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直肠癌组织中CHIP、FAT4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HIP)、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92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检测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HIP、FAT4表达.Spearman秩相关分析CRC组织中CHIP与FAT4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CHIP、FAT4表达与CRC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R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相比于癌旁组织,CRC组织中CHIP阳性率较高[65.22%(60/92)vs.10.87%(8/92)],FAT4 阳性率较低[28.26%(26/92)vs.89.13%(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75、70.300,P<0.001).CRC 组织中 CHIP 与 FAT4 表达呈负相关(r=-0.781,P<0.001).与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CRC组织中CHIP、FAT4阳性率比较,TNM分期Ⅲ期、低分化程度及有淋巴结转移的CRC组织中CHIP阳性率较高,FAT4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P阳性和CHIP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3%(29/60),78.13%(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6.709,P=0.010).FAT4 阳性和 FAT4 阴性患者 3 年生存率分别为 81.25%(13/16),53.95%(4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5.124,P=0.032).TNM分期Ⅲ期、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CHIP阳性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FAT4阳性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CRC组织中CHIP表达升高,FAT4表达降低,两者表达与CRC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有助于评估CRC患者的生存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胃癌患者血清整合素β6和组织中Prox-1、FAT4表达变化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血清整合素β6 和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Prox)-1、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FAT)4 表达变化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胃癌患者 80 例为胃癌组,老年健康志愿者 48 例为对照组.采集空腹肘静脉血4 ml,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整合素β6 浓度;术中采集老年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Prox-1、FAT4 表达.结果 胃癌组血清整合素β6 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组织中Prox-1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FAT4 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肿瘤淋巴结转移分类(TNM)分期Ⅲ~Ⅳ期、肿瘤直径>4 cm、分化程度未分化或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老年胃癌患者血清整合素β6 浓度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4 cm、分化程度中分化或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TNM分期Ⅲ~Ⅳ期、肿瘤直径>4 cm、分化程度未分化或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老年胃癌患者Prox-1 阳性率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4 cm、分化程度中分化或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FAT4 阳性率明显低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4 cm、分化程度中分化或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整合素β6 及组织中Prox-1、FAT4 表达水平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老年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5),其中血清整合素β6 及组织中Prox-1、FAT4 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 0.941],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血清整合素β6 浓度升高,组织中Prox-1 高表达、FAT4 低表达,且与病理指标相关,联合检测可用于对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基于TCGA数据集探讨FAT2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集研究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2(FAT2)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预测并分析FAT2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及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cbioprotal在线分析平台分析TCGA数据库中311例上皮性卵巢癌RNA-SEQ数据,并结合患者的完整生存期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FAT2变异与卵巢癌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应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与FAT2基因相关的蛋白,绘制FAT2相关蛋白网络图,对相关蛋白进行富集分析,分析蛋白富集的信号通路、生理过程及关键下游基因.结果 311例卵巢癌样本中有12例发生FAT2基因变异,变异率为4%,扩增7例(2.3%),错义突变3例(1%),缺失2例(0.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FAT2变异组总生存时间长于无变异组(P=0.0338),无病生存时间与无变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7).与FAT2相关的蛋白有CTNNB1、ARVCF、CTNND1等21个,其中CTNNB1蛋白在卵巢癌中低表达,相关蛋白富集分析到Wnt信号通路、细胞黏附等细胞生理活动.结论 FAT2基因可能可通过诱导Wnt通路中的关键蛋白CTNNB1降解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卵巢癌组织中FAT2高表达是一种预后良好指标,可作为预测患者生存时间,判断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肠癌组织中FAT4和YA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和Yes相关蛋白(YA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FAT4和YA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大肠癌组织中FAT4和YAP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FAT4阳性表达率为32.5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组织中YAP阳性表达率为61.2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T4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有关(均P<0.01),YAP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1).大肠癌组织中FAT4的表达和YAP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4,P<0.01).FAT4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为84.62%,明显高于FAT4表达阴性者的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YAP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为44.89%,明显低于YAP表达阴性者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FAT4表达降低,而YAP表达升高,两者异常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FAT4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临床治疗措施有限,预后极差.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10例TNBC患者新鲜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中FAT4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TNB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FAT4的表达,分析FAT4的表达水平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0例新鲜标本中,TNBC组织中FAT4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均P<0.05),以癌旁组织为参考,TNBC组织中FAT4 mRNA相对表达量为0.482±0.09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437±0.082.60例石蜡标本分中,FAT4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23.33%vs.71.67%,x2=28.104,P<0.001);FAT4的表达与淋巴结状态(P=0.034)、肿瘤大小(P=0.001)、TNM分期(P=0.028)、组织学分级(P=0.023)和Ki-67指数(P=0.031)明显有关,而与年龄(P=0.744)和月经状态(P=0.933)无关;FAT4阳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明显长于FAT4阴性表达患者(42.0个月vs.34.6个月,P=0.037);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FAT4高表达是TNBC患者DFS的独立保护因素(HR=0.52,95% CI=0.29~0.98,P=0.041).结论:FAT4在TNBC组织中呈低表达,FAT4的低表达与TNBC患者的恶性生物学特征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食管鳞癌患者的基因变异及临床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中国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患者的基因变异(genomic alterations,GAs),以明确ESCC的遗传背景;探讨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GAs及预后的相关性,以发现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及新的治疗靶点.方法:选取湖南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ESCC患者4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信息,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评估ESCC组织样本中所有类别的GAs,包括胚系变异和体细胞变异(如点突变、短片段插入/缺失、融合/重排、基因拷贝数变异、长片段插入/缺失等).绘制ESCC患者的GAs景观图,并对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与GAs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在49例ESCC患者中,总共检测到770个GAs,每个患者的GAs个数均在1个以上.其中,GAs个数<10个的病例数为13例,11~20个的病例数为23例,> 20个的病例数为13例.GAs个数可能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值均<0.05).突变率在20%以上的基因包括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TP53)、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2A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A,CDKN2A)、NOTCH1、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2D (histone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2D,KMT2D)、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1(FATatypical cadherin 1,FAT1)和磷酯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 kinase,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K3CA), 扩增率高的基因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3、FGF4、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和FGF19.在有随访数据的42例ESCC患者中,关联分析发现FGF3、FGF4、CCND1和FGF19基因扩增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值均< 0.05),NOTCH1基因突变与TNM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FGF3/FGF4基因扩增组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无扩增组(P值均< 0.05),而CCND1/FGF19基因扩增组的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无扩增组(P<0.05).肿瘤位于胸下段较胸上段及胸中段的预后更好(P值均< 0.05),浸润深度深、分化程度差和TNM分期晚均提示预后不良(P值均<0.05).结论:FGF3、FGF4、CCND1和FGF19基因扩增可能可以作为中国ESCC患者个体化分子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为新型靶向治疗和精准医疗的发展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表达下调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容易发生侵袭转移,恶性程度极高.笔者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 (FAT4)在TNB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预后相关,进而本研究进一步探讨FAT4对TN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及不同TNBC细胞系(BT-549、MDA-MB-231、MDA-MB-468、MDA-MB-436)中FAT4的表达水平.选择其中合适的TNBC细胞系,分别转染FAT4-shRNA(FAT4敲低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以未处理的TNBC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侵袭与转移能力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细胞中Hippo信号通路下游靶点YAP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比较,各TNBC细胞系中FAT4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功能实验选用BT-549细胞和MDA-MB-436细胞.无论在BT-549细胞或MDA-MB-436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AT4敲低组在转染后24、48、72 h的增殖能力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YAP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磷酸化YAP (p-YAP)表达量明显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水平明显降低,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AT4表达水平在TNBC细胞中普遍降低,FAT4表达的降低能增强TNB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减少TNB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AT4降低后Hippo信号通路下游的YAP蛋白磷酸化减少,从而促进EMT进程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FAT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1(FAT1)在肺腺癌不同发展阶段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性肺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9例癌旁组织、21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组织,130例原位腺癌组织、178例浸润性腺癌组织中FAT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FAT1蛋白在4种组织内呈不同程度表达,在癌旁组织、AAH、原位腺癌、浸润性腺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9% (105/329)、100% (21/21)、100% (130/130)和100% (178/178),其表达强度呈递增趋势.在原位腺癌与浸润性肺腺癌之间FAT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FAT1在不同类型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率以附壁型最高,腺泡型及乳头型,微乳头型及实性型最弱(P<0.05),分别为87.1%(27/31)、80.1%(97/120)、55.6%(15/27),并且与脉管侵犯及胸膜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P<0.05).结论 FAT1从正常肺组织到AAH再到原位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表达强度逐渐增强,可能是肺腺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潜在的癌基因.在实性及微乳头亚型中FAT1表达较低且患者生存时间最短,FAT1可能提示预后较差.因此,我们推测FAT1在肺浸润性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可能为肺浸润性腺癌的发生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及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与胃癌预后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及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PTPRO)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12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距肿瘤≥5 cm),对比不同组织中FAT4及PTPRO表达情况,分析影响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正常胃组织中FAT4及PTPRO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胃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FAT4表达情况、PTPRO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淋巴结转移、FAT4阴性、PTPRO阴性均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AT4、PTPRO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预后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过表达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对结直肠癌化疗耐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过表达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 atypical cadherin 4,FAT4)对结直肠癌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人类肠黏膜上皮细胞系FHC、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进行培养,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analysis,RT-PCR)检测FAT4 mRNA的表达水平;过表达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的FAT4,细胞转染48 h后,用RT-PCR检测HCT116细胞中FAT4 mRNA的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AT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用CCK-8法检测FAT4过表达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化疗耐药倍数(resistance fold,RF);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免疫共沉淀(co-immuoprecipiated,Co-IP)检测FAT4与p53、鼠双微粒体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2,MDM2)蛋白的相互关系;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53、磷酸化p53(phosphorylate-p53,p-p53)和MDM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FAT4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36±0.12),正常人类肠黏膜上皮细胞中FAT4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02±0.35)(P<0.05);FAT4在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呈低表达;对照组转染效率为89.58%,实验组为90.05%;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均随奥沙利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FAT4 mRNA的相对表达量、FAT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升高,IC50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RF分别为5.65、5.75和2.18倍;Co-IP实验结果显示,FAT4与p53、MDM2均存在特异的相互作用;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升高,MDM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FAT4过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降低化疗耐药性,该作用可能通过调节MDM2-p53通路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