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3月,选取同济大学2018至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根据前期构建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对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现状整体较为满意人数占比93.7%(296/31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方面,很满意占比81.4%(127/156),满意占比17.3%(27/156)。用人单位对评价条目满意程度与需求程度比较,在职业素养维度的"具有责任心且工作投入度高"[(4.86±0.53)分比(4.81±0.46)分, P=0.038]和"心理素质良好"[(4.81±0.55)分比(4.69±0.64)分, P=0.021]2个条目、理论知识维度的"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条目 [(4.76±0.60)分比(4.73±0.51)分, P=0.034]、工作能力维度的"具备科研创新能力"[(4.72±0.66)分比(4.68±0.58)分 , P=0.043]条目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程度评分均高于其满意程度评分。 结论:毕业生对个人的职业发展现状整体较为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培养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医学院应当加强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关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结构的理论构建及问卷编制:以医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并编制问卷。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研究、半构式调研访谈,构建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概念及结构,编制具备合格信效度的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通过方便取样对四川多所高校医学生施测,回收有效问卷300份用于项目分析,400份问卷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400份问卷用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采用SPSS 25.0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采用AMOS 26.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正式问卷包括职业个性、职业心理能力、职业认同3个分量表,由13因子共61个题项组成。问卷总体Cronbach’s α=0.947,总问卷及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5~0.947,3个分量表与总问卷相关系数为0.850~0.869,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GFI=0.945,AGFI=0.906,NFI=0.936,RFI=0.906,IFI=0.957,TLI=0.935,RMSEA=0.070)。结论:职业个性、职业心理能力、职业认同是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要素,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作为测评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有效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军事航海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通过对最近20多年来公开发表的军事航海心理学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发现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心理选拔、心理训练与干预、心理应激与防护等几个方面。心理卫生基本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舰艇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尚可,海训、长航、睡眠问题和长期驻岛等对海军人员心理状态影响较大。针对航海作业中的心理问题开展一般性心理训练与针对性心理训练对于提升海军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与能力具有明显作用。针对潜水员、艇员等航海作业岗位人员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已开展了心理选拔指标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另外,在心理应激反应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职业倦怠、海战心理防御与进攻、航海团体心理训练、严重心理异常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当前,军事航海心理学学科框架初步构建,但在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研究手段、人才队伍等多方面存在不足,研究方法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研究范围与实践验证需要拓展,系统性与原创性研究亟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庆市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各年级的职业素质现状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重庆市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各年级的职业素质现状特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针对性的指导。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以重庆医科大学2012级至2016级共805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等级资料以率表示,调查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并通过Spearman秩和相关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有效回收问卷780份,回收率为96.9%。各年级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临床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多数项目调查结果存在差异;而学生的理论学习素质及身体心理素质的多数项目调查结果差异不大。结论:深入分析目前各年级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引导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创伤性分娩事件影响助产士共情疲劳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深入探究创伤性分娩事件对助产士共情疲劳的影响,为构建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1年4—6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广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15名助产士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和Nvivo12 plus软件分析整合访谈资料,提取主题。结果:提取三大主题,包括创伤性分娩事件特征(发生率高、突发且凶险、可防可控);加剧共情疲劳(降低共情满意水平、加重职业倦怠、加重创伤应激反应);探索有效应对策略(需要时间调适、寻求压力释放)。结论:创伤性分娩事件作为强烈应激,加重助产士共情疲劳症状。管理者应关注创伤性分娩事件这一职业暴露,积极引导助产士进行心理调适;同时加大社会支持,加强对助产士的思政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压力承受能力和优秀的职业心理素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住院医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防控对承担一线工作的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及国家援鄂医疗队的抗疫经验,探讨了突发传染病疫情下住院医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从职业素养、感染性疾病防控、专业能力、心理健康以及创新精神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优化现有住院医师培养模式、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OVID-19疫情临床诊治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果的检验和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淬炼的青年医师在抗疫实战中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培养出了临床技能过硬的住院医师。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规培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要加强突发事件下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强化灾难医学与新发传染病知识、规范消毒防护意识和能力。以此次疫情为教科书,革新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多管齐下,完善规培内容,提升医学人文素养,进一步增强规培学员岗位胜任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心理脱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旨在介绍心理脱离的概念、护士心理脱离的评估工具、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从个体、组织和工作、社会三个方面综述护士心理脱离的策略,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高护士心理脱离水平,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的实施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2018年9月,选择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6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其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时采取系列培养策略,包括课程思政建设、班主任负责制、师生交流互动、教学方法改革、教育国际化、科研导师制等。学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比较培养策略实施前后28名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相关情况以及技能竞赛获奖情况。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在人文素质的民族自豪感、专业自信心、职业使命感、师生融洽度、心理承受力5个方面,策略实施后评分比实施前评分高[4(3,4)分比3(2,3)分、4(3,4)分比2(2,3)分、4(3,4)分比3(2,3)分、4(3,4)分比3(2,3)分、4(3,4)分比3(2,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本科生在专业素质的科研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医学统计能力、PowerPoint制作能力、答辩演讲能力5个方面,策略实施后的评分比实施前评分高[3(2,3)分比2(1,2)分、3(2,4)分比2(2,2)分、3(2,4)分比2(2,3)分、3(3,4)分比2(1,3)分、4(3,4)分比2(2,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本科生在全国和四川省内技能竞赛中获得5个奖项,实现了"零"的突破。 结论:培养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理资本对硕士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影响:链式中介模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考察心理资本对硕士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影响,以及职业探索和就业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探索量表、就业能力量表和就业绩效量表对江苏省758名硕士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心理资本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硕士毕业生就业绩效(β=0.118,P<0.05);②职业探索(β=0.285,0.236;P<0.01)与就业能力(β=0.402,0.342;P<0.01)分别在心理资本对硕士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比值分别为19.03%、38.90%;③心理资本还可以通过职业探索和就业能力组成的链式中介(β=0.313,P<0.01)间接影响硕士生就业绩效,效应占比为8.67%.结论:相关主体要重视对硕士研究生心理资本的培育和开发,引导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职业探索尝试,有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素质,顺利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