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椎旁肌参数与退行性胸腰段后凸角度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椎旁肌参数与退行性胸腰段后凸角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女性患者90例,年龄(67.62±4.98)岁(范围60~80岁),身高(1.58±0.05) m(范围1.48~1.70) m,体重(63.79±9.13) kg(范围47~90 kg),体质指数(25.48±3.35) kg/m 2(范围18.37~36.05 kg/m 2)。胸腰段后凸角为6.65°±10.38° (范围-17.34°~9.34°)。疾病诊断:腰间盘突出症32例、腰椎管狭窄症58例。摄站立位胸腰段正侧位X线片测量胸腰段后凸角度;摄胸腰段定量CT并采用Osirix软件测量T 12、L 3、L 5水平椎旁肌参数,包括椎旁肌横截面积、骨骼肌面积和组织密度、脂肪浸润比例和身高矫正的骨骼肌面积指数。分析椎旁肌参数与胸腰段后凸角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胸腰段后凸角度的因素。 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胸腰段后凸角与T 12骨骼肌组织密度( r=-0.303, P=0.004)和L 5骨骼肌组织密度( r=-0.219, P=0.038)呈负相关。年龄与T 12骨骼肌组织密度( r=-0.263, P=0.012)、T 12身高矫正的骨骼肌面积指数( r=-0.221, P=0.036)、T 12椎旁肌横截面积(r=-0.280, P=0.007)、L 3骨骼肌组织密度( r=-0.266, P=0.011)和L 5骨骼肌组织密度( r=-0.290, P=0.006)呈负相关。骨密度与椎旁肌参数无相关性( P>0.05)。多重线性回归显示T 12骨骼肌组织密度( β=-1.125, P<0.001)、T 12脂肪浸润比例( β=-0.849, P=0.001)、L 3骨骼肌组织密度( β=0.996, P<0.001)和L 3脂肪浸润比例( β=0.496, P=0.020)是影响胸腰段后凸角的独立因素。 结论:T 12和L 3椎旁肌密度和脂肪浸润比例是影响胸腰段后凸角的独立因素。T 12椎旁肌密度和脂肪浸润比例越小、L 3椎旁肌密度和椎旁肌脂肪浸润比例越大,胸腰段后凸角度越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腰背肌锻炼最佳开始时间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腰背肌锻炼最佳开始时间,以及对患者康复结局和运动恐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早期锻炼组、中期锻炼组和后期锻炼组各4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早期锻炼组从术后第10天开始腰背肌锻炼,中期锻炼组从术后第3周开始腰背肌锻炼,后期锻炼组从术后第6周开始腰背肌锻炼。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恐动症评分量表(TSK)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早、中、后期锻炼组分别有3、1、1例失访,3组患者年龄分别为(56.05 ± 11.77)、(57.33 ± 14.64)、(54.23 ± 15.73)岁。开始锻炼后3个月早、中、后期锻炼组的JOA总分分别为(25.32 ± 2.45)、(24.44 ± 2.19)、(22.13 ± 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3.64, P<0.05)。开始锻炼后3个月早、中、后期锻炼组的TSK评分分别为(37.95 ± 6.81)、(34.18 ± 6.39)、(33.33 ± 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82, P<0.05)。 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第3周开始腰背肌锻炼,既能明显改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结局,又不会增加运动恐惧水平,可作为术后腰背肌锻炼最佳开始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骨折发生率逐步提高。由于久坐不动、低头族等不良生活习惯及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导致的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肌腱炎等骨科病及过度运动造成的关节损伤在青少年及职场人士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人口结构、工作压力、生活习惯、过渡运动造成的我国骨科疾病发病率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13-2018 年骨科医院诊疗平均人次为2.4 万人次,预计这一趋势随我国经济发展仍将继续。本期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骨科疾病,特推出该病专题。本期中《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就是通过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而突出经皮内镜下椎板间入路这种手术方式的优势,敬请阅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患病率约为27.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 60 岁人群,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患者。该病的影响因素多,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软骨变性、坏死、脱落等病变引起膝关节关节面软骨破坏是主要病因。本期中的《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Stoller Ⅲ级半月板损伤效果观察》这篇文章中通过对比的方法,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疼痛消失时间与肿胀消失时间,且能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采纳、运用。而中医中药治疗骨科疾病同样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尤其是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联合使用中医中药治疗,可以加速康复。本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这篇文章中,通过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可以加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值得临床借鉴。骨科手术后常常并发血栓,对于抗凝治疗的研究,从未停止脚步。本期中《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及益处》,在该篇文章里,通过回顾性分析,认为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用于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不会增加围手术期的出血量,并有额外的抗炎作用,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发生率,不增加硬膜外血肿的形成和输血率。值得临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PT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LDH)合并腰椎管狭窄(LSS)的疗效.方法:选取106例LDH合并LS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各53例.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微创组患者接受PTE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疼痛情况[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1、4、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升高(P<0.05),且微创组高于传统组(P<0.05);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微创组低于传统组.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PTED用于LDH合并LSS患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疼痛症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有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腰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治疗收治的 176例LDH患者相关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并收集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病程等进行分析.结果:176例LDH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概率为 14.8%和 17.0%,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疼痛强度、年龄、婚姻状况是LDH患者焦虑状态危险因素,疼痛强度、SAS、年龄和病程是抑郁状态危险因素;焦虑组中SDS和抑郁组中SAS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焦虑抑郁程度与健康调查简表中各维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LDH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受年龄、疼痛强度,病程,婚姻状况以及SDS、SAS评分的影响,与生活质量成负相关,且两者互为危险因素,对于疼痛严重、病程较长的中青年患者加强心理干预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负荷和自我效能对术后康复影响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研究老年腰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心理负荷和自我效能对其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5月—2023 年5 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108 例老年LDH患者为对象,分别采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主观负荷评价技术量表(SWAT)、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的遵医行为、心理负荷、自我效能和腰椎功能,比较不同遵医行为患者的SWAT评分、CPSS评分和ODI指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SWAT评分、CPSS评分与术后康复遵医行为的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SWAT评分、CPSS评分与术后腰椎功能改善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问卷回收有效率为 97.22%(105/108),105 例老年LDH患者的遵医行为总评分为(55.04±8.96)分,其中遵医组(遵医行为总评分>54 分)54 例,非遵医组(遵医行为总评分≤54 分)51 例.遵医组SWAT评分、术后ODI指数均低于非遵医组(t =19.906、4.869,P<0.05),而CPSS疼痛管理、躯体功能、症状应对及总评分均高于非遵医组(t =5.552、4.650、3.864、6.020,均P<0.05).2 组患者文化程度、配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WAT评分(OR =5.140,95%CI 2.082~12.687)是老年LDH患者术后非遵医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高CPSS评分(OR = 3.888,95%CI 1.690~8.944)、高文化程度(OR =3.068,95%CI 1.474~6.386)、有配偶(OR =2.257,95%CI 1.037~4.914)均为患者术后非遵医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WAT评分与术后ODI指数呈正相关(r =0.735,P<0.05),CPSS评分与术后ODI指数呈负相关(r =-0.681,P<0.05).结论 老年LDH患者心理负荷越重,可能出现其遵医行为越差,术后腰椎功能改善越差;但自我效能越好、文化程度越高或有配偶的患者遵医行为相对更佳,其中自我效能越好的老年LHD患者术后腰椎功能也更好,值得临床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干细胞和外泌体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颈肩腰腿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病,而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则是引发颈、腰间盘突出导致颈肩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延缓和治疗IVDD方面展现出极大的优越性,其不仅具有分化为髓核细胞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髓核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及其炎症反应.然而,考虑到退变椎间盘的微环境不适宜细胞生长,因此以外泌体为代表的非细胞疗法有望成为细胞治疗的替代疗法.本文对几种常见间充质干细胞及外泌体在治疗IVDD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间充质干细胞及外泌体在此领域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及其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射频热凝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痛、功能障碍的改善及MRI影像学变化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分析射频热凝联合硬膜外阻滞热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腰痛、功能障碍的改善及核磁共振(MRI)影像学的影响.方法 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4例腰间盘突出患者,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治疗,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联合射频热凝治疗,并随访1年.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间盘MRI形态测量值;治疗过程中症状消失时间;1年后2组疗效.结果 随访1年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组间更高(71.86%,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相对更高(P<0.05);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相对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间盘的膨出程度和脱出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腰部、下肢的疼痛感、酸楚感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 在神经阻滞基础上,应用射频热凝对腰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较好,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及功能障碍,M RI观察椎间盘形态也有所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13
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甄选本医院2019 年1 月 -2021年1月患有腰间盘突出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细节护理,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后切口的感染率,以及手术后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和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 05 );观察组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 P<0. 05 )。结论: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细节护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升,降低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腰间盘突出症膨隆型康复治疗中腰部肌力训练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13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膨隆型康复治疗中腰部肌力训练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膨隆型患者82例进行研究,用随机分组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41例)和观察组(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腰部肌力训练,41例) ,比较2组患者疗效、腰部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97. 56% vs. 85. 37%),P<0. 05;干预前,2组JOA和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干预2周,相对干预前,2组JOA评分显著升高,ODI评分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 05);观察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社会职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膨隆型患者康复治疗中进行腰部肌力训练可协助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减轻腰部疼痛,协助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