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自然联结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间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然联结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间的调节作用,为干预大学生网络受欺凌和自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河南省7所高校的1 568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网络受欺凌行为量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和自然联结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3.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调节效应检验,探究网络受欺凌和自然联结对自杀意念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结果 大学生网络受欺凌得分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为班干部等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7.21%,自杀意念检出率在有无网络受欺凌、性别、年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0.45,P<0.001),自然联结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0.38,P<0.001).自然联结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杀意念间起调节作用(OR=1.33,95%CI:1.06~1.77,P<0.001).结论 大学生自然联结与网络受欺凌、自杀意念密切相关,家庭、学校、社会可以从提升大学生自然联结水平入手,干预大学生网络受欺凌和自杀意念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尖峰岭杉木人工林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研究可揭示目标群落植物种间关系,为促进人工林向天然林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片区杉木人工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分析群落重要值排名前20的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群落包含木本植物55科101属163种,群落物种组成复杂.作为建群种的杉木,其重要值及生态位宽度均为最高,占据群落绝对优势地位,与大多数木本植物都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与生态相似性,其中重叠程度最高的植物为海南杨桐.群落的生态位重叠与生态相似性均值分别为0.54和0.49,2种生态位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部分物种对资源的需求较为相似.主要木本植物的总体联结性表现为显著正联结,x2检验、联结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显示,正关联种对的数量多于负关联种对的数量,但显著关联种对占比较低,反映出群落稳定性较强,物种能够稳定共存,多数物种间未形成紧密联系.综合来看,杉木抑制了热带天然树种的更新,可利用海南杨桐、岭南山竹子及鹅掌柴等对国家公园内的杉木人工林进行自然化改造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穷人也阳光":自然联结与青少年的兴盛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兴盛意味着希望、活力、乐观等,这也是青少年应具有的精神面貌,即使处于低社会阶层.本研究拟考察自然联结对青少年兴盛的影响及感恩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中介作用是否受到社会阶层的调节.方法:采用自然联结量表、兴盛量表、感恩量表以及主观社会阶层量表对627名青少年进行问卷测量.结果:(1)自然联结对青少年兴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感恩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感恩的中介作用受到社会阶层的调节,具体来说,随着社会阶层的降低,感恩的中介作用显著增强.结论:基于自然联结的感恩情绪激发是增强青少年兴盛的重要路径,而来自低社会阶层的青少年更能从这一路径中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澜沧江大鳞高须鱼寄生指环虫属单殖吸虫一新种
编辑人员丨2024/7/6
本文记述了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江水系勐腊(补远江)流域段(101°14′2″E,21°24′36″N,海拔570m)大鳞高须鱼Hypsibarbus vernayi鳃上寄生的指环虫属Dactylogyrus 一未定种.自然感染率为76.2%,感染强度为每片鳃3~10枚.未定种虫体平均大小为640 μm×129 μm,具2对眼点.后吸器由1对D.wunderi型中央大钩、1个长片状联结片和7对边缘小钩构成.交接器由交接管和支持器构成,交接管基部膨大呈球形,随后变细沿支持器直线延伸;支持器直管状,端部分两支为"并指状",与交接管相联结,像拇指包绕住交接器.上述特征与我国鲃亚科Barbi-nae鱼类上已记录的指环虫(齿形指环虫D.denticulati、倒刺鲃指环虫D.spinibarbichthi、角鱼指环虫D.epalzeorhyn-chus、条纹指环虫D.lineatus)有明显差异.28S rDNA部分序列分析显示,本未定种与寄生于意大利路库玛雅罗鱼Squalius lucumonis上的尹文指环虫D.yinwenyingae亲缘关系最接近,但碱基相似度只有95%.结合形态和分子特征,本未定种为指环虫属科学上一新种,以采集地命名为补远江指环虫新种D.buyuanjiangensis sp.nov..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小黄花茶群落优势木本植物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编辑人员丨2024/3/2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小黄花茶物种原产地,近来研究发现小黄花茶种群具有急速衰退的趋势,其物种濒危机制并不清楚.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可反映物种利用资源的能力,研究小黄花茶种群生态位及其与伴生种之间的联结性,对探索小黄花茶群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小黄花茶集中分布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选择重要值排序前15个优势木本物种,计算生态位宽度(BS、BL)、生态位相似比(Cik)及重叠值(Oik)、种间联结系数(AC)以及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指标,分析物种生态位与物种联结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黄花茶群落木本物种共63种,小黄花茶重要值(0.21)和生态位宽度值(BS=2.89,BL=15.76)均为最大.小黄花茶与其它优势种组成14个种对中Cik≥0.50的有2对,Oik≥0.50的有3对,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均较低.优势种总体联结性和种间联结性呈不显著负关联.三种种间联结性检验方法(x2、AC、PC)均表明,小黄花茶与14个优势物种间关联性较弱.优势物种AC值、PC值与生态位相似比、生态位重叠值之间呈极显著正关联.研究表明,小黄花茶种群与其优势伴生种的种间关联性弱,优势物种间相对独立分布,群落稳定性较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人为干扰对秦巴山区中段植物物种联结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为了研究秦巴山区中段植被在不同干扰状态下物种联结性的变化规律,以瀛湖流域为研究对象,按照人为干扰强度的差异,将其分为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三个区域,采用典型取样法,在每个区域内设置15个样方套,通过方差比率、χ2检验、OI指数等方法计算乔、灌、草三个层次的物种联结性.结果表明:①在45个样方套中共记录植物100科、195属、256种;乔、灌、草三个层次的科数依次增加,但在3种不同干扰状态下共有科的比例却依次减少,共有种也有相似的变化规律.②不同干扰状态下各层次科的数量变化规律与种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草本植物在中度干扰状态下科数与种数均为最高;灌木层的科数、种数均随着干扰程度的加强而减少;乔木层的变化不明显.③随着干扰的加强,乔、灌、草三个层次的总体联结性均发生变化;乔木层在轻度干扰下呈无联结性,但其测度值较低,极易触及负联结,随着干扰程度的加强,其变化规律为无联结—负联结—无联结;灌木层总体联结关系的变化最为显著,其变化规律为正联结—无联结—负联结;草本层呈现无联结—正联结—无联结的变化规律;④建立2×2列联表,将21个重要值较高的物种进行比较发现,在不同的干扰强度下,无联结关系的物种对所占的比例差异不大,均占主导地位;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加大,负联结关系的物种对数量明显减少,使正、负物种对数量之比加大;同轻度干扰相比,中度、重度干扰下正、负联结关系的显著性均有所削弱;自然状态下呈负联结关系的物种对更容易受人为干扰影响,使其数量与联结程度同时降低;⑤相对而言,研究区内灌木层的破坏程度大于乔木层与草本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分娩方式和催产素与围产期母爱行为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母爱行为影响婴儿生理心理发展,而母爱行为又与分娩方式有关,且催产素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该文综述了母爱行为的一般特点以及分娩方式和催产素与母爱行为的相互关系,探究剖宫产对孕期及产后母爱行为 、亲子互动及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分析从基因到激素的生理机制,为倡导自然分娩的健康宣教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围产期保健以及与母爱行为有关的教育教养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景观空间异质性对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供给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景观空间异质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极为密切,适当调整景观空间异质性有助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形成与稳定供给.研究景观空间异质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供给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及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管理生态系统服务与优化景观空间配置的基础.现有研究大多在不同尺度上探讨了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或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而缺乏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生态系统服务三者间有效联结等方面的研究.景观空间异质性是怎样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供给的,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解释.因此,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回顾了景观格局或景观空间异质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景观组成、景观构型的变化入手,讨论了景观空间异质性对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供给的影响及其强度,并认为景观组成异质性变化能够直接影响生态系统服务,而景观构型异质性变化会通过改变生态过程而间接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阐述了景观空间异质性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供给的同时,也使生态系统服务在空间上产生了异质性分布,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释;强调了尺度问题在景观空间异质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明确了对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供给的景观空间异质性影响研究不仅有助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与调节,也能更深层次地揭示其中的生态学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学生自然联结和自尊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然联结(nature connectedness)是指个体感觉到与自然环境一体化的程度[1],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密感.研究发现,自然联结和活力、正性情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2],这是因为自然联结会提升个体与自然的接触程度,驱动个体参与更多的户外活动[3],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情绪[4],从而防止抑郁情绪的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物种多样性与种间联结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参照CTFS技术标准在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建立11.56 hm2动态监测样地,以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区系组成、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优势种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1)样地内胸径≥1 cm的乔木共有24910株,分属于35科、57属、103种;优势科为蔷薇科、槭树科、冬青科、樟科、杜鹃花科、虎耳草科、桦木科、壳斗科;(2)样地内乔木树种分布相对均匀,主要优势树种为茅栗、鹅耳枥、白檀和四照花;乔木树种在各个高度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2-8 m之间;(3)x2检验结果显示,样地内15个优势种105个树种对中仅有32个树种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群落种间关联较弱.从联结系数(AC)来看,105个树种对中呈现显著正关联的树种对占42.9%,显著负关联的树种对占24.8%,但关联强度大部分集中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表明该地区群落结构整体仍处于发育阶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