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肝化浊方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肝经蕴热证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观察疏肝化浊方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肝经蕴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肝经蕴热证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化浊方联合微波理疗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乳房疼痛评分、患处肤色评分、乳房病灶体积、血清炎症指标、治疗后乳房病灶体积缩小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2/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患处肤色评分和乳房病灶体积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患处肤色评分和乳房病灶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乳房病灶体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33%(1/30),对照组复发率为23.33%(7/3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化浊汤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肝经蕴热证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缩小肿块体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丁素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丁素先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将口腔扁平苔藓病因概括为四类:一是心脾湿热,壅滞化火,循经上攻于口舌;二是肝郁气滞,都火循肝经燔灼炎上,伤津耗液,灼伤黏膜;三是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血热妄行,上炎口舌;四是气血两虚,血虚生热化燥,血热妄行可致黏膜下瘀斑、出血.心脾蕴热证方用导赤散合凉膈散加减,肝郁气滞证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肝肾阴虚证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气血不足证方用炙甘草汤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脏腑-寒热-内外"观探讨黄芪治疗外阴白斑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外阴白斑,又称外阴白色病损,是指外阴皮肤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斑块,可向两下肢内侧、会阴部及肛周蔓延,伴有阴部剧烈瘙痒、肥厚、干燥、变白,或大小阴唇萎缩为主.部分患者有癌变可能,癌变率约 2%~5%[1],其国内外发病率为 1/300~1/1000,占外阴疾病的 50%以上[2].中医辨证多责之于肝肾,大致分为肝经湿热证、肝肾阴虚证、血虚风燥证[3].根据其病因病机,其治则为养血祛风、燥湿止痒、滋补肝肾等,临床多选择左归丸、知柏地黄丸、丹栀逍遥散、当归饮子等加减.笔者认为,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二阴病变与肾密切关联.肝经湿热下注,可蕴结外阴.因此,滋养肝肾、养血祛风、燥湿止痒,可奉为治疗外阴白斑之圭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拟柴胡牛蒡汤对SAT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拟柴胡牛蒡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AT)肝经蕴热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10例SAT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5例(西医基础疗法+柴胡牛蒡汤)、对照组55例(西医基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颈前疼痛、发热、甲状腺肿大、怕热多汗、心悸、震颤、烦躁易怒、口干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0.01).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西医基础疗法联合柴胡牛蒡汤治疗SAT患者较单纯的西医疗法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甲状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经蕴热证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影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在肝经蕴热证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中医辨证为肝经蕴热证,手术病理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25例患者40处病灶的超声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在病灶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的差异,判断各自优劣性.结果 术前超声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2.5%(33/40),MRI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7.5%(39/40),两者的定位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2.5%(25/40),MRI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7.5%(27/40),两者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经蕴热证型浆细胞性乳腺炎仅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较困难,超声检查和MRI对肝经蕴热证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粉刺性乳痈超声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粉刺性乳痈的超声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90例肝经蕴热证粉刺性乳痈及90例余毒未清证粉刺性乳痈患者共计180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按照导管扩张型、囊肿型、实性肿块型、脓肿型、窦道瘘管型五种超声分型对病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例肝经蕴热证患者中,导管扩张型10例(11.1%),囊肿型7例(7.8%),实性肿块型22例(24.4%),脓肿型51例(56.7%),窦道瘘管型0例(0.0%),其中以脓肿型最为多见.90例余毒未清证患者中,导管扩张型0例(0.0%),囊肿型2例(2.2%),实性肿块型17例(18.9%),脓肿型28例(31.1%),窦道瘘管型43例(47.8%),以窦道瘘管型最为多见.肝经蕴热与余毒未清两类中医病症分型中,各超声分型的分布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粉刺性乳痈的超声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粉刺性乳痈的超声分型能够为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分期辨证施治提供影像学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治新体系Delphi法专家问卷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根据专家意见优化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治新体系条目,旨在形成寻常型银屑病有广泛共识的常见证型、辨证要点、治法、方药等.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分别对23位专家进行3轮问卷调查、回收、统计和整理.结果 根据专家评分统计结果,最终确立了血热证(风热蕴毒证、积热入血证、肝经郁热证、湿热入血证),血燥证(热耗阴血证、血虚燥热证,气血两虚瘀热留滞证),血瘀证(血热血瘀证、阴亏热瘀证),外寒内热证,阳虚外寒肌肤瘀热证5大证型,共11个细分型,以及相应的症状组成、治法和方药.结论 进一步规范了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治新体系,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粉刺性乳痈的MRI形态学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粉刺性乳痈的MRI形态学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女性粉刺性乳痈患者的MRI形态学分型及其中医证型.82例均行双乳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82例中,单侧乳房发病77例,双侧乳房发病5例,共87个患乳.MRI形态学分型:炎症型7个,均为肝经蕴热证;肿块脓肿型67个,其中肝经蕴热证42个(62.7%),余毒未清型25个(37.3%);瘘管型5个,其中肝经蕴热证1个(20.0%),余毒未清证4个(80.0%);混合型8个,其中肝经蕴热证2个(25.0%),余毒未清证6个(75.0%).粉刺性乳痈MRI不同形态学分型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P=0.004).结论:粉刺性乳痈的MRI形态学分型与中医证型在反映病程进展上大致相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非哺乳期乳腺炎中医证型与自身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医证型与 自身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肝经郁热证和痰湿蕴热证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各32例,采集并记录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种证型患者的血清免疫指标水平.结果:相较于肝经郁热证患者,痰湿蕴热证患者乳房疼痛明显(P=0.004);两种证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均表现为CD3+、CD4+、CD8+、CD8+CD28+T细胞表达的上调及CD4+CD25+T细胞表达的下调,其中相较于肝经郁热证患者,痰湿蕴热证患者CD3+T细胞表达异常以升高为主(P=0.024),占12.5%(4/32);两种证型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免疫球蛋白(Ig)G、IgA、IgE、IgM、补体成分4(C4)、50%溶血补体量(CH50)的上调和补体成分3(C3)的下降,其中痰湿蕴热证患者IgG表达较肝经郁热证患者明显(P<0.001).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免疫表达状态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证型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状态不同,相较于肝经郁热证,痰湿蕴热证患者的免疫表达更为强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