发热(34例,36.9%),体征常见技工手(30例,32.6%)及关节疼痛(23例,25.0%)。CT影像学上以磨玻璃影(68例,73.9%)、网格影(45例,48.9%)、牵拉性支气管扩张(40例,43.5%)以及实变(39例,42.4%)常见,ILD类型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63例,68.5%)最多见,其次是NSIP-机化性肺炎(OP)(12例,13.0%)。肺功能改变主要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不同抗合成酶抗体亚型的ASS-ILD患者之间临床、影像学及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78例(84.8%)患者应用激素治疗,34例(37.0%)使用环磷酰胺。91例(98.9%)患者好转出院,1例抗EJ阳性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 结论:ASS-ILD以中老年女性多发,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技工手、关节炎常见,影像学最常见的类型为NSIP和NSIP-OP,临床治疗常应用激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诺卡菌病临床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提高对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诺卡菌感染的认识。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国内9家三级综合医院支扩合并肺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原学等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共收集支扩合并肺诺卡菌病患者资料17例,其中女性12例,男性5例,患者年龄45~79岁,平均(63±9)岁。不吸烟者15例,吸烟者2例。所有患者均为慢性病程,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像表现为双肺支气管扩张,以左下肺、左舌叶和右中叶最常累及。痰培养阳性10例,BALF培养阳性6例,宏基因组二代基因测序(mNGS)阳性4例,其中盖尔森基兴诺卡菌2例、脓肿诺卡菌2例、星形诺卡菌2例、墨西哥诺卡菌1例、豚鼠耳炎诺卡菌1例、未确定类型诺卡菌属9例。合并肺炎克雷伯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曲霉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1例,流感嗜血杆菌1例。所有患者经抗诺卡菌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影像学改善。结论:支扩合并肺诺卡菌病多见于不吸烟的中老年女性,临床常表现为慢性病程,支扩常累及左肺下叶、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等肺叶。诺卡菌感染可能是支扩发生和发展的病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为共病求诊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一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为共病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收集1例以ABPA为共病求诊的EGPA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患者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ABPA及EGPA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和诊疗经验。结果:该病例为老年男性,反复咳嗽、咳痰、咯血、喘憋,化验嗜酸性粒细胞、IgE升高,烟曲霉菌试验阳性,胸部CT示肺部结节影、支气管扩张,诊断为ABPA。患者出现肢体麻木、鼻窦炎、肾功能异常诊断为EGPA。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真菌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复习相关文献,共检索到10篇个案报道,共报道10例患者,其中5例先诊断为ABPA,后诊断为EGPA;3例先诊断为EGPA,后诊断为ABPA;2例同时诊断。二者在发病机制上有一定的相关性,治疗上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真菌药物为主。结论:以ABPA为共病的EGPA病例鲜有报道,提醒在临床工作中当诊断其中一种疾病时要警惕是否有另一种疾病共存,避免漏诊或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海南省207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海南省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该病的发病特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使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住院病案信息管理系统,检索2012年5月建院起至2022年1月的归档病案最终诊断中含有"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支气管扩张伴咯血"诊断信息,且有胸部高分辨率CT影像资料的,曾接受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207例。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和痰微生物培养资料,比较不同形态学表现(柱状、囊柱状、囊状)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及痰微生物检出率的差异;比较不同分布范围(单肺叶受累、多肺叶受累)患者痰微生物检出率的差异;比较检出与未检出细菌患者的肺功能差异并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特点。结果:207例患者中,男110例(53.14%),女97例(46.86%),年龄(64.37±13.91)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55.07%(114/207),发病年龄(50.73±19.39)岁。23.19%(48/207)的患者合并结核病史,21.74%(45/207)的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80%(12/207)的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3.38%(7/207)的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炎,9.66%(20/207)的患者因肿瘤、白血病、肾病综合征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病因存在免疫抑制状态。发病原因多无法确定,15.46%(32/207)的患者可明确病因,59.38%(19/32)的患者由肺结核引起。主要症状为咳嗽(89.37%)、咳痰(82.61%)、气短(43.96%)、咯血(30.43%)等。影像学表现为柱状占47.34%(98/207),囊柱状占16.43%(34/207),囊状占36.23%(75/207)。单肺叶受累占30.43%(63/207),多肺叶受累占69.57%(144/207),18.84%(41/207)的患者累及所有肺叶;受累肺叶中以右肺下叶占比最高,为57.49%(119/207)。73例住院期间行肺功能检查,其中67.12%(49/73)存在阻塞型通气障碍,54.79%(40/73)存在限制型通气障碍,39.73%(29/73)存在混合型通气障碍。依据影像学分类的3种类型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41, P=0.016),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 1/FV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184例患者住院期间留取痰微生物培养,培养阳性率为57.07%(105/184),其中101例(54.89%)痰培养细菌阳性,22例(11.96%)痰培养真菌阳性。共培养出26种共147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9种共136株,革兰氏阳性菌7种共11株,34例(18.48%)检出2种及以上细菌。构成比较高的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38.10%(56/147)、肺炎克雷伯菌14.29%(21/147)、鲍曼不动杆菌11.56%(17/147)。多肺叶受累型较单肺叶受累型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更高[39.53%(51/129)比9.09%(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9.12, P<0.001);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较未检出患者肺功能各指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海南省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以老年人多见,病因多不明确,合并既往结核感染比例高。临床症状多样,肺功能多存在阻塞型通气障碍。影像学多表现为柱状支气管扩张,多肺叶受累多见。痰标本中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与肺功能降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疾病合并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疾病合并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中日友好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12月间确诊终末期肺疾病行肺移植手术且经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神经内分泌癌5例,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受者男女比例为4∶1;平均年龄64岁,范围在56~73岁。其中,3例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小细胞癌(包括1例复合型小细胞癌),1例为支气管扩张合并类癌,1例为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纤维化合并类癌。HE染色结果显示,合并类癌的支气管扩张受者移植病肺中可观察到从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到类癌的形态学谱系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小细胞癌及类癌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gA、Syn、CD56和上皮标记物AE1/AE3和TTF-1均呈阳性表达。2例小细胞癌和1例复合型小细胞癌Ki-67指数为80%,2例类癌Ki-67指数≤1%。截至完稿,5例中,3例存活,余2例分别于移植术后33 d和196 d死于全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纹带棒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并发重症肺炎和气道狭窄。结论:移植肺合并神经内分泌癌多见于老年男性,临床终末期肺疾病以特发性肺纤维化居多;神经内分泌癌类型以小细胞癌为主,均表达特异性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和TTF-1,有助于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术后感染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感恩拓延-建构理论护理干预在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护理干预在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许昌市襄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6例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心理指导,观察组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实施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疾病不确定感、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不确定感、回避、屈服、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而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疾病不确定感,使患者能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老年人群职业有害因素暴露与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职业有害因素暴露与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7至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6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点3 600名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职业有害因素暴露与小气道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 347名研究对象纳入最终分析,44.6%的研究对象有职业有害因素暴露史。相比于无暴露史的研究对象,有职业有害因素暴露史的研究对象支气管扩张试验后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 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 75%)和用力呼出25%~75%肺活量间的平均流量(MMEF)水平更低(β分别为:-82.74、-55.43和-91.57);有职业粉尘暴露史研究对象的支气管扩张试验后FEF 75%和MMEF水平更低(β分别为:-51.78和-79.47);有职业有害气体暴露史的研究对象的支气管扩张试验后FEF 50%、FEF 75%和MMEF水平更低(β分别为:-96.84、-32.87和-75.72)。支气管扩张试验后FEF 75%与有职业有害因素暴露史的男性具有更强的负相关性(β 男=-91.65比β 女=-27.21,交互作用检验 P=0.022)。 结论:有职业有害因素暴露史的中老年人群小气道功能更差,且在男性人群中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支气管内高密度影伴纵隔淋巴结钙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支气管结石原为少见病,随着薄层CT和支气管镜技术的普及,其检出率得到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漏诊、误诊。本文报道3例确诊罹患支气管结石的中老年女性患者,胸部CT均表现为支气管内高密度影伴纵隔淋巴结钙化,伴随征象则有支气管狭窄或扩张、黏液栓形成和斑片浸润影等,其中1例曾有典型的“咯石”症状,2例出现咯血,最终都经支气管镜顺利取出结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给药治疗序贯体位引流对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病人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一般是由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引起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反复出现慢性炎症,临床常表现为反复咳嗽、咳大量黄浓痰和咯血.反复支气管感染是导致支气管扩张病人症状反复、病情加重、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因素[1].目前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感染、化痰,辅助气道廓清排痰等,但常规的治疗存在疗效不佳和耐药等问题,寻找疗效更好的治疗措施仍是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研究的重点[2-5].由于老年人体弱、咳嗽反射减弱等原因,局部化痰治疗痰液稀释后未必能顺利排出,所以,本研究探索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给药治疗序贯体位引流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病人的疗效,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