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CHOP样方案治疗后间质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R-CHOP(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和R-CDOP(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脂质体多柔比星+泼尼松)方案治疗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后间质性肺炎(IP)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初诊54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R-CDOP方案25例,接受R-CHOP方案29例。比较依据不同临床因素分层患者IP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应用R-CDOP方案[R-CDOP方案比R-CHOP方案:32.0%(8/25)比3.4%(1/29)]、治疗前乳酸脱氢酶水平正常[正常比升高:29.0%(9/31)比0(0/23)]、嗜酸粒细胞计数>0.1× 10 9/L[>0.1× 10 9/L比≤0.1×10 9/L:28.0%(7/25)比6.9%(2/29)]、Ki-67阳性指数<80%[<80%比≥80%:23.1%(9/39)比0(0/15)]患者的IP发生率高(均 P<0.05),年龄、性别、吸烟史、基础疾病、分期、国际预后指数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分型、B症状、β 2-微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分层患者间IP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R-CDOP方案是间质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CDOP方案比R-CHOP方案: OR=2.898,95% CI 1.358~6.176, P=0.008)。 结论:应用R-CDOP方案化疗增加了DLBCL患者IP发生风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及加强预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伊布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伊布替尼联合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脂质体及甲泼尼龙(I-MID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R/R PCNS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8例R/R 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给予伊布替尼(560 mg/d,连用21 d)、甲氨蝶呤(3.5 g/m 2,第1天)、异环磷酰胺(1.5 g/m 2,第2天)、多柔比星脂质体(25 mg/m 2,第3天)、甲泼尼龙(80 mg/d,第1~3天),每21天为1疗程,治疗1~6个疗程。参照2005年国际原发神经系统淋巴瘤合作组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以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根据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4.0版对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进行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结果:18例患者经(3.8±1.7)个(1~6个)周期I-MIDD方案治疗后,其中10例达到完全缓解,5例达到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总有效比例为15/18。1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3~27个月)。至末次随访,完全缓解6例,复发5例,进展6例,死亡1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个月(1~27个月);总生存期为3~27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分别为42.8%和87.4%。药物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为主,24.6%(17/69例次)的患者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Ⅲ~Ⅳ级)。Ⅲ级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2例,其中真菌性肺炎1例,泌尿系感染1例;Ⅰ~Ⅱ级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21例。结论:I-MIDD方案治疗R/R PCNSL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或可作为R/R PCNSL的挽救治疗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非血缘脐带血移植成功治疗复发难治性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肠穿孔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非血缘脐带血移植(UCBT)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的1例复发难治性EBV-HLH合并肠穿孔,最终接受UCBT治愈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1岁6个月,因"发热15 d,皮疹9 d"为主诉入院,主要表现为高热,肝、脾、淋巴结大,快速进展的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骨髓涂片可见吞噬血细胞,2015年9月确诊为EBV-HLH,按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制定的HLH-2004方案化疗,维持期间2次复发,给予挽救性二线方案"培门冬酰胺酶、阿霉素脂质体、依托泊苷、甲泼尼龙"(L-DEP方案)化疗,化疗后评估噬血细胞综合征指标完全缓解,突发肠穿孔,紧急外科手术行小肠造瘘术,病情稳定后,给予"氟达拉滨+白消安+环磷酰胺"方案(Flu+BU+CY方案)预处理后行UCBT,全程静脉营养支持,移植后第13天中性粒细胞植入,第35天血小板植入,嵌合率为100%,植入成功;移植后第15天出现肝小静脉闭塞征,移植后第22天出现真菌性肺炎,移植后第26天出现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Ⅱ度,给予相应治疗好转;移植后第49天行二期肠造瘘关瘘术;现随访至移植后70个月,患儿一般状况良好,病情持续缓解,无慢性GVHD及其他合并症。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EBV-HLH的唯一有效手段;无合适同胞或非血缘供者时,非血缘脐带血干细胞可作为移植物来源;肠穿孔术后肠造瘘不是移植禁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九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确诊的9例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表现、组织病理学、治疗及预后等。9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57~79岁,均有肠梗阻及口服液体石蜡史。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发热,5例患者合并憋喘,所有患者均可闻及干、湿啰音。受累肺叶以右肺下叶最常见,9例患者均累及右肺下叶,其次受累肺叶为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及中叶(分别6例)。胸部CT表现以渗出(7例)和实变(6例)最多见,其次为小叶间隔增厚(5例)及胸腔积液(4例);病灶呈近似脂肪低密度改变(3例)为其相对特异性影像学表现。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及脂肪细胞样细胞。经糖皮质激素及反复肺泡灌洗治疗后好转6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例。提示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技术是有效的确诊手段,反复肺泡灌洗联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轻质白油致儿童脂质性肺炎并发肺空洞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ELP)是指外界油脂类误吸入肺内,在肺部异常沉积所致的肺部急慢性炎性反应、局部肺纤维化或肉芽肿,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合并肺空洞的患者少有报道。回顾1例吸入轻质白油引起ELP伴肺空洞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报道,为类似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静悄悄的肺部阴影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报道1例老年女性患者,主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1年,咳嗽咳痰2个月”就诊。患者胸部CT提示双肺实变及磨玻璃影,纵隔窗可见实变内部低密度影,既往因鼻咽癌放疗及长期薄荷油滴鼻病史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通过肺穿刺活检病理及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证实为外源性脂质性肺炎,停用滴鼻油后症状好转。本患者的诊治过程提醒临床医生应重视对误吸危险因素的识别和管理,提高对误吸相关肺部综合征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脂质体多柔比星强化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脂质体多柔比星强化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20例应用脂质体多柔比星强化预处理方案allo-HSCT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移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白细胞植活中位时间17 d(13~23 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22.5 d(最短13 d,最长>90 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慢性GVHD分别有2例和1例;出血性膀胱炎8例,EB病毒血症15例,巨细胞病毒血症8例,败血症1例,急性肝损伤1例,真菌性肺炎2例。中位随访31.7个月(0.8~53.8个月),1例患者移植后第25天发生颅内感染而死亡;3例患者随访期内复发,其中2例死亡;其余16例患者随访期复查均为100%供者基因。结论:脂质体多柔比星强化预处理方案allo-HSCT治疗白血病效果较好,提高预处理强度未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EB病毒、巨细胞病毒血症发生率虽然较高,但积极治疗后均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CHOP样方案治疗相关间质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应用R-CHOP样方案化疗后发生间质性肺炎(I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377例CD20阳性B-NHL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将患者分为R-CHOP样化疗组(275例)和CHOP样化疗组(102例)。分析依据不同临床相关因素分层患者的IP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I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77例患者中38例(10.08%)发生IP;R-CHOP样化疗组和CHOP样化疗组IP的发生率分别为13.09%(36/275)、1.96%(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169, P<0.01)。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方案中是否有脂质体多柔比星以及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IP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09%(36/275)比1.96%(2/102),18.18%(22/121)比6.25%(16/256),15.43%(27/175)比5.45%(11/202),均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利妥昔单抗( OR=6.761,95% CI 1.369~33.711, P=0.020)及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 OR=7.443,95% CI 2.132~8.199, P=0.001)是影响I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在B-NHL患者中R-CHOP样方案化疗增加了IP的发生;应用利妥昔单抗、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发生IP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赫曼斯基-普德拉克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炎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报道1例有白化病的中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高分辨率CT可见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外科肺活检病理发现泡沫样、富含蜡样脂质脂褐素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局灶肺泡管及肺泡囊细支气管化生伴蜂窝肺形成,因不排除基因突变,行基因分析为HPS-1突变,确诊赫曼斯基-普德拉克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经抗纤维化治疗但病情仍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片仔癀对情志内热诱导流感病毒易感性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本研究在中医情志致病理论指导下,基于课题组前期利用小鼠拘束应激附加H1N1感染构建情志内热诱导流感病毒易感模型,评价了名优清热中成药片仔癀对流感病毒易感性的作用.方法 小鼠拘束应激18 h后滴鼻感染H1N1流感病毒,记录小鼠的体征和体质量变化,统计各组小鼠的发病率.在病毒感染后的第4日取肺脏组织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检测病理情况和炎症水平;分别通过Western blot和试剂盒检测脂质过氧化终产物水平;利用氧化磷脂组学检测肺组织中各类氧化磷脂的含量.结果 片仔癀能够显著降低情志应激小鼠感染流感病毒的发病率,抑制肺组织流感病毒复制与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肺部炎症,缓解脂质过氧化终产物堆积.氧化磷脂组学结果显示,情志应激附加流感感染小鼠肺组织中氧化磷脂酰胆碱和氧化磷脂酰乙醇胺水平均明显增加,片仔癀给药能显著降低磷脂过氧化水平.结论 清热中药片仔癀对情志内热诱导的流感病毒易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磷脂过氧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