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的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前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的疫情进入了一个严峻而复杂的局面。截至2020年2月1日,全国已有超过11 00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极大影响,也严重影响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日常医疗运行。本文针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门诊及病房手术各个环节所需的医务防护措施进行讨论和建议,以期减少在2019-nCoV暴发和流行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的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外鼻形态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8~58岁。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采取鼻内半贯通切口矫正鼻中隔偏曲,同时依据病情需要联合软骨间切口、下鼻甲前缘切口等,行截骨、驼峰矫正、鞍鼻矫正等手术操作。分别采用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NOSE)、鼻整形结果评估量表(Rhinoplasty Outcome Evaluation,ROE)、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对术后鼻塞及鼻外形改善的满意程度。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12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鼻塞程度显著减轻。鼻通气NOSE评分及VAS评分均降低[(21.67±10.30)分比(70.83±14.12)分,(1.83±1.03)分比(8.33±0.89)分, t值分别为9.49、16.30, P值均<0.05]。10例合并歪鼻畸形的患者鼻外形明显改善,鼻外形ROE评分及VAS评分均提高[(21.30±2.31)分比(8.10±3.31)分,(8.90±0.99)分比(3.80±1.62)分, t值分别为-11.85、-9.33, P值均<0.05]。2例合并鼻前庭形态异常的患者鼻前庭形态改善。随访12~24个月,均未出现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鼻背塌陷等并发症。 结论:通过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可同期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及鼻形态,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让患者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浅表肌腱膜系统多矢量悬吊在面颈部年轻化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表浅肌腱膜系统(SMAS)多矢量悬吊在面颈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2019年12月至2023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实施颊部除皱术34例和颊颈部除皱术10例。全身麻醉后,先行颊部、下颌缘吸脂,取耳前、耳后切口,皮下剥离完成后,分离腮腺区SMAS,再对SMAS进行多矢量荷包缝合悬吊固定,切除多余皮肤,减张缝合切口。结果:4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效果满意,下垂软组织得到复位,面颈部提升自然,无面神经损伤、皮下血肿、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SMAS多矢量悬吊可明显改善颊颈部组织松垂,并发症少,可获得满意的年轻化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科微创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探讨外科微创房颤消融术(Wolf mini-maze)后房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收集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211例孤立性房颤患者资料。患者均行外科微创胸腔镜下房颤消融术(左心房后壁盒式消融+左心耳切除术),其中完成6个月以上随访患者共180例,按照其术后是否出现房颤复发分为复发组(55例),未复发组(125例),记录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饮酒史、既往脑梗塞病史、遗留肢体活动障碍史、既往导管消融病史、CHADS2评分、CHADS2-VASc评分、HAS-BLED出血评分、心功能(NYHA分级)、房颤类型、左心房大小(LAD)、左心室射血分数(EF)、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进行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房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房颤病程( P=0.0467);既往中风病史( P=0.0414);遗留肢体活动障碍( P=0.0378);持续性房颤( P=0.0227)。其中,房颤病程( P=0.017, β=0.08, OR=1.084,95% CI:1.014~1.158);持续性房颤( P=0.029, β=0.763, OR=2.145,95% CI:1.080~4.260),是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病史的延长,出现中风及肢体活动障碍,持续性房颤会增加外科微创房颤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可能性,其中,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后房颤复发的可能性显著增加,随着房颤病程的延长,术后房颤复发的可能性亦会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T4b期下咽癌非手术综合治疗77例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非手术综合治疗T4b期下咽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收治的77例下咽癌T4b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57.0±8.0)岁。治疗方式均采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总结该组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和不良反应,并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同时对死亡患者的死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77例患者76例(98.7%)完成了制订的化疗计划,73例(94.8%)完成了放疗计划。治疗过程中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足1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2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50/77,64.9%)和2级白细胞减少(50/77,64.9%)。治疗结束后76例患者喉功能保留好,3级重度声音嘶哑发生率为7.8%(6/77),有1例(1.3%)患者因吞咽困难行胃造瘘术,其余患者发音及吞咽功能都得到了有效的保留。生存分析显示,总生存率1年为71.9%,3年为45.6%,5年为29.7%。肿瘤发生部位、是否存在肿瘤原发部位的液化坏死、是否合用分子靶向药以及使用何种放疗设备是影响晚期下咽癌T4b期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HR(95% CI)分别为1.867(1.085~3.213)、3.018(1.437~6.335)、0.372(0.181~0.764)、2.158(1.015~4.588), P值均<0.05]。发生率最高的两大死亡原因分别为疾病复发(12/32,37.5%)和颈部大血管破裂大出血(11/32,34.4%)。 结论:针对T4b期下咽癌,利用非手术综合治疗的方法保喉率高。此外,肿瘤发生部位、是否存在肿瘤内液化坏死、是否合用分子靶向药物、使用何种放疗设备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现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不同年限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简称住培医师)和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简称专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和对医患沟通培训的需求。方法:2020年2月采用问卷星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2名住培医师和专培医师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医患沟通实践、医患沟通内容和形式、医患沟通认知度和医患沟通培训需求。结果:① 57.1%(24/42)的住培医师和专培医师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一般;②88.1%(37/42)的住培医师和专培医师认为医患沟通非常重要;③所有医师均认为应当将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手术风险、治疗效果预后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等内容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④所有医师认为,医生工作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沟通是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最重要因素;⑤81.0%(34/42)的住培医师和专培医师希望开设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课程,其中以经验丰富的上级医生进行讲授的方式最受欢迎。结论:住培医师和专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医患沟通培训的需求较高,在后续培训中应当开展多样化的医患沟通课程教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型颅脑创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预测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术后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为sTBI患者术后CNS感染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70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70例患者按照7 ∶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 n=259)和内部验证集( n=111)。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NS感染将训练集患者分为感染组( n=45)和非感染组( n=21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筛选sTBI术后发生CNS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模型预测CNS感染的效能,AUC>0.80为效能较高。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IC)评价预测模型的的临床净获益情况。 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入院GCS、脑脊液耳漏、脑脊液鼻漏、颅底骨折、脑室出血、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放置脑室引流管、放置颅内压探头、二次手术、颅内再出血、脑脊液取样、是否气管插管、切口感染、血清白蛋白及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颅底骨折、脑脊液耳漏、脑脊液鼻漏、颅内再出血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均为sTBI患者术后发生CNS感染的危险因素(均 P<0.05)。绘制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显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8(95% CI:0.96~0.99)、0.95(95% CI:0.88~1.00),预测效能均较高。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重复抽样1 000次后,训练集的预测风险与实际风险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2,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预测和鉴别能力。DCA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比单独的危险因素预测CNS感染的发生更准确,可提高临床获益率。CIC结果表明,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净效益。 结论:基于sTBI术后并发CNS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操作简单,有助于早期筛查sTBI术后CNS感染的高危患者,从而达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CNS感染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学术与手术齐飞 杂志共临床同长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作为一名具有18年编龄的老编委,回顾与本刊共同成长的经历,颇多感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沉浸式静观旅行系统在乳腺活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沉浸式静观旅行系统在乳腺活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7月在北京医院乳腺外科接受乳腺活检手术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试验组实施沉浸式静观旅行系统干预,对照组患者佩戴耳机聆听轻音乐并获得口头上的安慰和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恐惧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状态焦虑量表、改良版乳腺活检患者恐惧问卷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沉浸式静观旅行系统弥补了现有术中虚拟现实干预的部分不足,在缓解乳腺活检手术患者术中焦虑、恐惧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的效果优于轻音乐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透明质酸在软骨修复及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通过研究透明质酸在软骨修复及再生中的进展发现,透明质酸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材料可通过促软骨相关基因及生成因子的表达,为细胞提供良好微环境促进软骨修复及再生。透明质酸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材料是非常优秀及有应用前景的促软骨细胞及组织修复再生的物质,对耳鼻咽喉部软骨的再生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就透明质酸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材料对软骨修复及再生的作用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