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膳食营养素对砷毒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环境砷暴露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接触无机砷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关系密切。膳食结构的不同以及某些特定营养素的摄入对砷的致病效应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了膳食营养素对砷毒性的影响,为后续砷毒性研究以及通过营养干预来降低与砷有关的疾病风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膳食因素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前列腺癌居全球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第2位,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膳食因素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研究结果争议较多。红肉、加工肉类和乳制品的摄入可能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番茄、大豆和绿茶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但均缺乏高质量证据。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的摄入可能影响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但相关结论并不统一。高膳食炎症指数饮食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发病风险。膳食暴露至前列腺癌发病有较长时间,这对暴露因素的收集与队列研究的随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暴露测量偏倚和检出偏倚是影响前列腺癌膳食因素研究真实性的主要因素,研究者应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测量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水平,同时收集前列腺癌死亡等重要结局变量。文章总结了膳食因素和前列腺癌关系的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旨在为后续的前列腺癌相关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儿童肥胖病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儿童肥胖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不仅危害儿童自身健康,还是成年期慢性病发病的重要诱因。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指明环境、行为因素,如早期宫内环境、儿童饮食、体力活动等,与儿童自身基因风险对肥胖的发病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可以促进或抑制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本文对该领域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基因风险和环境暴露因素对儿童肥胖发病的交互作用及潜在机制,为不同遗传背景儿童的肥胖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膳食水溶性维生素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转归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膳食水溶性维生素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课题组于2014年建立的已婚女性队列中,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564名CIN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收集一般基线资料的同时,应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分型,采用食物频数问卷调查膳食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情况,确定暴露水平,进而对研究对象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随访结束时再次取活检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判定CINⅠ患者的逆转、持续和进展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膳食水溶性维生素低水平可促进CINⅠ患者的持续或进展,且CINⅠ不良转归的风险随维生素摄入水平的降低而升高,尤其是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生物素和维生素C( RR值分别为15.22、1.86、1.92、2.11、2.98、2.14和2.19)低水平对CINⅠ的持续/进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结合HR-HPV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后显示,HR-HPV阳性时,叶酸、烟酸和生物素低水平可促进CINⅠ持续和进展。 结论:膳食水溶性维生素低水平是CINⅠ持续和进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对于HR-HPV阳性女性,叶酸、烟酸和生物素的作用更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3~5岁儿童铅暴露与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3~5岁儿童铅暴露与生长迟缓、低体重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7—2018年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最终将3 554名3~5岁儿童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和膳食频率等情况;采用标准化方法测量调查对象身高、体重,通过计算年龄别身高/体重 z评分判定其生长迟缓、低体重状况;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空腹静脉全血和随机中段尿检测血铅、尿铅和尿肌酐等水平。根据血铅水平和尿肌酐校正后尿铅水平的四分位数分别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 Q1~Q4组),采用复杂抽样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血铅水平、尿铅水平和生长迟缓、低体重的关联。 结果:3 554名研究对象年龄为(4.09±1.06)岁,其中女性1 779名(80.64%);城市儿童1 948名(55.84%);生长迟缓者244名(7.34%),低体重者97名(2.96%)。研究对象血铅、尿铅的 M( Q1, Q3)分别为17.49(12.80,24.71)μg/L、1.20(0.61,2.14)μg/g Cr。复杂抽样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儿童血铅浓度 Q1组相比, Q3、 Q4组的生长迟缓风险逐渐升高( P趋势=0.010), OR(95% CI)值分别为1.40(0.80~2.46)和1.80(1.07~3.04);与儿童尿铅浓度 Q1组相比, Q3、 Q4组的生长迟缓风险逐渐升高( P趋势=0.012), OR(95% CI)值分别为1.69(1.01~2.84)和1.79(1.05~3.06)。不同铅暴露水平与低体重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关联( P>0.05)。 结论:我国3~5岁儿童铅暴露与生长迟缓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正向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环境暴露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及其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肠道微生物的失调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新生儿出生时会被微生物定植,肠道定植菌受分娩方式、早期喂养策略、饮食干预(包括益生菌和膳食纤维)和卫生条件及抗生素的影响。其中,相对农业环境对肠道微生物群潜移默化的影响,口服抗生素的影响是直接的、大规模的。肠道微生物群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之间的关系紧密,目前其对免疫调控具体机制还未清晰明了,补充有益菌群或膳食纤维是否能够预防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本文从环境暴露的视角出发,对其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进而影响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发挥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健康的功能外,还参与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维生素D缺乏涉及各个年龄,对儿童、孕产妇和中老年人群的影响尤为突出。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为正常、不足、缺乏、中毒四类。维生素D缺乏是全球性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阳光直接暴露不足、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孕妇、肤色深的人群(黑人、西班牙人、皮肤黑色素增加者)、肥胖者、儿童和老年人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风险人群。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骨质软化症、手足抽搐症、骨质疏松症,并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相关。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应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 X线检查,测定血清25(OH)D水平是最可靠的诊断标准。在普通人群中因地制宜进行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根据风险及合并危险因素的情况进行分层干预。对于维生素D水平正常或不足人群,应积极预防维生素D缺乏;对维生素D缺乏者,可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日光照射时间、改善膳食维生素D摄入、补充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等方法维持机体维生素D的正常水平。本共识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对维生素D的营养现状、缺乏原因及健康风险、评估意义与方法、改善措施等方面展开充分讨论,基于循证医学相关成果,达成专家共识,对于推动在基层和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开展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和干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1年青海省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粮食、果蔬中氟、砷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地方性氟、砷中毒是由于机体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长期暴露于高氟、高砷环境,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途径,摄入过量氟、砷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 1] 。青海省是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情况较严重的省份,病区分布广泛,患病人口较多。长期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受病区水源、经费投入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在改水降氟除砷措施实施中,大多数病区仅对居民生活饮用水或人畜饮水进行了水源改换,而农田灌溉仍使用氟、砷含量超标的水源,可能存在人群通过农作物(粮食、果蔬等)摄入氟、砷过量的风险。本调查通过对青海省重点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粮食、果蔬中氟、砷含量进行检测,了解病区居民粮食、果蔬等膳食中的氟、砷摄入量,为持续控制和消除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邕江南宁段农家自种蔬菜富集特征及居民膳食暴露评估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邕江南宁段农家自种蔬菜及土壤多元素积累情况,并探讨蔬菜重金属富集特征及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于2023年1-3月采集南宁市邕江流域周边3个区蔬菜样品315份,土壤样品75份,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和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种Cd、Pb、Cu和Zn的含量,对结果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情况分析,并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蔬菜样品中Cd超标率为14.8%;所有土样Cd的含量均超出南宁市土壤背景值,最高超出背景值7.50倍;蔬菜中Cd富集能力最强,Pb在土壤-蔬菜系统迁移能力较弱;红薯叶和芥菜种植过程中可食部分积累重金属能力较低.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显示,居民按日常膳食习惯食用研究区域种植的蔬菜给人体造成非致癌风险可能性较低.结论 目前南宁市邕江流域周边农家自种蔬菜重金属元素膳食暴露风险处于安全水平,但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情况需引起重视,土壤重金属持续积累会增加蔬菜重金属膳食暴露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江西省市售婴幼儿米粉中铅、镉、总砷污染状况调查及暴露评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江西省市售婴幼儿米粉中铅、镉、总砷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对膳食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2016-2020年在江西省市售流通领域随机采集婴幼儿米粉564份,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和镉,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砷.采用点评估法计算膳食中铅、镉、总砷的暴露水平,采用暴露边界比(margin of exposure,MOE)进行铅、总砷暴露评估,采用安全边界比(margin of safety,MOS)进行镉暴露评估.结果 江西省市售婴幼儿米粉中铅、镉、和总砷的平均值为0.039、0.058和0.079 mg/kg,平均检出率为82.1%、93.8%、87.2%.不同年份镉(x2=21.988,P<0.001)、总砷(x2=138.043,P<0.001)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年份内铅的MOE值(1.8~5.7)、总砷的MOE值(5.0~14.0)、镉的MOS值(1.6~12.6)均大于1.结论 2016-2020年监测的江西省市售婴幼儿米粉中铅、总砷污染较轻,2016-2018年存在一定程度的镉污染,膳食摄入铅、镉、总砷的暴露量较低,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