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探讨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肝肠同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从肝阳上亢到肝阳化风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演变特征,气机升降异常是其核心病机;联系《医学入门》"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并溯源其依据,分析肝、肠两个器官在解剖学和功能上的关联基础;提出肝升肠降方可调畅气机,阐释肝肠同治是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重要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肝郁脾虚证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常见证型,中医基于“肝脾同治”理论治疗肝郁脾虚型UC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多运用以辨证论治、分期论治为主的中医内治法,以及以中药灌肠、针灸、穴位贴敷为主的中医外治法,可缓解症状、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疏肝运脾作用的中药复方主要通过调控信号通路传导、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炎症因子水平等多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周小舟教授论治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经验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终末期肝病(ESLD)即晚期肝病阶段,包括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衰竭、肝癌晚期等[1,2].研究证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吸烟、饮酒、肥胖[3-7]中任何一项均可能加重原有肝病负担、加速肝病进程甚至出现门脉高压、肝性脑病、腹腔积液、营养不良等并发症[8],其中门脉高压、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又可加重营养不良.现代医学针对ESLD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管理主要包括:积极控制其他并发症,改善饮食类型和生活方式[1],消除炎症病因[8],补充三大营养物质、益生菌、支链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但由于患者本身胃肠道功能减退,肝细胞功能障碍等情况,临床常规治疗差强人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洞鉴古今探源"肠神同调"腧穴内涵及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鉴古析今,探源诸经脉中"肠神同调"腧穴的发生源头及其内在规律,为临床"从肠治神"提供选穴理论依据.作者根据古籍《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及第10版《针灸学》教材整理相关肠神同调穴位共36个穴位,主要位于大肠经、胃经、脾经、小肠经、肾经、心包经、肝经、督脉及任脉等经脉.通过查阅古籍及文献,探析"肠神同调"腧穴功效产生的源头及诸经同治肠神的内在规律,并以现代技术探源的机制为佐证,明晰"肠神同调"穴位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宏观调态结合微观打靶辨治结直肠癌肝转移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伴发肝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结合中医药治疗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态靶结合"理论的辨证组方思想是将中医传统辨证思维与现代医学科技成果结合,将宏观"调态"和微观"打靶"有机结合.本文在"态靶结合"辨治理论的指导下,从宏观上辨别早期态、中期态和晚期态,根据不同"态"确立针对性的调治法则,同时在微观上辨病靶、症靶及标靶,依此选定靶方并精准结合辨靶用药,通过"态靶结合"、标本同治,构建结直肠癌肝转移中西医结合辨治新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黄文东"轻、灵、流、通"临床思维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6
黄文东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脾胃病学家,其理论和临床思维颇具特点.通过追溯、挖掘及整理黄老治疗脾胃病的论述、医案及经验等,发现其立论以和缓平正为宗,治法以清润平稳为主,形成了"轻、灵、流、通"的临床思维特色.黄老临证"轻"于剂量药味精练、处方用药平淡、久病丸药轻投、用药平和兼顾;"灵"于推崇异病同治、辨证随机应变、升降润燥有别、制定药后医嘱、五脏相生为用;"流"于调畅疏泄肝气、活血化瘀通络;"通"于通降宽中导滞、润肠通腑淡渗.黄老"轻、灵、流、通"的临床思维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谢晶日教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谢晶日教授长期致力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因病机复杂,以脾气虚、肾阳虚为本,以气滞、湿热、血瘀为标,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临证善用"两分法"进行辨证:首明分期、断虚实;次定脏腑、辨气血.以简驭繁、明确病机.治疗时以分期论治和分脏腑论治为原则,以清热化湿、调气行血为先;以敛疮生肌、内外同治为要;以肝脾同调、攻补兼施为恒.活动期以攻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要.同时在邪退正复之时勿忘节饮食、调情志以巩固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从"微生物-脑-肠轴"谈中医"脑肠同治"防治结直肠癌
编辑人员丨2024/2/3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疾病之一,"微生物-脑-肠轴"包括肠道菌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肠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免疫学、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微生物-脑-肠轴"在CRC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中医药凭借中医思维优势,以中医整体观认识CRC,脑肠同治,在脑-心-神及肠-脾-肝2个方面对机体进行调节,维持"微生物-脑-肠轴"的相对平衡,进而防治结直肠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考与临床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1/6
本文从肝与大肠的联系出发,简述了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渊源,认为该病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肝密切相关.肝与大肠以三焦相互联系,以气化相互贯通,功能上相辅相成.溃疡性结肠炎从肝立论,病机主要包含肝郁脾虚,肝肠湿热,阴虚肠燥三个方面,法随证立,故临床根据证候虚实和病因病机的不同分别运用疏肝健脾、调肠止泻,清肝利湿、厚肠祛邪,柔肝舒筋、润肠养阴三法辨治.同时因肝与情志关系密切,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亦强调情志管理.本文思考和实践从肝辨治溃疡性结肠炎,对于拓宽现今诊疗思路确有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从气络理论探讨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与治疗原则
编辑人员丨2023/12/2
抑郁症是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一类心身疾病,西医学对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无定论,提出了神经递质、肠道菌群、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等假说;临床治疗以应用各类抗抑郁药为主.本文从气络理论出发,分析抑郁症中医病机治法,认为本病的病机是脑络失养、络气虚滞,肝络郁滞、气络不和;治疗原则为络虚通补、扶正补气而滋养脑络,以辛泄络、疏肝解郁而畅达络气,调神祛邪、脏腑同治而和谐气络.进一步完善抑郁症的病机和治法,更好地解释和指导抑郁症的临床辨证与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