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K1过表达对小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与线粒体自噬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TANK结合激酶1(TBK1)过表达对小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与线粒体自噬的关系。方法:正常培养的对数期小鼠HL-1心肌细胞,以1×10 6个/ml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0):对照组(C组)、高糖组(HG组)、高糖缺氧复氧组(HG+H/R组)和TBK1过表达组(TBK1组)。细胞密度达到50%时使用含1%胎牛血清+1%双抗培养基孵育细胞24 h,细胞密度达到80%时,以pcDNA3.1(+)为载体进行TBK1过表达。采用高糖培养基(33 mmol/L)培养24 h,37 ℃培养箱缺氧(94%N 2+5%CO 2+1%O 2)24 h,37 ℃含5%CO 2培养箱复氧12 h,制备高糖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复氧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LDH试剂盒检测上清液LDH活性,采用Mito-Tracter绿色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BK1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LC3B和P62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HG组和HG+H/R组小鼠心肌细胞活力降低,上清液LDH活性增加,线粒体含量减少,TBK1、PINK1、Parkin和LC3B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 P<0.05);与HG组比较,HG+H/R组小鼠心肌细胞活力降低,上清液LDH活性增加,线粒体含量减少,TBK1、PINK1、Parkin和LC3B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 P<0.05);与HG+H/R组比较,TBK1组小鼠心肌细胞活力升高,上清液LDH活性减少,线粒体含量增加,TBK1、PINK1、Parkin和LC3B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 P<0.05)。 结论:TBK1过表达减轻小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与其恢复线粒体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噬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自噬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正常培养的对数期大鼠H9c2心肌细胞,以1×10 6个/ml密度接种于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5):对照组(C组)、高糖缺氧复氧组(HG+H/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右美托咪定+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3-MA组)。细胞密度达到50%时,使用含1%胎牛血清+1%双抗的培养基孵育24 h。采用高糖培养基(糖浓度33 mmol/L)培养24 h,37 ℃下培养箱(95%N 2+5%CO 2)培养4 h,复氧(90%O 2+10%CO 2)2 h,制备高糖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DEX组和3-MA组于缺氧前1 h时加入右美托咪定,终浓度5 μmol/L,3-MA组右美托咪定孵育1 h时加入3-MA,终浓度5 μmol/L。于复氧后2 h时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试剂盒检测上清液LDH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和Beclin-1的表达,计算LC3Ⅱ/LC3Ⅰ比值,采用RT-PCR法检测P62和Beclin-1 mRNA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HG+H/R组、DEX组和3-MA组细胞活力降低,HG+H/R组和3-MA组上清液LDH活性升高,细胞P62表达下调,3-MA组LC3Ⅱ/LC3Ⅰ比值降低,HG+H/R组Beclin-1表达下调( P<0.05);与HG+H/R组比较,DEX组上清液LDH活性降低,Beclin-1和P62及其mRNA表达上调,LC3Ⅱ/LC3Ⅰ比值升高,3-MA组上清液LDH活性升高( P<0.05);与DEX组比较,3-MA组细胞活力降低,上清液LDH活性升高,细胞Beclin-1和P62及其mRNA表达下调,LC3Ⅱ/LC3Ⅰ比值降低( P<0.05)。 结论:自噬参与了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rc激酶参与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超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下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否通过调控超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 Ikur)参与心房肌细胞的电重塑,以及Src激酶是否参与其中。 方法:将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H9c2细胞置于DMEM培养基中,将小鼠心房肌细胞株HL-1细胞置于Claycomb培养基中,于37 ℃ 5% CO 2培养箱中培养。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予以不同浓度TNF-α干预细胞24 h,分别为TNF-α 25 ng/ml组、TNF-α 50 ng/ml组和TNF-α 100 ng/ml组。为观察Src抑制剂PP1能否逆转TNF-α作用,设置PP1+TNF-α组:先予10 μmol/L的PP1预处理1 h后再加入100 ng/ml TNF-α干预细胞24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形成 Ikur的主要钾通道蛋白Kv1.5、Src的表达水平。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检测各组细胞的 Ikur密度。 结果:(1)H9c2细胞中,TNF-α 100 ng/ml组细胞的Kv1.5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及TNF-α 25 ng/ml组( P均<0.05)。各组细胞间Src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TNF-α 25 ng/ml组、TNF-α 50 ng/ml组及TNF-α 100 ng/ml组细胞磷酸化Src(p-Src)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均<0.05)。TNF-α 50 ng/ml组及TNF-α 100 ng/ml组细胞 Ikur电流密度均小于对照组( P均<0.05)。PP1+TNF-α组细胞Kv1.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TNF-α 100 ng/ml组( P<0.05), Ikur电流密度大于TNF-α 100 ng/ml组( P<0.01)。PP1+TNF-α组细胞Kv1.5蛋白表达水平及 Ikur电流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2)在心房肌细胞株HL-1细胞中,TNF-α 100 ng/ml组细胞Kv1.5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TNF-α 25 ng/ml组( P均<0.01)。TNF-α 100 ng/ml组细胞p-Src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各组细胞Src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P1+TNF-α组细胞Kv1.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TNF-α 100 ng/ml组( P<0.05)。 结论:在心房肌细胞中,TNF-α可能通过激活Src激酶降低Kv1.5蛋白表达水平,进而下调 Ikur,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芪参活血颗粒含药血清通过抑制过度自噬改善脓毒症心肌细胞损伤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芪参活血颗粒含药血清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H9C2)过度自噬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脓毒症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SPF级Wistar大鼠,按芪参活血颗粒低、中、高剂量[分别相当于生药12.7、25.4、50.8 g/(kg·d)]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分为五组:对照组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脂多糖(LPS)组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1 μg/ml的LPS培养;LPS+芪参活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含10%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的DMEM预干预4 h后加入1 μg/ml的LPS。共同培养4 h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标志物Beclin-1、ATG5和LC3B的mRNA及蛋白表达;共同培育8、12、24、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自噬标志物Beclin-1、ATG5 mRNA及Beclin-1、ATG5、LC3B蛋白表达在LPS干预细胞早期(4 h)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LPS组比较,LPS+芪参活血颗粒各剂量组均可降低LPS导致的Beclin-1、ATG5、LC3B的mRNA升高及蛋白的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实验显示:LPS组及LPS+芪参活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在12、24 h及48 h细胞活性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LPS+芪参活血颗粒中剂量组24、48 h的细胞活性较LPS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同浓度芪参活血颗粒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均有抑制作用,且中剂量芪参活血颗粒灌胃大鼠获得的含药血清可通过抑制自噬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糖致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SIRT1与STAT3乙酰化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高糖致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乙酰化的关系。方法:培养SD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取正常对数期生长的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24):对照组(C组)、高糖组(HG组)和高糖+SIRT1激动剂SRT1720组(HG+SRT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以每孔2×10 5个/ml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或96孔板中培养,当细胞密度达50%时,将HG组和HG+SRT组更换为含1%胎牛血清和1%双抗的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的高糖培养基,同时HG+SRT组加入20 μmol/L SRT1720,置于37 ℃、5%CO 2培养箱中孵育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测定细胞SOD活性,ELISA法检测上清液LDH、IL-6和TNF-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乙酰化STAT3(ac-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C组比较,HG组和HG+SRT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降低,上清液LDH、IL-6和TNF-β水平升高,细胞SIRT1表达下调,ac-STAT3和p-STAT3表达上调( P<0.05);与HG组比较,HG+SRT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升高,上清液LDH、IL-6和TNF-β水平降低,细胞SIRT1表达上调,ac-STAT3和p-STAT3表达下调( P<0.05)。 结论:SIRT1可通过促进STAT3脱乙酰化,减轻高糖致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小RNA-1调节缺氧/复氧后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1(miR-1)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胚胎心脏组织来源心肌细胞株H9c2,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H/R组、miR-1模拟物(mimics)+H/R组、miR-1抑制剂反义寡核苷酸(ASO)+H/R组和微小RNA阴性对照片段(miRNA NC)+H/R组。用含低浓度胎牛血清(FBS)的低糖DMEM培养基作为缺氧条件下的培养基,置于37 ℃密闭无氧培养箱中(95% N 2和5% CO 2)培养12 h后,再换取新鲜的含5% FBS的高糖DMEM培养基,置于37 ℃密闭培养箱中培养,建立心肌细胞H/R模型;空白对照组用含10% FBS的高糖DMEM培养基,于37 ℃、5% CO 2培养箱中培养。miR-1 mimics+H/R组、miR-1 ASO+H/R组、miRNA NC+H/R组分别于制模前在高糖培养基中加入相应转染物,终浓度均为50 nmol/L;空白对照组和H/R组不予转染处理。制模完成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细胞miR-1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R组心肌细胞中miR-1表达水平、caspase-9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而Bcl-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说明H/R心肌细胞中miR-1表达增加,凋亡水平升高。与H/R组相比,miR-1 mimics+H/R组心肌细胞中miR-1表达水平、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均进一步升高〔miR-1(2 -ΔΔCt):11.59±1.48比2.57±0.38,caspase-9蛋白(caspase-9/β-actin):2.59±0.12比1.56±0.20,Bax蛋白(Bax/β-actin):4.09±0.38比1.97±0.13,细胞凋亡率:(25.23±0.87)%比(17.86±0.73)%,均 P<0.01〕,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则进一步下降(Bcl-2/β-actin:0.37±0.02比0.49±0.03, P<0.01);miR-1 ASO+H/R组miR-1表达水平、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miR-1(2 -ΔΔCt):1.16±0.06比2.57±0.38,caspase-9蛋白(caspase-9/β-actin):1.05±0.24比1.56±0.20,Bax蛋白(Bax/β-actin):0.93±0.11比1.97±0.13,细胞凋亡率:(11.19±0.85)%比(17.86±0.73)%,均 P<0.05〕,而Bcl-2的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Bcl-2/β-actin:0.84±0.17比0.49±0.03, P<0.05);miRNA NC+H/R组miR-1表达,caspase-9、Bax和Bcl-2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率与H/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H/R心肌细胞中miR-1表达增加、凋亡水平升高,且miR-1可加剧心肌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建立综合征型唇腭裂小鼠模型并分析其表型特征.方法:采用灌胃法于孕鼠妊娠10.5 d(gestational days 10.5,GD10.5),以 90 mg/kg 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或等量玉米油+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处理,GD14.5/GD17.5取胎鼠,行体视显微镜、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胎鼠的全身及腭组织结构和发育情况;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a)在小鼠腭部及牙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胎鼠出现腭裂、磨牙发育异常、肢体畸形、心肌致密化不全等表型.实验组RARa表达升高.结论:atRA诱导建立的小鼠腭裂模型具有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特征,可通过激活RARa受体影响小鼠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达格列净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原代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ng Ⅱ组、达格列净1组(0.5 μmol/L),达格列净2组(2 μmol/L).采用α-actin染色检测细胞面积,采用qPCR检测胚胎基因的转录,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检测经典信号分子.结果 Ang Ⅱ组细胞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面积低于Ang Ⅱ组(P<0.05).qPCR结果显示Ang Ⅱ组胚胎基因转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胚胎基因转录低于Ang Ⅱ组(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Ang Ⅱ组细胞凋亡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凋亡数量低于Ang Ⅱ组(P<0.05).Ang Ⅱ组细胞caspase3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caspase3活性低于Ang Ⅱ组(P<0.05).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Ang Ⅱ组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Akt激活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IGF1R和Akt激活高于Ang Ⅱ组(P<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保护其免受Ang Ⅱ诱导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胚胎干细胞模型的Cry1Ab蛋白发育毒性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通过胚胎干细胞发育毒性评价模型研究Cry1Ab蛋白对于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以评估其发育毒性.方法:设置 Cry1Ab 蛋白 7 个剂量组(31.25、62.50、125.00、250.00、320.00、1 000.00、2 000.00 μg/L),以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为阳性对照,以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为溶剂对照,分别处理小鼠胚胎干细胞D3(embryonic stem cell line D3,ES-D3)和小鼠成纤维细胞3T3.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受试物对于不同细胞的增殖半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of growth and viability,IC50).设置Cry1Ab 蛋白 5 个剂量组(125.00、250.00、320.00、1 000.00、2 000.00 μg/L),设置溶剂对照(PBS),同时以 5-FU 为受试物进行模型验证,分别处理细胞后,通过拟胚胎体(embryonic bodies,EBs)培养法诱导ES-D3分化出心肌细胞;镜下观察EBs生长情况并测量其第3天和第5天的直径,观察并记录同批次EBs分化出搏动心肌细胞的比例,计算受试物的心肌分化半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of differentiation,ID50),根据发育毒性判别函数对受试物的胚胎发育毒性进行分类;收集培养终点的EBs样本,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心肌分化相关标志物(Oct3/4、GATA-4、Nkx2.5 和 β-MHC)的 mRNA 表达情况.结果:5-FU 的 IC50,3T3为 46.37 μg/L,IC50,ES为 32.67 μg/L,ID50,ES为 21.28 μg/L,根据判别函数结果将 5-FU 分类为强胚胎毒性物质.不同浓度的Cry1Ab蛋白处理组的3T3细胞和ES-D3细胞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ry1Ab蛋白处理组分化第3天和第5天的EBs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s形态也未见明显差异;不同浓度Cry1Ab蛋白处理组的心肌分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使β-MHC、Nkx2.5和GATA-4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趋势(P<0.05),而与细胞多能性相关的标志物Oct3/4 mRNA表达水平则呈升高趋势(P<0.05);Cry1Ab蛋白处理组的成熟心肌标志物β-MHC、心肌早期分化标志物Nkx2.5和GATA-4、多能性相关标志物Oct3/4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模型中未观察到31.25-2 000.00 μg/L的Cry1Ab蛋白具有发育毒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预处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重塑
编辑人员丨2024/4/6
背景:运动训练是多种心脏疾病的重要非药物康复手段,同时亦能够增强心脏对不良应激源(如心肌缺血)的耐受能力,即运动预处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有效动员干细胞归巢和分化并促进损伤心肌修复.然而两者联合作用的效果尚未明确.目的:探讨补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高强度间歇运动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重塑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8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2)、药物组(n=12)、运动组(n=12)和联合治疗组(n=12).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运动组和联合治疗组在造模前利用电动跑台进行8周高强度间歇运动预处理,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在造模后3 h连续5 d皮下注射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 μg/(kg·d)].给药8周后,利用超声心动术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取心脏进行TTC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和胶原容积分数,免疫荧光法检测血管密度和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胚胎基因(脑钠肽、β-肌球蛋白重链)和心肌收缩调控因子(α-肌球蛋白重链、肌浆网Ca2+-ATP酶)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脏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蛋白4、JAK2、STAT3、Bcl-2、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胶原容积分数、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血管密度、左心室缩短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P<0.05);脑钠肽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升高(P<0.05);α-肌球蛋白重链和肌浆网Ca2+-ATP酶mRNA以及α-肌球蛋白重链/β-肌球蛋白重链比值下降(P<0.05);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蛋白4、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p-JAK2、p-STAT3、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运动组上述指标显著改善(P<0.05);与药物组和运动组比较,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进一步改善(P<0.05);③结果表明:单独补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高强度间歇运动预处理均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重塑,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干细胞归巢以及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