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超过10年的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英夫利西单抗(IFX)在中国克罗恩病患者真实世界中的治疗持续性和长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使用过IFX的1 309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线资料(患者性别、确诊年龄、随访时间等),IFX使用情况(治疗时间、停用情况),IFX相关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IFX的持续使用率,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治疗持续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因素与安全性结局之间的关联。结果:1 309例患者中,男性936例(71.5%),确诊年龄为28.7岁(28.1岁,29.3岁),随访时间为3.9年(3.7年,4.0年),IFX治疗时间最长达9.4年。随访期间,共421例(32.2%)患者停用IFX,在IFX治疗第1、3、5、10年IFX的持续使用率分别为84.0%、65.8%、56.7%、30.9%。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肛周病变的患者IFX持续使用率升高[ HR(95%置信区间)为0.75(0.61~0.92), P=0.006],有不良反应的患者IFX持续使用率降低[ HR(95%置信区间)为1.23(1.01~1.50), P=0.038]。共44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445/1 309);急性输注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179/1 309),其中重度急性输注反应发生率为2.8%(5/1 309);感染发生率为10.5%(138/1 309),其中严重感染发生率为2.6%(34/1 309),特殊病原体感染发生率为5.5%(72/1 309),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发生率为1.0%(13/1 309),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肺部(10例);皮肤损害(非过敏、非感染、非肿瘤性)发生率为6.9%(90/1 309);肿瘤发生率为1.1%(14/1 309)。因不良反应停用IFX者占出现不良反应总人数的20.7%(92/445),其中因急性输注反应、感染、肿瘤、迟发输注反应、皮肤损害、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急性胰腺炎、关节痛、癫痫发作停用IFX者分别占47.8%(44/92)、18.5%(17/92)、8.7%(8/92)、6.5%(6/92)、5.4%(5/92)、5.4%(5/92)、3.3%(3/92)、2.2%(2/92)、1.1%(1/92)、1.1%(1/92)。14例出现肿瘤事件的患者中,11例为恶性肿瘤,其中1例慢性白血病的发生与IFX相关。多轮次IFX治疗会增加急性输注反应、重度输注反应的发生风险,联用免疫抑制剂会降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IFX疗程>1年会增加皮肤损害的发生风险( χ2=6.16、11.30、18.20、9.47; P=0.013、=0.001、<0.001、=0.002)。 结论:IFX在中国克罗恩病患者中持续使用率较高,长期安全性总体较可,临床医师需重点关注接受多轮次、长疗程IFX治疗患者的安全性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英夫利西单抗在儿童克罗恩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抗(IFX)对儿童克罗恩病(CD)诱导阶段治疗疗效,探讨其治疗前后儿童CD活动指数(PCDAI)和简化内镜评分(SES-CD)在评估疾病活动程度方面的一致性。方法:病例总结。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8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并接受IFX治疗的53例CD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采用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评估。 结果:共纳入病例53例,其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11.0(0.6,16.2)岁。53例患儿中,学龄前儿童(<6岁)9例,占比16.98%。25例(47.17%)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53例CD患儿经IFX治疗14周后PCDAI及SES-CD评分中位值分别从35.00分、17.00分降至5.00分、3.00分;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中位值分别从28.10 mg/L、32.00 mm/1 h降至0.84 mg/L、7.00 mm/1 h。治疗后红细胞比容从(0.34±0.05) mg/L升至(0.37±0.04) mg/L、血红蛋白从(106.98±15.39) g/L升至(122.22±15.08) g/L、白蛋白从(37.62±6.50) g/L升至(42.31±4.87)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临床缓解率和临床应答率分别为73.58%和84.91%,内镜缓解率和内镜应答率分别为64.15%和77.36%。治疗前PCDAI与SES-CD评分对于CD活动度分级划分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092);治疗后PCDAI与SES-CD评分对于CD活动度分级划分一致性中等(Kappa值为0.431)。 结论:IFX在儿童CD诱导缓解治疗中疗效确切,PCDAI和SES-CD评分在儿童CD活动度评估中一致性较差,部分PCDAI评估临床缓解的CD患儿仍然存在内镜下黏膜炎症,临床中应综合PCDAI评分及SES-CD结果对患儿进行综合的疗效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儿童克罗恩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儿童克罗恩病(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30例经传统药物、肠内营养治疗后未能完全缓解或对药物不耐受的活动性CD患儿应用IFX治疗的疗效,评估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血生化指标、黏膜愈合情况、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共纳入30例处于活动期的CD患儿,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8.63±4.76)岁。剔除3例注射未满3次的患儿、1例失访患儿,26例患儿纳入疗效研究,IFX治疗第14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61.5%和84.6%,21例患儿第30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71.4%和85.7%,15例患儿第54周临床缓解率和应答率分别为86.7%和93.3%。使用IFX诱导治疗第14周,与治疗前比较,患儿PCDAI评分[(9.56±8.05)分比(29.02±10.86)分]显著下降( t=7.339, P<0.05),红细胞沉降率[(15.54±10.26) mm/1 h比(33.77±21.30) mm/1 h] 、C反应蛋白[(4.79±12.94) mg/L比(16.33±23.43) mg/L]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932、1.993,均 P<0.05);血红蛋白[(126.27±16.51) g/L比(110.58±16.45) g/L]、红细胞比容[(37.03±3.95)%比(33.52±4.32)%]、白蛋白水平[(42.30±3.03) g/L比(37.13±5.68) g/L]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398、-3.060、-4.009,均 P<0.05)。IFX治疗后年龄别身高Z评分及身体质量指数Z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IFX在控制活动性CD患儿炎症反应、诱导临床缓解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反复多发动脉瘤起病的白塞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病大小血管、动脉静脉均可受累,动脉瘤往往多部位、易复发且破裂,病死率高。本例患者先后有月国窝动脉、锁骨下动脉、股动脉、腹腔干动脉等受累,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病情反复发作。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抗TNF-α在白塞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难治性病例应考虑应用单抗类TNF抑制剂,比如英夫利西单抗或阿达木单抗。本研究对1例患者行环磷酰胺联合阿达木单抗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反常性痤疮的生物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对反常性痤疮炎症发病机制的认识增加以及生物制剂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中的发展与应用,一些生物制剂已在临床研究及实践中表现出对反常性痤疮较好的疗效及治疗潜力。本文主要概述近年来有关反常性痤疮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英夫利西单抗谷浓度及抗体水平监测在维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AS患者英夫利西单抗(IFX)谷浓度(TLs)与疗效的关系,了解抗IFX抗体(ATI)产生情况。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接受IFX治疗的AS患者38例。在第8次应用IFX前空腹抽取检测血清IFX-TLs和ATI水平,在第1次、第6次、第8次应用IFX前进行AS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 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① 38例AS患者,其中6例(16%)出现了ATI。这6例患者第8次IFX给药(38周)时出现病情反弹。②以第8次IFX治疗相比第6次IFX治疗的ASDAS是否上升进行分组,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出IFX-TLs维持在0.635 μg/ml以上时,患者病情不易反跳。③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X-TLs与BMI相关[ OR(95% CI)=1.536(1.023,2.308), P=0.039],与合并用药相关[ OR(95% CI)=0.218(0.06,0.797), P=0.021]。 结论:ATI的产生以及IFX-TLs变化与IFX失应答密切相关,应定期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皮质激素抵抗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序贯拯救治疗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皮质激素抵抗的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亟需转换治疗,即手术治疗或药物拯救治疗,后者包括英夫利西单抗、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治疗。上述某一种药物治疗方案失败后,选择另一种药物的拯救治疗方案即为序贯拯救治疗。本综述较全面系统地阐述国际上拯救治疗(特别是序贯拯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实践中选择序贯拯救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制剂在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腹膜后纤维化是一种以腹膜后组织的持续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常常累及腹膜后脏器,包绕腹主动脉、髂血管和输尿管等;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严重时可造成终末期肾病等严重后果。糖皮质激素单独或与他莫昔芬和(或)免疫抑制剂联用是本病的一线用药。但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大,且减药或停药后复发率高。另外,部分患者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反应欠佳,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普及,多种生物制剂,如靶向B细胞、IL-6受体抑制剂、靶向TNF通路药物,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沙利度胺辅助治疗血行播散性结核病伴发矛盾反应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报道了1例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继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患者男,52岁,因发热伴头痛1个月余入院。既往有克罗恩病史13年,入院前曾使用英夫利西单抗2次。通过腰椎穿刺术、支气管镜在脑脊液、灌洗液中发现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诊断结核性脑膜炎、肺结核、支气管结核、淋巴结结核。给予规律抗结核、激素等治疗,治疗期间反复发热、病灶进展、气管腔内多发肉芽形成,考虑合并矛盾反应,予沙利度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经1 HREZLfxLzd/8 HEZCsLzd/1 HEZCs/8 HZCs 18个月治疗后,患者临床状况显著改善,胸部CT及气管镜下表现均提示病灶明显吸收,脑脊液、灌洗液病原学阴性,予停药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对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修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对CD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CD患者382例,均行IFX治疗,另选择103名行结肠镜检查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C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空腹血和肠黏膜组织样本,计算BMI,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ESR、CRP,以及相关炎症因子TNF-α、γ干扰素、IL-1、IL-2、IL-6、IL-8、IL-10、IL-17A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采用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和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评价CD患者的疾病活动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闭锁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水平。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统计学分析采用 t检验。 结果:CD患者治疗前BMI、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8.3±1.8) kg/m 2比(20.2±1.2) kg/m 2、(95.3±8.4) g/L比(129.2±5.7) g/L、(33.2±5.4) g/L比(50.3±3.2)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457、5.342、2.674, P均<0.05)。CD患者治疗后BMI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19.5±2.1) kg/m 2比(18.3±1.8) kg/m 2、(117.2±10.3) g/L比(95.3±8.4) g/L],CRP水平、CDAI评分、SES-C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6.3±2.3) mg/L比(47.2±9.3) mg/L、(113.2±12.5)分比(245.2±23.5)分、(5.0±2.1)分比(10.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90、2.339、2.432、6.345、5.234, P均<0.05)。健康对照组促炎因子TNF-α、γ干扰素、IL-2、IL-6、IL-8、IL-17A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均低于CD患者治疗前[分别为(1.1±0.4) ng/L比(158.2±38.3) ng/L、(3.2±0.8) ng/L比(28.3±13.4) ng/L、(2.7±1.3) ng/L比(3.3±2.4) ng/L、(5.2±0.3) ng/L比(16.3±7.4) ng/L、(16.3±6.3) ng/L比(18.9±10.2) ng/L、(10.5±2.3) ng/L比(38.5±11.2) ng/L;1.00±0.00比4.68±0.34、7.83±0.32、1.25±0.46、8.36±0.44、2.01±0.89、6.83±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45、6.456、3.008、4.009、7.045、10.223,8.345、11.235、1.114、12.334、5.304、5.678; P均<0.05)。CD患者治疗后TNF-α、γ干扰素、IL-2、IL-6、IL-8、IL-17A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分别为(106.4±29.9) ng/L比(158.2±38.3) ng/L、(25.7±10.8) ng/L比(28.3±13.4) ng/L、(2.9±1.7) ng/L比(3.3±2.4) ng/L、(15.4±4.2) ng/L比(16.3±7.4) ng/L、(17.2±8.7) ng/L比(18.9±10.2) ng/L、(29.9±12.7) ng/L比(38.5±11.2) ng/L,2.45±0.21比4.68±0.34、3.75±0.18比7.83±0.32、1.09±0.22比1.25±0.46、3.78±0.21比8.36±0.44、1.67±0.33比2.01±0.89、2.96±0.11比6.83±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345、2.456、2.334、2.090、3.009、8.345,4.567、6.445、2.046、7.774、3.008、8.867; P均<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CD患者治疗前肠黏膜组织中的闭锁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ZO-1和JAM-A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21±0.03比1.00±0.02、0.17±0.07比1.00±0.01、0.16±0.06比1.00±0.04、0.26±0.08比1.03±0.04),CD患者治疗后闭锁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 ZO-1和 JAM- A的mRN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0.77±0.08比0.21±0.03、0.69±0.08比0.17±0.07、0.78±0.09比0.16±0.06、0.72±0.07比0.26±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567、6.346、5.557、8.456,9.678、8.671、10.456、7.456; P均<0.05)。 结论:IFX能有效缓解CD患者病情活动,改善其营养状态,可通过减轻CD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维持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修复CD患者的肠黏膜屏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