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门灌洗干预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腹胀、便秘和大便失禁,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肛门灌洗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干预手段,目前已在国外有较广泛的应用。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肛门灌洗既可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概述、肛门灌洗概述、干预策略、并发症及延续护理5个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评估体系与康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作为低位直肠癌的极限保肛手术,不仅能够获得满意的肿瘤学结果,并且可降低永久性造口概率。然而,控制排便功能紊乱是ISR术后不容忽视且最为常见的临床难题。目前仍缺少以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评价术后肛门功能与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笔者单位临床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性阐述ISR术后肛门功能、生活质量、生理功能、解剖形态学评估以及功能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术后肛门功能常根据多种量表组合进行评估,包括大便失禁评估量表、胃肠功能问卷、特异性LARS评估量表和大便日记。ISR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估更适合采用症状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可采用水灌注式或高分辨率固态直肠肛管测压评估ISR术后患者生理功能,并采用排粪造影和3D直肠腔内超声评估其解剖形态学变化。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功能锻炼、直肠球囊训练、经肛门灌洗和骶神经调节术等均是术后康复治疗的可选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直肠肛门疾病术后大便失禁的发生情况及预防和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痔、直肠脱垂、直肠癌、肛裂或肛瘘等的外科治疗方法,一旦术中损伤控便的神经或肌肉,将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FI)。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进行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尽可能地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降低术后FI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此外,外科医生手术技术的熟练度、术前患者合理的饮食调整、规律的排便以及盆底肌的锻炼等,都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FI的发生率。而对于术后已经发生FI的患者,在制定合理的饮食、规律排便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临床医生可以采用如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骶神经刺激、经皮胫神经刺激、针灸、注射填充剂、肛门或阴道插入物、经肛门灌洗、手术、心理支持等方法,针对患者病情个体化治疗。本文结合文献对可能导致术后FI的常见疾病现状进行总结,阐述术后FI的预防和处理策略,以期供同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针刺联合活血消肿方治疗肠造口黏膜水肿验案一则
编辑人员丨2023/8/19
包某某,男性,70岁.因"大便习惯改变1月余"于2021年8月20日收治入院.患者1月前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每日排便3~4次,为黄色成形便,无便血,伴排便不尽感,无腹痛腹胀不适,患者未予重视,近1周患者自觉排便不尽感较前明显,遂来我院门诊就诊.肛门指诊:直肠后壁距肛6cm可及一大小3cm肿物,质硬,活动度差,退出指套可见少量暗红色染血.查无痛肠镜检查报告示:"直肠新生物".腹部增强CT示:直肠低位局部管壁不规则增厚,恶性肿瘤可能.肛周MR提示:直肠低位占位,直肠癌考虑,为进一步治疗收治我科.入院后完善检查,于2022年8月2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回肠保护性造口术.术后第2天(8月26日)刻诊:造口处肿痛不适,造口处黏膜或色紫偏黯,或肿胀充盈,疼痛发作时刺痛感明显,舌体偏胖有齿印、舌下脉络紫黯迂曲、舌质黯、苔白腻,脉弦细弱.证属水湿不化,气虚血瘀.治宜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活血消肿方:芒硝、当归、茯苓、泽泻各15g,川芎、红花、五倍子各10g,水煎后造口内灌洗治疗.在清洁肛门袋后,向袋内注入37~38℃的自拟活血消肿方溶液约100mL,提高肛门袋底部,使温药液浸没水肿的造口黏膜.每天2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7天,宜餐前进行.同时予针刺,取穴血海穴、三阴交、足三里,患者仰卧位,以1.5寸毫针浅刺法进针,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1次,7天1个疗程.8月28日二诊:造口处疼痛较前减轻,造口处黏膜水肿较前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急诊治疗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50例,回顾分析该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Ⅰ期切除吻合手术的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6例,无吻合口瘘发生.行肠梗阻导管减压之后Ⅰ期切除切口吻合的患者21例,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50例患者在实施手术后均痊愈出院,在随后的回访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手术是最安全的,可以作为治疗左半结肠癌的首选方式;但对于无法耐受急诊手术的患者,则需要在肠镜帮助下,通过肛门插入型导管结肠减压、灌洗和清洗污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联合肠道营养支持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中使用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联合肠道营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间在河南信合医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放置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并给予肠道营养支持.总结分析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中,有13例在术后4~9 d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6.25%,年龄(69.51±1.25)岁.引流液细菌培养结果为10例大肠埃希氏菌,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联合肠道营养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症状均完全消失,饮食恢复正常,肛门正常排气排便.随访6个月未出现吻合口出血以及狭窄等情况.结论 在直肠癌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的治疗中应推广使用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联合肠道营养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术联合腹腔镜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内镜术联合腹腔镜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诊断为SAP 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腹腔镜灌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症状、体征、生化指标改善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腹部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快,两组患者 TNF-α、IL-6、IL-8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采用内镜联合腹腔灌洗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肯定,可减少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改善临床血生化指标,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微创技术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不同微创技术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结合括约肌切开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与腹腔穿刺灌洗引流技术联合治疗.于术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效果.结果:术后,实验组疗效(97.5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周围组织坏死、胰腺肠瘘等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腹痛减轻、体温恢复、肛门排气、住院等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腹腔穿刺灌洗引流技术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五味消毒饮灌洗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成脓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五味消毒饮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肛周脓肿成脓期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肛周脓肿成脓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洗辅助VSD治疗,治疗组采用五味消毒饮灌洗辅助VSD治疗.2组均治疗7 d.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仪检测WBC,采用ELISA法检测CRP、IL-6、TNF-α;对治疗后肛门坠胀、肛门自制功能、创面渗出、创面疼痛进行评分并计算切口细菌检出率及菌落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40/45)、对照组为73.3%(3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4,P=0.010).治疗后,治疗组WBC、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30、-2.385、-2.170、-3.509,P<0.01或P<0.05);治疗组肛门坠胀、创面渗出、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60、-2.549、-2.151,P<0.01或P<0.05),切口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χ2=4.406,P=0.036),菌落数低于对照组(t=5.375,P<0.01).结论 五味消毒饮灌洗辅助VSD可有效降低肛周脓肿患者成脓期的菌落数,减轻术后肛门坠胀、疼痛与创面渗出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皮肝胆管造瘘硬镜碎石术中灌洗液总量的安全范围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皮肝胆管造瘘硬镜碎石取石手术中灌洗液总量的安全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经皮肝胆管造瘘硬镜碎石手术的7例患者9人次的手术资料,记录术中总共经高压灌洗泵冲洗肝内胆管的液体总量、体外引流量和停留在患者消化道液体量.记录患者术后腹胀、呕吐、肛门排气时间、是否有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情况发生.结果 手术时间为1 h 35 min~4 h 30 min,冲洗液为等渗生理盐水6000~45000 mL,溢出到手术台两侧的液体收纳桶中的量为3060~24150 mL,术中胃管开放引出冲洗液200~1900 mL,估算实际进入人体内液体总量3750~7750 mL.肛门排气时间2~36 h.无一例患者出现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术中未见误吸和术后呕吐.结论 在有限的病例观察中,经皮肝胆管造瘘硬镜碎石术中灌洗液总量上限可达到45000 mL,进入人体实际总量上限可达7750 mL,未见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未见术中误吸和术后呕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