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味理中汤联合背俞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观察加味理中汤联合背俞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柳州市中医院消化科就诊的118例NAS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埋线(加味理中汤联合背俞穴位埋线),疗程12周.检测人体学指标体重、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硬度值(LSM)、受控衰减参数值(CAP)、和肝/脾CT比值等变化,治疗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体重、腰围、BMI、血清ALT、AST、GGT、TBil及TG、TC、LDL-C、H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LSM、CAP、肝/脾CT比值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理中汤联合背俞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肝功能损伤,调节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肝脏脂肪变性,效果优于西药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磁共振成像观察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经穴刺激效应的时效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观察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局部经穴(天枢、脾俞、丰隆)刺激效应的时效特点.方法 应用T2-mapping技术采集 15 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左侧天枢、脾俞、丰隆穴埋线前后不同时间段T2WI压脂及T2-mapping 8 回波序列图像,传入后处理工作站生成伪彩图,获取信号最强的连续 3 个层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T2 值均数,分析天枢、脾俞、丰隆穴局部T2WI压脂序列图像的信号影强弱和T2 值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 天枢穴埋线后1、4 d ROI的T2值均较埋线前显著升高(P<0.05),均可见不同高信号影;埋线后1、2、3、4、5周ROI的T2值较埋线后4 d显著下降(P<0.05),各时间段信号影接近埋线前.脾俞穴埋线后 1、4 d及埋线后1周ROI的T2值均较埋线前显著升高(P<0.05),均可见不同高信号影;埋线后 2、3、4、5 周ROI的T2 值较埋线后 1 周显著下降(P<0.05),各时间段信号影接近埋线前.丰隆穴埋线后 1、4 d及埋线后 1、2 周ROI的T2 值均较埋线前显著升高(P<0.05),均可见不同高信号影;埋线后 3、4、5 周ROI的T2 值较埋线后2 周显著下降(P<0.05),各时间段信号影接近埋线前.结论 单纯性肥胖患者埋线后穴位刺激效应具有不同的时效特点,天枢约 1 周,脾俞约 2 周,丰隆约 3 周.故单纯性肥胖患者埋线减肥时,建议可参照腹部1 周、背部2周、下肢3 周的间隔周期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近20年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回顾和整理近20年针灸治疗卵巢早衰(POF)的研究成果与作用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PO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整理自1998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针灸治疗POF的文献,从选穴规律、治疗方法等方面归纳分析,阐述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最终获得针灸治疗POF的临床文献26篇,阐释作用机制的实验类文献5篇.临床治疗卵巢早衰的辨证分型及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分别为少阴病证(太溪、三阴交、关元穴),太阴病证(三阴交、足三里、次髎穴),厥阴病证(太冲、神庭、关元穴),少阴、厥阴兼证(三阴交、肝俞、肾俞穴),少阴、太阴兼证(脾俞、三阴交、足三里穴),冲任失调(关元、子宫、肓俞穴).十四经经脉腧穴使用频率前5位的穴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关元、肾俞、三阴交、中极、脾俞、太溪、肝俞.经外奇穴则以局部取穴为主.按经脉腧穴使用个数排序前5位的经脉由高到低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选穴部位多分布在胸腹部、腰背部及下肢.临床方法多样,包含毫针刺、电针疗法、灸法、穴位埋线疗法等.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的功能,恢复性激素正常水平;改善卵巢、子宫的组织学形态;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卵巢早衰相关信号通路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等,达到治疗效果.结论:虽然针灸治疗卵巢早衰在临床上已取得一定疗效,但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却有限.从机制上阐明针灸治疗POF,可以指导临床实践.今后应规范临床路径,探究效应机制,通过设计科学严谨的实验,选取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背俞穴埋线联合电针治疗对中风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中风后尿潴留患者进行背俞穴埋线联合电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每组分别为30例.治疗组采用小肠俞(双)、三焦俞(双)、大肠俞(双)、膀胱俞(双)、肾俞(双)共10穴行埋线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电针治疗.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首次排尿时间、膀胱积分、残余尿量的观察和记录,统计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尿路感染情况、残余尿量和相同一组治疗之前症状进行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进行相应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尿路感染情况、残余尿量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2个疗程后,治疗组尿潴留症状较前有明显好转,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对照组的有效率是73.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与电针针刺组相比较,背俞穴埋线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显著,更有利于尿路感染的控制及膀胱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背俞穴埋线法联合益气活血润肠法治疗脾气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背俞穴埋线法联合益气活血润肠法治疗脾气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脾气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背俞穴埋线法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润肠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担忧因子、满意度因子、社会心理因子、生理因子、总分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担忧因子、满意度因子、社会心理因子、生理因子、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背俞穴埋线法联合益气活血润肠法治疗脾气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且临床应用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复杂网络技术探究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用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穴位及穴位配伍.方法:以PubM 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收集30年来国内外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建立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处方数据库,运用复杂网络技术对穴位节点进行中心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并采用Gephi 0.9.1软件对复杂网络示意图进行展示.结果: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穴位处方为天枢、足三里、中脘、丰隆、三阴交、曲池、阴陵泉、关元、脾俞、气海、肾俞、上巨虚、大横、水分、肝俞.处方以特定穴为主,主要分布于腹部、下肢部及背部.核心度最高的经络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配伍分析结果显示,天枢与中脘的关联频度最高,其次是天枢与足三里、丰隆与天枢,体现了按部位配穴和按经脉配穴的原则.结论:本研究总结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用穴特点,可为临床上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析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为临床应用穴位埋线治疗失眠提供依据.方法:以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为资源库,筛选199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有关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66篇.应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应用Clementine 12.0软件对主穴的应用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穴位埋线治疗失眠选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心俞、肾俞、三阴交、脾俞、肝俞.应用频次最高的经脉为膀胱经、胃经.埋线最集中部位为背部和下肢.聚类分析得到的有效聚类为脾俞—三阴交、神门—安眠、丰隆—神庭及气海—厥阴俞.关联规则分析得到:①背俞穴之间关联性较强的腧穴为:肝俞—肾俞;肝俞、心俞—肾俞;肝俞、脾俞—肾俞;肝俞、脾俞、心俞—肾俞.②常用穴中关联性较强的腧穴为: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神门—三阴交.③背俞穴与常用穴之间关联性较强的穴位组合为:肝俞、三阴交—肾俞;内关、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内关、心俞—三阴交;肝俞、心俞、三阴交—肾俞.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疗效显著,穴位选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背俞穴埋线法改善围绝经期大鼠脂质代谢异常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法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改善围绝经期大鼠脂质代谢异常.方法:利用双侧卵巢切除(OVX)的方法制备围绝经期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埋线组,每组10只.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腹腔脂肪重量、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巢刺激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瘦素及脂联素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E2水平明显下降,FSH、LH和GnRH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TC、TG、LDL含量均升高,而HDL含量下降;瘦素含量升高而脂联素含量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穴位埋线能够降低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腹腔脂肪重量;增加大鼠血清中E2水平,降低FSH、LH和GnRH表达水平;降低血清中TG、LDL含量,升高HDL含量;降低瘦素含量,升高脂联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法能够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改善围绝经期大鼠雌激素紊乱、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肠俞募合穴埋线结合背部走罐治疗肥胖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大肠俞募合穴埋线结合背部膀胱经和督脉走罐治疗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单纯性肥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大肠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埋线结合背部膀胱经和督脉走罐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埋线每周1次,共12次;走罐每周2次,共24次.观测2组患者体质量、BMI、腹围、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比.结果: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腹围、脂肪含量百分比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肠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埋线配合背部督脉、膀胱经走罐疗法在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质量、BMI、腹围、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比方面优于单纯用大肠俞募合穴埋线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痤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病人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2组各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后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2种治疗方法对痤疮均具有较好疗效,但治疗组总显效率(86.66%)比对照组高(6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痤疮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