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热燥湿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阻络证RA效果观察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辛热燥湿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阻络证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衢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寒湿阻络证RA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60)和观察组( n=60)。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辛热燥湿方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两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膝关节功能。 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活动疼痛时间(0.95±0.05)h、休息疼痛时间(0.62±0.08)h、晨僵持续时间(0.65±0.02)h、痛痹持续时间(0.52±0.03)h均短于对照组[(2.13±0.15)h、(1.36±0.14)h、(1.23±0.63)h、(1.02±0.52)h]( t=57.81、35.55、7.13、7.44,均 P < 0.001);观察组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为(35.42±8.26)分,高于对照组的(20.23±5.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69, P < 0.001);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26.96、57.72、19.44、12.61、17.37,均 P < 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5.42±5.26)分,高于对照组的(62.23±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24, P < 0.05)。 结论:辛热燥湿方联合甲氨蝶呤能有效改善寒湿阻络证RA患者临床指标,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古方及中成药数据挖掘探讨桂枝-泽泻药对应用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古今方剂中桂枝-泽泻药对配伍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古代经典名方数据库1.0和已上市中成药数据库1.0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方及中成药,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纳入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籍条文79条,包含古方76首,涉及中药250味;纳入中成药25种,涉及中药186味。古今方剂用药药性以温、寒、平居多,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脾、肺、肝、肾经。关联分析提示,古今方剂相同的高频关联组合为茯苓-桂枝-泽泻、苍术-桂枝-泽泻、白术-桂枝-泽泻等。古方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和疾病均为泄泻、水肿、呕吐等,证型为膀胱蓄水、湿困卫表、痰饮内停等;中成药与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为肢体关节疼痛、水肿,疾病为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疾病,证型为风寒湿痹、络脉瘀阻、肾阳虚等。高频药物聚类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桂枝-泽泻针对的核心病证为水湿内停、寒湿中阻等所致兼有湿邪的外感病证,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刮痧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刮痧对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扬州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30例非急症期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气滞血瘀型11例,湿热痹阻型8例,寒湿痹阻型7例,肝肾亏虚型4例。主要刮拭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以及病变或疼痛段的夹脊穴、阿是穴、肾俞穴、委中穴,每次以刮至出痧为度,2~5 d(痧退)刮1次,2次为1个疗程,共刮3个疗程。比较刮痧前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结果:与刮痧前比较,刮痧后患者JOA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血清IL-1β含量减少、血清IL-10含量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患者JOA评分提高高于湿热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气滞血瘀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患者血清IL-10含量提升高于肝肾亏虚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刮痧治疗LDH疗效确切,对实证证型疗效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羌活汤离子导入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羌活汤离子导入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98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2组均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观察组经离子导入羌活汤。2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从关节疼痛、关节得温痛减、晨僵、腰身重痛方面行寒湿痹阻证症状评分,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Osteoarthritis Index at the Universities of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WOMAC)评估膝关节功能障碍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type Ⅰ collagen C-terminal peptide, CTX-Ⅰ)、CTX-Ⅱ、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isoform 5b, TRACP-5b)及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P物质(substance P, SP)、多巴胺(dopamine, 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 (46/49)、对照组为77.6%(38/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83, P=0.043)。治疗后,观察组WOMAC指数中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受限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8.430、9.986、12.776, P<0.01);症状评分中关节疼痛、关节得温痛减、晨僵、腰身重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8.825、9.043、7.230、7.034, 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TX-Ⅰ[(404.99±43.35)μg/L比(458.69±48.61)μg/L, t=21.005]、CTX-Ⅱ[(414.99±43.39)μg/L比(484.06±50.77)μg/L, t=18.991]、TRACP-5b[(2.98±0.35)U/L比(5.67±0.61)U/L, t=9.04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血清PGE2[(167.81±18.79)μg/L比(252.61±27.34)μg/L, t=26.389]、SP[(143.67±15.92)μg/L比(179.55±19.53)μg/L, t=25.416]、DA[(9.15±1.15)μg/L比(13.17±1.81)μg/L, t=10.445]、5-HT[(615.08±63.95)μg/L比(712.69±72.88)μg/L, t=31.00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羌活汤离子导入联合关节松动术可改善KOA患者骨代谢水平,降低疼痛介质分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针刺联合骨科熥药对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步态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骨科熥药对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步态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科和骨科门诊收治的12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区组长度为9)产生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3组,剔除失访患者后,针刺组纳入36例、骨科熥药组纳入35例、联合治疗组纳入38例.针刺组采用局部扬刺联合常规取穴针刺方案治疗,骨科熥药组外用骨科熥药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局部扬刺联合常规取穴针刺和骨科熥药治疗,3组每隔1~2 d治疗1次,1周治疗3次,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及16周随访时采用IDEEA3便捷式步态分析仪检测患者步态参数,包括单腿支撑时间、双腿支撑时间、周期时间、单双腿支撑时间比(SLS/DLS)、肢体摆动时间、步速、步长、步幅和抬腿强度、摆腿强度、蹬地强度、跖屈强度.记录治疗期间3组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及16周随访时,3组单腿支撑时间、双腿支撑时间、SLS/DLS、步速、步长、步幅和抬腿强度、摆腿强度、蹬地强度、跖屈强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针刺组、骨科熥药组比较,治疗后及16周随访时,联合治疗组单腿支撑时间、双腿支撑时间、SLS/DLS、步速、步长、步幅和抬腿强度、摆腿强度、蹬地强度、跖屈强度改善明显(P<0.05);针刺组、骨科熥药组各步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晕针、滞针、断针、疼痛加剧、严重针具过敏、熥药烫伤或熥药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针刺过后出现轻度皮下血肿8例(针刺组3例、联合治疗组5例),数小时内自行消退.结论 针刺联合骨科熥药可显著提高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步态稳定性,增强各屈伸肌群力量,延长步行距离,提高步频,效果优于针刺、骨科熥药单独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针刺结合艾灸、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比较针刺、中药热敷、针刺结合艾灸、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的KOA患者236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对照、非盲法按1:1:1:1比例分为针刺组、中药热敷组、针刺结合艾灸组、针刺结合中药热敷组,每组59例.每组接受相应治疗,1次/d,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比4组治疗前,第1、第2疗程结束后,治疗结束后第1、2、3个月随访时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疗效、安全性.结果 4组第1、2疗程后及3次随访WOMAC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1疗程后,针刺结合中药热敷组WOMAC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第2疗程后及3次随访,针刺结合中药热敷组WOMAC评分均低于针刺组、中药热敷组(P<0.05).第1疗程后,针刺结合艾灸组与针刺结合中药热敷组VAS均低于针刺组(P<0.05);第2疗程后,针刺结合中药热敷组VAS均低于针刺组、中药热敷组(P<0.05);3次随访,针刺结合艾灸组与针刺结合中药热敷组VAS均低于针刺组、中药热敷组(P<0.05).针刺结合中药热敷组临床疗效高于针刺组、中药热敷组及针刺结合艾灸组(P<0.05).中药热敷组有1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未经处理自愈.结论 针刺、中药热敷、针刺结合艾灸、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寒湿痹阻证KOA有效,针刺与艾灸或中药热敷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一疗法,其中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更具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KOA寒湿痹阻证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0岁,中位数56岁.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Ⅰ级19例、Ⅱ级21例.病程27~40个月,中位数33个月.温针灸选择患侧犊鼻、内膝眼、血海和足三里穴,每次治疗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温针灸治疗结束1 h后进行中药热敷,每日2次,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价综合疗效,评价内容包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烦热易汗、晨僵4个方面.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 A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和骨钙素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中医证候积分中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烦热易汗、晨僵评分,治疗前分别为(4.67±1.02)分、(4.70±1.01)分、(4.32±0.97)分、(4.62±1.05)分,治疗结束后分别为(2.31±0.74)分、(2.45±0.75)分、(2.40±0.65)分、(2.29±0.55)分.WOMAC评分,治疗前(60.23±6.51)分,治疗结束后(19.64±2.76)分.血清TGF-β1、IGF-Ⅰ、FGF-2、骨钙素水平,治疗前分别为(19.63±2.09)μg·L-1、(72.46±8.70)μg·L-1、(23.27±2.61)μg·L-1、(5.32±1.21)μg·L-1,治疗结束后分别为(28.58±3.44)μg·L-1、(94.78±10.34)μg·L-1、(30.11±4.12)μg·L-1、(8.10±1.86)μg·L-1.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 KOA寒湿痹阻证,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软骨细胞保护因子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脏腑风湿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多因阳虚郁痹、风寒湿外邪侵袭、正气无力抗邪,致使邪气潜藏,伏而内留,肾络瘀阻.该病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微观病理等方面与脏腑风湿病理论极为相似.故临证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宜采用通阳解郁、扶正宣痹,祛风除湿、透散伏邪以及活血祛瘀、和络通脉三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万应消痛膏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万应消痛膏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120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万应消痛膏治疗+基础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骨伤科外洗方治疗+基础治疗,连续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功能、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30s起立测试(30CST)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观察组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86.7%)(P<0.05);观察组30CST评分、HSS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佳(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不良事件.结论 万应消痛膏治疗寒湿痹阻型KOA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酉时雷火灸联合通督推拿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探讨酉时雷火灸联合通督推拿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5月—202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AS急性期住院患者 9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8 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 4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酉时雷火灸及通督推拿法.治疗两周后评估疗效.治疗前、治疗 2 周比较两组中医主症评分,根据枕墙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晨僵时间综合评估患者脊柱功能,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周时两组中医主症评分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枕墙距小于治疗前,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大于治疗前,晨僵时间短于治疗前,试验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两组ESR、CRP、MMP-3、IL-6、IL-1β、TNF-α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酉时雷火灸联合通督推拿法治疗AS寒湿痹阻证急性期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脊柱功能,降低急性炎症反应,且安全性有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