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LR9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感染人类胃的革兰氏阴性病原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持续感染可导致患者发展为消化性溃疡、胃腺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抵御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LR9是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的I型整合跨膜蛋白,在树突状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它能够通过低甲基化的DNA和糖骨架等结构识别DNA,并介导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尽管近年来对TLR9的激活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其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相关性疾病中的确切作用仍不明确。文章从TLR9在固有免疫中的功能及其信号通路、TLR9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TLR9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这三个方面阐述TLR9在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胃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胃癌是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消化道常见肿瘤,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其治疗方案是根据分期和病理类型决定的。目前胃癌的治疗方式包括通过胃镜或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化疗和放疗等。尽管胃癌的治疗策略取得了进展,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免疫治疗具有精准作用于肿瘤微环境和应答持久的特点,已经成为包括胃癌在内的各种肿瘤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5590-3p介导TGFBR2表达对胃癌细胞HS-746T侵袭和增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590-3p对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BR2)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胃癌细胞HS-746T侵袭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系,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5590-3p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miR-NC和miR-5590-3p模拟物至胃癌细胞HS-746T中,分别命名为miR-5590-3p组和miR-NC组。qRT-PCR检测转染效果。Transwell实验和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胃癌细胞HS-746T侵袭和增殖能力。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5590-3p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TGFBR2及下游蛋白的表达。结果:miR-5590-3p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 P<0.01)。miR-5590-3p在胃癌细胞系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 P<0.05),在HS-746T细胞中表达最低( P<0.01)。转染后miR-5590-3p组miR-5590-3p的表达(11.76±0.21)明显高于miR-NC组(1.06±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miR-NC组和miR-5590-3p组侵袭细胞数量分别为(101.20±15.47)个和(26.53±6.53)个,miR-5590-3p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 P<0.01)。与miR-NC组比较,miR-5590-3p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 P<0.05)。生物信息学软件显示miR-5590-3p的靶基因是TGFBR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miR-5590-3p可靶向结合TGFBR2基因(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miR-NC组比较,miR-5590-3p组HS-746T细胞中TGFBR2的表达明显降低( P<0.01)。肿瘤侵袭相关蛋白ZEB-1、ZEB-2表达降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1和Cyclin B表达降低。 结论:miR-5590-3p可通过靶向结合并调控TGFBR2基因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HS-746T的侵袭和增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6751-3p在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6751-3p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MGC803、BGC823、SGC7901、HS-746T)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6751-3p的表达水平。将miR-6751-3p表达水平最低的胃癌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转染miR-NC和miR-6751-3p模拟物。qRT-PCR检测两组细胞miR-6751-3p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CCK-8法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iR-6751-3p过表达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情况。通过Deepbase v2.0和microRNA.org在线网站预测miR-6751-3p的潜在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6751-3p过表达细胞靶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相比,miR-6751-3p在胃癌细胞株中表达明显下调( P<0.05),表达水平最低的细胞株是MGC803细胞( 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6751-3p过表达可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 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MGC803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5.14±5.65)%和(23.40±6.7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GC803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 t=4.73, P<0.001)。在线网站预测miR-6751-3p的靶基因可能是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miR-6751-3p可互补结合FABP5信使RNA(mRNA)( 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6751-3p过表达可抑制MGC803细胞中 FABP5基因的表达( t=4.01, P<0.01)。 结论:胃癌细胞株中miR-6751-3p呈低表达,miR-6751-3p过表达可通过下调 FABP5基因能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小RNA-1-3p的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1-3p在胃癌(GC)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1-3p对G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GC患者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3p在GC组织及癌旁组织、人GC细胞系(MKN-45、BGC823、AGS、MGC803、SGC7901)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3p表达水平与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用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miR-1-3p的表达水平对G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3p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永生基因4(BAG4)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miR-1-3p在G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 (0.815±0.060)低于癌旁组织 (1.604±0.140, t=5.922, P<0.01),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均 P<0.05)。miR-1-3p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风险比( HR)=0.519,95%可信区间( CI):0.259~0.953, P<0.05)。过表达miR-1-3p组G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t=9.089, P<0.01),敲低miR-1-3p后得到了与之相反的结果( t=8.783, P<0.01)。BAG4是miR-1-3p潜在的靶基因。下调miR-1-3p可逆转si-BAG4对G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作用。 结论:miR-1-3p通过靶向BAG4的表达调控GC细胞的增殖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和背景黏膜病理学特征及其对活检病理诊断的提示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后早期胃癌,特别是其背景黏膜的临床病理学改变,并探讨术前活检病理出现过低诊断的原因。 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6—2021年除菌后早期胃癌90例、未除菌早期胃癌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标本120例及其对应的活检标本,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照观察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果。结果:(1)与无除菌史的早期胃癌相比较,除菌后早期胃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均为分化型腺癌,肿瘤区域内癌性和非癌性上皮呈交错分布;(2)除菌后早期胃癌背景胃黏膜形态学具有特征性改变,包括胃黏膜肠化腺管开口增宽、腔缘呈锯齿状改变、肠化上皮胞质呈嗜酸性及微泡状;(3)除菌后胃癌上皮细胞存在低异型性,可能造成活检病理出现过低诊断或漏诊。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及其背景黏膜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可以作为病理诊断的线索,提高活检病理准确性,减少过低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尼克酰胺转甲基酶、转化生长因子β1及Smad2在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尼克酰胺转甲基酶(NNM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2在胃癌前病变(PLGC)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36只,模型组大鼠按5 ml/kg灌胃200μg/ml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时间8周,观察造模开始第10、22、34周大鼠胃黏膜组织变化及NNMT、TGF-β1、Smad2的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正常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模型组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炎性细胞浸润更加明显,腺体排列紊乱或扩张,并出现异型增生。正常组NNMT、TGF-β1、Smad2 mRNA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10天(1.00±0.10比1.37±0.13、1.00±0.10比1.32±0.12、1.00±0.10比1.29±0.13, t=5.746、5.903、5.903, P<0.01),正常组NNMT、TGF-β1、Smad2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10天(0.15±0.01比0.42±0.04、0.12±0.01比0.64±0.06、0.23±0.02比0.72±0.07, t=5.952、5.854、5.898, P<0.01)。正常组NNMT、TGF-β1、Smad2 mRNA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22天(1.00±0.10比1.67±0.13、1.00±0.10比1.62±0.16、1.00±0.10比1.59±0.16, t=5.945、6.136、6.348, P<0.01),正常组NNMT、TGF-β1、Smad2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22天(0.22±0.02比0.64±0.06、0.11±0.01比0.45±0.04、0.14±0.01比0.65±0.06, t=6.234、6.385、6.461, P<0.01)。正常组NNMT、TGF-β1、Smad2 mRNA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34天(1.00±0.10比1.86±0.19、1.00±0.10比1.82±0.18、1.00±0.10比1.76±0.17, t=6.237、6.341、6.926, P<0.01),正常组NNMT、TGF-β1、Smad2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34天(0.23±0.02比1.23±0.12、0.17±0.01比1.23±0.12、0.22±0.02比0.98±0.10, t=6.925、6.345、6.126, P<0.01)。 结论:NNMT、TGF-β1及Smad2参与PLGC的发生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沉默miR-4320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4320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4320在4种胃癌细胞株(MGC803、HS-746T、SGC7901、BGC823)中的表达情况。将携带miR-4320干扰片段的重组慢病毒和空白慢病毒感染MGC803细胞,设为si-miR-4320组和NC组。噻唑蓝比色法和Transwell小盒实验分别检测下调miR-4320后MGC803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生物信息学软件RNAhybrid预测miR-4320目的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320与目的基因的靶向关系。分别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4320目的基因的表达。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4种胃癌细胞株miR-4320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 P<0.01)。NC组和si-miR-4320组MGC803细胞中miR-4320表达分别为8.19±1.00和1.09±0.31,miR-4320干扰片段显著降低miR-4320的表达( P<0.01)。si-miR-4320组MGC803细胞的吸光度明显低于NC组( P<0.05),迁移能力明显低于NC组( P<0.01)。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 SOCSI)是miR-4320的目的基因( P<0.01)。与NC组相比,si-miR-4320组SOCS1基因表达明显上调( P<0.01)。 结论:miR-4320在胃癌细胞株中表达升高,下调miR-4320的表达能够通过诱导SOCS1基因表达,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具核梭杆菌定植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研究具核梭杆菌( F. nucleatum)在胃癌细胞(AGS细胞)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的定植机制及其对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将 F. nucleatum与AGS和GES-1细胞共培养,以不同浓度 N-乙酰- D-半乳糖胺(GalNAc)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 F. nucleatum定植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MT标志物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 F. nucleatum定植使AGS和GES-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同时促进细胞EMT;GalNAc干预后, F. nucleatum定植率下降,AGS和GES-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及EMT较无GalNAc干预时均减弱,表明 F. nucleatum通过 D-半乳糖-β(1-3)- N-乙酰- D-半乳糖胺在AGS和GES-1细胞定植,促进细胞EM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7159-5p介导TRIM26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7159-5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手术切除的29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7159-5p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癌细胞系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中的表达。选择miR-7159-5p表达最低的细胞系,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转染control和miR-7159-5p mimics。q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miR-7159-5p的表达。淋巴细胞增殖检测(MTS)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转染细胞的侵袭活力。miRNAMap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验证miR-7159-5p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miR-7159-5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 P<0.01),胃癌细胞系miR-7159-5p表达低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均 P<0.01),miR-7159-5p表达最低的细胞系是SGC7901细胞( P<0.01)。转染后实验组SGC7901细胞中miR-7159-5p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转染后实验组SGC7901细胞增殖活力、侵袭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miR-7159-5p的靶基因是三结构域蛋白26(TRIM26)。转染后实验组SGC7901细胞中TRIM26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后实验组TRIM26、c-Myc、cyclin D1、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胃癌组织中miR-7159-5p低表达,miR-7159-5p可通过下调TRIM26的表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