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350例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采用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资料,术式均为甲状腺右侧叶及峡部切除术+右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入组350例患者,其中女性303例,男性47例,年龄(36.3±9.2)岁。pT1a期287例,pT1b期62例,pT2期1例,无T3及T4期患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中转开放。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8.11±4.65)枚(范围:1~31枚)。右侧ⅥB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2±1.86)枚(范围:1~12枚)。14.86%(52/350)的患者存在ⅥB区淋巴结转移,0.86%(3/350)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0.86%(3/350)出现术后血肿。结论: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可以清扫ⅥB区淋巴结,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术后颈部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对患者术后颈部疼痛不适和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由同一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实施的传统开放手术( n=69)或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 n=48)治疗的PTC女性患者共117例,术后3 d和6个月接受颈部疼痛评分,颈部损伤指数和吞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术后6个月进行手术瘢痕评估和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应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率或构成比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3 d,开放手术组和腋窝腔镜手术组颈部疼痛评分分别为(2.13±1.07)和(2.31±1.07)( P=0.368);颈部损伤指数分别为(5.13±3.02)和(5.31±3.00)( P=0.748);吞咽障碍指数分别为(5.49±3.47)和(3.77±2.96)( P=0.006)。术后6个月,开放手术组和腋窝腔镜手术组颈部疼痛评分分别为(0.52±0.61)和(0.60±0.74)( P=0.510),颈部损伤指数分别为(2.10±1.71)和(2.38±2.35)( P=0.467);吞咽障碍指数分别为(2.68±2.36)和(1.81±1.83)( P=0.034)。 结论:初步研究表明,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术后颈部不适和疼痛影响与开放手术相仿,但对吞咽功能影响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对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52例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试验组80例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下位甲状旁腺移植术,原位保留3枚甲状旁腺;对照组72例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4枚甲状旁腺均原位保留。统计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不同时间点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离子水平、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试验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高于对照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43, P=0.029);术后1周、1、3、6、12个月,试验组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5.193, P<0.05);术后1、3、6、12个月,试验组血钙离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268, P=0.005);试验组平均每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和阳性淋巴结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00, P=0.047; t=2.014, P=0.046)。 结论: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可有效预防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同时实现更为彻底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Wnt和整合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三二〇一医院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予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免疫功能(CD4+、CD8+和CD4+/CD8+)、疼痛指标(PGE2、IL-6、Cor和VAS评分),采用RT-PCR法检测手术前后两组(WNT1、 β-catenin、GSK3 β)及整合素信号通路。 结果:术后3 d,较对照组,观察组CD4 +和CD4 +/CD8 +水平明显更高[(27.62±2.52)vs(24.63±2.67),(0.66±0.18)vs(0.52±0.13)],而CD8+水平明显更低[(41.62±3.54)vs(45.62±3.63)]( P<0.001);观察组PGE2、IL-6、Cor、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8.54±9.86)vs(57.21±8.12),(5.13±0.71)vs(6.99±0.95),(511.23±67.52)vs(633.12±71.47),(1.26±0.56)vs(3.99±2.06)]( P<0.001);观察组WNT1、 β-catenin、GSK3 β、整合素 β1、FAK、Ras、MAPK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9±0.15)vs(2.85±0.25),(1.94±0.15)vs(2.64±0.24),(2.13±0.19)vs(2.97±0.28),(1.95±0.17)vs(2.58±0.23),(2.15±0.16)vs(2.87±0.22),(1.95±0.18)vs(2.91±0.27), (1.89±0.12)vs(2.87±0.31)]( P<0.001)。 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可有效减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疼痛水平,且对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使Wnt和整合素信号通路表达受阻以降低肿瘤转移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由同一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实施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complete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CET)治疗甲状腺癌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锁骨下组(经锁骨下入路CET)48例和经口组(经口腔前庭入路CET)48例。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美容满意度评分,术前、术后1、3及7 d检测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4 +/CD8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组织激肽释放酶11(kallikrein11,KLK11)、中期因子(midkine,MK)水平,术后1、3及7 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部损伤指数、吞咽障碍指数评估颈部功能。 结果:经口组与经锁骨下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7.58±10.87)min和(101.84±11.35)min( P<0.001),住院时间分别为(4.31±0.86)d和(5.12±0.91)d( P<0.001),引流量分别为(65.13±12.49)mL和(78.65±15.32)mL( P<0.001)。术后1、3及7 d,经口组和经锁骨下组CD3 +分别为(41.53±3.86)%和(38.29±3.51)%( P<0.001),(46.21±4.35)%和(42.81±4.06)%( P=0.001),(48.23±4.47)%和(45.10±4.23)%( P<0.001);CD4 +水平分别为(33.27±3.90)%和(30.18±3.45)%( P<0.001),(36.28±4.15)%和(33.46±3.87)%( P=0.001),(38.69±4.22)%和(35.17±4.10)%( P<0.001);CD4 +/CD8 +水平分别为(1.31±0.22)和(1.16±0.21)( P=0.001),(1.40±0.23)和(1.20±0.22)( P<0.001),(1.58±0.24)和(1.45±0.25)( P=0.011)。术后1、3及7 d,经口组与经锁骨下组血清SIL-2R、KLK11、MK水平、VAS评分、颈部损伤指数、吞咽障碍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口组和经锁骨下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4/48)和22.92%(11/48)( P=0.049),美容满意度分别为95.83%(46/48)和81.25%(39/48)( P=0.025)。 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锁骨下入路行CET治疗甲状腺癌均对颈部功能造成损伤,前者能减轻免疫功能损伤,有助于术后早期病情恢复,同时能提高安全性及患者美容满意度,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 carcinoma,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太和医院甲乳外科和国药东风总医院甲乳外科70例PT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口腔组35例,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OET)男11例,女24例,年龄(40.71±5.09)岁,范围23~60岁;经腋窝组35例,采用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thyroidectomy through axillary approach,LTTAA)男13例,女22例,年龄(40.25±5.06)岁,范围24~59岁。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炎性因子、应激指标水平、并发症,随访3个月评估手术切口美观度情况。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经口腔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经腋窝组[(8.71±0.93)vs(6.85±0.82)个、(23.05±3.51)vs(26.14±3.96) ml( t=8.88、3.46, P<0.05)];术后1 d经口腔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显著低于经腋窝组[(275.31±30.41)vs(300.22±33.25) ng/L、(180.25±19.75)vs(205.36±22.41) nmol/L( t=3.27、4.97, P<0.05)];术后1 d经口腔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经腋窝组[(7.05±0.86)vs(8.74±1.02) mg/L、(4.33±0.62)vs(6.45±0.81) pg/L( t=7.49、12.30, 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经口腔组手术切口美观度(94.29%)显著高于经腋窝组(77.14%)( χ2=4.200, P<0.05)。 结论:PTMC给予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时,TOET较ETTAA创伤性更小,手术切口美观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免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cN0期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改良免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cN0期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中心甲状腺外科接受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35例cN0期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资料。男性37例,女性98例,年龄(43.2±8.8)岁(范围:21~59岁)。51例接受改良免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腔镜组),84例接受传统颈部切口手术(开放组)。采用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 χ2检验比较两组手术结果。 结果:所有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与开放组相比,腔镜组手术时间[ M(IQR)]稍长[73.5(22.5)min比90.0(30.0)min, Z=-5.831, P<0.01],引流量更多[60(25)ml比95(45)ml, Z=-6.275, P<0.01],住院费用更高[22 687(3 488)元比26 652(2 431)元, Z=-6.944, P<0.01],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率更高[15.5%(13/84)比60.8%(31/51), χ2=29.651, P<0.01]。两组的中央区完全显露率、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比值及手术前后甲状旁腺素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改良免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的创伤和安全性与开放手术相当,手术时间稍长,引流量略多,住院费用略高,下位甲状旁腺原位保留难度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隔离症合并肺类癌伴淋巴结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提高对肺隔离症合并肺类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肺隔离症合并肺类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71岁女性,因咯血1周行CT检查提示右下肺病变,伴右主支气管堵塞及右肺不张。动脉造影见独立血管供血右下肺占位,考虑肺隔离症。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右中下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符合肺隔离症,肺门旁1枚淋巴结边缘窦内见1 mm上皮巢团。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提示,细胞大小较一致,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形态温和,未见核分裂;上皮巢团周边可见多量单个肿瘤细胞至较小微结节状增生的细胞巢团;肿瘤细胞CD56、突触素(Syn)、嗜铬粒素A(CgA)、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强阳性,Ki-67阳性指数1%。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诊断为肺隔离症合并肺类癌,伴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20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预后较好。结论:肺隔离症合并肺类癌伴淋巴结转移病例较为少见,通常肿瘤病灶较隐匿,易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T1N0甲状腺癌全乳晕入路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对甲状腺癌的治疗能否达到与开放手术同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分期cT1N0、女性、年龄≤60岁、无颈部手术史、有美容愿望的患者44例进行全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治疗。随机选择同等条件的50例开放手术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手术完成情况、并发症、淋巴结清扫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腔镜手术组(170.0±28.0)min长于开放手术组(90.0±21.0)min( t=15.610, P=0.000)。术中出血量腔镜手术组(5.8±8.7)ml与开放手术组(4.8±5.6)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68, P=0.506)。喉返神经损伤腔镜手术组1/44例与开放手术组1/5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0, P=0.927)。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腔镜手术组7/44例与开放手术组4/5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17, P=0.234)。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均无淋巴漏、感染发生。清扫气管旁+气管前淋巴结数量腔镜手术组(6.0±4.2)枚与开放手术组(5.5±3.7)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92, P=0.491)。清扫喉前淋巴结数量腔镜手术组(0.7±1.1)枚与开放手术组(0.5±0.9)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86, P=0.239)。 结论:全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安全可靠,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充分,可作为cT1N0甲状腺癌病例手术方式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期无重点号。论著《中国人群关注花粉播报情况的多维度分析:一项国内大规模多中心横断面调查》多维度调查了中国人群关注花粉播报情况,了解国内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所有7 056名受试者中,关注过花粉播报的比例为23.02%。3 176例自报AR患者和1 019例花粉诱导的AR(PiAR)患者中,关注花粉播报的比例分别为25.60%和39.16%,高于非AR和非PiAR受试者。AR患者中,春、秋季过敏原阳性患者关注花粉播报的比例高于常年过敏原阳性患者;伴有哮喘、鼻窦炎、变应性结膜炎和心脑血管疾病的AR患者关注花粉播报的比例均高于不伴合并症的AR患者。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iAR患者中,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AR疾病认知水平较高、既往关注过花粉播报及合并变应性结膜炎者,接收花粉播报的意愿更强烈;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越高,主动参与治疗的意愿越强烈。结果提示,受疾病认知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中国人群关注花粉播报情况欠佳;国内AR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不高。论著《内镜下颞下窝良性肿物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探讨了内镜下手术治疗颞下窝肿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手术适应证。研究纳入29例颞下窝肿物患者,包含神经鞘瘤22例、囊肿3例、神经纤维瘤2例、多形性腺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物周围界限清晰,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提示为良性病变。28例患者采用内镜经鼻入路,1例采用内镜经鼻入路联合内镜经口入路,肿物全部切除率为100%。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7~168个月),均未见肿物复发。论著《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350例回顾性分析》探索了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清扫ⅥB区淋巴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入组350例患者,其中女性303例,男性47例,年龄(36.3±9.2)岁。pT1a期287例,pT1b期62例,pT2期1例,无T3及T4期患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中转开放。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8.11±4.65)枚(范围:1~31枚)。右侧ⅥB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2±1.86)枚(范围:1~12枚)。14.86%(52/350)的患者存在ⅥB区淋巴结转移,0.86%(3/350)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0.86%(3/350)出现术后血肿。结果提示,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可以清扫ⅥB区淋巴结,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