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腋窝入路内镜辅助背阔肌切取技术在修复Poland综合征胸壁畸形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通过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背阔肌切取技术应用于修复Poland综合征胸部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美容中心招募Poland综合征患者,采用经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背阔肌转移进行胸壁重建或乳房再造(联合乳房假体置入)。术后对背阔肌肌瓣成活情况、胸背部形态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并统计以下数据:背阔肌肌瓣面积、假体体积、对侧乳房手术情况、背阔肌切取时间、前胸壁腔隙分离时间、手术总时间、引流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术后疼痛程度;采用Breast-Q量表重建模块评估女性患者心理社会幸福感、乳房满意度及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采用上肢功能障碍量表(DASH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上肢功能进行评估。采用配对 t检验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Breast-Q量表和DASH量表得分差异。 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22.5±3.9)岁,体质量指数为(20.5±6.1) kg/m 2,其中2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对侧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2例行对侧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术后随访时间(50.4±23.1)个月,重建的乳房或胸壁形态良好,背阔肌肌瓣血供良好,均完全成活,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无明显胸背部形态异常。术后并发症包括血清肿1例,切口裂开1例,皮瓣下移1例,无皮瓣坏死、血肿、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背阔肌肌瓣面积为(437.2±110.0) cm 2,再造乳房使用假体体积为(240.4±46.0) ml。内镜下切取背阔肌时间为(69.0±13.9) min,内镜下分离前胸壁腔隙时间为(32.8±6.0) min,手术总时间为(169.4±16.1) min,术后引流时间为(7.6±1.4) d。术后第1天患者疼痛视觉评分为(2.7±0.5)分,1周后评分下降至(0.8±0.4)分。手术前乳房满意度评分为(27.8±20.8)分,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为(49.6±17.0)分,术后乳房满意度评分为(63.1±11.6)分,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为(68.1±16.7)分,术后乳房满意度评分( t=-9.000, P=0.008)及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 t=-6.543, P<0.001)均显著高于术前。手术前、后DASH量表评分分别为(3.7±3.3)分和(4.0±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60, P=0.276)。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评价为(81.3±16.0)分。 结论:经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的背阔肌转移术为Poland综合征患者的胸壁重建和乳房再造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美学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部外扩张器辅助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外扩张器辅助下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京美医疗美容门诊部美容外科收治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女性患者352例(698侧乳房,6例只做1侧乳房),年龄18~55(33.34±7.04)岁。术前1~28 d佩戴外扩张器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后佩戴外扩张器1~24个月,平均3.5个月。结果:单次脂肪移植量每侧乳房150~460 ml,平均320 ml,术后无明显脂肪液化、感染、乳房内硬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效果明显持久。患者随访6个月至7年,术后效果满意率:患者为84.9 %、手术医师为82.1%。结论:外扩张器辅助下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可有效改善乳房形态、改善轮廓缺陷、增加脂肪移植存活量,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型肉毒毒素提高脂肪隆乳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脂肪隆乳术中,A型肉毒毒素(BTX-A)能否提高脂肪移植的保留率,增加脂肪隆乳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将接受双侧乳房自体脂肪填充女性患者14例,年龄19~41(28±7)岁,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例,均为双侧乳房。试验组双侧乳房接受自体脂肪和BTX-A联合移植,对照组患者双侧乳房只接受自体脂肪移植,脂肪中加入与试验组BTX-A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用三维重建技术计算双侧乳房脂肪移植物保留体积,评估保留率;第三方医师和患者对脂肪移植效果、恢复时间、并发症等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双侧乳房脂肪充盈效果明显,无脂肪栓塞、血管神经损伤、感染、长时间瘀斑等并发症。14例中1例(对照组)右侧乳房脂肪移植后出现液化坏死,经积极处理后恢复正常,3例患者(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包块。三维重建数据及医师和患者评估显示,试验组脂肪移植保留率(51.10±20.56)%明显高于对照组(33.06±1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出现包块及其他并发症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BTX-A联合自体脂肪隆乳明显改善脂肪移植保留率,不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隆乳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隆乳术是一种改善女性身体形象和自信心的手段。随着乳房填充材料以及隆乳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供患者和医师选择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多。通过学习不同技术之间的优缺点,提高医师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最理想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后超声随访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术后不同阶段的超声图像特点,探索超声作为术后影像学评价手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2015年10月至2021年9月进行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根据图像观察手术后不同时间乳房各层次结构(皮肤层、皮下脂肪层、腺体层、乳房后间隙、胸壁肌肉层)是否清晰,有无异常回声,并记录异常回声所在位置、大小、形态、有无钙化及血流信号。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41岁。单次单侧乳房的脂肪注射量为70~300 ml,其中251~300 ml 15例,200~250 ml 36例,小于200 ml 10例。61例患者术后共进行了125次超声检查,每例患者进行了1~4次复查,复查距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47个月。连续观察术后患者的超声图像,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乳房后间隙形成的脂肪带初期呈中等回声带,缺少条索状纹理,随着时间推移,其内逐渐形成较多且清晰的强回声间隔;其二,在乳房皮下脂肪层、腺体层及乳房后间隙均可见局灶性脂肪坏死,初期呈边界不清晰的不规则无回声区,随着时间推移其边缘回声渐增强,形成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无回声区。结论:超声可作为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术后管理的一项有效且必要的手段,能为临床医生准确判断手术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体脂肪颗粒联合硅凝胶假体在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自体脂肪颗粒联合硅凝胶假体在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东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隆乳术治疗的哺乳后乳腺萎缩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取硅凝胶假体隆乳术,观察组采取自体脂肪颗粒联合硅凝胶假体隆乳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乳房美观程度以及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乳房美观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3%比13.24%,χ 2=0.216, 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乳房美观程度均较术前显著提升(56.14%比10.53%、79.41%比13.24%,χ 2=26.684、59.883,均 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美观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6.14%比79.14%,χ 2=7.823, 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7%比4.41%,χ 2=0.391, P>0.05);术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感状态以及日常社交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5.24±6.33)分比(64.85±5.93)分,(62.12±7.84)分比(61.03±6.49)分,(65.92±9.24)分比(67.52±7.21)分, t=0.355、0.851、1.087,均 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感状态以及日常社交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65.24±6.33)分比(80.11±7.95)分,(62.12±7.84)分比(79.69±6.95)分,(65.92±9.24)分比(82.31±6.90)分,(65.92±9.24)分比(82.31±6.90)分,(64.85±5.93)分比(87.53±8.34)分,(61.03±6.49)分比(84.52±7.82)分,(67.52±7.21)分比(88.50±8.04)分, t=11.047、12.661、10.730、18.276、19.061、16.020,均 P<0.05],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情感状态以及日常社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0.11±7.95)分比(87.53±8.34)分,(79.69±6.95)分比(84.52±7.82)分,(82.31±6.90)分比(88.50±8.04), t=5.061、3.617、4.570,均 P<0.05]。 结论:自体脂肪颗粒联合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具有着较好的安全性,且更有助于患者乳房外观形态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滤吸附技术应用于大容量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超滤吸附技术应用于大容量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与美容中心初次行双侧乳房自体颗粒脂肪注射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超滤吸附技术处理脂肪抽吸物并进行双侧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隆乳(超滤组),以临床目前常用的静置法脂肪纯化方法为对照(静置组)。随访时进行乳房触诊和超声检查,并采用三维扫描技术定量对比术前、术后乳房体积差。对随访3个月以上且数据完整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人口统计资料和手术资料,计算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乳房体积保持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正态分布连续型变量以 ± s描述,采用 t检验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连续型变量以 M( Q1, Q3)描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分类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20例女性患者(40只乳房),其中静置组10例(20只乳房),年龄(31.4±2.5)岁,超滤组10例(20只乳房),年龄(28.5±4.4)岁。超滤组脂肪注射量为151.1(125.0, 175.0)ml,静置组为165.0(151.3, 196.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超滤组的术后乳房体积保持率为(62.93±14.06)%,明显高于静置组的(24.97±11.02)%( P<0.01)。术后乳房超声检查时,静置组2只乳房有可触及的结节(<6 mm),1只乳房有超声可探及但临床不可触及的结节(<4 mm),而超滤组仅有1只乳房发现1个油囊(4 mm×2 mm)。超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静置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5.0%(1/20)vs. 15.0%(3/20), P>0.05]。 结论:超滤吸附技术能显著提高大容量脂肪移植的体积保持率,减少并发症,是目前一种较理想的脂肪纯化处理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房假体取出即刻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临床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房假体取出即刻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形体雕塑与脂肪移植中心,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6例行假体取出即刻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2±8.3)岁。通过腋窝切口、乳房外侧与胸壁交界处放射状切口或乳房下皱襞切口取出假体,假体取出后未行包膜切除或切开。用直径2.5 mm三孔品字形钝头吸脂针低负压(-60 kPa)吸脂,4 ℃生理盐水清洗后,用棉垫法浓缩脂肪,以直径2.5 mm的单孔钝头注脂针行脂肪移植。术后定期随访,从并发症、乳房大小、患者满意度及第三方医生评价(总分均为4~20分)等方面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左侧乳房取出的假体体积为(216.2±54.6) ml,右侧为(217.9±53.1) ml。左侧乳房每次移植脂肪为(256.8±55.8) ml,右侧为(258.1±55.7) ml。术后随访(13.5±5.7)个月,B超显示2例(7.7%)患者出现小结节,但乳房触诊未触及,未发现其他并发症。术后胸围较术前减少(1.1±0.8) cm,减小不到一个罩杯。患者满意度评分为(16.8±2.0)分,医生评分为(16.4±1.6)分。结论:对于因各种原因需要取出乳房假体的患者,在假体取出后即刻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可以安全而有效地恢复乳房体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发育性不对称乳房的外科分型与美学设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发育性不对称乳房的分型和治疗策略。方法:2005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发育性不对称乳房成年女性患者203例,年龄18~46(31±8)岁。按照临床表现不同分为3型,分别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估手术效果。结果:203例发育性不对称乳房畸形患者中Ⅰ型86例,占42.36%;Ⅱ型63例,占31.03%;Ⅲ型54例,占26.60%。术后随访161例,占79.3%;平均随访9个月。发生背阔肌肌瓣腋下切口愈合不良1例,血清肿2例,BakerⅠ级包膜挛缩5例,BakerⅡ级包膜挛缩2例,自体脂肪注射隆乳后局部小结节形成1例。患者手术效果评价满意129例,占80.1%;良好24例,占14.9%;一般满意6例,占3.7%;不满意2例,占1.2%。结论:发育性不对称乳房畸形的临床表现多样,3型分类法可较好地指导手术治疗。个性化的美学设计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体脂肪移植在乳房整形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用于乳房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形体雕塑与脂肪移植中心行自体脂肪移植乳房整形的病例资料。采用吸脂机低负压(-60 kPa)吸脂,生理盐水清洗后棉垫吸附法或轻柔离心法处理脂肪,以直径为2.5 mm的钝头注脂针于乳房受区行多层次注射。术后从常规乳腺检查和超声检查、第三方医师对患者手术前、后照片及患者对乳房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评分等方面评估手术效果,各项分数区间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效果越好。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放疗与未放疗组间差异,配对 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胸围差值及医师评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研究纳入449例女性共829侧乳房,患者年龄(37.6±9.4)岁,体质量指数(21.4±2.8) kg/m 2,其中乳房发育不良372例,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42例,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畸形8例,假体隆乳术后27例。449例中有37例术前使用了Brava,包括25例乳房发育不良和12例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乳房发育不良患者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需要(2.0±0.7)次,单侧乳房每次移植量为(244.4±58.1) ml;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乳房再造需移植脂肪(2.9±1.1)次,单侧乳房每次移植量为(223.2±62.4) ml;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畸形矫正需移植脂肪(1.5±0.5)次,单侧乳房每次移植量为(204.0±29.5) ml;假体隆乳术后患者假体取出后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需(2.2±0.8)次,单侧乳房每次移植量为(250.2±30.4) ml。术后随访(14.0±6.8)个月,34例患者乳腺超声发现直径0.1~0.3 cm的囊性结节及良性钙化,5例患者出现可触及结节,3例出现乳房内感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53例双侧乳房发育不良患者术后胸围较术前增加了(4.8±1.0) cm( P<0.01);27例双侧假体隆乳术后患者假体取出、自体脂肪移植隆乳后胸围较术前仅减小了(1.2±1.7) cm( P<0.01)。各组术后第三方医师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高( P<0.05)。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乳房再造的患者医师评分增幅最大,比术前增加了(15.4±4.9)分( P<0.01),且此组中放疗患者术后评分增加了(19.3±2.3)分,高于未放疗者的(13.4±5.5)分( P<0.01)。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乳房再造的患者乳房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最低,分别为(84.6±2.9)分与(84.7±3.2)分;而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畸形矫正的患者两项评分均最高,分别为(88.8±4.0)分与(90.6±3.7)分。 结论:自体脂肪移植可用于因各种原因需行乳房整形的患者,安全且有效,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