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中西医诊治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T2DR)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 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0年1月-2016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R患者相关临床信息,统计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生化指标、中西医治疗方案及专科检查情况,分析T2DR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结果 T2DR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病(DKD)发生率最高(46.7%),合并疾病中高血压发生率最高(62.8%);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T2DR患者中DKD、糖尿病足、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较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显著升高(P<0.05).PDR患者三酰甘油(TG)、血清尿酸(SUA)、尿总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NPDR患者(P<0.001);PDR患者胰岛素类似物、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均P<0.005);PDR患者他汀类药物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均P<0.05).PDR患者益气化湿活血通络法使用率高于NPDR患者(P<0.05),滋阴清热和滋阴活血的使用率低于NPDR患者(均P<0.05).PDR患者的眼球超声检查率、全视网膜光凝术和玻璃体切除术的使用率均显著高于NPDR(P<0.001).结论 PDR患者胰岛素类似物、CCB、ARB、α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PDR期益气化湿活血通络法的使用率明显高于NPDR.PDR患者应进一步提高眼底造影检查率,更好地评估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和胸腔积液TSGF、OSM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抑瘤素M(OSM)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M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72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MPE组和良性胸腔积液(BPE)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采血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PE)中的TSGF、OSM水平,多因素Logistic分析MPE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SGF、OSM水平对MPE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乳酸脱氢酶(LDH)、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PEAD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PE组相比,MPE组患者血清及PE中的TSGF、OS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LDH、PEADA、血清及PE中的TSGF、OSM水平均是影响MPE发生的因素(P<0.05);血清TSGF、OSM及两者联合诊断MP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855、0.925,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0%和84.62%,两者联合诊断价值高于单独诊断(Z两者联合-血清TSGF=4.275,Z两者联合-血清OSM=3.297,均P<0.05);PETSGF、PEOSM及两者联合对MPE诊断的AUC分别为0.886、0.765、0.921,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42%和79.48%,两者联合诊断价值高于单独诊断(Z两者联合-PETSGF=4.275,Z两者联合-PEOSM=3.297,均P<0.05).结论:MPE患者血清及PE中的TSGF、OSM水平升高,两个指标联合诊断MPE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胰岛功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肥胖T2DM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利拉鲁肽,58例)、研究组(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58例),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液样本,采用XC8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脂代谢.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试剂盒购自上海康朗生物公司),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LRP3炎性小体指标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1.03%(x2=5.199,P=0.023);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水平分别为(4.82±0.56)mmoL/L、(11.24±2.04)mmoL/L、(5.47±0.61)%、(3.16±0.33)mmoL/L、(1.31±0.30)mmoL/L、(2.01±0.34)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57±0.74)mmoL/L、(13.07±2.16)mmoL/L、(6.73±0.68)%、(3.89±0.54)mmoL/L、(1.82±0.35)mmoL/L、(2.39±0.42)mmoL/L(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38±0.22)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4±0.19)mmoL/L(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16±0.37)低于对照组的(2.58±0.46),研究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48.20±6.03)高于对照组的[(42.81±5.54),(P<0.05)];治疗 3 个月后,研究组 PBMC 中NLRP3 mRNA、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量分别为(1.03±0.32)、(1.11±0.28)、(1.09±0.41),低于对照组[(1.65±0.38)、(1.57±0.30)、(1.72±0.49),(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1β)、肿瘤坏死 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水平分别为(8.55±2.13)pg/mL、(35.24±5.93)ng/L、(11.42±2.64)ng/L、(1.08±0.31)mg/L,低于对照组的(11.47±2.68)pg/mL、(42.53±7.06)ng/L、(15.03±3.18)ng/L、(1.46±0.44)mg/L(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T2DM的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可促进糖脂代谢、胰岛功能改善,抑制炎性反应,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孕妇脂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高脂血症孕妇脂血标本生化检验时的影响及处理效果,分析高脂血症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的高脂血症孕妇102例纳入高脂血症组,同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孕妇102例纳入健康组.将观察组血液标本采取低温高速离心法处理,对比标本处理前后生化检验指标血肌酐(Cr)、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空腹血糖(FB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对比两组不良母婴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高脂血对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脂血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标本处理后Cr、ALP、CK-MB、FBG、AST和ALT水平均较处理前降低,且血TC、TG、HDL-C和LDL-C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不良妊娠结局高脂血症组(23.5%)高于健康组(6.9%)(P<0.05),但不同孕期诊断高血脂症孕妇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脂血检测评估不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0、特异性57.2%、敏感度90.3%,孕妇血脂水平与母体、胎儿不良结局均存在正相关性(均P<0.001).结论:孕妇脂血对其他生化检验项目均有影响,采用低温离心再处理有一定效果.存在脂血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胆管结扎对大鼠血脑屏障上OCT1/2功能和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探讨胆管结扎(BDL)诱导的肝损伤对血脑屏障(BBB)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 1/2(OCT1/2)功能和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构建BDL大鼠模型,通过试剂盒、Western blot和LC-MS考察BDL大鼠生理生化指标、BBB完整性、皮层OCT1/2蛋白表达和功能以及血浆鹅去氧胆酸(CDCA)浓度.连续 14d灌胃CDCA后测定大鼠生理生化指标、血浆各胆汁酸浓度和皮层OCT1/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BDL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等浓度升高,血浆CDCA浓度升高,金刚烷胺脑血浓度比值(Kp)降低,皮层Claudin-5和Occludin无明显变化,OCT1表达下调,OCT2无明显变化.大鼠灌胃CDCA后,血清AST、ALT和ALP无明显变化,血浆CDCA浓度升高,皮层OCT1表达下调,OCT2无明显变化.本研究表明,BDL大鼠BBB上OCT1功能与表达下调与血液中升高的CDCA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针药结合治疗哮喘的临床优势与针灸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系统梳理针药结合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数据挖掘探讨其潜在的临床优势与针灸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收录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ups等数据库中的近20年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药结合治疗哮喘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及SPSS Modeler 18.0、Gephi0.10.1软件进行文献挖掘分析.结果 ①针刺优势以靶器官功能与多项血生化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为主;中药优势为能进一步增强肺通气功能;针刺与中药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哮喘患者临床疗效.②针刺治疗哮喘重要程度排名前5位的腧穴依次为肺俞、定喘、足三里、肾俞、膻中,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定喘-肺俞支持度最高,其次为脾俞-肺俞;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阴肺经为常用经脉.③体现针刺优势的腧穴处方重视局部选穴,循经选穴,上下配穴.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哮喘是提高疗效的主要原因,其临床优势在于局部与整体兼顾,"标本同治,从肺论治,局部选穴,远近配穴"的临床取穴规律是针刺优势的体现之一,这为针药结合的科学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康人群急进高原前后血生化免疫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平原(海拔57m)成年健康人群急进到高原地区(海拔4300m)后其血生化、免疫等65项指标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指标变化意义.方法 15名平原成年健康人,分别采集他们身处平原地区和高原地区的静脉血,行血生化、免疫等检测,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65项血生化、免疫检查指标中:①上高原后1周与在平原地区比较,变化指标共有12个,其中表现下降趋势的为血脂检查指标APOA(载脂蛋白A)、HDL(高密度脂蛋白)、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5个指标,表现上升趋势的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ORT(皮质醇)、ProBNP(脑利钠肽前体)、C肽、炎症检查指标IL-6(白介素6)、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项目TNT-HS(超敏肌钙蛋白T)7个指标.②下高原后返回平原1周与在高原1周相比,变化指标有10个,其中表现下降趋势的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INSULIN(胰岛素)、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超敏肌钙蛋白T)、LDH(乳酸脱氢酶)6个指标,表现上升趋势的为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P(胰淀粉酶)、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4个指标.③平原人群在急进高原后指标呈下降趋势,在返回平原后逐渐上升的指标为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平原人群在急进高原后呈上升趋势,在返回平原后逐渐下降的指标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超敏肌钙蛋白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人群由平原急进到高原时,肝功能检查指标ALB、NH3的变化,反映了急进高原造成肝功能受损;胰腺检查指标AMYL和血糖检查指标GLU在急进高原后下降反映了机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而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急进高原后升高反映了高原低氧环境中应激激素分泌入血,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能力、肾功能以及心肌受损.机体的多项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返回平原后指标恢复,机体可通过调节来适应高原环境,未对身体造成显著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单纯性sTBI患者共328例,根据受伤后7 d内是否出现ARDS分为ARDS组(107例)和非ARDS组(221例);对患者一般信息(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糖尿病、高血压等)、创伤程度[头颅简明损伤评分(AI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输血及血小板输注情况]以及相关血生化指标[包括碱剩余(BE)、血肌酐(SCr)、尿素氮、降钙素原(PCT)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sTBI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绘制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几乎所有sTBI患者出现ARDS的时间都是在损伤后7 d内,年龄>55岁、血糖、PCT水平、休克、输注血小板>10 U、GCS评分、血清BE<-6 mmol/L、SCr及血尿素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GCS低评分(<8分)、休克、输注血小板>10 U、血PCT≥10.01 μg/L是sTBI后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ARDS组患者病死率(61.5%vs.26.4%)、平均住院时间(d:14.8±3.4 vs.11.4±3.6)、机械通气持续时间(d:11.6±2.8 vs.7.8±2.1)等均高于未出现ARDS组(P<0.05).结论 GCS低评分(<8分)、年龄>55岁、输注血小板>10 U、休克、血PCT≥10.01 μg/L是sTBI后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高危因素患者应早期识别、及时联合干预,有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生化标志物结合APRI对实验室诊断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甘胆酸(glycocholic acid,CG)、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等生化指标联合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小板(PLT)比率指数(APRI)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0例肝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成病毒性肝炎(36例)、肝硬化(36例)和肝癌(18例)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人员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CG、TBA等各项生化指标并通过公式计算相应指数,经统计学分析单个生化指标以及将各生化指标进行不同组合后,分别分析其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探究其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除病毒性肝炎组的FIB-4外,肝病组中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除血清ALT指标外,肝硬化和肝癌组各指标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TBA曲线下面积最大,且灵敏性最高;CG的特异性最高;APRI相关指标数据优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传统肝功能指标;联合CG、TBA、APRI 3个指标进行肝脏疾病诊断时,其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 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血清TBA和CG的诊断效能较高,并且与APRI 3者联合应用在提示肝脏不同疾病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六味地黄汤对阿霉素肾病小鼠尿蛋白及肾小球p-p38 MAPK、α-actinin-4、synaptopodin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汤对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ghy,ADRN)小鼠尿蛋白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PF级雄性C57BL/6 小鼠随机选取 5 只为空白组,余下小鼠以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0.01 g·kg-1)复制ADRN模型,2 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及低、中、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每组 5 只.空白组、模型组予等体积注射用水灌胃,贝那普利组予 0.0013 g·kg-1 贝那普利灌胃,低、中、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分别予 9.75、19.5、39 g·kg-1 六味地黄汤灌胃,每日 1 次,连续8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 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钾;HE染色法、电镜观察小鼠肾脏病理改变及足突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olt检测小鼠肾脏磷酸化p38 MAPK(phosphorylated p38 MAPK,p-p38 MAPK)、α-辅肌动蛋白-4(α-actinin-4)、突触孔蛋白(synaptopodin)的表达;RT-PCR检测小鼠肾脏α-actinin-4、synaptopodin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24 h尿量、血清白蛋白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P<0.05);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部分系膜区扩大、肾小管蛋白管型,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足突广泛融合;α-actinin-4 蛋白及mRNA、p-p38 MAPK蛋白表达升高(P<0.05),synaptopodin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病理改变及足突融合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贝那普利组及中、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 24h 尿蛋白定量减少,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p-p38 MAPK蛋白表达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synaptopodin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5).贝那普利组及低、中、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通路活化和上调α-actinin-4、synaptopodin蛋白及mRNA表达,改善肾脏病理及足突融合,减轻足细胞损伤,减少ADRN小鼠尿蛋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