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痹汤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骨痹汤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及骨痹汤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于模型制备成功后第28天,骨痹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骨痹汤24、12、6 g/kg;硫酸氨基葡萄糖组灌胃3 g/L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混悬液,1次/d。连续灌胃28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采用Real-PCR检测软骨组织中PI3K、Akt、mTOR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p-PI3K、p-Akt、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硫酸氨基葡萄糖组与骨痹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膝关节直径[(11.17±1.81)mm、(11.60±1.38)mm、(10.80±1.17)mm比(12.57±0.98)mm]降低( P<0.05);骨痹汤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111.43±21.98)ng/L、(53.42±13.25)ng/L比(157.89±23.60)ng/L]、IL-1β[(67.50±18.44)ng/L、(48.22±9.63)ng/L比(96.11±14.85)ng/L]水平降低( P<0.05),软骨组织PI3K[(1.87±0.17)、(1.24±0.49)比(2.19±0.47)]、Akt[(1.50±0.51)、(1.10±0.32)比(2.68±0.63)]和mTOR[(1.32±0.54)、(1.10±0.33)比(2.94±0.55)]mRNA表达降低( P<0.05);骨痹汤低、中、高剂量组PI3K、Akt、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 P<0.05),骨痹汤中剂量组mTOR蛋白表达降低( P<0.05)。 结论:骨痹汤可改善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的红肿程度,降低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其作用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静顺汤临床验案及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静顺汤是宋代陈无择依五运六气理论创立的辰戌年运气方,由茯苓、木瓜、附子、牛膝、防风、诃子、甘草、干姜组成。列举静顺汤治疗不寐、泄泻、痹证验案三则,分析其在不同时间、不同病证中的应用特点,探讨其异病同治的机理,理解使用辰戌年静顺汤需把握"水土合德,寒湿之气,持于气交"的核心病机,不必拘泥于辰戌年。临证应辨天、辨人、辨病证,综合分析,才可找到合适方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羌活汤离子导入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羌活汤离子导入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98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2组均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观察组经离子导入羌活汤。2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从关节疼痛、关节得温痛减、晨僵、腰身重痛方面行寒湿痹阻证症状评分,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Osteoarthritis Index at the Universities of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WOMAC)评估膝关节功能障碍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type Ⅰ collagen C-terminal peptide, CTX-Ⅰ)、CTX-Ⅱ、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isoform 5b, TRACP-5b)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P物质(substance P, SP)、多巴胺(dopamine, 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 (46/49)、对照组为77.6%(38/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83, P=0.043)。治疗后,观察组WOMAC指数中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受限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8.430、9.986、12.776, P<0.01);症状评分中关节疼痛、关节得温痛减、晨僵、腰身重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8.825、9.043、7.230、7.034, 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TX-Ⅰ[(404.99±43.35)μg/L比(458.69±48.61)μg/L, t=21.005]、CTX-Ⅱ[(414.99±43.39)μg/L比(484.06±50.77)μg/L, t=18.991]、TRACP-5b[(2.98±0.35)U/L比(5.67±0.61)U/L, t=9.04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血清PGE2[(167.81±18.79)μg/L比(252.61±27.34)μg/L, t=26.389]、SP[(143.67±15.92)μg/L比(179.55±19.53)μg/L, t=25.416]、DA[(9.15±1.15)μg/L比(13.17±1.81)μg/L, t=10.445]、5-HT[(615.08±63.95)μg/L比(712.69±72.88)μg/L, t=31.00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羌活汤离子导入联合关节松动术可改善KOA患者骨代谢水平,降低疼痛介质分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宣痹健膝汤内服联合经筋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宣痹健膝汤内服联合经筋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 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 例)和治疗组(58 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宣痹健膝汤内服联合经筋刺法治疗,治疗4 周后统计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膝关节功能[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评分]及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38%(53/58),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6/58),对照组分别为77.19%(44/57)、10.53%(6/5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关节僵硬、疼痛、生理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Lequesne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OPG、BG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宣痹健膝汤内服联合经筋刺法可有效控制KOA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还可改善其骨代谢水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且用药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活血除痹汤联合膝痹止痛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活血除痹汤联合膝痹止痛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KOA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膝痹止痛针法治疗,治疗组膝采用痹止痛针法联合活血除痹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Osteoarthritis Index)、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Scores)变化,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症候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4周后的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治疗4周后的治疗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2.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膝痹止痛针法可缓解疼痛,联合活血除痹汤可增强其止痛疗效,并能有效改善关节肿胀及活动度,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穿石通痹汤通过调节GABRB1-SOCS1/JAK1/STAT3信号途径对CIA模型大鼠关节炎症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穿石通痹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Ⅱ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免疫炎性损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10)g,采用大鼠尾根部注射牛CⅡ方法制备CIA模型,将成模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穿石通痹汤组,每组各6只,另取6只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与模型组隔日予去离子水10 ml/kg灌胃,阳性药组予甲氨蝶呤注射液每周0.5 mg/kg腹腔注射,穿石通痹汤组按生药量11.2 g/kg隔日灌胃给药,连续干预4周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浆、膝关节滑膜及踝关节标本.以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pJAK1、JAK1、p38、GABRB1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浆IL-6,STAT3,SOCS1表达水平;并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分析血浆代谢物成分.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滑膜明显增生、严重骨质破坏以及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穿石通痹汤组大鼠关节骨质破坏、关节病变整体评分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ABRB1、SOC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38、pJAK1、IL-6,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穿石通痹汤组及阳性药组GABRB1、SOCS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P<0.05),并明显抑制p38、pJAK1、IL-6,STAT3的蛋白表达(P<0.01),且穿石通痹汤组对GABRB1的上调作用及pJAK1抑制作用显著优于阳性药组(P<0.01);血浆代谢物分析发现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鞘脂代谢等代谢途径及其中 50个代谢产物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穿石通痹汤能有效改善CI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免疫炎性代谢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GABRB1-SOCS1/JAK1/STAT3信号途径,调控脂质代谢途径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湿热痹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WOMAC评分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和静息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TNF-α、MMP-13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湿热痹阻证之KOA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减轻疼痛,下调血清IL-1 β、TNF-α、MMP-13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当归通痹汤联合温针灸阳陵泉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炎性因子及血液黏滞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当归通痹汤联合温针灸阳陵泉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炎性因子及血液黏滞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当归通痹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当归通痹汤+温针灸阳陵泉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0 d时膝关节骨关节指数[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指数]、膝关节功能[Lyshom膝部量表(LKS)评分]、膝关节液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血液黏滞度.结果 治疗30 d,两组WOMAC指数及膝关节液中TNF-α、IL-6、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LK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WOMAC指数及膝关节液中TNF-α、IL-6、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LK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治疗30 d,两组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 当归通痹汤联合温针灸阳陵泉治疗可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骨关节指数,改善膝关节液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液黏滞度,提升膝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道家医方渊源及临证用药配伍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挖掘道家医方渊源、分类、功效主治、用药特点,为辨治疑难疾病提供借鉴.方法 统计宋代《云笈七签》、明代《正统道藏》、清代《道藏輯要》、民国《道藏精华》、现代《道家医方》收载的 715 首道家医方,对方剂出处渊源、八卦分类、方药剂型、功能主治、药物类别、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方剂来源于《肘后备急方》《三品颐神保命神丹》《清宫秘方大全》等 57 部医籍,晋、唐、明、清代收载较多,分为补益剂、清热剂、理血剂等 17 类,剂型为汤、散、丸等 15 种;方剂命名除常用的"主药+剂型"等形式外,经常采用"古代神仙名+剂型""太极八卦+剂型""道教名山+剂型""四方神名+剂型"等 10 种形式;方剂组成药味数在 20 味以内的占比 95.32%,药味数在 10 味以内的占比 67.85%,最多 30 味,最少单味;送服物主要为酒、姜汤、醋汤、盐汤等 24 种;涉及 475味药,包括植物药 366 味、动物药 56 味、矿物药 35 味等;使用频次前十的药味依次为茯苓、甘草、生地、人参、当归、熟地、牛膝、肉苁蓉、菟丝子、肉桂;主要治疗传染瘟疫、中风胸痹、遗精阳痿等证.结论 道家医方来源广泛,剂型丰富,种类繁多,在辨治疑难杂症、养生延年等方面具有颇具特色,值得挖掘开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除湿蠲痛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急性期寒湿痹阻证31例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除湿蠲痛汤加味对膝骨关节炎(KOA)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7月~2023年2月在我院就治的KOA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患者共6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两组各31例.对照组参考相关指南服用西药;观察组常规西药同对照组,增服除湿蠲痛汤加味治疗.两组观察4周.比较两组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寒湿痹阻证单项症状评分.结果:4周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WOMAC和VAS评分较治疗前下调,同时观察组下调更显著(P<0.05);两组寒湿痹阻证单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同时观察组下调更加显著(P<0.05).结论:除湿蠲痛汤加味治疗KOA急性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寒湿痹阻证单项症状评分,减轻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