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院外护理对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院外护理对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冠心病病区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36例中青年PCI术后患者为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院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心理管理、自我管理信心、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信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院外护理可提高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照顾体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父母的照顾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图书馆(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CINAHL中收录的关于CHD患儿父母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7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提炼29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组合形成8个新的类别,并综合成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经过自我调适,照顾者角色获得成长;整合结果2:照顾者怀着感恩之心并希望得到社会的支持。结论:护理人员需关注CHD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照顾知识技能指导,协助其尽快胜任照顾者这一角色,提高以家庭为中心的CHD患儿照护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感恩拓延-建构理论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感恩拓延-建构理论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进行卵巢癌化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64)和观察组( n=6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感恩拓延-建构理论指导下的护理。采用短式知觉压力量表(PSS-10)、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干预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S-10、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感恩拓延-建构理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患者自我感知压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书为媒,悦读全科——写给全科医学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时光荏苒,《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2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而对于一本杂志的成长,则是一个不短而充满艰辛的创业过程,它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作为办刊的参与者,回顾20年来走过的历程,既有成长的欣慰和对众多专家同仁的感恩,更有继往开来和激励全科医学生的重要使命。借创刊20周年纪念之机,谈一些我的感悟和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康复平台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康复平台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双相障碍(BD)缓解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1年7—8月在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中心就诊的91例BD缓解期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社区电话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微信订阅号形式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包括BD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送(2次/周)和疾病自我管理(每日记录情绪、睡眠、服药、运动情况及感恩日记),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干预过程中,试验组1例患者因精神疾病加重入院而终止试验,最终共90例患者纳入研究。分别于基线、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MA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YMRS)、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得分,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和 χ2检验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前后MARS、HAMD、YMRS、PDD评分差异,分析基于康复平台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BD缓解期患者的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MA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47±1.75)分比(7.47±1.85)分],且显著高于基线[(7.36±2.13)分]及干预3个月后[(8.04±1.68)分](均 P<0.05)。试验组YMRS、PDD评分在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均显著低于基线[YMRS,2.0(1.0,4.0)分、2.0(0,3.0)分比3.0(1.0,5.5)分;PDD,(31.18±4.65)分、(30.13±4.76)分比(32.51±4.51)分](均 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YMRS、PD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社区管理基础上联合基于康复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BD缓解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改善其躁狂症状,降低病耻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气管切开患者照顾者照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与评价气管切开患者照顾者的照护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有关气管切开患者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5篇,中文文献2篇,6篇文献为现象学研究,1篇文献为扎根理论研究。最终归纳为10个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照顾者心理压力超负荷,在角色适应和社交方面遭遇困境,状态消极;整合结果2:照顾者的照护能力不足,感到疲惫,出院后的过渡期难以适应,渴望得到支持;整合结果3:照顾者逐渐适应,积极面对现实,转变观念,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学会了感恩。结论:气管切开患者照顾者的状态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且存在多方面的心理、社会、家庭问题与照护指导需求,医护人员应重视气管切开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压力,为其提供疾病照护指导,帮助照顾者强化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减轻照顾者照护负担,提高照护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感恩拓延-建构理论在哮喘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将感恩拓延-建构理论应用到哮喘患儿的家庭整理护理中,观察其在患儿病情控制、主要照顾者不良情绪改善和家庭功能改变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历史对照研究。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治疗的148组患儿家庭为对照组,以2021年1—7月入院治疗的122组患儿家庭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护理与延续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哮喘家庭感恩拓延-建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出院后6个月的复发情况,采用儿童哮喘控制问卷评估两组的哮喘控制状况,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评估主要照顾者出院前及出院后6个月的抑郁、焦虑、压力状况,采用家庭功能量表评估家庭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复发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儿童哮喘控制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和压力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儿家庭在沟通与情感介入维度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家庭在家庭功能各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哮喘家庭感恩拓延-建构护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儿哮喘病情,降低主要照顾者的不良负性情绪,改善其家庭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感恩拓延-建构理论护理干预在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护理干预在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许昌市襄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6例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心理指导,观察组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实施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疾病不确定感、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不确定感、回避、屈服、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而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老年支气管扩张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疾病不确定感,使患者能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感恩理论在慢性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感恩对慢性病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感恩的概念、相关理论、测量工具、干预策略及其效果评价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我国护理人员对感恩的认识,为感恩在慢性病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感恩理论在我国慢性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进一步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扎根理论的援鄂医务人员职业精神透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借鉴扎根理论研究范式,通过三级编码对80篇援鄂抗疫日记展开文本分析,从医务人员切身经历与感知的视角,归纳了援鄂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将救死扶伤视为崇高的职责使命,对患者抱有悲悯共情与感恩之心,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因此,重视医患双向的共情与感恩,紧扣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务人员感知的职业精神理论,对职业精神培育、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