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期泄殖腔畸形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青春期泄殖腔畸形患儿手术重建方式。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青春期泄殖腔畸形女患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3例患儿手术前的处理、重建方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3例泄殖腔畸形患儿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查,精确共同通道度长度分别为3、5及4 cm。患儿A行泄殖腔整体下移阴道及尿道成形、膀胱造瘘术;患儿B先行膀胱镜阴道穿刺置管引流,半月后行尿道成形、小阴唇转移皮瓣代阴道成形术;患儿C行膀胱肌瓣转移代尿道成形、阴道成形术。3例患儿分别随访1年6个月、10个月及6个月,均无反复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无阴道积液及狭窄。术后患儿A、B能自主控尿;李正肛门功能评分分别为3分及4分。患儿C自主控尿能力欠佳,仍伴大部分尿失禁;李正肛门功能评分为1分。结论:对于肛门成形术后青春期泄殖腔畸形患儿,术前均需进行膀胱镜检查并结合影像学分析,精确测量共同通道长度及明确其他系统畸形,多学科合作并个体化选择合适的重建材料及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创伤。手术的最终目的是保持排尿排便可控、阴道通畅甚至性功能及生育功能恢复,提高患儿远期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输尿管医源性损伤的部位和修复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易发生医源性损伤的部位和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输尿管医源性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0例,女23例。中位年龄39(16,64)岁。损伤位于左侧26例(60.5%),右侧16例(37.2%),双侧1例(2.3%);输尿管上段8例(18.6%)、中段8例(18.6%)、下段27例(62.8%)。损伤长度(5.9±2.4)cm。7例于术中诊断,表现为输尿管管腔结构破损、离断或被结扎,术区出现广泛渗液,输尿管镜下可见脂肪组织。36例延迟诊断,表现为腰腹部疼痛13例,发热12例,腹膜刺激征9例,阴道流液9例,血尿5例;泌尿系增强CT或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示造影剂外溢10例,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27例,发现患侧肾肿瘤1例;行引流液肌酐检查7例;行肾动态显像检查发现单侧肾无功能1例。妇科手术损伤13例均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结直肠外科手术损伤12例,术中诊断7例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5例延迟诊断,先行肾造瘘术,其中4例于6个月后完成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1例行输尿管膀胱重吻合。泌尿外科手术损伤18例,其中10例行Boari皮瓣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2例行肾输尿管切除术,3例行自体肾移植术,1例行阑尾代输尿管手术,2例应用口腔黏膜补片修补。43例中,29例发生在7处易损伤部位,妇科手术损伤部位常见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动脉交汇或毗邻处,分别为4、5、3例;结直肠外科手术损伤部位分别为输尿管与肠系膜血管平行段4例,输尿管与结肠毗邻处2例,输尿管与输精管交汇处3例;泌尿外科手术损伤部位分别为输尿管与髂外动脉交汇处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各4例。其余14例损伤部位不具有规律性,与上述易损伤部位不重合。结果:本研究43例术后随访18(11,47)个月,其中41例能正常排尿,无血尿、尿外渗、胁腹疼等症状,尿常规、尿素氮、血肌酐检查均正常。泌尿系B超检查示轻度肾积水13例,随访中积水程度未见缓解或加重。1例自体肾移植术后出现输尿管膀胱吻合处再狭窄,行球囊扩张后积水缓解。1例先行肾穿刺造瘘,6个月后术中探查发现左输尿管末端被Hem-o-lok夹夹闭3/5管壁,右输尿管与乙状结肠形成内瘘,取左右侧膀胱皮瓣各3 cm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易发生部位共7处,妇科手术易发生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骨盆漏斗韧带、子宫动脉交汇或毗邻处;结直肠外科手术易发生于输尿管与肠系膜血管平行段、与结肠毗邻处、与输精管交汇处;泌尿外科手术损伤易发生于输尿管与髂外动脉交汇处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损伤的治疗需根据损伤原因、位置和长度综合考虑。对于长度较短而程度较重的输尿管损伤,行输尿管吻合或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对于长度较长的损伤,行自体肾移植、其他组织代输尿管手术或采用Boari皮瓣、颊/口腔黏膜移植等。修复手术中最重要的是保证无张力吻合,不过度破坏输尿管的血供,输尿管应裁剪到血供较好的部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腔镜腹股沟疝全腹膜外修补术后膀胱损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86岁,因“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切口疼痛4 d,血尿1 d”入院。既往曾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造瘘术”。查体:下腹部压痛,右侧腹股沟区局限性隆起。彩超示右侧腹股沟区包裹性积液,少量腹腔积液。立即行彩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抽出酱油样液体约400 ml,留置导尿,尿液性状同穿刺液,给予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口服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等治疗。入院第3、5天2次彩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每次抽液约50 ml,性状基本同前。第7天行泌尿系CT动态增强示膀胱前壁破口约6 mm×4 mm(图1)。第17天复查CT提示积液量变化不明显,遂行彩超引导下积液穿刺置管术,后多次复查彩超见腹膜前积液逐渐减少至消失。第35天穿刺引流管脱出,继续留置导尿。第44天膀胱逆行造影CT示膀胱前壁破口约2 mm,积液较前明显减少。第59天膀胱逆行造影CT示造影剂无外漏,积液基本吸收(图2),间断夹闭尿管锻炼膀胱功能3 d,复查彩超无积液后拔除尿管,排尿顺畅,血肌酐正常,第65天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恢复良好,无疝复发、补片感染及排尿异常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的分型及腔内处理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UAS)的分型及腔内处理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同济医院收治的34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UA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9例。年龄(66.3±7.7)岁。发生UAS时间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14.7±6.5)个月。单侧肾盂积水32例,双侧肾盂积水2例。2例在外院已行肾造瘘。3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其中2例伴发热,先行积水侧肾造瘘和抗感染治疗,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且停用抗生素24 h无发热后再手术。34例术前肾积水(2.7±0.6)cm。本组34例中,5例经术前留置的肾造瘘管注射亚甲蓝,29例用18G穿刺针于超声引导下穿刺肾盂注射亚甲蓝。用输尿管硬镜于回肠膀胱中观察,4例可见亚甲蓝,依亚甲蓝引导寻及狭窄处并置入超滑导丝,其中3例用5 mm输尿管扩张球囊导管扩张,1例用F14软镜鞘扩张,然后留置F6单J管。30例未见亚甲蓝,其中16例顺行经肾造瘘口用输尿管软镜寻及狭窄处,用30 W钬激光切开,然后9例行球囊扩张、7例行软镜鞘扩张后留置F6单J管。14例顺行方法无法寻及狭窄处,根据手术时间、患者情况等决定即刻或二期行双镜联合手术,经肾造瘘口用软镜沿超滑导丝进镜至狭窄处,经回肠膀胱用输尿管硬镜观察,借助超滑导丝抖动和内镜光点寻找狭窄处。10例寻及狭窄处,用30 W钬激光切开,8例行球囊扩张、2例行软镜鞘扩张后留置F6单J管。4例采用双镜联合方法仍无法准确寻及狭窄处(其中1例为双侧狭窄,1侧已解除),继续留置肾造瘘管。本研究成功解除狭窄的定义为输尿管可以置入F6单J管。结果:根据术中所见严重程度将UAS分成4型:Ⅰ型,狭窄处管腔较正常输尿管缩窄>50%,但亚甲蓝可以成股通过;Ⅱ型,针尖样狭窄,仅允许亚甲蓝细丝样通过;Ⅲ型,膜状闭锁,狭窄段长1~3 mm,亚甲蓝无法通过;Ⅳ型,长段狭窄。本组34例中,Ⅰ型4例,采用逆行方法疏通狭窄段;Ⅱ型16例,采用顺行方法疏通狭窄段;Ⅲ型10例,采用双镜联合方法疏通狭窄段;Ⅳ型4例(其中1例为双侧UAS,一侧Ⅲ型,一侧Ⅳ型,计入Ⅳ型),通过上述方法均未成功疏通。本研究34例中,30例成功解除吻合口狭窄,1例双侧梗阻患者单侧吻合口狭窄解除;余3例因为狭窄段过长,腔内手术风险大,其中2例改行肾造瘘,1例改行开放手术。本组手术成功率为88.2%。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4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积水加重,肌酐升高(32.5±10.9)μmol/L,需更换单J管;其余26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积水(0.9±0.6)cm,较术前(2.6±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3例为分期手术,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1.9±0.6)分,较术前留置肾造瘘管期间(5.2±0.7)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采用逆行、顺行、双镜联合3种腔内处理方法治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UAS的成功率高,可使部分患者避免留置外引流管的不便和开放手术的风险。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用最小的创伤达到治疗狭窄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后感染性休克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报道1例既往骨盆骨折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呈进行性加重,留置尿管失败,行超声引导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术后出现持续性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腹腔穿刺抽出浑浊灰黄色稀薄脓液,考虑腹膜炎。急诊手术探查见造瘘管经腹腔入膀胱,全腹腔黄色稀薄脓液。术中血压进行性下降、心率快、少尿、皮温低,考虑腹膜炎引起的感染性休克,经抗感染、升压、液体复苏等对症治疗,感染症状完全控制,恢复可。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关注腹腔脏器损伤,对腹膜损伤的认识还不充分。术后发生的腹膜炎常被归咎于腹腔脏器的损伤,而很少考虑由单纯腹膜损伤导致的可能。因此,需要加强对腹膜损伤的认识和关注,及早诊断和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乳头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乳头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病例1,女,54岁,入院前2年发现移植肾轻度积水,术前超声检查示移植肾积水加重,肾盂宽度2.9 cm。术前留置F16肾造瘘管,顺行造影检查示移植肾输尿管与膀胱吻合口处狭窄,长度约2.0 cm,移植肾输尿管狭窄分级3级。病例2,男,56岁,既往诊断为移植肾积水、移植肾输尿管结石和并输尿管狭窄,曾行移植肾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但移植肾输尿管积水和结石反复发作。术前1个月因突发无尿于我院行移植肾穿刺造瘘术。超声检查示移植肾输尿管扩张,肾盂分离3.1 cm,移植肾输尿管狭窄分级3级。2例均行腹腔镜乳头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经腹腔途径,将移植肾输尿管游离并离断,于体外行输尿管乳头成形后,腹腔镜下完成输尿管再植。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145、18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50 ml。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均于术后3个月拔除双J管,复查超声提示移植肾肾盂宽度分别为0.8 cm和1.1 cm。两例分别随访18个月和12个月,肾积水均无加重。结论:腹腔镜乳头插入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下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再手术原因及对策,以及并发症与不同部位直肠泌尿系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123例在3~4月龄行腹腔镜辅助下治疗的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在新生儿期已行横结肠或乙状结肠造瘘。其中直肠膀胱瘘32例,直肠前列腺球部瘘48例,直肠尿道瘘43例。手术方式为在腹腔镜监视下游离出直肠盲端及瘘管,切断瘘管,并在腹腔镜下修补尿道瘘。通过电刺激找到外括约肌中心点,在腹腔镜监视下应用穿刺器从外括约肌中心向盆腔穿刺形成一隧道,将直肠盲端从此隧道内拖出,与会阴部皮肤吻合。结果:123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直肠肛门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因并发症而再次手术27例,其中直肠黏膜脱垂12例,尿道憩室5例,尿道瘘2例,直肠回缩3例,肛门瘢痕狭窄5例。并发症发生在直肠膀胱瘘术后8例(25.00%),直肠前列腺球部瘘术后9例(18.75%),直肠尿道瘘术后10例(23.25%)。不同部位直肠泌尿系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与直肠泌尿系瘘部位无明显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合理的手术方案及熟练的腔镜手术技巧,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防止切口感染,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再次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1例,女1例。平均年龄38(12~67)岁。12例术前均有尿失禁、排尿障碍以及膀胱安全容量减小、膀胱内压力增高导致输尿管反流等症状,病因包括脊髓损伤8例,脊髓发育不良4例。12例术前均行间歇导尿。术前血肌酐(129.58±44.60)μmol/L,总肾小球滤过率(61.63±18.04)ml/(min·m 2)。术前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安全容量(95.67±39.10)ml,充盈期末膀胱内压力(63.30±6.02)cmH 2O(1 cmH 2O=0.098 kPa),膀胱顺应性(10.24±1.14)ml/cmH 2O,残余尿量(152.58±80.89)ml,尿流率(3.88±3.63)ml/s。术前膀胱造影检查可见膀胱挛缩明显。超声检查示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反流分级Ⅰ度2例,Ⅱ度4例,Ⅲ度4例,Ⅳ度2例。12例均行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术,采用5点穿刺法。横向切开膀胱前壁全层。在距回盲部20~25 cm处截取回肠约30 cm。纵行剖开回肠并将其中点缝合固定于膀胱后壁中点,以固定点为起点依次将肠管向膀胱两侧缝合,最后双侧输尿管分别置入1根单J管。记录术中出血情况、截取肠管时有无损伤邻近脏器、输尿管开口有无损伤、吻合口密闭性、吻合肠管是否通畅,以及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腔出血)、尿动力学检查参数和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术后6个月内应用托特罗定2 mg/d。 结果:本组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0.80±12.00)min。术中出血量(84.00±23.2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30±1.30)d。术后住院时间(12.10±3.10)d。术后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80±1.20)d。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和单J管。术后平均随访19.40(3~24)个月。术后3、12、24个月复查膀胱安全容量分别为(435.83±33.56)、(450.90±31.09)、(462.00±33.72) ml,充盈期末膀胱内压力分别为(18.60±0.92)、(15.70±1.42)、(12.96±1.34)cmH 2O,血肌酐分别为(81.43±21.10)、(74.34±15.70)、(72.90±15.90)μmol/L,膀胱顺应性分别为(37.94±4.22)、(40.40±3.98)、(43.42±4.20)ml/cmH 2O,总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91.52±9.49)、(102.18±5.65)、(112.41±6.50)ml/(min·m 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1例术后经24个月膀胱排尿训练后可基本自行排尿;3例术后以导尿管间歇导尿为主,辅以自主排尿;余8例完全依赖导尿管间歇导尿。12例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瘘、肠梗阻和腹腔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术能有效扩大膀胱容量、降低膀胱内压、改善膀胱顺应性、预防输尿管反流、保护肾功能,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微创、精准、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可选择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泌尿外科就诊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0例,按照导尿方式不同分为膀胱穿刺造瘘组、留置导尿组及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每组40例。对三组患者尿路感染、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4和6周后,膀胱穿刺造瘘组及留置导尿组的尿道感染发生率、膀胱容量、自主排尿量均高于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 P<0.05),膀胱穿刺造瘘组及留置导尿组的残余尿量低于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 P<0.05);治疗6周后,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膀胱穿刺造瘘组及留置导尿组( P<0.05)。 结论: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可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自主排尿量,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X线引导下输尿管内梗阻双J管的更换方法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行输尿管内梗阻双J管更换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所有接受双J管更换术并存在双J管梗阻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44例中,男性3例,女性41例,年龄27.0~70.0(54.6±11.2)岁,分析距上次双J管置入的时间、经尿道将双J管取出的方法、双J管更换方法、双J管梗阻位置及术后并发症等,并计算手术成功率。根据钙盐在双J管沉积的位置不同,将梗阻双J管分为:膀胱端型、肾盂端型、两端型和全阶段型。不同的双J管梗阻类型,其更换方法不同:剪末端法是应用剪刀剪去双J管膀胱端末端,可见到内部通畅的双J管,经双J管引入导丝至肾盂,更换新的双J管即可,此法仅用于膀胱端型双J管梗阻;细导丝法是将不能通过肾盂端梗阻的普通导丝更换为微导丝,使其通过肾盂端型梗阻的双J管末端或从侧孔穿出,进入肾盂内,撤出原有双J管,即可更换新的双J管,此法适用于肾盂端型双J管梗阻,或联合剪末端法应用于两端型双J管梗阻;辅助鞘管法是以梗阻的双J管作支撑,送血管鞘管至输尿管内,经鞘管送入导丝至肾盂,更换新的双J管。此法适用于所有类型双J管梗阻。结果:44例患者共接受47例次X线引导下双J管更换术。在双J管取出中,应用直接法37例次,应用间接法10例次,双J管取出的总体成功率为100%(47/47)。距离上次双J管置入的时间为(4.2±1.3)个月。23例次为膀胱端型双J管梗阻,8例次为肾盂端型双J管梗阻,5例次为两端型双J管梗阻,11例次为全阶段型双J管梗阻。应用剪末端法更换双J管的成功率为76.0%(19/25);应用细导丝法的成功率为50.0%(2/4);应用辅助鞘管法的成功率为77.8%(14/18)。在剪末端法或细导丝法失败后,4例次又进一步分别应用细导丝法或辅助鞘管法更换,3例次取得成功。双J管更换的总体成功率为80.9%(38/47)。未成功更换双J管的9例次均通过再次行经皮穿刺肾盂造瘘术置入输尿管双J管。44例中,术后发生尿道口疼痛不适4例次,肉眼血尿2例次,均自行缓解。结论:X线引导下输尿管内梗阻双J管更换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