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饲料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为研究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BVO,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55%:25%:20%,以模拟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为饲料脂肪源,配制等氮等脂饲料配方,分别饲喂异育银鲫"中科3号"(5.01±0.05)g和"中科5号"(5.02±0.05)g,养殖周期70d.在饲料脂肪源效应上,BVO组摄食率显著高于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FO组(P<0.05).BVO组不同品种异育银鲫肌肉srebp-1c和acc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并造成体脂肪的显著积累(P<0.05).BVO组显著改变了鱼体肌肉脂肪酸组成,分别上调和下调了肌肉Σn-6 PUFA和Σn-3 PUFA的相对含量(P<0.05).在品种方面,不论摄食何种脂肪源,异育银鲫"中科5号"摄食率显著低于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中科5号"肌肉脂肪分解和脂肪酸β氧化基因hsl和aco3及肝脏aco3、fabp1b和fatp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且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科3号",表明"中科5号"可以更好地利用饲料脂肪来为机体供能.脂肪源和品种对异育银鲫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但"中科5号"摄食BVO组特定生长率与"中科3号"摄食FO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了植物脂肪源在"中科5号"饲料应用中的巨大潜力.综上,研究阐述了不同品种异育银鲫对饲料脂肪源的利用差异及分子机制,为异育银鲫饲料脂肪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低鱼粉高脂饲料添加大豆卵磷脂对黄鳝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试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高脂饲料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降低黄鳝鱼粉使用量提供依据.以初始体重(20.03±0.01)g黄鳝为研究对象,以含有42%鱼粉、22%豆粕、6%粗脂肪的饲料为正常鱼粉组,另以含有22%鱼粉、52%豆粕和9%粗脂肪的饲料为低鱼粉高脂组,分别在低鱼粉高脂组中添加1%和2%的大豆卵磷脂,进行为期56d的养殖试验,于室外池塘进行网箱养殖,日投喂1次,喂量为黄鳝体重3%—5%.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黄鳝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饵料系数与肝体比均显著增加(P<0.05),但添加2%大豆卵磷脂后黄鳝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而饵料系数与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2)对比正常鱼粉组,低鱼粉高脂饲料组黄鳝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氨、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与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2%大豆卵磷脂使黄鳝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氨、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酸性磷酸酶与免疫球蛋白M水平显著下降(P<0.05);(3)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黄鳝后肠绒毛高度与杯状细胞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2%大豆卵磷脂后黄鳝后肠绒毛高度与杯状细胞数目上升;(4)与对照组相比,低鱼粉高脂组不动杆菌属与考克氏菌属相对丰度上升,而与低鱼粉高脂组相比,添加2%大豆磷脂后黄鳝肠道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显著增加(P<0.05),且显著提高了肠道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显著减少不动杆菌属与考克氏菌属的丰度(P<0.05).由此得出,在试验条件下,2%大豆卵磷脂可促进脂肪代谢和提高机体免疫性能,并修复肠道组织结构与维持菌群稳态,进而缓解低鱼粉高脂饲料对黄鳝生长的负面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团头鲂GPR43基因克隆、组织分布及黄连素对其mRNA表达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试验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基因的cDNA序列,并探究了不同组织中的GPR43 mRNA表达量及黄连素对其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团头鲂GPR43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026 bp, 含有1个长度为 981 bp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了326个氨基酸.RT-PCR检测发现GPR43在团头鲂的肠道、肌肉、鳃和肝胰腺中具有较高的表达.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选取均重为(80.00±0.90) g的团头鲂320尾, 随机分于16个网箱中, 饲喂4种不同的试验日粮, 分别为正常日粮(脂肪含量为5%)、正常日粮+50 mg/kg黄连素、高脂日粮(脂肪含量为10%)、高脂日粮+50 mg/kg黄连素.结果显示:在肠道组织中,与正常日粮组相比,高脂组的GPR43表达量降低,添加黄连素能够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P<0.05).与正常日粮组相比, 高脂组的胆固醇(CHO)含量以及细胞分裂素蛋白激酶(p38)的表达量均呈现了显著上升(P<0.05)的趋势, 添加黄连素后其含量及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肝胰腺组织和肌肉组织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变化也有着相似的趋势, 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PT Ⅰ)、过氧化物酶体增值因子α&β (PPARα&β)、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量以及2个组织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呈现出了相反的趋势.此外, 在正常日粮中添加黄连素并不能对上述各指标产生明显的调控效应,有时反而会导致轻微的负调控效应.综上结果表明,黄连素能够显著上调GPR43在高脂抑制下的表达量, 同时能够缓解高脂诱导的团头鲂肝胰腺脂肪沉积, 改善其脂肪代谢性能.黄连素对于脂肪代谢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GPR43受体来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生菌调控胃肠道菌群改善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胃肠道菌群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将益生菌应用于畜禽养殖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调控脂肪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及促进风味物质形成等多种途径提高畜禽肉的品质.本文综述了不同益生菌调节胃肠道微生态的机理,并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来改善畜禽肉的品质,为进一步研究开发以胃肠道菌群为靶点的益生菌饲料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NGPTL4在肠道微生物影响动物脂肪代谢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是一种与动物脂肪代谢密切相关的蛋白,在动物体多组织广泛表达,是沟通肠道菌群和宿主脂肪代谢的重要媒介之一.综述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脂肪沉积的关系、肠道微生物对宿主ANGPTL4的影响、ANGPTL4在动物脂肪代谢中的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ANGPTL4-动物脂肪代谢关系,讨论了肠道微生物通过ANGPTL4调节动物脂肪代谢研究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为将来更好解释益生菌和酸化剂等饲料添加剂影响畜禽脂肪沉积、促进生产性能的现象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美洲鳗鲡幼鱼饲料中鱼油的适宜添加水平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研究饲料中鱼油添加水平对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体成分及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以确定美洲鳗鲡幼鱼饲料中鱼油的适宜添加水平,选用初始体重(8.34±0.12)g的美洲鳗鲡幼鱼8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3%(FO3组)、6%(FO6组)、9%(FO9组)和12%(FO12组)鱼油的试验饲料,试验期56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鱼油显著影响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性能,FO6组美洲鳗鲡幼鱼的增重率、投饵率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鱼油添加组美洲鳗鲡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FO6组、FO9组和FO12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在FO12组显著降低(P<0.05),全鱼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FO9组和FO12组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FO12组脂蛋白酯酶和肝脂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适宜鱼油水平可以提高美洲鳗鲡幼鱼的生长性能,调节肠道脂肪酶活性、全鱼粗脂肪含量和肝脏脂肪代谢酶水平或活性;美洲鳗鲡幼鱼获得最佳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时,饲料中鱼油添加水平推荐为6.43%—6.7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环境相关四环素长期暴露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肝脏脂肪代谢和抗氧化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研究水环境浓度四环素(Tetracycline,TC)长期暴露对鱼类的影响,实验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为实验模型,将其暴露于0、400和800 ng/L三种四环素水平下10周.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四环素暴露显著提高了生长性能,但增加了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和四环素浓度.脂肪生成基因表达(fas、scd、accα、srebp1和pparγ)被上调,但降低了与脂肪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atgl、hsl、cpt1和pparα).此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苹果酸脱氢酶(ME)及脂肪酸合成酶(FAS)的活性显著增加,但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活性则被显著抑制,这与基因表达相一致.而且,四环素暴露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并诱导了鱼类的氧化应激,导致丙二醛水平显著增加.因此,与环境相关四环素浓度可促进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上调产脂代谢、降低抗氧化能力并诱导脂质过氧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软饮料对小鼠增重、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长时间连续饮用软饮料对小鼠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细胞的影响.方法 实验在饲养条件完全相同情况下,选取健康KM小鼠80只(雌雄各4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自由饮用美年达、可乐、绿茶饮料、咖啡饮料、白开水(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主要内脏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等情况.结果 饮用4种饮料的雌鼠各时期质量均高于白开水组;雄鼠的体质量仅在实验0~50 d显著高于白开水组(P<0.05),实验50~66 d则降低.长期饮用软饮料可引起小鼠血脂升高(P<0.05);对脏器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使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使肾小管出现蛋白管型等.结论 长期饮用软饮料对小鼠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影响,对脂肪代谢、肝功能、肾功能产生一定的不良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