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骨填充网袋成形术治疗的65例转移瘤致椎体后壁骨折患者的资料。男21例、女44例;年龄(70.3±10.8)岁(范围46~90岁);原发肿瘤:肺癌25例,乳腺癌14例,消化系统癌症11例,泌尿系统癌症13例,淋巴瘤1例,卵巢癌1例;部位:T 2椎体2例,T 5椎体1例,T 6椎体1例,T 8椎体2例,T 9椎体1例,T 10椎体5例,T 11椎体4例,T 12椎体15例,L 1椎体12例,L 2椎体8例,L 3椎体8例,L 4椎体4例,L 5椎体2例。根据术前CT影像测量椎体后壁破损的面积为 s,测量完整椎体后壁的面积为 S,后壁破坏率 R= s/ S,根据 R值的大小将椎体后壁破损程度分为:Ⅰ型( R≤25%)21例、Ⅱ型(25%< R≤50%)22例、Ⅲ型(50%< R≤75%)14例、Ⅳ型( R>75%)8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骨填充网袋成形术的疗效。观察骨水泥渗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32±0.99)分、(4.14±1.06)分、(4.11±0.97)分、(4.34±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9.20, P<0.001);ODI评分分别为69.45%±4.15%、36.65%±3.72%、36.84%±3.38%、37.78%±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40.88, P<0.001);ADL评分分别为(71.31±12.81)分、(79.85±9.14)分、(78.92±8.95)分、(78.31±8.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9.20, P<0.001)。Ⅰ~Ⅳ型VAS、ODI、ADL评分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11例发生渗漏,渗漏率为17%(11/65)。随 R值的增大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率相应增加,其中Ⅰ、Ⅱ型渗漏率为0、Ⅲ型为7.1%(1/14)、Ⅳ型为38%(3/8)。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神经根症状或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等。 结论:骨填充网袋成形术能改善伴椎体后壁破损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恢复一定的功能。椎体后壁破损的程度对手术的疗效无影响,但随着椎体后壁破损程度加大,发生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的风险相应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膝关节肿瘤型假体非感染性失败骨水泥固定翻修术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非感染因素导致的膝关节肿瘤型假体失败病例进行骨水泥固定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20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128例膝关节肿瘤型假体失败接受骨水泥固定翻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1例、女57例,年龄(33.5±15.4)岁(范围8~77岁)。128例患者中骨肉瘤73例、骨巨细胞瘤38例、未分化肉瘤8例、软骨肉瘤4例、Ewing肉瘤2例、纤维肉瘤2例、滑膜肉瘤1例。假体翻修部位:股骨远端假体105例、胫骨近端假体23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64例、假体部件损坏47例、肿瘤复发17例。经初次骨水泥固定翻修术后失败19例,其中16例接受了二次骨水泥固定翻修术。主要观察指标为假体生存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流行病学数据、手术相关并发症及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93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128例初次骨水泥固定翻修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7±33)个月(范围6~326个月)。初次翻修手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19.5%),其中导致假体寿命终结19例(14.8%),包括5例(3.9%)结构性失败、6例(4.7%)无菌性松动、2例(1.6%)肿瘤复发和6例(4.7%)感染;5例切口浅表愈合不良,经局麻清创后痊愈;1例髌韧带止点断裂,经切开修补后痊愈。初次翻修手术后假体5年、10年和1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0%、76.6%和70.7%,保肢率为97.7%。16例接受了二次骨水泥固定翻修术,初次骨水泥固定翻修手术时间为(206±51)min,术中出血量为(596±217.99)ml,术后MSTS 93功能评分为(26.38±2.47)分;二次翻修手术时间为(258±41)min,术中出血量为(621±245.84)ml,术后MSTS93功能评分为(25.06±2.11)分,初次与二次翻修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MSTS 93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3.18, P=0.399; t=0.30, P=0.926; t=1.61, P=0.376)。 结论:骨水泥固定翻修术治疗非感染因素导致的膝关节肿瘤型假体失败病例具有假体生存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且可重复性高,是治疗膝关节肿瘤型假体失败的一个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应用磁性分子印迹技术,从降尿酸中药秦艽中特异性吸附与分离龙胆苦苷.方法:以龙胆苦苷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醇为致孔剂,制备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绘制动力学吸附曲线及静态等温线评价其吸附性能.结果: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成功,震荡60 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从秦艽中提取和分离龙胆苦苷,吸附量为6.316 mg/g.结论:降尿酸中药秦艽中的龙胆苦苷可被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特异性捕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GC-IMS分析不同菌龄香菇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
编辑人员丨2024/4/6
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2 个香菇品种的不同菌龄的重要农艺性状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菌龄阶段的香菇只在产量和蕾数上有显著差异,同等菌龄、不同香菇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显著.2 个香菇品种分别鉴定出包括单体和二聚体在内的 17 和 12 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酯类、醇类、酮类、酸类和烯类化合物.基于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对 2 个香菇品种的不同菌龄挥发性有机物分析发现,不同菌龄的香菇中挥发性有机物质有较大差异,不同香菇品种中挥发性有机物质也呈现一定的差异,菌龄为 95 d和 105 d时挥发性有机物均较为相似.2 个香菇品种中柠檬烯均是随着菌龄的增加逐步上升,乙酸乙酯和壬醛均是逐步降低.此外,3-甲基丁醇、戊醛、庚醛、己醛和柠檬烯可作为区别"申香1513"不同菌龄阶段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丁酸乙酯和柠檬烯则可作为区别"5550"不同菌龄阶段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GC-IMS 可快速对不同菌龄的香菇品种进行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分析,为香菇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GC-IMS比较米泔水制苍术炮制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比较米泔水制苍术过程中挥发性小分子化合物的成分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对苍术药材、生饮片、水制品、米泔水制品和家种苍术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采用直观比较及指纹图谱法对其进行比较和定性分析.结果:通过气味分析可明显区分苍术不同炮制品,明确定性的挥发性有机物有 60 个单体及部分化合物的二聚体、聚合物.壬醛、(E)-2-己烯醛、2-戊烯醛、3-甲基-2-丁烯醛和庚醛是苍术药材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甲酸、乙酸甲酯是苍术饮片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β-榄香烯、β-罗勒烯、柠檬烯、α-异松油烯和β-月桂烯是水制苍术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3-甲基丁醛和 2-甲基丁醛是米泔水制苍术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乙偶姻、芳樟醇、异丁酸芳樟酯、α-松油醇是家种米泔水制苍术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2-糠醛是苍术经热处理后的特征性挥发性有机物.结论:苍术不同炮制品挥发性有机物确有差异,米泔水的加入起到了减少萜类成分的作用,为更好地阐明经典名方中传统炮制方法原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繁茂膜海绵来源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HPQJ10的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e来源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HPQJ10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发酵产物中共分离到1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Z)-2-(4-hydroxyphenyl) ethenyl] formamide (1)、2,4-dimethoxyphenyl acetate(2)、6,8,5',6'-四羟基-3'-甲基黄酮(3)、4-羟基苯乙酸(4)、cyclo-(L-Pro-L-Val)(5)、cyclo-(L-Pro-L-Leu) (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7-hydroxy-2-(2-hydroxypropyl)-5-methyl chromone(9)、2-(2,4-dimethoxylphenyl)-3-(4-hydroxybenzyl)-1,2,4-triazole(10)、(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1)、cyc1o-(Leu-Pro-Ile-Pro) (12)、2,4-二甲氧基苯甲酸(13)、3-甲氧基苯酚(14).结论 除化合物1、3、10、11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种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肿瘤标志物PHPA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合成对羟基苯乙酸(PHPAA)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为肿瘤患者尿液中PHPAA的分离富集提供参考.方法:以PHPAA为模板分子,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分别以4-乙烯基吡啶(4-V)、丙烯酰胺(AM)、1-乙烯基咪唑(1-V)、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MIPs.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静态吸附试验、分子识别性能试验对其微球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MIPs1(4-V、EGDMA)微球粘连严重,MIPs2(AM、EGDMA)微球呈聚集状;MIPs3(1-V、TRIM)、MIPs4(邻苯二胺、TRIM)微球较为分散,且球形度好.MIPs的红外光谱中未见PHPAA的特征吸收峰.各MIPs的吸附量均高于不含模板分子的空白印迹聚合物,且随着模板分子浓度的升高,其吸附量也随之增加.MIPs3的吸附量显著高于其他MIPs,其对PHPAA的静态分配系数(0.14)高于其他结构类似物[对羟基苯丙酸(PHPA)(0.06)、酪氨酸(TA)(0.01)],对PHPAA与PHPA、PHPAA与TA的选择性分离因子分别为2.3、11.5.结论:以1-V为功能单体、TRIM为交联剂合成的MIPs对PHPAA分子具有特异性吸附和选择性识别能力,可将其作为固相萃取剂,用以分离富集肿瘤患者尿液中低含量的PHPA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中PMMA剂量及分布对螺钉稳定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剂量对不同侧孔螺钉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螺钉稳定性与PMMA注射剂量及分布的关系.方法 将骨质疏松人工骨模块随机分为A、B、C、D四个螺钉组,每组又随机分为0、1、2、3四个剂量(0、1.0、1.5、2.0ml PMMA)组.采用相同方法制备钉道后,A-C组分别拧入A、B、C三种可注射螺钉并注射不同剂量PMMA,D组向钉道内注射不同剂量PMMA后再拧入普通椎弓根螺钉.X线检查观察螺钉及PMMA分布情况;采用轴向拔出实验测量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结果 X线检查结果显示,A1-A3组中PMMA包裹螺钉的前1/3,B1-B3组和C1-C3组中PMMA包裹螺钉的中1/3,D1-D3组中PMMA相对均匀地包裹螺钉的全长.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PMMA剂量和分布两个因素对Fmax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两个因素之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P=0.877).在相同螺钉组间,注射1.0ml和1.5ml PMMA组、注射1.5ml和2.0ml PMMA组的F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2.0ml PMMA组的Fmax明显高于注射1.0ml PMMA组(P<0.05).在相同剂量PMMA组间,A0-D0各组间、A2-D2各组间、A3-D3各组间F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中Fmax明显低于D1组(P=0.026),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A1组Fmax明显低于D1组(P=0.026)外,其余相同剂量PMMA组间比较F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MA可显著提高骨质疏松人工骨中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且螺钉的稳定性与PMMA的注射剂量及分布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载抗结核药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体外缓释性能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载抗生素骨水泥在预防、治疗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较多,然而有关载抗结核药物骨水泥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载抗结核药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在PBS模拟体液中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采用等量递增法将骨水泥SimpLex P与8种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利福平、莫西沙星、阿米卡星)分别按40 g:1.5 g、40 g:2.5 g的比例混合,制备载抗结核药骨水泥标准试件16组,每组5个样本,共80个样本;对照组将40 g骨水泥粉剂与其液相单体同法混匀,制备非载药骨水泥标准试件1组,共5个样本.将所有试件浸泡于PBS模拟体液中,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浸提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药物浓度.结果与结论:吡嗪酰胺1.5 g组、吡嗪酰胺2.5 g组、异烟肼1.5 g组、异烟肼2.5 g组、利福喷丁1.5 g组、利福喷丁2.5 g组、丙硫异烟胺1.5 g组、丙硫异烟胺2.5 g组、卷曲霉素1.5 g组、卷曲霉素2.5 g组、利福平1.5 g组、利福平2.5 g组、莫西沙星1.5 g组、莫西沙星2.5 g组、阿米卡星1.5 g组、阿米卡星2.5 g组在PBS中的有效释药时间分别可达到45,60,60,45,60,45,150,150,150,150,45,60,90,90,60,90 d,均具有良好的释药特性,尤其丙硫异烟胺1.5 g组、丙硫异烟胺2.5 g组、卷曲霉素1.5 g组、卷曲霉素2.5 g组、莫西沙星1.5 g组、莫西沙星2.5 g组、阿米卡星2.5 g组具有较长的释药周期,符合临床用药的要求;但结合前期研究,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可明显降低骨水泥的机械强度,故不适于制备载抗结核药物骨水泥;吡嗪酰胺、阿米卡星、莫西沙星、卷曲霉素不影响骨水泥的机械强度,适于制备载抗结核药物骨水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花旗松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条件优选及吸附能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选合成花旗松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试验条件.方法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花旗松素(Taxifolin)作为模板分子,分别以2-(三氟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AA)、2-乙烯基吡啶(2-VPY)、4-乙烯基吡啶(4-VPY)为反应体系中的功能单体,有机溶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TRIM)作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致孔剂,通过热引发聚合成花旗松素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动态结合能力试验,评估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聚合物对花旗松素的结合性能.结果 在功能单体为4-VPY、交联剂为EDMA,花旗松素与4-VPY的质量比为1∶3,4-VPY与EDMA的质量比为1∶3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聚合物对花旗松素有较好的结合性能,结合量为17.84 mg·g-1.结论 在优选出的试验条件下合成的花旗松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花旗松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