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线型吻合器法消化道重建及其技术细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更多的挑战体现在消化道重建环节。线型吻合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化道重建的难度,并有力推动了全胃切除术由腹腔镜辅助向完全腹腔镜的过渡。但在实施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线型吻合器完成消化道重建仍有许多细节需要关注。笔者通过分享自身经验和教训并结合相关文献,对TLTG中应用线型吻合器完成消化道重建的诸多技术细节进行了剖析,包括与术野显露相关的技术细节、应用线型吻合器行食管空肠吻合术发生特有意外事件相关的技术细节、与腹内疝及Roux淤滞综合征相关的操作细节以及食管或空肠残端钉合线(缝钉)的处理细节等,为有效规避陷阱、确保手术的流畅与安全提供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子宫阔韧带疝致肠梗阻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的小肠机械性肠梗阻是由腹内疝引起的。若子宫阔韧带存在缺口,盆腔内脏器可经其疝出,称为经子宫阔韧带疝,占全部腹内疝的4%~5%。多为回肠疝入(约占90%),少见结肠、卵巢、输尿管疝入。经子宫阔韧带疝致肠梗阻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为提高临床对本疾病的认识,笔者结合自己对病例的诊治体验,并分析文献,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腔镜胃癌术后腹内疝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将腹腔镜甚至完全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胃癌手术。但技术进步带来的不仅是更小创伤,可能还有新的问题和风险。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术后更高的腹内疝发生率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由于腹内疝多发生于出院后,患者因病程紧急会选择就近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因其诊断困难常易延误治疗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笔者查阅近年腹腔镜胃癌术后腹内疝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团队实践经验,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其重视程度,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Roux-en-Y胃旁路术后空肠吻合口扭结的发生机制与临床处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当前,肥胖及其并发症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代谢并发症的有效方法。Roux-en-Y胃旁路术(RYGB)被认为是减重代谢手术的“金标准”术式。小肠梗阻是RYGB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除了腹内疝形成之外,空肠吻合口扭结也是其重要原因。空肠吻合口扭结的早期临床症状往往并不明显,因此,对空肠吻合口扭结患者做到早诊断、早预防及有效治疗,是难点也是关键。空肠吻合口扭结的发生可能与手术技术和术者经验有关,使用抗梗阻缝合、肠系膜分割与空肠-空肠双向侧侧吻合等手段对预防空肠吻合口扭结可能有益。如果发生空肠吻合口扭结,应及时进行腹部CT扫描和消化内镜检查,及时给予胃肠减压并准备手术探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肠克罗恩病合并小肠腹内疝致肠梗阻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36岁,因"反复腹痛12年,腹痛、腹胀伴呕吐4 d"就诊。既往有克罗恩病病史,长期内科药物治疗。入院后体格检查示中下腹压痛,可触及下腹部包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大肠克罗恩病(活动期)、小肠梗阻、乙状结肠狭窄、重度营养不良。予留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排除手术禁忌证后择期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回盲部切除+肠粘连松解+小肠排列术+回肠造口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后随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克罗恩病合并腹内疝继发急性肠梗阻临床罕见,本文通过介绍此例患者的发病、诊断和治疗情况,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提高临床医师对克罗恩病合并腹内疝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膜透析患儿腹腔内压力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设计一种可连续多次测量腹腔内压力(腹内压)的装置,并评估该装置在腹膜透析(腹透)患儿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设计的腹内压测量装置采用三通装置连接腹透外接管、带刻度的玻璃管及双联腹透液袋,通过转动三通装置实现腹透液的定量注入和腹内压的测量。测量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测量不同灌入量下的腹内压。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腹透治疗且透析龄>1个月的患儿,收集入选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记录测量过程患儿的主诉、体征、有无腹透导管污染、腹内压测量后压力相关并发症及感染情况,随访腹透患儿腹内压测量后3个月的结局。采用散点图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灌注量与腹内压的相关性。结果:9例接受自动化腹透治疗的患儿入选本研究,年龄(8.4±4.7)岁,体表面积(0.84±0.29)m 2。9例患儿灌注量为1 000 ml/m 2时的腹内压为(12.6±1.9)cmH 2O(1 cmH 2O=0.098 kPa),灌注量1 200 ml/m 2时的腹内压为(13.8±1.9)cmH 2O。测量装置安全可行,测量过程中未发生过导管污染,住院期间所有患儿未发生腹膜炎。随访3个月,除1例患儿因脐疝转血液透析外,其余患儿未出现压力相关并发症。 结论: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过程安全,可实现无创和连续性测量腹内压,对腹透患儿临床透析处方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排螺旋CT检查对腹内疝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腹内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余姚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疑似腹内疝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并接受了手术探查,观察多排螺旋CT的诊断效能及手术探查结果。结果:多排螺旋CT对腹内疝的诊断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8.57%、准确度为97.00%;诊断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有较为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结论:腹内疝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准确性高且无创,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闭合系膜裂隙对围手术期影响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闭合系膜裂隙对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全国11家医学中心收治的320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区组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系膜裂隙非闭合组和系膜裂隙闭合组。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2)术中情况。(3)术后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 结果:(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结肠癌患者320例;男156例,女164例;年龄为68(59,73)岁。32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系膜裂隙非闭合组164例和系膜裂隙闭合组156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肿瘤最大径、吻合位置、吻合方式、手术入路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肿瘤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术中情况。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术中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系膜裂隙非闭合组3例患者中转开腹;系膜裂隙闭合组1例患者中转开腹。系膜裂隙闭合组2例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均为肠系膜血肿。(3)术后情况。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8, P>0.05);其中肠梗阻、腹胀、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胃瘫、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手术部位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再次手术、术后重置胃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01,0.43,1.04,-0.54,-0.36, P>0.05)。系膜裂隙非闭合组1例患者行再次手术。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腹内疝和死亡。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随时间变化而降低,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β=-0.20(-0.53,0.13), P>0.05]。 结论:与闭合系膜裂隙比较,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不闭合系膜裂隙未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管理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视腹部手术后腹内疝的预防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腹内疝以后天性较为常见,多是由于手术后腹腔粘连或腹腔解剖结构改变所致,是临床并不罕见的术后并发症。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腹内疝术前诊断率低,延误治疗可造成肠管缺血和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等灾难性后果,因此临床应重视腹部手术后腹内疝的预防。本文结合文献和笔者的经验介绍几种常见腹部胃肠道手术后腹内疝预防的措施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种类繁多,影响因素复杂,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诊治已有较多文献报道。然而,针对少见并发症防治的报道较少。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因其发生率低,常常不被重视。因此,临床医师对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缺乏经验,亦缺少相关的指南和专家共识,这也给少见并发症的诊治和预防带来了困难。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及笔者的经验,就胃癌根治术后7种少见并发症(十二指肠残端瘘、胰瘘、乳糜漏、食管纵隔瘘、腹内疝、胃瘫、肠套叠)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为胃癌根治术后少见并发症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