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冲振荡肺功能与常规肺通气功能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分析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常规肺通气功能(PFT)在儿童哮喘控制水平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20年3月至12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323例,按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分为控制组(123例)、未控制组(200例)。两组患儿均行PFT[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 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 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和IOS[频率在5 Hz时的呼吸系统总阻抗(Z5)、频率在5 Hz时的阻抗(R5)、频率在20 Hz时的阻抗(R20)、频率在5 Hz时的电抗(X5)、频率在5 Hz时的阻抗-频率在20 Hz时的阻抗(R5-R20)、电抗面积(AX)、共振频率(Fres)]检测。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 Mann- Whitney U秩和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PFT与IOS参数对哮喘未控制的预测价值。 结果:1.两组哮喘患儿PFT指标比较:控制组FEV 1、FEV 1/FVC、PEF、FEF 50、FEF 75、MMEF(%)水平均高于未控制组[(104.41±12.38)%比(98.89±16.61)%、100.50(94.40,103.50)%比96.00(89.83,101.88)%、(100.29±15.31)%比(93.19±18.43)%、85.60(70.60,96.60)%比72.35(57.08,91.10)%、67.20(53.60,81.70)%比56.80(41.10,74.73)%、80.70(66.80,95.10)%比69.50(54.03,90.05)%](均 P<0.01)。2.两组哮喘患儿IOS指标比较:控制组Z5、R5、R20、R5-R20、X5、AX、Fres水平低于未控制组{68.58(63.29,77.43)%比81.27(70.93,91.96)%、68.91(62.94,77.60)%比80.61(70.02,89.29)%、75.78(67.50,87.55)%比82.97(71.50,95.50)%、0.51(0.43,0.59) [kPa/(L·S)]比0.62(0.53,0.74) [kPa/(L·S)]、69.31(59.93,79.14)%比86.48(70.00,102.48)%、1.11(0.76,1.60) kPa/L比2.14(1.42,2.85) kPa/L、18.21(16.06,19.56) Hz比20.56(18.92,22.81) Hz}(均 P<0.01)。3.在控制组中,有31例(25.20%)患儿存在PFT指标异常。4.在未控制组中,有95例(47.50%)患儿存在PFT指标异常,仅有20例(10.00%)患儿存在R5>120%预计值和/或R20>120%预计值。5.IOS指标预测哮喘未控制的ROC曲线分析结果:Z5、R5、R5-R20、X5、AX、Fres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其中AX对哮喘未控制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785,95% CI:0.735~0.835),灵敏度为78.50%,特异度为64.20%;PFT指标AUC均<0.7,其中FEF 50、MMEF的AUC最大。 结论:PFT、IOS在评估儿童哮喘控制水平方面均有较好的敏感性,IOS对预测哮喘未控制有较好的价值,其中AX对哮喘未控制的预测价值最高。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不仅需要借助C-ACT评分等主观评价,更需要PFT、IOS等客观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哮喘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动态监测。脉冲振荡(impulse oscillometry,IOS)肺功能检查因其相对简单的操作要求以及对肺气道功能检查的独特性,在支气管哮喘的诊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临床上对于IOS检查的临床意义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应用上尚未得到共识。该文通过对IOS检查在儿童哮喘的诊断、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哮喘控制、哮喘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医生对IOS检查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stograph法激发试验及小气道功能指标诊断哮喘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Astograph法激发试验及小气道功能指标诊断哮喘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三家医院的哮喘患者86例,并以40例非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依次完成基本资料采集、脉冲震荡检查、肺常规通气功能、Astograph法激发试验。比较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常规肺功能指标、脉冲振荡指标、反应阈值(Dmin),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哮喘组Dmin、用力呼气50%肺活量(余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MEF 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余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MEF 25)、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低于非哮喘组( P<0.05)。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阻力(R 5)、中心气道阻力(R 20)、外周阻力(R 5-R 20)、外周弹性阻力(X 5)、共振频率(Fr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哮喘患者的Dmin与MEF 50、MEF 25、MMEF呈正相关( r=0.295、0.306、0.381,均 P<0.05)。Dmin诊断哮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8(95% CI:0.950~1.000),最佳截断值为13.609 Units,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46和0.968。MEF 50、MEF 25、MMEF诊断哮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0.738,0.68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990 L、1.685 L、3.445 L。 结论:Astograph法激发试验快速、安全、准确,适用于协助哮喘诊断。MEF 50、MEF 25可能与哮喘的诊断有关,能够预测气道高反应性。MMEF、MEF 50和MEF 25在哮喘的诊断意义优于脉冲振荡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且处于COVID-19确诊后3~8周的13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分为哮喘控制良好组(84例)与哮喘控制不佳组(54例)。比较2组哮喘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确诊哮喘时长、吸入过敏原阳性比例、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比例、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史)。分析哮喘患儿COVID-19的临床特征(包括临床分型、临床表现、治疗和影像学表现)。比较2组哮喘患儿COVID-19确诊前3个月内和就诊当日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常规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一秒率(FEV 1/FVC)、呼气流量峰值、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 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 7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脉冲振荡技术测定肺功能指标包括共振频率(f res)、5 Hz下的电抗(X 5)、5 Hz下的阻力(R 5)、20 Hz下的阻力(R 20)、5 Hz与20 Hz下的阻力差值(R 5-R 20)和电抗面积(AX)]。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患儿COVID-19确诊后肺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结果:哮喘控制良好组男60例,女24例,中位年龄7岁;哮喘控制不佳组男39例,女15例,中位年龄8岁。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133例(96.38%)为轻型COVID-19,5例(3.62%)为中型COVID-19;临床表现有发热[132例(95.65%)]、咳嗽[106例(76.81%)]、喘息[18例(13.04%)]、腹泻[14例(10.14%)]等。所有患儿治疗均以解热镇痛药和中成药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型COVID-19患儿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肺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磨玻璃影。哮喘控制不佳组患儿的咳嗽时长和喘息发生率均高于哮喘控制良好组[6(4,8) d比4(3,6) d,22.22%(12/54)比7.14%(6/84),均 P<0.05]。COVID-19确诊后,哮喘控制良好组FEV 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pred)、FEF 50%pred、FEF 75%pred和MMEF%pred较COVID-19确诊前均降低,哮喘控制不佳组FEV 1%pred、FEV 1/FVC%pred、FEF 50%pred、FEF 75%pred和MMEF%pred较COVID-19确诊前均降低;哮喘控制良好组X 5%pred、R 5-R 20和AX较COVID-19确诊前均升高,哮喘控制不佳组f res、R 5-R 20、AX较COVID-19确诊前均升高(均 P<0.05)。哮喘控制不佳组FEV 1、FEV 1/FVC、FEF 75和MMEF下降率均较哮喘控制良好组高,f res和R 5-R 20上升率均较哮喘控制良好组高(均 P<0.05)。哮喘控制不佳组FEV 1下降≥8%、MMEF下降≥25%比例均高于哮喘控制良好组[35.19%(19/54)比14.29%(12/84),51.85%(28/54)比21.43%(18/84),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控制不佳是哮喘患儿COVID-19确诊后肺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OR=8.000, P=0.008)。 结论:COVID-19会导致哮喘患儿肺功能水平下降,且哮喘控制不佳的患儿肺功能水平下降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与小气道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鼻腔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疾病,与哮喘高度相关。小气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气流阻塞的主要部位,也是检测气道损伤的敏感部位。对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是否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尚不清楚,目前常用的肺功能测定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脉冲震荡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小气道功能评估方法。研究发现,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小气道可能受损,特别是合并哮喘的患者,评估此类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对于哮喘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小气道功能肺量计检查方法、脉冲震荡评估技术、与小气道功能的关系及小气道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的监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相关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就诊患儿,按就诊顺序依次纳入200例慢性咳嗽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将100例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cough variant asthma,CVA)作为观察组,100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儿(post infection cough,PIC)作为对照组。患儿均根据病情需要行肺通气功能及肺功能指标监测。比较两组的通气指标和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呼吸系统阻力(Z 5)、总呼吸道黏性阻力(R 5)、中心气道黏性阻力(R 20)、周边气道黏性阻力(R5-R 20,反映小气道的阻力)、周边气道弹性阻力(X 5,反映周边气道的顺应性),共振频率(Fres),以及1s用力呼气量(FEV 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 1/FVC。 结果:观察组: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障碍,57.0%(57/100)患儿的支气管舒张试验(+)。对照组患儿均存在气道高反应,14.0%(14/100)患儿有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FEV 1、FVC均明显降低( t=5.160、16.678,均 P<0.05);FEV 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743, P>0.05)。观察组Z 5、R 5、R 20、R 5:R 20及Fre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5.270、2.143、3.271、13.558、7.774,均 P<0.05)。 结论:临床可通过肺通气和肺功能监测对慢性咳嗽患儿做出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功能检查技术规范——脉冲振荡技术检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脉冲振荡(IOS)检查技术是一种基于强迫振荡技术的测量呼吸阻力的方法,检查过程中患者仅需自然平静呼吸,操作简便,适用人群广泛,提供呼吸生理参数丰富。为促进IOS检查在我国的规范化应用和推广,本文结合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并参照国外指南建议,对IOS检查规范的制定背景、适应证和禁忌证、仪器校准、检查方法和标准操作流程、可接受测试和重复性等质量控制要求、各检查指标及图形含义、检查结果解读、预计值及正常值参考范围、报告格式模板以及在评估气道通畅性、气道可逆性及反应性、小气道功能及新兴研究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相关诊断和评估阈值给予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功能检查临床应用研究进展(2022-2023)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针对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的肺功能检查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总结评价。期间,我国发布了肺功能检查技术规范——脉冲振荡技术(IOS)检查,对IOS的检查方法、质量控制提出技术规范和临床应用建议;并发布了开展便携式肺功能检查的中国专家共识。我国的肺量计国家卫生行业标准202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分别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健康成人及4~17岁儿童IOS的参考值和预计值方程式;建立了适用于科普、基层推广和疾病早期筛查的基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和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三项呼气流量指标的肺龄评估方程。在肺功能评估及临床应用方面,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肺功能损害受基因和环境等因素影响,肺功能发育轨迹异常的早期识别为肺功能损害治疗提供了早期预防和治疗的机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需结合临床与肺功能,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可预测COPD恶化风险和病死率等,可考虑纳入COPD的多维评估工具。IOS可预测学龄前哮喘儿童学龄时期的肺功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需注意肺功能长期随访,以及肺功能异常和症状的治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可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和预后提供信息,监护和维持肺功能有助于预防痴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脉冲振荡肺功能正常参考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建立我国健康人群IOS正常值范围。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关键词组合全面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万方、CNKI及PubMed数据库)自1997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以来所有相关期刊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9篇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质量评估、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成人(18~82岁,4 507例)的呼吸总阻抗、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周边气道阻力、弹性阻力以及响应频率分别为(0.380±0.093) kPa·L -1·s -1、(0.346±0.099) kPa·L -1·s -1、(0.296±0.077) kPa·L -1·s -1、(0.059±0.049) kPa·L -1·s -1、(-0.108±0.045) kPa·L -1·s -1及(12.721±2.987) Hz。健康儿童(1.3~14岁,3 336例)的呼吸总阻抗、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周边气道阻力、弹性阻力以及响应频率分别为(0.768±0.196) kPa·L -1·s -1、(0.729±0.175) kPa·L -1·s -1、(0.537±0.151) kPa·L -1·s -1、(0.177±0.264) kPa·L -1·s -1、(-0.231±0.095) kPa·L -1·s -1及(17.045±3.633) Hz。健康儿童IOS正常值均明显高于健康成人( P值均<0.05)。各地域IOS正常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1)。 结论:本研究首次总结并归纳分析了我国IOS正常值的范围。我国IOS正常值儿童明显高于成人,不同地域的IOS正常值亦存在差异。目前诊断标准具有相对局限性,建议进行大样本量统一检测标准的多中心研究,建立适合我国人群的正常预计值方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脉冲振荡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气道阻力表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气道阻力测定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COPD患者,以上一年度急性发作次数,分为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组( n=32)与非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组( n=47),健康对照组为正常体检者30人,采用IOS测定的气道阻力及频谱微分均值图,肺功能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FEV 1/FVC等指标并比较。 结果: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组较非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组吸-呼相X5差值(ΔX5)升高(0.14±0.03比0.09±0.03, P<0.05),电抗流量依赖性降低(-0.70±0.13比-0.60±0.09, P<0.05),2组FVC、FEV 1、FEV 1%pred、FEV 1/FVC、黏性阻力总气道阻力、周边气道阻力,呼吸阻抗中周边气道弹性阻力(X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多重线性相关提示年发作次数与ΔX5、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IOS肺功能测定ΔX5可用于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