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辅助下的个性化"1+1+X"延续护理模式用于宫腔粘连术后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术后基于微信的"1+1+X"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6月本院拟行宫腔镜手术的宫腔粘连引起的不孕不育患者12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微信为基础的"1+1+X"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E2)、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E2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0.91±0.22cm、46.49±6.83nmol/L)均优于对照组(0.72±0.15cm、36.16±6.25nmol/L),观察组宫腔粘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15.6%),护理满意度(92.2%)高于对照组(73.4%)(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1+1+X"连续护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宫腔粘连术后患者的生育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切除的护理配合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现代医学装备的发展,国内外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技术得到快速提高.对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的治疗,外科手术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1].自1997 年Hüscher等[2]报道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此后微创无瘢痕的理念在甲状腺外科受到关注,目前国内腔镜甲状腺手术路径主要包括胸乳入路、经口入路、腋窝入路、锁骨下入路及机器人手术等[3-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浙江省荣军医院接受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快速康复外科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负性情绪、配合度、并发症以及护理质量指标评分。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3.12±0.96)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6.19±1.13)h]、下床活动时间[(2.08±0.59)d]、住院时间[(6.14±1.2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5.47±0.83)分、(8.87±1.52)h、(3.47±1.15)d、(8.35±1.4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379、7.959、6.064、6.416,均 P<0.05);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8.59±1.13)分]、焦虑评分[(28.64±2.95)分]、配合度(93.75%)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288、6.093,χ 2=4.200,均 P<0.05);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管道护理[(8.43±1.12)分]、心理状态[(8.71±1.26)分]、健康意识[(9.73±0.24)分]、并发症护理[(8.51±1.09)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5±1.23)分、(6.69±1.19)分、(7.62±1.23)分、(7.58±1.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009、6.538、9.521、3.310,均 P<0.05);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893, P<0.05)。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患者的配合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后手术结局、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后手术结局、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结局、疼痛及胃肠功能情况。结果:实施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数字评分(NR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恢复普食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的手术结局,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症状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自护能力、自我管理效能及主观症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自护能力、自我管理效能及主观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症状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自我管理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主观症状〔中文版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1个月,两组AHSMSRS、GSES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SNOT-20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相同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对比,AHSMSRS、GSES得分更高,SNOT-20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策略的健康教育可引导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有利于主观症状的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160例,以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在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两个小组患者人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并发症状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人均住院时间及费用、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腹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也远低于前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所收获的成效远胜于以往所运用的常规护理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耳穴压豆联合足三里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足三里穴位贴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并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术后恢复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55)与对照组( n=55)。对照组术后给予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术前耳穴压豆联合术后足三里穴位贴敷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呕吐、腹胀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腹腔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6.33±2.48)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50±2.20)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1.22±2.45)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7±2.0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9.59、24.06,均 P<0.05)。观察组术后呕吐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10.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9.59、24.06,均 P<0.05)。 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术前应用耳穴压豆联合术后足三里穴位贴敷,能够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8—2020年中国结直肠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中国结直肠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风险因素,为我国结直肠术后SS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基于国家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网2018—2020年开展的多中心研究,提取3年中所有接受结直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全国50家医院收治的2 122例结直肠手术患者,其中男性1 252例,女性870例;中位年龄为63(16)岁;中位体质指数为23(4.58)kg/m 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数据,排除未成年、孕妇或接受妇产科手术、接受泌尿系统手术、行腹膜后位手术和体表包块切除以及有补片等植入物的手术者。主要结局指标为结直肠术后30 d内SSI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30 d内病死率、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依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SSI组和非SSI组,分析结直肠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进行亚组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以 M( I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 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结直肠术后SSI发生率为5.6%(119/2 122);其中浅部切口感染占39.5%(47/119)、深部切口感染占20.2%(24/119)、器官(间隙)感染占40.3%(48/119)。与非SSI组比较,SSI组患者病死率更高[2.5%(3/119)比0.1%(3/2 003),χ 2=22.400, P=0.003],ICU住院时间更长[0(1)d比0(0)d, U=131 339, P<0.001]、术后总住院时间更长[18.5(12.8)d比9.0(6.0)d, U=167 902, P<0.001]、住院费用更多[7.5(4.9)万元比6.0(3.1)万元, U=126 189,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1.782,95%CI:1.173~2.709, P=0.007)、术前白蛋白<35 g/L(OR=1.680,95%CI:1.089~2.592, P=0.019)、污染或感染切口(OR=1.993,95%CI:1.076~3.689, P=0.028)、行急诊手术(OR=2.067,95%CI:1.076~3.972, P=0.029)、行开腹手术(OR=2.132,95%CI:1.396~3.255, P<0.001)以及手术时间≥3 h(OR=1.804,95%CI:1.188~2.740, P=0.006)为结直肠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进行备皮(OR=0.478,95%CI:0.310~0.737, P=0.001)为SS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开腹手术组SSI发生率为10.2%(69/675),显著高于腹腔镜(或机器人)组(3.5%,50/1 397)(χ 2=39.816, P<0.001),对接受开腹手术患者和接受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患者分别进行亚组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或感染切口(OR=2.168,95%CI:1.042~4.510, P=0.038)、手术时间≥3 h(OR=2.072,95%CI:1.171~3.664, P=0.012)为接受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进行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OR=0.428,95%CI:0.227~0.807, P=0.009)、备皮(OR=0.356,95%CI:0.199~0.634, P<0.001)是避免该类患者发生SSI的独立保护因素。对接受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患者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292,95%CI:1.138~4.617, P=0.020)和合并高血压(OR=2.265,95%CI:1.234~4.159, P=0.008)是结直肠术后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2018—2020年结直肠手术后SSI整体发生率为5.6%,为减少结直肠术后SSI的发生,应尽量选择微创手术;术前备皮和机械性肠道准备是预防开腹手术后SSI的有效手段;围手术期应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切口污染严重的患者予以关注、加强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电针对实施ERAS术前禁食禁饮策略的肝胆手术患者胃排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电针对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术前禁食禁饮策略的肝胆手术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当日第1台择期腹腔镜肝叶或胆囊切除术患者76例,性别不限,年龄18~75岁,BMI 18~25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8):对照组(C组)和电针组(EA组)。2组均采用ERAS术前禁食禁饮策略:术前晚20:00后禁固体食物,20:00至22:00服用12.5%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800 ml,术日晨5:30至6:00服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400 ml。EA组术日晨7:30行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中脘、内关、太冲穴;C组采用假穴位电刺激。所有患者8:00行胃窦部超声检查,测量平卧位和右侧卧位横截面积(CSA),计算胃容量(GV)、胃容积/体重比值(GV/W)、右侧卧位CSA/体重比值(CSA/W),进行Perlas A半定量评级。麻醉诱导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食管入口处黏液胃蛋白酶水平,记录阳性表达情况。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期间恶心、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EA组平卧位CSA、右侧卧位CSA、GV、CSA/W、GV/W、Perlas A半定量分级和胃蛋白酶阳性率降低,恶心发生率降低( P<0.05)。 结论:电针可促进实施ERAS术前禁食禁饮策略的肝胆手术患者胃排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快速康复理念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8例,入组患者均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机体康复以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拔管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经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干预,不仅能促进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改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还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