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孕晚期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孕晚期发生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315例孕晚期HD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FGR分为FGR组和非FGR组。收集HD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HDP患者孕晚期发生FGR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HDP患者孕晚期发生FGR的预测价值。结果:315例HDP患者孕晚期FGR发生率为26.35%(83/315)。单因素分析显示,FGR组孕前BMI低于非FGR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末流速/舒张期末流速比值(S/D)高于非FGR组(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降低和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PI升高、RI升高、S/D升高为HDP患者孕晚期发生FGR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HDP患者孕晚期发生FGR的预测方程y=-4.246+0.062×孕前BMI+0.080×收缩压+0.102×舒张压+0.716×PI+1.200×RI+0.382×S/D,Hosmer-Lemeshow检验 P>0.05,拟合优度良好。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HDP患者孕晚期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39(95% CI:0.907~0.963)、86.75%、87.07%。 结论:孕前BMI、血压、脐动脉血流参数为HDP患者孕晚期发生FGR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建立的模型对HDP患者孕晚期发生FGR的预测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五例Wolf-Hirschhorn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产前Wolf-Hirschhorn综合征(Wolf-Hirschhorn syndrome,WHS)胎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产前超声特征与诊断方法,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确诊的5例WHS胎儿,分析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结果。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4例WHS,CMA检出5例。产前超声提示异常4例,其中3例存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仅1例存在颌面部异常。胎儿缺失片段从小到大依次为4p16.3p16.1缺失6.5Mb,4p16.3p15.32缺失15.6 Mb合并2p25.3重复906 kb,4p16.3p15.31缺失20.4 Mb,4p16.3p15.1缺失35 Mb和4p16.3p14缺失37 Mb。结论:胎儿生长受限可能是WHS早期表现之一,颌面部超声未见异常不能排除WHS可能。单纯核型分析检测WHS存在漏诊情况,结合CMA技术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妊娠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病,临床表现为与睡眠有关、间歇发作的慢性血管内溶血和血红蛋白尿,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和反复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常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标记的CD 55和CD 59作为此疾病的诊断方法。PNH患者妊娠期出现流产、早产、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及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高于正常孕妇。孕期应根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乳酸脱氢酶、肝肾功能、血管超声检查监测原发病情的变化及血栓形成情况,同时应严密监测母儿并发症。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改善贫血、预防出血、减少母儿并发症为目的。目前国外已有文献报道依库丽单抗在妊娠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PNH患者妊娠期及产后是否需要常规抗凝治疗尚存在争议。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应根据病情、是否有母儿并发症综合评估确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前诊断46,XN,del(8)(p12)/46,XN嵌合体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35岁,G 1P 0,因高龄、孕12 +周超声检查胎儿颈后透明带厚度= 3.0 mm就诊,孕18 +周超声提示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平素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有毒、有害物质、放射线接触史,夫妻双方系非近亲结婚。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接受羊膜腔穿刺。羊水染色体核型为46,XN,del(8)(p12)[36]/46,XN[14](图1),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Affymetrix CytoScan 750K平台)检测结果为arr[GRCh38] 8p23.3p12(208 049-32 693 016)×1-2,提示染色体8p23.3p12区存在32.485 Mb的嵌合缺失(比例约60%)(图2)。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提示胎儿为新发变异。经遗传咨询,于孕24 +周在外院引产,具体情况不详。本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临审第2021-706号),孕妇夫妻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脐动脉栓塞18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脐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8例脐动脉栓塞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妊娠并发症、产前超声提示脐动脉情况等)、妊娠结局(分娩方式、胎儿或新生儿结局等)及胎盘病理检查资料。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本单位脐动脉栓塞的产前检出率为0.062%(18/29 130)。18例孕妇年龄(30.1±6.1)岁,其中4例高龄产妇(年龄≥35岁),1例<18岁;17例为单胎妊娠,1例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之一。超声首次提示单脐动脉或可疑脐动脉栓塞的孕周为(35.1±2.6)周,其中16例孕晚期超声提示单脐动脉,2例可疑脐动脉栓塞。18例患者的妊娠并发症主要包括妊娠期糖尿病(8例)、胎儿生长受限(4例)和脐带插入点异常(3例)。(2)18例中的16例活产孕妇均为剖宫产分娩,产妇结局均良好;2例胎儿宫内死亡。16例活产新生儿中,早产9例,足月产7例;平均出生体重(2 434±816) g;4例为小于胎龄儿;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1例新生儿收住重症监护病房,其中5例存在脑损伤。(3)18例中,17例胎盘病理检查提示2条脐动脉中的1条血栓形成,1例合并脐静脉血栓。11例脐带过度扭转,3例脐带插入点异常。1例拒绝胎盘病理检查。结论:妊娠晚期超声首次提示单脐动脉时,应警惕脐血管栓塞。分娩时机应综合考虑早产及突发不良事件的风险。分娩方式建议考虑剖宫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NV-seq产前诊断重度胎儿生长受限的Wolf-Hirschhorn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1例超声提示重度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分析,探讨相关遗传学病因。方法:对该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同时采取父母外周血行CNV-seq验证来源。结果: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未见明显异常;CNV-seq检测到其染色体4p16.3-p16.2区域存在至少4.88 Mb拷贝数缺失,涉及Wolf-Hirschhorn综合征,为1类致病突变。父母外周血CNV-seq检测结果未见此缺失,提示胎儿该缺失为新发变异。结论:通过CNV-seq明确了1例重度生长受限胎儿为Wolf-Hirschhorn综合征,明确了病因,指导准确的遗传咨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限制性胎盘嵌合对无创产前检测的影响及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限制性胎盘嵌合(confined placental mosaicism, CPM)对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对8例NIPT假阳性病例进行胎盘多个位置的遗传学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PM对NIPT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在8例NIPT假阳性病例中,5例为CPM,分别为9号三体、13三体、21三体、22三体以及X三体CPM;胎盘不同区域的染色体异常比例差异明显(4%~80%)。5例CPM中,2例表现为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FGR)合并其他超声异常,1例表现为孤立性FGR,其余2例生长发育正常。结论:CPM是NIPT假阳性的重要原因,NIPT对CPM有较高的敏感性;CPM可能与FGR相关。重视CPM对于NIPT检测前后的遗传咨询以及妊娠管理有重要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妊娠合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以获得性克隆性红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外周血血细胞比容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增多,可出现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妊娠合并PV较少见,但会增加母儿并发症及不良结局,包括子痫前期、肺栓塞、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死亡及孕产妇死亡。对PV孕妇应加强孕前、孕期及产褥期的多学科管理,根据患者是否有高危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伴有高危因素者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血栓形成,采用静脉放血和(或)降细胞药物控制血细胞比容。同时,需严密监测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母儿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有望获得较好的母儿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胎儿脐动脉栓塞31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脐动脉栓塞孕妇的超声表现、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及妊娠期管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31例产前超声诊断且出生后证实为胎儿脐动脉栓塞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妊娠结局。21例确诊后行延长孕周期待观察,其中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10例(LMWH组),单纯期待观察11例(单纯观察组),对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31例胎儿脐动脉栓塞孕妇的年龄为(30.2±4.7)岁,其中5例(16%,5/31)为高龄(≥35岁)孕妇,诊断孕周为(32.9±4.0)周,终止妊娠孕周为(35.6±2.9)周;15例(48%)发生胎儿窘迫,11例(35%)发生胎儿生长受限,3例(10%)胎死宫内。活产28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26例,阴道分娩2例),死胎3例均为引产后阴道娩出。28例活产儿中新生儿轻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2例。确诊后即刻终止妊娠10例,其诊断孕周为(35.9±2.9)周。确诊后延长孕期期待21例,其诊断孕周为(31.4±3.7)周,其中LMWH组延长孕周的中位数为7.9周(4.6~9.4周),均活产;单纯观察组延长孕周的中位数为0.6周(0.0~1.0周),2例胎死宫内;延长孕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 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发现胎儿脐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妊娠中晚期超声检查发现新发的单脐动脉时需警惕脐动脉栓塞。决定期待治疗或即刻终止妊娠需视孕周及胎儿情况而定,期待过程中应重视胎动主诉,尽早予LMWH抗凝治疗可能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线粒体丙酮酸载体缺陷症3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线粒体丙酮酸载体缺陷症(MPYCD)的临床和遗传特征。方法:病例系列研究。总结2019年8月至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和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3例MPYCD患儿的临床资料、遗传学特征及谷氨酰胺治疗效果。分别以“MPC1”“MPC2”“线粒体丙酮酸载体缺陷症”“mitochondrial pyruvate carrier deficiency”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MPYCD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结果:例1,男,3岁11月龄;例2(男,4岁10月龄)和例3(女,8岁9月龄)为同胞姐弟。3例患儿均表现为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生长受限和血乳酸升高。例1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对称性基底节区、丘脑T2稍长信号,例2和例3头颅MRI正常。基因检测提示MPC1基因变异,例1为c.208G>A(p.Ala70Thr)和c.290G>A(p.Arg97Gln)复合杂合变异。例2和例3均为c.290G>A(p.Arg97Gln)纯合变异。3例均诊断为MPYCD。谷氨酰胺治疗2年,3例患儿的运动、认知和活动耐力有不同程度改善。检索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5篇,包括本组3例共有15例MPYCD患者(11例MPC1基因变异、4例MPC2基因变异)。除外3例胎儿期死亡,总结1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9例在6月龄内起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智力和运动全面落后(12例)、小头畸形(7例)、生长受限(6例)和肌张力减低(6例)。所有患儿均有血乳酸和丙酮酸升高,但乳酸/丙酮酸正常。7例患儿有头颅MRI资料,其中3例有脑萎缩、脑室扩张等改变,2例有双侧对称性基底节、丘脑异常信号,3例正常。共发现5个MPC1基因变异位点和2个MPC2基因变异位点,包括6个错义变异,1个核苷酸改变导致起始密码子改变。结论:MPYCD患者多在6月龄内起病,主要表现为全面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和生长受限,伴高乳酸和高丙酮酸血症,谷氨酰胺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