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约临床病毒血清学检测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方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临床病毒血清学检测在病原筛查、病程监测、疗效评估等病毒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得益于新型免疫技术的发展,病毒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得到大幅提升。但是与分子检测技术等方法相比,病毒血清学检测仍存在灵敏度及特异性不足、应对病毒变异检测方法开发滞后、快速检测多样性及多重检测手段欠缺等瓶颈问题。未来磁性纳米颗粒、分子印迹聚合物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应用,并结合人工智能等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可望进一步提升灵敏度和特异性,提高检测速度和通量,突破现有瓶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应用磁性分子印迹技术,从降尿酸中药秦艽中特异性吸附与分离龙胆苦苷.方法:以龙胆苦苷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醇为致孔剂,制备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绘制动力学吸附曲线及静态等温线评价其吸附性能.结果: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成功,震荡60 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从秦艽中提取和分离龙胆苦苷,吸附量为6.316 mg/g.结论:降尿酸中药秦艽中的龙胆苦苷可被龙胆苦苷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特异性捕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虚拟模板MIPs-SPE联用技术对茶叶粗提物中咖啡因的分离纯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采用儿茶素作为虚拟模板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s,MIPs)结合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技术对茶叶粗提物中的咖啡因进行分离纯化.方法 以儿茶素为虚拟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聚苯乙烯为大分子拥挤试剂,以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虚拟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测定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保留性能、形貌特征和孔径分布等性能,以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对茶叶粗提物中的咖啡因进行分离纯化.结果 所制备儿茶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咖啡因的最优印迹因子为4.57.对茶叶粗提物中的咖啡因进行分离纯化后,在咖啡因纯度高于95%的条件下,咖啡因的回收率可达85%以上.结论 以儿茶素为虚拟模板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用于茶叶粗提物中咖啡因的分离纯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刺激响应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富集分析中药微量成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19
分子印迹聚合物凭借特异性识别能力在有关微量成分的研究中脱颖而出.刺激响应性分子印迹聚合物(STR-MIPs)是在传统印迹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引入不同种类的响应基团,当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磁性、pH或光照后会做出可逆变换的响应性行为,此响应性能结合特异性识别性能使STR-MIPs在微量成分研究中表现优异.中药成分复杂且含量稀少,利用STR-MIPs对中药微量成分进行富集分析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该文从不同刺激因素的角度阐述各种刺激响应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中药微量成分富集分析中的应用,总结近五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拓宽分子印迹应用领域提供参考,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看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注射用氯唑西林钠中氯唑西林噻唑酸的分离及含量检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实现注射用氯唑西林钠中氯唑西林噻唑酸的分离及含量检测.方法:采用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技术,以氯唑西林噻唑酸为模板,在活化硅胶表面制备具有特异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进行形貌表征.将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填料,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氯唑西林钠中氯唑西林噻唑酸进行分离及含量检测.结果:当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28,溶剂为3mL,催化剂为300 μL,反应温度为30℃时,聚合物的吸附量和印迹因子最佳.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聚合物已成功接枝到硅胶表面.氯唑西林噻唑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固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在0.5~50 mg·g-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 2),检测限为0.07 mg·g-1.结论:该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良好,能够实现氯唑西林钠中微量杂质氯唑西林噻唑酸的分离及含量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新型仿生受体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如何对阿尔茨海默病实现早期诊断和精确诊断目前仍然是一个难题,大量患者因为确诊过晚或误诊而延误治疗时间.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仍然缺乏灵敏、高效、低成本的手段,所以相关生物分析方法的开发与改进显得尤为重要.目的:简述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方法和相关生物标志物,归纳总结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早期检测新型仿生受体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2000至2016年收录的,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的文章,以"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或"Alzheimer's disease,biomarkers, detect/detecting/detection"为检索词,最终选择40篇文章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与结论:现阶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所采用的生物分析手段多以抗体作为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和捕捉元件,但用传统抗体作为检测受体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可采用新型仿生受体替换传统检测抗体,其具有对目标分析物识别特异性高、尺寸更小、化学修饰过程更简便、生产成本更低、产品稳定性更高及所能匹配的目标分析物范围更广等优势.针对蛋白类物质分析所开发的仿生受体包括核酸适配体、多肽受体、类肽受体、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抗体、凝溶胶蛋白和瓜环类化合物等.采用新型仿生受体替代传统抗体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将提高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发展一种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用于分离纯化目标蛋白质的新策略.方法 水热法制备Fe3 O4磁性纳米粒,溶胶凝胶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动力学、等温、特异性吸附考察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吸附性能.结果 所得聚合物可以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高达44.51 mg/g,印迹因子和选择性因子分别为3.50和2.92,对牛血中的牛血红蛋白质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结论 所制备的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及其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为目标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中药活性成分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中药活性成分具有快速、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势,其合成以及应用于分离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中药化学家们的青睐,而探索印迹聚合物的结构与中药活性成分离效率之间规律关系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种类(黄酮、生物碱、苯丙素、萜类等)分类阐述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原理、制备方法以及在中药活性成分分离纯化中的最新应用,以期为后续设计选择性更高的中药活性成分分离新材料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萜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分子印迹技术以其高选择性、特异识别性等特点,在黄酮、生物碱、多酚类等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中广泛应用,但是其在萜类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该文通过文献调研统计,系统探讨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等常见合成元素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重点对萜类分子印迹技术在固相萃取、传感器、膜分离、色谱分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目前该技术存在的缺点和改进方向,为更好将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萜类化合物分离分析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提取领域的应用和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就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提取领域的研究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报告如下.1 分子印迹技术1.1 分子印迹技术介绍分子印迹技术是从仿生角度,用人工方法制备对特定分子(印迹分子或称模板分子)具有特定选择性和亲和性聚合物的技术.这种方法制备出的聚合物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印迹技术也被人们形象地描绘为制造识别 "分子钥匙"的"人工锁"技术[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