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复吸入阳离子胍类消毒剂引起小鼠肺的纤维化改变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重复吸入暴露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PHMG)气溶胶的肺损伤及其毒理学特征。方法:将30只4周龄的C57BL/6N品系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高剂量组,每组雌雄各5只。以实验室Ⅱ级纯水作为溶剂对照;采用超声雾化含有PHMG水溶液产生气溶胶,低、高剂量组水溶液中PHMG浓度分别为0.1(0.01%)和1 mg/ml(0.1%),超声雾化后染毒室内PHMG的浓度分别为1.03和9.09 mg/m 3。对实验小鼠进行动式呼吸暴露染毒,动物每天染毒4 h,共21 d。染毒结束后,使用肺灌洗细胞计数法对暴露后肺部炎性细胞进行评估,利用病理评价、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肺部纤维化的关键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体重出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剂量组小鼠肺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目降低,肺组织病理显示肺部发生损伤,伴随早期纤维化症状( P<0.05)。高剂量组可见肺组织纤维化改变。低、高剂量组肺纤维化标志物α-SMA均明显上调( P<0.05)。 结论:吸入PHMG消毒剂能够引起小鼠肺部损伤,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提示我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这种常用消毒剂进行特殊的警示,并采取呼吸防护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关注胍类阳离子消毒剂对肺的损害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文概述了胍类消毒剂在我国的使用情况和胍类阳离子消毒剂在韩国使用引发了肺纤维化等严重肺损伤事件。评述了我国学者利用超声雾化技术,模拟人类实际暴露场景染毒,证明了聚六亚甲基胍能引起肺纤维化。这些结果警示需充分重视胍类消毒剂引起的肺损伤问题,探究健康危害的机制,从而为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及其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吸入胍类消毒剂致肺损伤的毒性特征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lene guanidine, PHMG)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高分子胍类化合物。自从韩国"加湿器消毒剂中毒事件"后,其呼吸毒性开始受到关注。韩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家居中含有PHMG的消毒剂是引起肺纤维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呼吸道暴露PHMG后会引起肺部发生不可逆的纤维化改变。TGF-β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化以及肺部炎症反应可能是介导PHMG引起肺纤维化的主要途径。本文概览综述了PHMG人群暴露特征及引起呼吸毒理学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使用建议和警示,为合理规范使用PHMG相关产品提供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聚六亚甲基双胍/甘油凝胶敷料通过清除细菌生物膜和增加Toll样受体2/4的表达以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聚六亚甲基双胍/甘油胶(PHMB/Glycerol gel)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创面内细菌生物膜和肉芽组织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于48只BALB/c小鼠背部制作一2 cm×2 cm皮肤创面,随机分为PHMB/Glycerol gel组、银离子敷料(Silver ion)组、传统纱布敷料(control)组,每组16只。治疗10 d和12 d后,取创面处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肉芽组织形态以及计算毛细血管数量。并进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HC)检测促进炎症的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等的表达。结果:PHMB/ Glycerol gel组伤口愈合时间要显著短于Silver ion组和control组[(21.000±1.549) d比(25.000±1.773)、(31.000±1.195) d, F=32.71, P<0.05]。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PHMB/Glycerol gel组TLR2(126 283±8 675比65 470±3 106、27 290±3 698, F=227.60, P<0.001)和TLR4(135 698±10 130比58 488±3 376、19 152±3 730, F=247.30, P<0.001)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IHC实验结果显示PHMB/Glycerol gel组的TLR(47.330±1.783比24.940±8.226、17.010±5.028, F=23.15, P<0.01)和TLR4的表达密度(45.160±3.957比30.940±4.842、16.060±4.989, F=29.77, P<0.05)均显著高于Silver ion和control组。 结论:PHMB/Glycerol凝胶敷料可通过提高TLR2、TLR4的表达来促进细菌生物膜的清除和肉芽组织的生长,是慢性感染性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聚六亚甲基胍中和剂鉴定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通过对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中和剂的选择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其杀菌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和剂悬液定量鉴定试验方法.结果 以大肠杆菌8099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为试验菌,用5 g/L十二烷基硫酸钠、20g/L卵磷脂、20 g/L吐温80的PBS作中和剂,可有效中和4种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的残留作用.结论 5 g/L十二烷基硫酸钠、20 g/L卵磷脂、20 g/L吐温80的PBS是去除残留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的理想中和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聚六亚甲基双胍抗菌敷料在肠造口患者放化疗期间造口周围皮肤溃疡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观察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抗菌敷料在肠造口患者放化疗期间造口周围皮肤溃疡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5例放化疗期间肠造口周围皮肤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使用银离子敷料处理造口周围皮肤溃疡,观察组使用PHMB抗菌敷料处理造口周围皮肤溃疡.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时造口周围皮肤溃疡愈合率、平均换药次数、敷料费用,治疗2、4周时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DET)评分和造口周围皮肤溃疡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时造口周围皮肤溃疡愈合率为(70.68±6.39)%,高于对照组的(57.76±12.82)%,4周内敷料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4周内平均换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观察组DET评分、造口周围皮肤溃疡面积均低于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HMB抗菌敷料用于肠造口患者放化疗期间造口周围皮肤溃疡的治疗中,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且经济成本效益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消毒剂长效消毒效果评价的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评价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消毒剂的长效消毒效果,为我国消毒剂长效消毒效果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考英国标准PAS 2424的评价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消毒剂样品对细菌繁殖体及致病性酵母菌的杀灭效果.结果 此消毒剂样品对于大肠埃希菌的长效消毒效果最好,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长效消毒效果次之,对于白念珠菌的长效消毒效果最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消毒剂样品对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24 h长效消毒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一种聚六亚甲基双胍果蔬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研究一种聚六亚甲基双胍果蔬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对该果蔬消毒剂的pH值、重金属含量、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能进行测定,通过中和剂鉴定、微生物杀灭试验、物体表面消毒现场试验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致突变、一次性完整皮肤刺激试验进行毒理安全评价.结果 该果蔬消毒剂的pH值(25℃)为7.08,砷含量<0.01 mg/kg,汞含量<0.002 mg/kg,铅含量<1.5 mg/kg,有效成分聚六亚甲基双胍的含量为0.497 g/kg.37℃条件下存放3个月后,有效成分含量下降至0.492 g/kg,下降率为1.27%.该样品原液作用5 min,对悬液中大肠埃希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30根黄瓜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0;该果蔬消毒液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无致微核作用,一次性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属无刺激性.结论 该果蔬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稳定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一种复合型生物消毒液抗菌活性及其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观察一种以抗菌肽(AMP)和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型生物消毒液抗菌活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某复合型生物消毒液抗菌活性及其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 该复合生物消毒液原液对悬液内的指示菌分别作用1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对白念珠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4.0.该复合消毒液对小鼠LD50值>5 000 mg/(kg·bw),属实际无毒级;其原液对家兔完整皮肤和黏膜均无刺激性.结论 该复合型生物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和生物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消毒剂的抗性试验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研究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消毒剂抗性及筛选相关基因.方法 采用基因检测技术和定量杀菌试验方法,检测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见消毒剂抗性及相关基因.结果 在常温下75%乙醇、2000 mg/L季铵盐、5000 mg/L聚六亚甲基双胍分别作用1 min,对悬液内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有效氯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悬液内4株临床分离株(编号Y7、Y19、Y24、Y13)作用3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3000 mg/L三氯羟基二苯醚对4株临床分离株(编号Y7、Y19、Y24、Y13)作用3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3株医院感染临床分离株(编号Y7、Y19、Y24)检出耐药基因ermA、TetM、mecA、acc-aph和耐消毒剂基因qacA.结论 食源性和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低效消毒剂抗性存在差异,部分医院感染临床分离株检出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