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心辨治耳鸣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阐述从心辨治耳鸣的理论依据,认为心寄窍于耳,与耳藏神相通、气血相关、经络相连,心神失调,心气、心血亏虚等均为引发耳鸣的重要病机。从心辨治耳鸣的常见证型有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上炎、痰热扰心、心血瘀阻等,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治疗上常配合中医辅助疗法,如针刺、运动灸、耳灸、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泡洗、足底按摩、推拿、拔罐等,效如桴鼓。并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耳穴压豆联合足三里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足三里穴位贴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并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术后恢复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55)与对照组( n=55)。对照组术后给予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术前耳穴压豆联合术后足三里穴位贴敷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呕吐、腹胀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腹腔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6.33±2.48)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50±2.20)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1.22±2.45)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7±2.0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9.59、24.06,均 P<0.05)。观察组术后呕吐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10.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9.59、24.06,均 P<0.05)。 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术前应用耳穴压豆联合术后足三里穴位贴敷,能够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医三联护理联合规范化疼痛管理在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联合中医三联护理对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患肢疼痛、肿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由同一组医师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均给予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进行基础镇痛并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三联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肿胀指数、术后康复速度、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术后1、3、7 d时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量表(VAS)评分和肿胀度低于术前1 d,且观察组术后1、3 d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3、7 d时的肿胀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联合中医三联护理用于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干预有利于减轻术后患肢疼痛和肿胀,加快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医护理方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TKA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中药浴足、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术后1、3、7、14、45 d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术后1、3、7、14 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术后1、3、7 d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RO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TKA,能够促进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便秘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帕金森病便秘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阳气虚衰,兼肝郁痰凝,病性为本虚标实。中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中药复方、针灸治疗、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刮痧、按摩等多种疗法,疗效确切、优势明显,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辨证分型,优化疗效评定标准,提高研究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耳穴压豆对曼月乐环术后患者阴道点滴出血的干预作用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耳穴压豆对曼月乐环术后患者阴道点滴出血的干预作用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有效改善曼月乐环术后患者阴道点滴出血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法:将从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曼月乐环术后阴道点滴出血患者84例纳入研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避孕药治疗,试验组则予以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患者的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小腹疼痛情况、性生活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情况、治疗前后主观幸福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小腹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评分比较对照组较高,而消极情感评分比较对照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耳穴压豆对曼月乐环术后患者阴道点滴出血的干预作用较佳,且可有效缓解患者小腹疼痛,提高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主观幸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行THA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0)和观察组( 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内服干预。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χ 2=4.27, P=0.036)。术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术后2周,观察组血红蛋白、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7.11、-5.81,均 P < 0.05);术后1 d、3 d、2周,观察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视觉模拟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术后3 d、2周,观察组C反应蛋白、患肢大腿及小腿周径均低于对照组( t=2.34、6.85、4.47,3.89、6.63、4.35,均 P < 0.05)。观察组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58±2.43)d、(7.14±2.18)d,均短于对照组的(5.47±2.35)d、(9.13±2.14)d( t=3.54、4.12,均 P < 0.001)。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0%(2/40),低于对照组的10.0%(4/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72, P=0.396)。 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有助于促进老年人股骨颈骨折THA术后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生姜脐部热敷联合耳穴压豆对改善AECOPD患者无创通气患者腹胀症状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探讨生姜脐部热敷联合耳穴压豆对改善AECOPD无创通气患者腹部症状的改善效果。选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80例AECOPD患者,观察组采用生姜脐部热敷联合耳穴压豆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和胃肠功能情况、干预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生姜脐部热敷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改善AECOPD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的胃肠功能和血气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耳穴压豆疗法对防治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视力下降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疗法对海军青少年航校学生视力下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4月海军青少年航校19级、20级学生4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andolt环形视力表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双眼裸眼视力均未低于0.8的学生纳入对照组(21人);单只裸眼视力0.8及以下的学生纳入干预组(19人)。干预组学生将王不留行籽耳穴贴贴压于所选耳穴区敏感点,每次贴压一侧,1周后更换为另一侧,于每日8点、11点、18点按压耳穴压豆处3 min;对照组学生仅于相同时间点闭目休息3 min。持续5周后比较2组学生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干预组学生在治疗后视力明显上升( P<0.05),对照组视力则明显下降( P<0.01)。干预组学生治疗有效率为79.17%(19/24),对照组为4.76%(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耳穴压豆疗法能有效防治海航学生的视力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耳穴埋豆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耳穴埋豆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耳穴埋豆组(A组, n=53)、半夏白术天麻汤组(B组, n=54),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耳穴埋豆组(C组, n=53),三组分别接受耳穴埋豆、半夏白术天麻汤及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连续治疗10 d,比较三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的情况。 结果:B、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眩晕、颈肩痛、头痛及日常生活和工作各项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C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P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C组LVA、PVA、BA血流速度明显快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C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与耳穴埋豆联合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脑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度,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