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1A2新发突变致骨发育不良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孕妇,G2P0,26岁。第一胎为胚胎停育,未行相应基因检测。胎儿父亲31岁,体健。父母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近亲结婚。孕妇自诉孕早期未见异常,无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药物服用史,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孕17 +5周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产检B超示:单胎,可见胎心搏动;胎儿双顶径长约40 mm,头型呈"草莓"头,腹围110 mm,胎儿双下肢始终处于屈曲状态,肱骨长约15mm,股骨长约14 mm,足底长约2.0 cm。股骨长/足底长约为0.73。双足与胫腓骨曲度异常(见图1)。产检B超提示符合骨发育不良声像图表现(致死性骨发育不良不除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数字RT-PCR与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草莓中甲型肝炎病毒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数字芯片式RT-PCR(dRT-PCR)方法并与real time RT-PCR(RT-qPCR)方法进行比较,选出适用于检测草莓中HAV的最佳方法。方法:提取HAV疫苗RNA,优化dRT-PCR的反应条件,评价其特异性;碱性洗脱-PEG浓缩法对草莓标本进行前处理后提取核酸,同时采用dRT-PCR与RT-qPCR方法,检测纯水或草莓基质中HAV疫苗RNA的敏感性、抑制率;比较人工污染草莓中HAV的回收率,并应用于市售标本中的检测。结果:确立了dRT-PCR反应的最适退火温度为60 ℃,最佳引物、探针浓度为0.4 μmol/L、0.4 μmol/L、0.2 μmol/L,特异度良好;两种检测方法检测HAV疫苗RNA在纯水或草莓基质中的敏感性没有明显差异,dRT-PCR的抑制率较低。dRT-PCR与RT-qRCR在检测较高浓度HAV污染草莓标本时的回收率分别为12.90±0.006%、30.12±0.02%;在检测较低浓度HAV污染草莓标本时的回收率分别为18.27±0.07%、10.85±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市售标本进行检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dRT-PCR法,与RT-qPCR检测不同基质中的HAV RNA敏感性没有明显差异,但dRT-PCR对PCR反应抑制物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在检测低浓度HAV时回收率较高。两种检测方法均可用于草莓中甲型肝炎病毒的定量检测,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近闭合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多发生在晚孕期,患者多因胎儿左右心比例失调就诊。本文报告了1例孕37周 +2的病例。该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增大、右心室壁运动减低,三尖瓣大量反流;二维动脉导管显示不清,频谱多普勒于动脉导管处可探及高速血流信号,考虑胎儿动脉导管宫内提前收缩。患者于检查次日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产后3个月复查新生儿心脏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草莓中甲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草莓中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V)检测的两种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比较,以选出最佳的检测方法,用于草莓中甲肝病毒的检测。方法:向已知阴性冷冻草莓标本表面接种不同浓度的HAV,优化碱性洗脱-PEG浓缩法中的牛肉浸出粉的浓度以及选择最适核酸提取试剂盒,优化直接裂解法中的最适裂解缓冲液体积,对草莓标本进行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回收的病毒量,应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优化后的两种方法用于实际标本的检测。结果:优化后的碱性洗脱-PEG浓缩法的牛肉浸出粉浓度选择3%,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选择试剂盒B。优化后的直接裂解法的裂解缓冲液体积选择6 ml。对碱性洗脱-PEG浓缩法、直接裂解法在添加HAV不同浓度水平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的HAV病毒回收率分别为21.50±1.06%、5.82±0.01%,结果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四个地区共60份草莓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优化后的碱性洗脱-PEG浓缩法灵敏度更高,更适用于草莓标本中HAV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胃增生性息肉与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胃增生性息肉与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切除术的56例胃增生性息肉患者,包括17例伴肿瘤性改变和39例不伴肿瘤性改变的患者,分析患者血清学、内镜表现和病理的特点。结果:男22例、女34例,年龄(61.88±9.01)岁。空腹胃泌素升高率50.0%(28/56),血清抗壁细胞抗体(anti-parietal cell antibody,PCA)阳性率62.5%(35/56),贫血率37.5%(21/56),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率64.3%(36/56)。与血清PCA阴性患者相比,血清PCA阳性患者以女性多见( P=0.034),易发生高胃泌素血症( P<0.001)、贫血( P=0.001)、多发GHPs( P=0.019),且以血清铁缺乏为主( P=0.044)。35例血清PCA阳性患者共108枚息肉,胃底、体91枚(84.3%)、胃窦17枚(15.7%, P=0.005);21例贫血患者共63枚息肉,胃底、体54枚(85.7%)、胃窦9枚(14.3%, P=0.075)。56例患者共142枚增生性息肉,73.2%(104/142)为带蒂息肉,69.0%(98/142)为"草莓状"息肉。17例伴肿瘤性改变中,6例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3例高级别异型增生、6例低级别异型增生。 结论:胃增生性息肉与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有关,可能在其基础上向肿瘤性改变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关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的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合并基础疾病和老年人群的高病死率。疫情爆发以来,SARS-CoV-2通常被描述为儿童无症状或轻度症状,住院人数少,病死率低。但自2020年4月以来,来自欧洲和北美等国家相继报告了SARS-CoV-2相关、但特异性不强的儿童特殊症候群,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表现(皮疹、结膜炎、手足水肿、嘴唇红裂、草莓舌等)、心肌功能障碍、心脏传导异常、休克、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受累和淋巴结病等。这些症状与脓毒症、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或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等的特征重叠 [1,2,3]。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 [4]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5]将此症候群命名为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虽然MIS-C的具体机制未明,但已成为SARS-CoV-2流行时期重要的健康关注。自中国大陆2022年12月抗疫措施优化调整以来,多地观察到Omicron变异株感染期间也出现严重MIS-C病例。因此,需要特别关注MIS-C的识别与合适的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普瑞巴林口服溶液处方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普瑞巴林口服溶液仿制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普瑞巴林口服溶液参比制剂为研究对象,采用逆向工程对制剂进行处方分析和小试工艺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抑菌剂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的含量,并进行抑菌效力检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pH检测法测定缓冲液磷酸二氢钠一水合物与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甜味剂三氯蔗糖的含量;根据口味和性状调整芳香剂草莓香精的加入量;结合单因素试验筛选原辅料的溶解温度及配制顺序,确定制剂的小试工艺.结果 生产规格为 20 mg/mL(200 mL)的普瑞巴林口服溶液时,以 85℃溶解羟苯甲酯 0.25g与羟苯丙酯 0.033 g,降温至 30℃时依次加入磷酸二氢钠一水合物 0.748 g、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 0.210 g、普瑞巴林 4g、三氯蔗糖 0.65 g、草莓香精 0.1g,搅拌至完全溶解,加 80 mL纯化水,搅拌 20 min至均匀,即得.结论 所制备的普瑞巴林口服溶液质量稳定,可为仿制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草莓FaWRKY70基因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WRKY是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植物多种生命活动,但在草莓中鲜见WRKY70相关报道.深入解析WRKY70同源基因在草莓响应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加快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培育新草莓种质资源.[方法]用同源克隆法从'红颜'草莓果实中克隆得到FaWRKY70基因,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保守结构域、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及进化关系等,并结合qRT-PCR数据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FaWRKY70基因全长1 020 bp,编码339个氨基酸;同源基因比对发现,FaWRKY70与苹果、牡丹等同科物种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且同源基因多与植物对生物、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暗示FaWRKY70可能参与草莓抵御胁迫的过程;FaWRKY70在草莓不同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差异显著,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果实中最低;水杨酸处理后,FaWRKY70基因快速响应,表达量在3 h后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茉莉酸甲酯处理后FaWRKY70基因受诱导响应程度小,整体呈下调趋势.[结论]FaWRKY70能通过不同响应方式参与草莓生命活动及激素信号转导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5种叶面肥对大棚草莓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探讨不同叶面肥对大棚草莓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叶面肥,为草莓的生长发育提供科学的施肥管理.[方法]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牟家台草莓温室大棚内栽植的草莓品种'蒙特瑞'为试材,在施肥充足的情况下,在萌芽期、现蕾期、生长期和开花期叶面喷施经典750倍液(T1)、花仆1500倍液(T2)、润亮750倍液(T3)、艾德拉果500倍液(T4)及磷酸二氢钾1 500倍液(T5)5种叶面肥,清水作为对照(CK),测定处理植株光合参数、果实品质、生物量及产量等指标.[结果](1)喷施不同叶面肥后草莓植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上升,胞间CO2浓度均高于CK;(2)T2和T3处理能够显著改善草莓果形指数,T1和T5可以显著增大果实体积和质量,T1处理平均单果质量较CK增加了35.04%,T5处理果实横径和纵径分别较CK增加了49.39%和40.64%.(3)各叶面肥处理草莓果实品质均得到有效改善,并均以T1处理最佳,其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CK增加30.84%、33.5%和38.5%、27.9%和36.2%,可滴定酸含量则最低,糖酸比最高,且均与CK差异显著.(4)喷施适宜叶面肥能够显著提高草莓植株生物量以及果实的最大单果质量、产量,且以T1处理果实产量最高,较CK显著增长了13.65%.[结论]施用适宜的叶面肥均能有效改善草莓营养生长状况,提升草莓果实品质,显著提高产量,并以经典750倍液叶面肥施用综合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情境化教学的三重逻辑
编辑人员丨2024/4/6
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学,是将所有烹饪技术和结果,用科学方法去解释,并用数字精确控制的一项烹饪艺术.分子料理的出现,是人类从微观角度真正认识食物的重要标志.笔者在观看分子料理制作视频时,一瞬灵光乍现,原来情境化教学与分子料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道被称为"龙吟草莓"的分子料理制作过程如下:将新鲜草莓做成果酱,一部分果酱中加入糖浆,用吹糖的方式制成草莓形状的外壳;另一部分果酱加入稀奶油,用液氮冷冻的方式制作草莓冰激凌的内馅,将内馅填充到外壳中,组装为"龙吟草莓".因此,"龙吟草莓"看起来像草莓,吃起来像草莓,但它又不是真正的草莓.分子料理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情境化教学的学习逻辑,即学习逻辑=生活逻辑+学科逻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