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部物理疗法结合早期活动对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结合早期活动干预对心胸外科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并行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治疗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胸外科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进行胸部物理疗法及早期活动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 d、3 d、7 d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与指脉氧饱和度(SpO 2),肺部感染、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情况。 结果:术后1 d研究组患者RR与SpO 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RR较术后1 d明显降低,SpO 2较术后1 d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RR与SpO 2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RR与SpO 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早期活动开始时间、下床活动开始时间、胸管留置时间等显著短于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胸部物理疗法结合早期活动干预可有效促进心胸外科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肺部相关并发症风险,有利于其术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子午流注辅助胸部理疗对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研究子午流注辅助胸部理疗对重症监护室(ICU)肺部感染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ICU收治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的肺部感染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胸部理疗方案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子午流注辅助胸部理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理疗前后日排痰量、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理疗前,两组患者日排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理疗后,观察组日排痰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给予ICU肺部感染患者子午流注辅助胸部理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促进患者排痰,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显著价值,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腰大肌及髂腰肌血肿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发现“意识不清12 h”于2019年2月4日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病前在密闭的家中用煤炭烤火取暖,颅脑CT检查无异常,诊断考虑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意识障碍无好转,于发病后第2天转至本院。入院时患者体温36.5 ℃,呼吸20次/min,脉搏90次/min,血压120/86 mmHg。查体不能配合,神志浅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检查不能配合。四肢肌张力稍增高,病理征阴性。患者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余年,未予正规治疗,吸烟史10余年。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CoHb)为18%;白细胞计数(WBC)21.79×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丙氨酸转氨酶(ALT)6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8 U/L;肌酸激酶(CK)4 05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71 U/L,乳酸脱氢酶(LDH)343 U/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7.89%,凝血酶原时间(PT)14.2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3.9 s,凝血酶时间(TT)13.2 s,D-二聚体(D-Dimer)0.57 μg/ml;肌钙蛋白-I(cTn-I)0.734 μg/ml;心电图显示ST-T改变。复查颅脑CT未见异常,胸部CT提示吸入性肺炎。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重度)、吸入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1 d后患者神志转清,顺利撤离呼吸机并拔出气管插管,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2次,予以脱水、营养心肌、抗感染、抗凝等对症治疗。住院第5天诉右侧腰痛,第7天突然出现右大腿深部剧烈钝痛,查体右侧中腹部可见4 cm×5 cm的皮下淤斑,局部压痛明显,右侧大腿后外侧及阴囊大片状淤斑;双下肢肌力4级。急查全腹部CT示:右侧腰大肌,双侧髂肌肿胀积血,周围筋膜增厚并积液。彩超示:左右髂窝、腹盆腔肠间隙及膀胱后方均可探及液体无回声区,最大深度约为16 mm,考虑为积血。急查凝血功能:PT 10.8 s,APTT 57.3 s,TT 13.6S,D-Dimer:0.35 μg/ml。血常规:RBC 2.83×10 12/L,Hb 67 g/L,血小板正常。Hb较入院时进行性下降,考虑右侧腰大肌肌肉血肿破裂可能,急输红细胞、血浆对症治疗。普外科及骨科会诊后认为股神经受压症状不明显,无手术指征,建议保守治疗,停用低分子肝素和高压氧治疗,制动,局部外敷和理疗。经上述处理3 d后,患者右腰腹部疼痛缓解,皮下淤斑较前明显减轻,Hb稳定在100 g/L以上,考虑出血停止,恢复高压氧治疗。3周时患者出现轻度双侧小腿乏力,不能久站,颅脑MRI及双下肢肌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无认知功能减退及神经精神症状,排除迟发性脑病。继续行高压氧、营养神经及康复治疗3个月。1年后随访,患者肌力等已完全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阿德福韦酯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4/7/6
患者,男,40岁.因"胸骨痛1年余、加重10个月"于2021年2月17日入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侧胸部钝痛,完善胸部CT未见异常,遂未进一步诊治.10个月前患者无明显外伤并逐渐出现左下侧胸部及腰部、右足背部疼痛,完善胸部CT提示左侧第5~6肋骨、第10肋骨陈旧性骨折,C3~4、L4~5椎间盘轻度突出,腰部理疗后效果欠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婴儿肺泡微结石症1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总结婴儿肺泡微结石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 例婴儿肺泡微结石症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该例患儿以干咳为主要症状,胸部CT提示两肺各叶存在斑片状、淡片状密度增高模糊影,部分呈磨玻璃样改变,以间质性改变为主.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检测提示肺泡微结石症,致病基因为溶质转运蛋白家族 34 成员 2(SLC34A2),变异位点为c.524-2A>G,先证者存在纯合突变,家系验证提示父母均为携带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终确诊肺泡微石症.入院后给予抗感染、甲泼尼龙抗炎、氨溴索化痰、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雾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免疫治疗,以及拍背、吸痰及理疗等对症支持治疗,患儿症状稍好转后出院.结论 婴儿肺泡微结石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可无特异性,可通过SLC34A2 基因检测协助临床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手术入路、内固定选择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采用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32例(44处)骨盆前环损伤患者资料,男22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38.2岁;耻骨联合分离4例,耻骨联合垂直移位合并耻骨支骨折1例,闭孔内侧前环骨折3例,闭孔外侧前环骨折24例(36处,其中12例累及双侧);车祸伤14例,坠落伤12例,挤压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32 d,平均9.2 d.骨盆损伤AO分型:A2.3型3例,B1.2型3例,B2.2型4例,B2.3型4例,C1.1型2例,C1.2型l例,C1.3型5例,C2型4例,C3型6例.其中25例合并其他损伤,包括颅脑损伤2例,胸部损伤17例,腹部损伤8例,泌尿生殖系统损伤5例,腰骶丛损伤4例,四肢或腰椎骨折19例.4例耻骨联合分离、3例闭孔内侧前环骨折及1例闭孔内侧前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垂直移位采用改良Pfannenstiel入路空心钉固定,24例(36处)闭孔外侧前环骨折采用改良Pfannenstiel入路联合髂嵴小切口重建锁定钢板固定;25例骨盆后环损伤同期复位内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44.5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56.2 ml.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42个月,平均28.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4.5个月.采用Matta标准评价复位质量,优30处,良12处,可2处,优良率为95.5%(42/44).无一例骨折发生复位丢失、内固定失效及感染.术后1例伤口发生脂肪液化,予换药3周后治愈;1例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予口服药物治疗后3个月症状消失;2例因内固定刺激致腹股沟区不适,予理疗处理后缓解;并发症发生率为9.1%(4/44).结论 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具有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及疗效优良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神经内分泌癌混合鳞癌并弥漫性肝转移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 男性,59岁,于2017年1月份无诱因出现左下腹胀痛,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等症状,中医理疗后症状未见缓解.5月初患者出现腹胀痛加重伴巩膜黄染,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腹泻等症状,入院行胸部CT提示(图1):右肺下叶软组织影,考虑肺恶性肿瘤.腹部磁共振提示(图2):肝脏多发转移灶,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肿瘤标记物:CEA 15.53 ng/ml,NSE 137.8 ng/ml,AFP 19 ng/ml.肝功能:血清白蛋白27.2 g/L,总胆红素167.1 μmol/L,直接胆红素102.52 μmol/L,间接胆红素64.6 μmol/L,ALT 96 U/L,AST 178 U/L,碱性磷酸酶391 U/L,乳酸脱氢酶1004 U/L,凝血酶原时间13.1 s.腹部B超提示:少量腹水.肝功能Child-Pugh评分10分,为C级.行右肺病灶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内分泌癌混合鳞癌成分.免疫组化:CD56(+)、CD57(-)、CK5/6(+)、EMA(+)、H-CK(+)、Ki-67(+25%~50%)、NSE(+)、Pan-CK(+)、SP-A(-)、TTF(-)、CD99(+)、CK20(+).临床诊断:肺神经内分泌癌混合鳞癌并弥漫性肝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德福韦酯致低磷性骨软化症误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性,60岁,身高165 cm,体重57 kg,因"反复全身疼痛5年,加重2个月",于2018年1月入住本院疼痛科.患有乙肝20余年,肝硬化7年.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双踝关节、双膝关节疼痛,伴腰酸、乏力,未曾就诊治疗. 近2年来,持续性出现双下肢、腰部及胸部等胀痛,曾就诊于本院骨科,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以理疗、镇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略有缓解后出院. 2个月前全身疼痛加重,伴全身无力、行走困难,站立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时稍缓解,翻身困难,影响睡眠,疼痛数字评分( NRS) 10分. 1个月前患者再次入住我院骨科,脊柱 MRI示:C5∕6、C6∕7椎间盘突出,腰椎及骶髂CT基本正常,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腰椎T值-4. 4;左股骨近端T值-4. 1,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予以镇痛、抗骨质疏松等治疗1月余,症状无明显缓解,逐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认识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病例认识和治疗经验的总结.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管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64例重症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一般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其他辅助治疗.(1)一般对症治疗+呼吸支持治疗.依据监测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数值,按照病情由轻及重依次行间断吸氧、导管给氧,持续吸氧,高流量给氧,面罩给氧,病情仍加重采用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并且在规范气道管理预防交叉感染的前提下结合祛痰化痰,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及物理疗法深部排痰效果显著.(2)盐酸氨溴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改善肺部情况临床效果良好.(3)根据动态复查的PaO2数值、影像学征象的进展及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时调整激素的用量及时间.(4)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和检查情况而定,可试用托珠单抗治疗以阻断患者的炎症风暴.(5)个别患者还辅助增加心理安慰疗法.结果 (1)女48例(75%),男16例(25%),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人数多.(2)发病潜伏时间最短1 d,最长55 d,平均(7.6±11.2)d,其中2例(3.13%)患者发病潜伏期>5周.(3)首发症状为单纯发热患者45例(70.3%),不伴发热患者19例(29.7%).(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低,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高,治疗后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低略有恢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反应蛋白及血沉增高有明显回降,治疗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治疗前后数值分别为(0.13±0.03)和(0.14±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核酸检测,阳性34例(53.1%),阴性23例(36.0%),标本泄露7例(10.9%),原标本泄露7例复查测量成功,其中3例为阳性,4例为阴性.(6)影像学表现胸部CT平扫检查以肺外带磨玻璃影(GGO)征象为主,并夹杂小叶间隔增厚、局灶片状实变、支气管扩张、纵膈淋巴结增大及纤维条索灶及出现胸腔积液多种CT征象;64例患者均没有出现白肺征象.结论 (1)具有慢性基础疾病女性患者例数较多.(2)潜伏期较普通病毒长.(3)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居多,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演变发展为重症病例.(4)随着逐步治疗,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低的恢复和C反应蛋及血沉增高的回降,提示炎症反应有抑制,患者机体免疫系统抵抗力有恢复.(5)影像学胸部CT检查以典型肺外带磨玻璃影(GGO)征象出现,在有慢性基础病变患者,会出现如支气管扩张、慢支肺气肿及其他病原体感染CT征象以及其他疾病多个CT征象同时出现.(6)大概率的预判患者将出现病情进展非常重要.(7)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一般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其他辅助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一种少见的慢性不可逆阻塞性肺病,最终可导致小气道狭窄或阻塞.其主要表现为以通气障碍为主的反复或持续性喘息、气促、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肺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BO的金标准,胸部高分辨率CT可作为其初步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BO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外科治疗、支持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外科治疗主要有肺叶切除、肺移植手术,并可以根据患儿临床症状给予氧疗、肺部理疗、丙种球蛋白等支持治疗.未来,应用免疫抑制剂、中药治疗可能会成为BO治疗的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