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质控品的制备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制备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质控品,并应用于HCV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以评估实验室HCV RNA检测的能力,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方法:收集HCV RNA阴性及阳性人源血浆样本,使用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进行RNA定量检测,制备5支/套能力验证质控品(编号197101~197105),每套中3支HCV RNA阳性样品、2支HCV RNA阴性样品;每编号质控品随机抽取10管进行均一性评价,每编号质控品在37 ℃下放置1~7 d后进行稳定性评价;将能力验证质控品应用于14家临床实验室的能力验证中,收集分析检测结果,评价各实验室HCV RNA检测能力。结果:均一性评价结果显示,编号197102及197104阴性质控品均未检出HCV RNA,编号197101、197103、197105阳性质控品RNA定量值(log10)CV%分别为8.59%、9.58%、9.95%;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37 ℃放置1~7 d后,编号197102及197104阴性质控品均未检出HCV RNA,编号197101、197103、197105阳性质控品RNA定量值(log10)CV%分别为8.26%、6.09%、6.12%;参加能力验证的14家实验室对5支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定性判定均与预期结果一致,得分均为100分;14家实验室对编号197101、197103、197105检测的标准差I分别为-0.99~2.05,-1.16~1.84,-1.78~2.3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HCV RNA能力验证质控品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和稳定性。通过HCV RNA能力验证质控品的应用,反映出个别实验室存在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BCR::ABL1基因p210转录本实验室自建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性能确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BCR::ABL1 p210转录本荧光定量PCR(RQ-PCR)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和分析性能确认。方法:本研究采用欧洲抗癌计划(EAC)公布的BCR::ABL1 p210转录本RQ-PCR检测的引物和探针序列建立了BCR::ABL1 p210转录本RQ-PCR实验室自建检测(LDT)方法,通过WHO国际参考品获得转换系数(CF),并使用K562和HL60细胞系混合物构建两个不同水平的实验室内部质控品。回顾性分析慢性髓细胞性白细胞(CML)患者阳性标本,参考CLSI MM01-A3等指南评价实验室自建BCR::ABL1 p210 RQ-PCR 方法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分析灵敏度和分析特异性等参数。采用Bland-Altman法对LDT方法与美国FDA批准的BCR::ABL1 p210转录本定量检测体外诊断(IVD)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本中心通过WHO国际参考品校准获得的BCR::ABL1国际标准值(BCR::ABL1 IS)的CF为0.535。本研究建立的LDT方法在4个分子学反应(MR)水平(0.5、1.5、2.5、3.5)的BCR::ABL1 IS 的重复性变异系数( CV)分别为7.44%、5.33%、9.12%、18.06%,室内总不精密度 CV分别为7.99%、5.49%、10.95%、17.99%。2020至2022年本实验室所有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能力验证(PT)样本的MR值均在CAP允许的变异范围内,MR结果与CAP-PT MR 平均值强相关( r=0.999, P<0.01),所有差值均在一致性界限范围内。本研究建立的LDT方法与Qiagen IVD试剂盒检测结果相关性高( r=0.997, P<0.01)。e13a2转录本的BCR::ABL1 IS线性范围为0.001%~7.454%,最大 CV值为64.09%。e14a2转录本的BCR::ABL1 IS线性范围为0.002%~12.398%,最大 CV值为43.37%。e13a2转录本和e14a2转录本的最低检测限(LoD)分别为MR5.0(0.001% IS)和MR4.8(0.002% IS);e13a2和e14a2转录本定量检测限(LoQ)均为MR4.7(0.002% IS)。该方法分析特异性为100%,与BCR::ABL1 p190转录本检测无交叉反应性。 结论:本实验室自建的BCR::ABL1 p210转录本RQ-PCR定量检测体系分析性能良好,可满足CML患者BCR::ABL1融合基因的临床检测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0年陕西省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检测能力验证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2020年陕西省尿碘外质控网络运行情况,了解陕西省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检测能力,为碘缺乏病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20年,陕西省共有118个碘缺乏病实验室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对国家下发的2个浓度的尿碘外质控样品进行测定,并采用标准值 ±不确定度方法和Z比评分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省参加尿碘外质控考核的118个实验室全部反馈了考核结果。采用标准值 ±不确定度方法进行评价,118个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均在不确定度范围内,全部合格。采用Z比评分法进行评价,有2个县级实验室的│Z│间分值≥3,其余实验室的考核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为98.31%(116/118),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基本相符。结论:经过多年的外质控网络运行,陕西省各级实验室的尿碘检测能力稳定可靠,大部分实验室通过了能力验证。建议个别实验室要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提高检测能力,为碘缺乏病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坚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26a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miR-26a介导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iR-NC组和miR-26a组。miR-NC组和miR-26a组分别侧脑室注射5 μl miR-26a模拟物阴性质控品和miR-26a模拟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假手术组只插线不结扎。各组大鼠各取5只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1次/d,连续7 d。将体外培养并转染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ECs)分为对照组、氧葡萄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组、miR-NC组和miR-26a组。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6a对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 PTEN)的调控作用。应用Longa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氯化三苯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分别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染色法、膜联蛋白Ⅴ-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和小管形成实验测定BMECs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血脑组织及BMECs miR-26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法[BrdU/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缺血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 Ang-2)、PTEN、PI3K、AKT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及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了miR-26a对PTEN的靶向调控。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miR-NC组缺血脑组织miR-26a、VEGF、bFGF、Ang-2、PI3K、AKT表达和BrdU +/vWF +细胞数量增加,而PTEN表达降低( 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miR-26a组各项指标效果更加显著( 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OGD组和miR-NC组BMECs增殖和血管生成能力显著增强,细胞凋亡显著减少( P均<0.05);与OGD组比较,miR-26a组各项指标效果更加显著( P均<0.05)。 结论:miR-26a能靶向抑制PTEN表达,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bFGF和Ang-2),促进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流控芯片在遗传性耳聋基因热点突变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将微流控芯片用于遗传性耳聋基因热点突变的分型检测。方法:将专门设计加工的微流控芯片与KASP扩增整合,借助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仪实现遗传性耳聋常见4个相关基因的23个热点突变分型检测,采集276例(听障组:成都市2019年出生并诊断为听力损失的131例新生儿;对照组:成都市2020年出生且听力筛查结果为双耳通过的145例新生儿)新生儿的足跟血斑样品验证其结果准确性和临床应用可行性。结果:微流控芯片通过聚类分析对全部质控品均实现准确分型,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 mg/L。276例新生儿血斑样品的微流控芯片分型结果全部通过复核确认。听障组131例新生儿,检出66例阳性携带者,阳性携带率50.4%;对照组145例新生儿,检出40例阳性携带者,阳性携带率27.6%。其中携带率最高的突变热点为GJB2基因c.109G>A,在听障组和对照组中阳性携带率分别为46.6%(61/131)和23.4%(34/145)。结论:微流控芯片可用于遗传性耳聋相关热点突变的分型检测,具有准确性高、防污染能力强、操作简单、用时短等优势,能更好地满足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等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标准提取物的欧洲越橘提取物质量控制方法及药效活性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建立对照品非依赖性的20种花青素类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法对市售欧洲越橘Vaccinium myrtillus提取物进行质量控制,同时筛选出代表性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 以欧洲越橘标准对照提取物替代对照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联用技术,建立一种针对20种花青素类成分的定量方法,并利用该法对10批市售欧洲越橘提取物中的花青素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总抗氧化能力测试法评价不同欧洲越橘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20种花青素类成分线性良好,r为0.999 4~1.000 0,精密度RSD为0.05%~4.23%,稳定性RSD为0.29%~3.3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102.1%,RSD为0.50%~4.12%.样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样品中部分花青素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锦葵素变化最大,RSD为18.23%.欧洲越橘提取物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其中矢车菊素与DPPH自由基率相关性为0.94,芍药素-3-O-半乳糖苷与总抗氧化活性相关性为0.93.二者有望作为欧洲越橘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和总抗氧化活性的潜在质控成分.结论 基于UPLC-QQQ-MS/MS所建立的对照品非依赖性的欧洲越橘提取物中20种花青素类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方法简单,适用于欧洲越橘提取物中20种花青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中药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体对照品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为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洁净环境生物污染检测实验室间比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设计并组织实施洁净环境生物污染检测实验室间比对项目,评价实验室的生物污染检测能力,识别实验室间存在的差异.方法 制备洁净环境检测用阳性质控品,并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考察,对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结果 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7 家实验室参加洁净环境生物污染检测项目,满意数为 7 家,满意率 100%.结论 各实验室检测能力维持良好,洁净环境检测用阳性质控品可用于生物污染检测能力的实验室间比对,为今后开展洁净环境生物污染检测能力验证项目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美国CLSI M52商品化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系统的验证后质量保证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全面的质量保证活动有助于确保系统性能,提供高质量的检测结果.尽管商品化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系统的验证过程所建立的系统性能参数令人满意,但实验室还需执行质量保证活动以保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性能.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 LSI)文件M52为商品化微生物鉴定及药敏试验系统的验证后质量保证活动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保证系统可接受水平的质量保证活动包括:不间断的质控、能力验证、人员培训及仪器软件维护、异常结果复查,以及与临床疗效相关的结果及意见调查.现介绍以上内容,为制定商品化微生物鉴定及药敏试验系统验证后质量保证计划提供一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嗜铬蛋白A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验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嗜铬蛋白A(CgA)的性能,评价其初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方法学验证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EP6-A和EP17-A文件,对项目的精密度、线性和定量检测下限进行验证.采用厂商提供的质控品验证正确度.检测6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41名健康对照者和65例疾病对照患者的Cg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gA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诊断能力.结果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CgA的批内变异系数(CV)<14.00%、批间CV<8.00%;正确度验证测定值的均值在标示浓度范围内,相对偏移为4.51%;在8~740 n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Y=0.793X-3.791,r2=0.988);定量检测下限为7.93 ng/mL.神经内分泌肿瘤组、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之间血清Cg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CgA鉴别正常人与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最佳诊断界值为47.18 ng/mL,诊断敏感性为78.8%,特异性为68.3%.结论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gA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和定量检测下限,检测性能符合临床要求.血清CgA水平在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显著升高,因此可用于鉴别健康人和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京津冀地区110家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糖化血红蛋白的室间质量评价和室内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110家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室间质量评价(EQA)和室内质量控制(IQC)结果,评价互认实验室HbA1c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将5个批号HbA1c质控品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分发到参评实验室,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对样品进行检测后,通过网络上报检测结果,同时提交2016年1月的IQC数据.对所有参加本次EQA计划的互认实验室不分组,分别采用传统统计方法和简单稳健统计方法对EQA结果进行评价;对上报IQC数据的互认实验室,按照检测系统分组,评价当月和累积在控变异系数(CV)满足《糖化血红蛋白检测》(WS/T461-2015)中推荐的室内精密度标准的情况.结果 132家互认实验室有110家参加了本次HbA1cEQA计划,95家回报了IQC数据.EQA结果:传统统计方法显示,HbA1c EQA实验室合格率为90.9%(100/110);简单稳健统计显示,对于5个批号质控品,简单稳健Z比分数绝对值(|Z|)≤2的实验室所占比例均高于92.3%(107/110),|Z|≥3的实验室不到4.0%,出现两次或以上| Z |≥3的实验室所占比例为3.6%(4/110).4家实验室两种统计方法均显示EQA成绩不合格.IQC结果:只有57家(60.0%)实验室检测了两个浓度水平质控品;分别以CV<2%和CV<3%为评价标准,总体CV通过率分别为51.2%~66.2%和77.4%~85.3%.结论 参与本次研究的实验室仍有少部分不能满足互认要求,其中EQA结果较为理想,IQC性能还有待提高,建议督促未达到标准的实验室整改甚至取消检验结果互认资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