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酮基胆固醇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7-酮基胆固醇(7-KC)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用0、0.25、2.5和25 μmol/L浓度的7-KC孵育INS-1细胞24 h,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筛选出引起INS-1细胞凋亡的浓度。再将INS-1细胞分为对照组、25 μmol/L 7-KC组、25 μmol/L 7-KC+1 mmol/L 4-苯基丁酸(4-PBA)组以及1 mmol/L 4-PBA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电镜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肌醇需求酶1α(IRE-1α)、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激活因子4(ATF4)、磷酸化α亚基的真核起始因子2(p-eIF-2α)、α亚基的真核起始因子2(eIF-2α)、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磷酸化IRE-1α(p-IRE-1α)、磷酸化PERK(p-PERK)和转录激活因子6(ATF6)]、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内质网形态和内质网应激相互作用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水平,验证内质网应激在7-KC损害β细胞功能中的作用。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多重比较法。 结果:随着7-KC浓度的增加,cleaved-Caspase 3相对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并且在25 μmol/L 7-KC时能显著增加cleaved-Caspase 3的水平( P<0.01)。与对照组相比,25 μmol/L 7-KC组可引起内质网扩张和囊泡化,诱导内质网应激感受蛋白p-PERK、p-IRE-1α、ATF6及下游效应蛋白p-eIF-1α、ATF4、CHOP的表达。与25 μmol/L 7-KC组比较,25 μmol/L 7-KC+1 mmol/L 4-PBA组的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表达下降,同时凋亡蛋白表达减少( 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25 μmol/L 7-KC组可抑制分子伴侣GRP78和PERK的结合,促进PERK自体磷酸化激活内质网应激。 结论:7-KC通过抑制细胞中GRP78与PERK结合来激活内质网应激,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十一酸睾酮对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患儿口服十一酸睾酮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09至2021年在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门诊基因确诊的51例AI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十一酸睾酮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阴茎长度达到最低手术标准(≥2.5 cm)或停药标准(≥-2.5 s)。次要观察指标为阴茎长度标准差积分(PL-SDS)、阴茎长度增长(ΔPL)、用药剂量、疗程、安全性指标等。共4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患儿是否可以停药,阴茎长度增长欠佳患儿继续服药。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疗效和安全性。疗程结束后对患儿继续随访至2023年。 结果:51例AIS患儿中男33例、女18例(户口性别),其中10例诊断完全型AIS(CAIS),41例诊断部分型AIS(PAIS)。CAIS患儿阴茎长度治疗前后均“无法测量”(阴茎长度<0.5 cm)。PAIS基线阴茎长度和PL-SDS分别为(2.3±0.6)cm和-3.7±1.3。4个疗程结束后阴茎长度和PL-SDS分别达到(2.7±0.8)、(2.8±0.6)、(2.6±0.4)、(2.6±0.4)cm和-2.8±1.6、-2.5±1.6、-2.9±1.2、-3.2±0.9,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05、3.56、2.55、2.23和3.88、3.50、2.50、2.19,均 P<0.05)。PAIS患儿治疗前13例(32%)符合最低手术标准;7例(17%)符合停药标准。4个疗程后累计18例(44%)、24例(59%)、25例(61%)、26例(63%)达最低手术标准;累计12例(29%)、15例(37%)、20例(49%)、21例(51%)达到停药标准。患儿随访最大年龄至13.7岁。患儿治疗前后体重、身高、体质指数、骨龄/年龄、胆固醇和血红蛋白等均在正常范围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例CAIS患儿医生确诊并处方十一酸睾酮后,患儿并未真正服药。49例患儿口服十一酸睾酮患儿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等均未见异常,且无性早熟、阴毛增长、攻击行为、外阴皮肤发黑、腹泻等改变。 结论:CAIS患儿口服十一酸睾酮治疗无效。PAIS患儿阴茎长度、PL-SDS的改善效果在第一疗程就可体现;阴茎长度增长欠佳患儿继续治疗,在第二、三、四疗程也可逐渐提高。十一酸睾酮软胶丸口服对大部分PAIS患儿阴茎增长明显获益,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毛蕊异黄酮苷通过激活AMPK改善地塞米松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合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毛蕊异黄酮苷(calycosin-7-O-β-D-glucoside, CG)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肝细胞脂质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CG、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激动剂AICAR、AMPK抑制剂compound C、AMPK失活(AMPK-DN)及组成性激活(AMPK-CA)腺病毒处理HepG2细胞后,使用CCK8法、油红O染色、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检测盒、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活性、细胞脂质含量、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及AM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CG显著减少Dex诱导的HepG2细胞中脂质含量及脂质合成关键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n)与转录因子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并上调AMPK的磷酸化水平,而该保护效应可被AMPK抑制剂与AMPK-DN腺病毒所抑制。结论:CG可通过激活AMPK抑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肝细胞脂质合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防治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对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测多评法对玉液汤冻干粉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芒果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进行检测,以控制玉液汤冻干粉的质量.将45只Wistar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组(M组)和玉液汤组(YYD组;5.03 g·kg-1).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1,佐以附子,青皮,枳壳灌胃8周构建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期间YYD组大鼠同时干预玉液汤提取物.期间分别检测一次各组大鼠每周体质量和血糖水平,并记录大鼠的体征变化、摄食量和饮水量、游泳时间以及尿量.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肌酐(SCr)、尿氮素(BUN)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肾脏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的尿蛋白浓度和血清中IgG、IgM、cAMP和cGMP的含量;16S rRNA对大鼠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部分菌群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及结肠炎症因子TNF-α和IL-6蛋白水平及结肠组织肠道屏障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玉液汤水提物冻干粉得率为27.36%,其中玉液汤中有效成分葛根素的含量为0.3496 mg·g-1、芒果苷的含量为0.1851 mg·g-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为0.0429 mg·g-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玉液汤能显著改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倦怠、乏力等证候表征,提高大鼠游泳时间,降低饮水量和进食量等症状;增加粪便中拟杆菌门和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改善模型大鼠血脂四项、血糖、肾功指标、免疫指标IgG、IgM以及机体能量平衡因子cAMP、cGMP水平;HE染色表明玉液汤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肾脏及结肠黏膜屏障损伤;抑制肾脏及结肠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显著提高结肠动力蛋白CHRM3、5-HT3A以及黏膜屏障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水平.结论 玉液汤可能通过纠正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延缓肠黏膜损伤,改善肾脏和结肠炎症,发挥防治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防治NASH的机制.方法 18只6~7周龄SPF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ASH模型组(HFD组)及吡格列酮干预组(PIO组),每组6只.采用各自的喂食方案饲养16周,随后PIO干预组给予PIO灌胃,NC组和HFD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连续干预6周.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肝组织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HFD组小鼠的血清FBG、TC、TG、ALT、AST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肝细胞脂质沉积明显,肝组织Nlrp3、Asc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NLRP3、caspase-1、IL-1β的蛋白水平亦增加(均P<0.05);经吡格列酮干预后,PIO组小鼠的血清FBG、TC、TG、ALT、AST含量较HFD组明显降低(均P<0.05),肝细胞脂质沉积显著改善,肝组织Nlrp3、Asc mRNA水平明显下降,NLRP3、caspase-1、IL-1β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有效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小鼠肝脏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及IL-1β的产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奥氮平致代谢紊乱改药后代谢变化和复发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奥氮平致代谢紊乱改药后代谢变化和复发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奥氮平后代谢紊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17例,收集并比较不同药物治疗组基线时以及改药3个月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变化,记录改药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与同组基线时比较,改药3个月后改用利培酮组体质量指数增高[基线时为(23.89±2.40)kg/m2,3个月后为(24.67±1.73)kg/m2],改用阿立哌唑组IRI降低[基线时为(4.70±2.28),3个月后为(3.68±1.84)],改用氨磺必利组总胆固醇以及LDL-C水平降低[基线时分别为(5.25±1.74)mmol/L、(3.3±1.2)mmol/L,3个月后分别为(4.24±1.08)mmol/L、(2.7±0.8)mmol/L],改用利培酮组总胆固醇水平增高[基线时为(4.84±1.37)mmol/L,3个月后为(5.33±1.3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得分为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0,P<0.05),改药前病情稳定时长、改用药物为利培酮、布南色林以及氨磺必利为保护因素(OR=0.826、0.339、0.477、0.490,P<0.05).结论 为精神分裂症使用奥氮平后代谢紊乱患者更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患者基线临床状况以及该药的疾病复发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CSE/H2S体系探讨葱白提取物对H2S催化酶及趋化因子CX3CL1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研究葱白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CX3C 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X3C趋化因子受体 1(CX3CR1)、胱硫醚β合成酶(CBS)、3-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ST)表达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纯种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体重(200±20)g,共40只,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组,另外30只制备大鼠AS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葱白提取物组、辛伐他汀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以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葱白提取物组、辛伐他汀组均以高脂维生素D3饲料喂养.从第5周开始,葱白提取物组大鼠给予配置好的葱白提取物溶液10 mL/kg体质量灌胃,辛伐他汀组大鼠给予辛伐他汀混悬液10 mL/kg体质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10 mL/kg体质量灌胃,共连续8周.在第12周时,留取大鼠血液,分离主动脉.采用生化检测、HE染色、Western blot、RT-PCR检测脂质代谢、H2S催化酶、趋化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葱白提取物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浓度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葱白提取物组及辛伐他汀组斑块内部的胆固醇结晶较少,管腔狭窄程度较轻.与模型组比较,葱白提取物组和辛伐他汀组CX3CL1 mRNA、CX3CR1 mRNA、MMP7 mRNA、MMP9 mR-NA表达均下调.与模型组比较,葱白提取物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3MST、CBS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CX3CL1、CX3CR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葱白提取物可通过调控内源性H2S生成体系,抑制CX3CL1、CX3CR1表达、降低 MMP7、MMP9活性,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血管内皮糖萼探究Omega-3脂肪酸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DVT的改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评价欧米伽(Omega)-3 脂肪酸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并探究血管内皮糖萼在其改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3 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血栓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血栓预防的基础上给予Omega-3 脂肪酸,连续治疗14 d,患者术后2、14 d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测定患者术后 2 h、7 d、14 d多配体蛋白聚糖(Syndecan)-1、硫酸肝素(HS)、透明质酸(H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测定两组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血栓素(TX)B2];血栓弹力图测定血栓形成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 个月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记录两组DVT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TC、LDL-C、FIB、Syndecan-1、HS、HA、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ET-1、TXB2 水平及凝集块形成角度、最大振幅、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PT、NO、6-Keto-PGF1α水平及反应时间、凝集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DVT发生率(21.4%)显著高于观察组(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mega-3 脂肪酸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DVT具有良好的预防价值,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稳定及修复血管内皮糖萼结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非酮症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非酮症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 1c)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的相关性,并探讨HbA 1c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益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非酮症糖尿病患者413例.依据患者HbA 1c进行分组:HbA 1c≤7.5%组(A组,n=128)、7.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吡格列酮提高C57bl小鼠胆盐肠肝循环相关基因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小鼠胆盐肠肝循环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方法:将16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药物组(medicine,M),分别给予普通饮食、普通饮食加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灌胃,喂养10周后处死小鼠取血、胆汁、小鼠肝脏、小肠组织,生化分析仪分析小鼠血样代谢指标,qRT-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组织内胆盐肠肝循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M组小鼠胆汁中胆盐含量NC组显著升高,肝脏法尼醇X受体(famesoid X receptor,FXR)及胆盐合成相关基因胆固醇7羟化酶(eytochrome P450 enzyme7 A1,CYP7A1)、胆固醇27羟化酶(CYP7A1eytochrome P450 enzyme27 A1,CYP27A1)以及胆盐转运基因胆盐输出泵基因(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牛黄胆酸钠转运基因(sodium/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的表达较NC组也明显升高(P<0.01).肝脏组织免疫组化证实了M组BSEP在蛋白层面表达升高.M组小肠组织内胆盐转运基因顶膜钠离子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pical sodium dependent bile acid transporter,ASBT)的表达较NC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够诱导胆盐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上调胆盐在肝脏以及小肠内的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转录水平参与胆盐肠肝循环的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