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链非编码RNA叉头框蛋白D2相邻对链RNA1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叉头框蛋白D2相邻对链RNA1(lncRNA FOXD2-AS1)对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qPCR实验检测FOXD2-AS1在U251、LN229、U87这3种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高表达的2种细胞系进行培养,再构建慢病毒载体转染2种细胞系敲低FOXD2-AS1作为实验组,将空载慢病毒颗粒转染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将常规培养未进行转染的细胞作为空白组,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2种胶质瘤细胞系中各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将FOXD2-AS1敲低后进行转录组测序,进行差异基因取交集,并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qPCR实验显示FOXD2-AS1在LN229、U251这2种胶质瘤细胞系中明显高表达,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被慢病毒载体转染敲低FOXD2-AS1时,2种胶质瘤细胞系中实验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生信数据库分析敲低FOXD2-AS1时发现2种胶质瘤细胞系共有48个相关差异性表达基因,进一步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2种胶质瘤细胞系中FOXD2-AS1敲低都与多种信号通路(细胞过程中的聚焦粘附、环境信息处理中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遗传信息处理中的剪接体、人类疾病中的癌症通路、新陈代谢中的代谢途径、有机系统中的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存在相关性.结论 LncRNA FOXD2-AS1在胶质瘤细胞迁移、侵袭中发挥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可还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载替莫唑胺纳米粒联合低强度聚焦超声对人胶质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制备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载全氟戊烷(PFP)与化疗药替莫唑胺(TMZ)的液气相变型纳米粒(TMZ/PFP/PLGA NPs),联合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探讨其体外超声显影能力及对人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TMZ/PFP/PLGA NPs,检测其基本理化性质及药物包载能力,观察纳米粒体外超声显影效果;CCK-8法检测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毒性及与LIFU协同干预对胶质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协同干预后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在透射电镜下,TMZ/PFP/PLGA NPs呈形态规则的类圆形核壳结构,粒径(137.9±63.31) nm,对TMZ的包封率为(83.01±5.57)%,载药量(3.19±0.22)%;纳米粒与U251细胞共孵育24 h后细胞存活率仍可保持在70%以上,在同时施加LIFU辐照的协同作用下,可使细胞凋亡加速,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协同干预可明显下调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同时明显上调bax蛋白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 P<0.05)。 结论:TMZ/PFP/PLGA NPs本身具有良好的基本理化性质,在高效包载化疗药物替莫唑胺的同时,具有较低的体外细胞毒性,在LIFU辐照下的协同干预可明显加速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黄芩苷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人星形细胞瘤细胞(U-251胶质瘤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细胞库。采用0、10、20、50、100和200 mg/L等浓度黄芩苷处理U-251胶质瘤细胞筛选出半数抑制浓度(IC 50)。将U-251胶质瘤细胞分为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黄芩苷组(50 mg/L黄芩苷处理)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50 mg/L黄芩苷和10 μg/L浓度TNF-α处理),分别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和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 q检验。 结果:黄芩苷处理U-251胶质瘤细胞48 h的IC 50为47.91 mg/L。黄芩苷组U-251胶质瘤细胞克隆形成率、侵袭细胞数、IL-1β和IL-6水平、PCNA、MMP-2、MMP-9、p-NF-κB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低于TNF-α组和对照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1.04±2.42)%、(49.73±5.04)%和(56.29±5.37)%,侵袭细胞数分别为(40.02±4.16)、(68.18±5.22)和(76.25±6.50)个,IL-1β分别为(19.26±2.04)、(35.18±3.82)和(42.08±4.12) ng/L,IL-6分别为(113.38±10.24)、(204.55±20.16)和(216.07±18.52) ng/L,PCNA分别为(0.28±0.03、0.56±0.05和0.64±0.06),MMP-2分别为(0.09±0.01、0.19±0.02和0.22±0.02),MMP-9分别为(0.14±0.01、0.28±0.02和0.31±0.03),p-NF-κB为(0.17±0.02、0.38±0.04和0.35±0.03),p-IκBα为(0.14±0.01、0.41±0.04和0.37±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57.904、112.532、103.507、100.032、137.829、139.004、158.786、102.137、77.871, P<0.05)。 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iRNA干扰BTN3A3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siRNA干扰嗜乳脂蛋白亚家族成员A3(BTN3A3)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胶质瘤细胞株(HS683、U251)以及原代胶质瘤细胞,均设立阴性对照组(NC组)以及转染不同序列siRNA的Si-1组(转染1序列)和Si-2组(转染2序列)。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不同胶质瘤细胞株、小胶质细胞株(HMC3)中BTN3A3的表达情况。通过转染siRNA敲减BTN3A3后,采用流术细胞术分析各细胞株中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分离培养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获得原代胶质瘤细胞后,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分析原代细胞中BTN3A3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siRNA敲减BTN3A3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原代细胞的细胞凋亡变化情况。结果:BTN3A3在HS683(1.12±0.03)和U87-MG细胞(1.08±0.05)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MC3细胞(0.66±0.02)(均 P<0.01)。U251细胞Si-1组、Si-2组BTN3A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1±0.01、0.12±0.01,均低于NC组(0.21±0.01)(均 P<0.01);HS683细胞Si-1组、Si-2组BTN3A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7±0.03、0.78±0.04,均低于NC组(1.01±0.03)(均 P<0.01)。敲减BTN3A3后,与NC组相比,HS683细胞的早期凋亡比率(NC组:31.6%,Si-1组:53.7%,Si-2组:63.3%)、U251细胞的晚期凋亡比率(NC组:10.4%,Si-1组:18.9%,Si-2组:26.5%)升高。BTN3A3在原代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HMC3细胞(分别为0.75±0.07和0.55±0.06, P<0.05)。采用siRNA敲减后,原代胶质瘤细胞中BTN3A3的表达水平降低(NC组:0.90±0.01,Si-1组:0.44±0.01,Si-2组:0.49±0.02,Si-1组和Si-2组与NC组相比,均 P<0.01),晚期细胞凋亡比率升高(NC组:12.3%,Si-1组:22.6%,Si-2组:18.2%)。 结论:采用siRNA干扰BTN3A3可促进胶质瘤细胞株、原代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 LBX2-AS1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BX2-AS1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机制。方法:2018年4月至2021年8月,将脑胶质瘤U251细胞(简称U25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株,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观察组利用靶向LBX2-AS1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转染。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U251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U251细胞转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U251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U251细胞总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Ras(p-Ras)和磷酸化Raf(p-Raf)蛋白的表达。结果:观察组U251细胞增殖能力、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15 ± 1.38)%比(63.54 ± 2.47)%、(37.09 ± 3.74)%比(82.17 ± 9.24)%],U251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9.17 ± 5.83)%比(17.58 ± 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U251细胞总蛋白及VEGF、p-PI3K、p-Akt、p-Ras、p-Ra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52 ± 0.23比2.39 ± 0.31、0.73 ± 0.08比1.68 ± 0.45、0.57 ± 0.11比1.89 ± 0.31、0.68 ± 0.06比1.74 ± 0.51、0.84 ± 0.12比1.99 ± 0.63和0.71 ± 0.08比1.52 ± 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lncRNA LBX2-AS1在胶质瘤细胞中高表达,沉默lncRNA LBX2-AS1的表达通过EGFR通路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BCL11A调控波形蛋白影响胶质母细胞瘤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A(BCL11A)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11A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及不同GBM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在高表达BCL11A的GBM细胞株中感染shRNA慢病毒,构建稳定敲低BCL11A的GBM细胞株。设立阴性对照(NC)组(仅感染随机无关对照shRNA)和BCL11A敲低组(BCL11A-KD组)。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低BCL11A的效果;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BCL11A后GBM细胞的增殖能力;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敲低BCL11A后GBM细胞株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低BCL11A后GBM细胞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低级别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Ⅰ~Ⅱ级]和正常脑组织相比,BCL11A在高级别胶质瘤(WHO Ⅲ~Ⅳ级)中呈高表达(均 P<0.05)。BCL11A在原代胶质瘤细胞PT2及GBM细胞株U251和TG-905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在A172、SF295和U87-MG中几乎不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通过感染shRNA慢病毒,可成功构建稳定敲低BCL11A的U251和TG-905细胞株。CCK-8实验结果显示,U251和TG-905细胞NC组的吸光度值分别为1.72±0.05、1.87±0.05,高于BCL11A-KD组(分别为1.15±0.05、1.18±0.05)(均 P<0.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U251和TG-905细胞NC组的克隆数分别为(15.3±1.5)个和(9.0±1.0)个,高于BCL11A-KD组[分别为(8.8±1.0)个、(2.3±0.6)个](均 P<0.001)。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U251细胞NC组和BCL11A-KD组在迁移实验中进入上室底部的细胞数分别为(111.0±10.2)个和(55.3±5.5)个,侵袭实验中分别为(85.3±7.8)个和(35.0±4.6)个,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TG-905细胞NC组和BCL11A-KD组在迁移实验中进入上室底部的细胞数分别为(95.0±5.0)个和(66.7±7.0)个,侵袭实验中分别为(93.0±3.6)个和(46.7±7.4)个,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251和TG-905细胞敲低BCL11A的表达可显著下调波形蛋白的表达。 结论:BCL11A通过调控波形蛋白的表达影响GBM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BCL11A-波形蛋白调控通路或可为GBM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ITGA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整合素α3(ITGA3) mRNA和蛋白在不同级别、临床及分子特征脑胶质瘤组织、细胞系之间表达的差异,探讨其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1)分别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中国脑胶质瘤图谱(CGGA)数据库提取脑胶质瘤 ITGA3 mRNA的表达数据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年龄、性别、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染色体1p/19q缺失状态脑胶质瘤间 ITGA3 mRNA表达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并比较 ITGA3 mRNA高表达组、 ITGA3 mRNA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ITGA3 mRNA对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效能。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明确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将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应用校准图来验证列线图预测患者预后的可靠性。(2)通过人类蛋白质图谱(HPA)在线数据库测定ITGA3的细胞内定位和低、高级别脑胶质瘤中ITGA3蛋白表达。(3)体外培养脑胶质瘤细胞U87、U118、U251和人星形胶质细胞SVG,采用Western blotting、RT-PCR分别检测各细胞中ITGA3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1)TCGA数据库中,WHO分级Ⅱ、Ⅲ级、Ⅳ级胶质瘤 ITGA3 mRNA的表达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GGA数据库中,WHO分级Ⅳ级胶质瘤 ITGA3 mRNA的表达高于Ⅱ级、Ⅲ级胶质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CGA和CGGA数据库中,≤40岁和>40岁、 IDH野生型和 IDH突变型、染色体1p/19q缺失和无缺失患者间胶质瘤 ITGA3 mRNA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论是总体胶质瘤,还是低级别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中, ITGA3 mRNA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均高于 ITGA3 mRNA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CGA数据库中 ITGA3 mRNA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1、0.786、0.708。CGGA数据库中 ITGA3 mRNA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661、0.667、0.659。TCGA数据库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WHO分级、 IDH突变、染色体1p/19q缺失及 ITGA3 mRNA( HR=1.018, 95%CI:1.006~1.030, P=0.003)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CGGA数据库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WHO分级、 IDH突变、染色体1p/19q缺失及 ITGA3 mRNA( HR=1.445, 95%CI:1.132~1.844, P=0.003)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列线图显示年龄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最大, ITGA3 mRNA次之。校准图显示列线图预测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的可靠性较高。(2)ITGA3蛋白主要位于脑胶质瘤细胞的细胞膜和囊泡,且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ITGA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3)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结果显示U87、U118、U251细胞中ITGA3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SVG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TGA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ITGA3 mRNA低表达患者生存率较高, ITGA3 mRNA可以作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意义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的表达对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自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提取脑胶质瘤CIP2A mRNA表达的相关数据和临床资料,分析CIP2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随后选取67例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胶质瘤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CIP2A表达水平。基于CGGA数据库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染色体1p/19q共缺失状态、肿瘤类别(原发、复发、继发)、放化疗胶质瘤患者间CIP2A表达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CIP2A的表达水平在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应用siRNA干扰U87和U251细胞中CIP2A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U87和U251细胞中CIP2A的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IP2A基因沉默对U87和U25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U87和U251细胞中CIP2A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CGGA数据库中,CIP2A mRNA的表达随着脑胶质瘤病理学级别的升高而增强( F=49.32, P<0.001);CIP2A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长于高表达组(CGGA数据库资料: P<0.001;临床样本资料: P<0.05)。CIP2A高表达与肿瘤类别(复发和继发)、IDH野生型、1p/19q非共缺失显著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IP2A mRNA表达水平预测脑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74和0.7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IP2A高表达、高龄、肿瘤复发或继发以及高级别肿瘤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01)。siRNA可抑制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CIP2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 P<0.05),低表达CIP2A的U87和U251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均 P<0.05)。低表达CIP2A的U87和U251细胞E-Cadherin的表达上调,而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下调(均 P<0.05)。 结论:CIP2A在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并提示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不良,可能能够作为脑胶质瘤的相关预测标志物。CIP2A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iR-148b-3p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miR-148b-3p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胶质瘤U251细胞株,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将miR-148b-3p模拟物或阴性对照转染至U251细胞,分别记为miR-148b-3p组和阴性对照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转染效果,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U251细胞的迁移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qRT-PCR显示,miR-148b-3p组U251细胞中miR-148b-3p的表达水平为2.45±0.25,高于阴性对照组(0.97±0.10)和空白对照组(1.0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miR-148b-3p组侵袭细胞数为(50.62±5.36)个,与阴性对照组[(108.84±10.14)个]和空白对照组[(113.40±10.06)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iR-148b-3p组细胞的迁移率为(23.19±2.50)%,与阴性对照组[(51.81±5.25)%]和空白对照组[(52.06±5.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过表达miR-148b-3p能够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下调Wnt1和GSK-3β蛋白的表达。 结论:miR-148b-3p能够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 CRNDE对胶质瘤干细胞特性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RNDE对胶质瘤干细胞特性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从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分离出CD133 +U251干细胞(U251s)。将实验细胞分为U251s组、U251s-CRNDE组及U251组、U251-CRNDE组,其中U251s-CRNDE组、U251-CRNDE组细胞预先用CRNDE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以下调CRNDE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 CRNDE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应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应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改变,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251s组、U251s-CRNDE组细胞中干细胞标志蛋白A2B5、CD133、巢蛋白、Sox2、Oct-4、Nanog以及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I3K、AKT、磷酸化(p)-AKT、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U251组相比,U251s组细胞中 CRNDE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U251s-CRNDE组与U251s组细胞相比,U251-CRNDE组与U251组细胞相比,前者的细胞增殖率、穿膜细胞数量、细胞迁移率、细胞集落形成数目、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G1/G0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U251s组相比,U251s-CRNDE组细胞中CD133、巢蛋白、Sox2、Oct-4及PI3K、AKT、p-AKT、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RNDE在胶质瘤干细胞中表达增高,而下调CRNDE的表达后可以抑制胶质瘤干细胞的特性,且这种影响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