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克酰胺转甲基酶、转化生长因子β1及Smad2在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尼克酰胺转甲基酶(NNM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2在胃癌前病变(PLGC)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36只,模型组大鼠按5 ml/kg灌胃200μg/ml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时间8周,观察造模开始第10、22、34周大鼠胃黏膜组织变化及NNMT、TGF-β1、Smad2的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正常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模型组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炎性细胞浸润更加明显,腺体排列紊乱或扩张,并出现异型增生。正常组NNMT、TGF-β1、Smad2 mRNA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10天(1.00±0.10比1.37±0.13、1.00±0.10比1.32±0.12、1.00±0.10比1.29±0.13, t=5.746、5.903、5.903, P<0.01),正常组NNMT、TGF-β1、Smad2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10天(0.15±0.01比0.42±0.04、0.12±0.01比0.64±0.06、0.23±0.02比0.72±0.07, t=5.952、5.854、5.898, P<0.01)。正常组NNMT、TGF-β1、Smad2 mRNA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22天(1.00±0.10比1.67±0.13、1.00±0.10比1.62±0.16、1.00±0.10比1.59±0.16, t=5.945、6.136、6.348, P<0.01),正常组NNMT、TGF-β1、Smad2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22天(0.22±0.02比0.64±0.06、0.11±0.01比0.45±0.04、0.14±0.01比0.65±0.06, t=6.234、6.385、6.461, P<0.01)。正常组NNMT、TGF-β1、Smad2 mRNA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34天(1.00±0.10比1.86±0.19、1.00±0.10比1.82±0.18、1.00±0.10比1.76±0.17, t=6.237、6.341、6.926, P<0.01),正常组NNMT、TGF-β1、Smad2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第34天(0.23±0.02比1.23±0.12、0.17±0.01比1.23±0.12、0.22±0.02比0.98±0.10, t=6.925、6.345、6.126, P<0.01)。 结论:NNMT、TGF-β1及Smad2参与PLGC的发生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预后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68例结直肠癌、75例胃癌、178例肺癌、15例肝癌、60例甲状腺癌、7例前列腺癌、74例乳腺癌、14例肾癌的手术切除组织石蜡样本,其中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另外19例甲状腺炎组织样本收集时间为2016年1月至12月。制备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并进行性能测试。选择胃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肾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距肿瘤边缘3 cm)和正常组织标本(距癌旁组织边缘5 cm以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检测正常组织标本、不同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NMT蛋白的表达;使用X-tile软件结合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NNMT诊断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明确NNMT诊断肿瘤的最佳临界值为41.5,NNMT蛋白低表达为<41.5,高表达为≥41.5。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NNMT蛋白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总生存;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总生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制备的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有效期至少为12个月,具有良好的批内、批间重复性及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NNMT蛋白在结直肠组织、肺组织、甲状腺组织、前列腺组织、乳腺组织、肾组织以及胃组织中均不表达或偶见低表达。NNMT蛋白在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肾癌、甲状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组织中均高表达;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均低表达。甲状腺炎组织、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NNMT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15.79%(3/19)、68.97%(40/58)、31.03%(18/58),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NNMT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甲状腺炎组织和癌旁组织。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NNMT蛋白高表达组40例,低表达组18例。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块长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患者的NNMT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58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8.5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90.0%;肿块长径≥2 cm患者的总生存较肿块长径<2 cm患者差( P<0.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总生存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 P=0.041);NNMT蛋白高表达患者总生存较低表达患者差,血清TgAb高水平患者总生存较血清TgAb低水平患者差,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肿块长径( HR=35.56,95% CI 2.64~478.25, P=0.007)、NNMT蛋白表达( HR=308.12,95% CI 2.21~42 958.20, P=0.023)、血清TgAb水平( HR=142.85,95% CI 1.88~10 854.25, P=0.025)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NNMT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NNMT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相关,NNMT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患者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脉胶囊逆转小鼠结肠癌细胞5-氟尿嘧啶耐药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考察生脉胶囊(SM)逆转小鼠结肠癌细胞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获取生脉胶囊调节的靶基因(基因集1),在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到结直肠癌化疗抵抗相关基因(基因集2)和5-FU抗性相关基因(基因集3),取三者交集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5-FU耐药的CT26细胞(CT26/FU),构建小鼠移植瘤模型,将小鼠分为模型组、FU组(腹腔注射5-FU)和FU+SM组(腹腔注射5-FU,同时灌胃生脉胶囊).每天测量肿瘤大小,10 d后处死小鼠,称量移植瘤的质量,提取各组移植瘤的总RNA,通过Real time RT-PCR检测5-FU耐药相关基因胸苷酸合成酶(TYMS)、二氢嘧啶脱氢酶(DPYD)、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和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38个候选基因,富集到多条药物耐药通路上.实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FU组的肿瘤大小和质量没有差异,但FU+SM组肿瘤的大小和质量都明显降低.同时,与FU组相比,FU+SM组中TOP2A基因的表达降低.[结论]SM能够逆转CT26/FU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OP2A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nicotinamide N-methyltransferase,NNMT)的主要功能是将尼克酰胺(nicotinamide,NAM)甲基化,生成甲基尼克酰胺(N1-methylnicotinamide,MNA).最初NNMT被发现是因其甲基化功能在多种组织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脂肪组织、肝脏、癌组织等.近年又有研究发现,NNMT在炎性反应、肿瘤形成等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其作用机制尚未被阐明.因此,NNMT是一种非常具有研究潜力的蛋白.本文旨在对NNMT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对小麦基因编辑效率的影响及转录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主要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与染色质状态以及CRISPR/Cas9的编辑效率之间的关系.利用不同浓度的尼克酰胺(0,2.5和5 mmol/L)和丁酸钠(0,5和10 mmol/L)对小麦幼苗处理7 d和14 d,结果显示丁酸钠处理会抑制幼苗的生长,而尼克酰胺对幼苗影响较小.对尼克酰胺处理的小麦幼苗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了一些有利于促进染色质状态开放的基因:6个甲基转移酶合成通路基因.此外对未发生编辑的TaAGO4a基因编辑转基因小麦材料的T2代进行尼克酰胺处理,结果显示5 mmol/L处理14 d时检测到1株3A和3B基因组均杂合编辑的植株,编辑效率从0提高到8.3%,其它处理组和对照组均没有检测到编辑.本研究证明尼克酰胺确实可以提高小麦基因编辑效率,为提高小麦基因编辑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在肺腺癌间质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在肺腺癌间质中的表达水平及过表达NNMT对肺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1)收集150例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和间质细胞中NNMT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2)分别转染过表达NNMT质粒(NNMT组)和对照质粒(control组)构建稳定表达NNMT的肺成纤维细胞系HFL-1,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细胞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NMT表达水平.(3)收集过表达NNMT及control组HFL-1细胞的培养上清,分别和肺腺癌A549、PC9细胞进行共培养,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划痕愈合实验比较2种培养液对A549、PC9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50例患者组织标本中65例癌细胞中NNMT呈高表达,83例间质细胞中NNMT呈高表达.有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Ⅲ~Ⅳ期患者肿瘤间质细胞中NNMT高表达比例较高,且肿瘤间质中高表达NNMT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2)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NNMT的HFL-1细胞,Western blot、qPCR、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均提示NNMT组NNMT表达高于control组.(3)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表达NNMT的肺成纤维细胞系的培养液可以显著促进A549和PC9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以及侵袭.结论肿瘤间质表达的NNMT与肺腺癌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靶向生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NNMT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构建及其与SND1靶向关系的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构建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启动子区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检测其活性,从而验证SND1蛋白对NNMT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根据NNMT基因启动子区上、下游-1 500至+200区间的序列设计引物,并以HepG2细胞提取的RNA逆转录得到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的NNMT启动子区片段经酶切后连接到双荧光素报告载体GLuc-ONTM启动子报告克隆中,得到Gluc-NNMT启动子重组质粒,分别与pLVX-IRES-Puro-Flag-SND 1质粒和pLVX-IRES-Puro-vector质粒共同转染HeLa细胞,并检测启动子活性.然后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验证NNMT蛋白是否与SND1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果: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显示,共转染Gluc-NNMT启动子重组质粒和pLVX-IRES-Puro-Flag-SND1过表达质粒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NMT启动子区活性明显增强.结合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证明NNMT与SND1存在相互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 NNMT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SND1对NNMT启动子活性有增强作用,SND1与NNMT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ZEB1通过诱导NNMT的表达调控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锌指结构E-box结合蛋白1(ZEB1)以及尼克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在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调控中的作用和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siRNAs或过表达载体对ZEB1和NNMT的表达进行干扰或上调,经不同处理的胃癌细胞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胃癌细胞中ZEB1、NNMT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和Elisa实验分别检测Treg细胞、NK细胞的比例以及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ZEB1和NNMT均在胃癌细胞中显著上调,干扰ZEB1表达引起了NNMT的下调.此外,干扰ZEB1或NNMT的表达显著抑制胃癌细胞中PD-L1的表达,降低共培养体系中Treg细胞的比例以及TGF-β和IL-10的含量,提高NK细胞占比和IFN-γ、TNF-α的含量.过表达NNMT可逆转干扰ZEB1的表达对免疫逃逸的抑制作用.结论 干扰ZEB1表达通过诱导NNMT表达的下调阻碍胃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