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RI在肩袖撕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肩袖撕裂是骨科最常见的肌腱疾病,也是导致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给患者的生活和精神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然而肩袖撕裂不具备典型特征,临床上诊断难度较大.磁共振成像(MRI)具有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多维成像等特点,不但能清晰地显示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尤其是肩袖的正常解剖学结构,而且能提供肩袖撕裂大小、程度、周围组织累及情况等最详细的信息,也能很好地显示引起肩部疼痛的其它类似病变,更有最新报道还能对肩袖撕裂的肌肉脂肪浸润进行评估,可极大的提高肩袖撕裂诊断准确度,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MRI已成为诊断肩袖撕裂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相关研究也一直是骨科和影像科学者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现将其予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肩周组织超声影像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进行肩关节超声检查,观察卒中后偏瘫患者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超声影像特点,为偏瘫肩痛患者个体化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4月,随机纳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住院的31例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根据NA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肩痛组和非肩痛组,所有患者双侧肩关节均进行超声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肩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内收内旋肌群肌张力等.结果: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肩痛组高于非肩痛组(81.3% vs 40.0%,P=0.018).肩痛组患者肩胛下肌-喙突滑囊粘连(81.3%)、肩峰下撞击征(75.0%)和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病变(56.3%)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肩痛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中,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肩胛下肌-喙突滑囊粘连、肩峰下撞击征及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肩痛患者.超声影像可明确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有助于明确导致卒中后肩痛的可能原因,为卒中后肩痛患者的个体化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8F-FDGPET-CT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ET-CT检查且经临床诊断标准证实的32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特征,观察病灶18F-FDG摄取情况.结果:32例中,痛风3例,类风湿关节炎(RA)5例,多发性大动脉炎(TA)6例,强直性脊柱炎(AS)4例,成人Still病(AOSD)9例(其中2例合并AS),皮肌炎2例,风湿性多肌痛(PMR)3例.PET-CT表现:痛风表现为患病关节邻近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伴FDG代谢升高;RA表现为双侧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腕关节及部分近端掌指关节FDG摄取升高;TA表现为主动脉及主要分支血管管壁不均匀增厚,伴FDG代谢弥漫性升高;AOSD表现为骨髓FDG弥漫性摄取升高,脾脏FDG代谢高于肝脏,全身部分淋巴结肿大伴FDG代谢升高,部分关节FDG代谢升高;皮肌炎表现为双侧肩部、双侧胸锁乳突肌、双侧臀部肌肉FDG代谢轻度升高;PMR表现为双侧肩、双髋、双膝、双踝关节、耻骨联合、坐骨结节周围FDG摄取升高;AS 4例中2例表现为骶髂关节FDG代谢升高,2例双髋FDG代谢升高.结论:18F-FDG PET-CT有助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可准确显示病变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火针联合曲安奈德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软组织退行病变、肩部拉伤后治疗不当、长期过度劳动或姿势不正等因素产生外伤力[1],导致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 肌腱和滑囊的一种慢性特异性炎症,给患者在生活中带来影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西医药物和中医手段治疗,本研究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中应用火针联合曲安奈德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 并且探讨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药与传统肩周痛点注药治疗老年顽固性肩周炎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肩周炎属于一种肩关节周围组织退行性病变,也是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发病时常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为初发症状,夜间加重,严重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临床对于发病时间较长(或存在严重肩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或疼痛迁延不愈,经常规治疗3个月以上但效果不明显者又可称为顽固性肩周炎[1.2].随医疗水平不断进展,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药方法在顽固性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日益普及[3],但临床对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药方法是否可取代传统肩周痛点注药尚无定论,笔者于本文展开临床对照性研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1-2017-01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顽固性肩周炎患者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接受传统肩周痛点注药治疗,n=42)和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药治疗,n=40),对照组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65-80岁,平均(74.27±4.08)岁;病程3-16个月,平均(8.57±2.17)个月.观察组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65-81岁,平均(74.98±4.12)岁;病程3-15个月,平均(8.29±2.13)个月.两组上述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临床资料患者,男,11岁.主诉:右肩部疼痛 2 个月,伴肩关节活动受限10 天.于门诊行右肩关节 CT 平扫:右肩胛骨见不规则骨质破坏,边缘略硬化,部分见虫蚀样改变,中心见软组织密度影,CT值 约2HU;余右肩关节周围骨质结构、密 度 如常,骨皮质连续,骨小梁清晰,肩锁关节及肩关节间隙存在,关节面尚光整.提示:右肩部关节盂改变,不除外肿瘤性病变(图1).患者即刻入院接受治疗.入院时体 格检查:T 37.1℃,P78 次/分,R18 次/分, BP112/78 mmH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肩胛骨关节盂嗜酸性肉芽肿超声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 13岁.主诉:右肩部疼痛,伴肩关节活动受限1个月.曾于外院按肩部软组织疼痛行康复治疗2个月,未见好转且逐渐加重,遂来我院就诊.首先行体格检查,视诊:双上肢基本等长,右肩未见明显异常血管走行及色素沉着.触诊:右肩压痛阳性,叩击痛阳性,右上肢感觉及血运正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常规超声检查:右肩胛骨关节盂可见实性不均质低回声,呈类圆形,边界不清,大小 4 .93 cm × 4 .40 cm × 3 .21 cm ,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多发块状强回声(图1A) ,骨皮质回声中断,可见骨质破坏(图1B)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其内可测及点状及短棒状血流信号(图1C) .右肱骨头及后盂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右肩胛骨关节盂占位,考虑骨组织来源肿瘤可能. CT检查:右肩胛骨骨质破坏,部分见虫蚀样改变,周围见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CT值约38 HU (图2). CT提示:右肩部关节盂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 M RI检查:右肩关节间隙如常,关节面尚光整;右肩袖肌腱连续,肌腱信号均匀,其内未见明显高信号影;右关节盂轻度膨胀,内可见不规则等T1长T2信号影,压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图3) ,周围软组织内可见斑片状等T1稍长 T2信号影,边界不清,压脂序列呈高信号;余右肩关节周围诸骨质信号未见异常.提示:右侧关于盂及周围软组织内改变,建议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病理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穿刺组织脱钙后全部取材,病理镜下见增生的纤维组织及骨小梁,其内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考虑嗜酸性肉芽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频超声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本研究纳入对象共计77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冈上肌肌腱炎性病变2例、关节盂唇损伤3例、肩关节囊炎8例、肩关节周围滑囊炎7例、肩袖钙化16例、肩袖肌腱病14例、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1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8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9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2例、肩袖撕裂7例.肩关节盂唇损伤1例漏诊并经MRI检查确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2例经手术证实,其他患者病情均经MRI检查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8.70%.结论: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而且该检查方式具有可重复、经济且无创的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发现患者病情并进行有效诊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肩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肩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表现,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影像确诊的12例肩关节米粒体滑囊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X线、CT检查主要观察肩关节的骨性结构,有无骨质侵蚀;MRI检查主要观察米粒体、滑膜的信号特点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果:12例患者X线、CT均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密度不均匀,4例伴肱骨头局限性骨质破坏,边缘未见明显硬化.与骨骼肌相比,所有米粒体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抑脂序列呈稍高信号,米粒体直径为2~7 mm,周围有增生滑膜,10例米粒体位于肩峰下滑囊,滑膜增生以肩峰下滑囊为主,可伴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3例)、喙突下滑囊(3例)、肩关节囊滑膜增生(4例).骨质侵蚀患者病变显示清楚,周围不伴骨髓水肿表现.关节积液较少.结论:肩关节米粒体滑膜炎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依据X线、CT、MRI表现能够正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高频超声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2月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患者42例,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42例患者高频超声诊断后,检出41例,经MRI确诊,高频超声检查漏诊1例,诊断准确率97.62%,漏诊率2.38%.结论:高频超声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应用优势较大,诊断准确率高,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患者接受程度高,值得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