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燕麦仁油的舒缓护理霜改善儿童干皮症及角质层含水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一种富含燕麦仁油的舒缓护理霜对儿童干皮症及角质层含水量的影响。方法:2022年9—12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就诊的干皮症患儿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12(7.3±2.6)岁。患儿双侧肢体用单中心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在皮肤干燥处用舒缓护理霜,每日2次,共14 d。分别在使用后7 d及14 d随访,检测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简易视觉评分、干燥严重程度量表(XSS)、特定症状总评分(SRRC)、患儿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舒缓护理霜的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干皮症患儿用舒缓护理霜7 d和14 d后,角质层含水量中位数分别为49.00(33.83,87.25)、48.84(32.58,100.34);较基线[26.51(16.00,47.75)]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075、-2.911,均 P<0.01)。简易视觉评分、XSS评分、SRRC评分、VAS评分与基线相比,均显示皮肤干燥、瘙痒评分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 d: Z=-4.424、-4.150、-3.943、-4.400,14 d: Z=-4.744、-4.409、-4.260、-4.409,均 P<0.01)。 结论:富含燕麦仁油的舒缓护理霜对儿童皮肤干燥及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有明显改善作用,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靖江市人民医院47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通过筛选并同意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且以交替的方式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居家接受常规医院舒缓疗护团队护理。观察组实施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采用简易疲乏量表(BFI)、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癌晚期患者综合疲劳程度评分、综合疲劳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认知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应用于肺癌晚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癌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意外事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进行ICU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一般干预组和集束化干预组,各60例,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对两组患者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等麻醉药物用量以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满意情况。结果:集束化干预组患者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用量均低于一般干预组,集束化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集束化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一般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集束化干预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集束化干预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显著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舒缓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家属更加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期序贯性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胃癌内镜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早期序贯性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胃癌内镜术后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长江航运总医院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接收的胃癌行内镜手术治疗8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早期序贯性精细化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营养指数、负性情绪及疼痛感知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营养指标、心理状态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身体质量指数、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等营养指数呈显著提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等不良情绪改善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干预1 d、3 d、7 d后,与对照组相比,疼痛感知降幅趋势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胃癌行内镜手术治疗患者采取早期序贯性精细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策,在维持患者自身机体营养处于均衡状态、舒缓不良心理状态、减轻对于疼痛敏感程度中,起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舒缓爱心家园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舒缓爱心家园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7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家庭护理模式干预,试验组患者使用舒缓爱心家园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ADL)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价量表(SAFE)评分及社交技能评价量表(SSC)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SAFE评分高于干预前,SSC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SAFE评分高于常规组,SSC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舒缓爱心家园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交技能,护理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急诊临终患者病例分析探讨急诊舒缓护理需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死亡和心肺复苏患者病历资料,探讨急诊临终患者舒缓护理需求与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2020年收治776例急诊临床死亡和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最终纳入687例数据,年龄(70.38 ± 16.57)岁;≥75岁患者占49.8%(342/687);其中36.0%(247/687)患者及家属在患者生命最后阶段选择不给予心肺复苏(DNR)。急诊临终DNR患者年龄≥75岁占63.2%(156/247),DNR患者按疾病进行分类统计,排名前4位的为脑出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院前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有37.5%(45/120)的患者家属再次选择放弃治疗。选择DNR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停留中位时间为738.7 min。结论:急诊临终患者及家属选择DNR的对象主要为年龄≥75岁、疾病类型为脑出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院前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重患者,这类患者滞留急诊增加了抢救室的拥堵,同时不能得到安宁的舒缓护理环境,建议急诊医护人员加强舒缓护理意识,提高舒缓护理能力,给予急诊临终DNR患者相对独立的区域和与之相适应的舒缓治疗和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序贯性全面化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癌因疲乏及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序贯性全面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使用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将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序贯性全面化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癌因疲乏、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相比无差异( P>0.05);干预后,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等改善趋势较为可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1 d、3 d、7 d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来讲,癌因疲乏呈逐步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肺活量、肺总量等肺功能变化情况,水平状态呈逐步提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原发性肝癌采取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序贯性全面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舒缓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癌因疲惫程度的同时,对促使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期风险示警分级下针对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早期风险示警分级下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策,观察组实施早期风险示警分级下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绞痛程度、心功能及负性情绪等变化情况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感知、心功能、负性情绪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稳定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病频率等,提升呈显著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Contractile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改善趋势较为可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与常规对照组患者相比,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等,呈逐渐好转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风险示警分级下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患者心绞痛程度、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及舒缓不良心理状态等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舒缓保湿修复霜联合激光治疗促进痤疮凹陷性瘢痕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舒缓保湿修复霜对痤疮凹陷性瘢痕剥脱性点阵激光术后创面修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皮肤科以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25例,年龄20~36岁(29.6±8.6)岁。采用左右脸对照方法,激光术后试验侧予以舒缓保湿修复霜,对照侧予以安慰剂,通过采集患者激光术前、术后1 h、1、3、7、21 d面部图片、皮肤客观数据,结合研究者半主观评价、患者主观评价观察创面皮肤反应情况、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激光术后1、3、7、21 d,试验侧皮肤含水量高于对照侧( P<0.05)、皮肤失水量低于对照侧( P<0.05);3、7、21 d,试验侧皮肤色素沉着指数低于对照侧( P<0.05); 3、7 d,试验侧皮肤红斑指数低于对照侧( P<0.05); 1、3、7 d,试验侧创面皮肤红斑、水肿、干燥紧绷等反应低于对照侧( P<0.05)。试验侧创面疼痛持续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侧( P<0.05)。患者对试验侧护理产品滋润度、舒适度满意度优于对照侧( P<0.05)。 结论:患者激光术后使用舒缓保湿修复霜无不良反应,可较好地抑制皮肤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促进皮肤愈合,有助于激光术后创面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需求理论下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胰腺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需求理论下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胰腺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长江航运总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接收的慢性胰腺炎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策,实验组实施需求理论下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策,于入院第1天、干预4 w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营养指数及健康行为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负性情绪、营养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4 w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等综合评分呈显著提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在转铁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数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好转趋势较为可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3 d、14 d、21 d内疼痛感知情况逐渐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慢性胰腺炎行ERCP术治疗患者,采取需求理论下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策,可对患者自身负性情绪状态的舒缓、机体各项营养指标的改善于恢复、自我健康行为规范性的提高中,起到较为积极促进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