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制备工艺及透皮主要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为复方藤芷膏开发新剂型,并考察其透皮主要成分.方法 以凝胶贴膏剂基质的感官评价、初黏力、持黏力为综合指标,以NP-700、甘羟铝、EDTA-2Na、甘油、PVPK-90、酒石酸、纯化水的使用量作为课题的主要考察因素.依次采用单因素设计实验法和正交设计实验法在不同材料用量配比下优选凝胶贴膏剂的最佳基质配方.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ESI-QTOF-MS/MS),采用垂直Franz扩散池法进行透皮实验,检测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的透皮主要成分并确定.结果 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的最佳配方为NP-700 4.0 g,甘羟铝 0.5 g,EDTA-2Na 0.2 g,二氧化钛 2.0 g,甘油 40 g,PVPK-90 5.0 g,酒石酸 0.7 g,纯化水50 g,载药含量10%.透皮结果初步鉴定出3个化合物,包括大黄素、盐酸小檗碱及欧前胡素.结论 研究所得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膏体均匀,表面光滑,易于涂布.成型后具有优良的初始黏力和保持黏力,易剥离,无残留,保湿性好,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致敏性.透皮成分的确定为寻找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进一步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某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医院自2015年底开始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的经济运行绩效,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公立医院现行财务和会计制度,基于文献研究选取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运营能力、收支结构管理、资产收益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能力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构建城市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医院2015年至2019年的经济运行绩效。结果:收支结构管理下的二级指标药品占比、未来发展能力下的二级指标固定资产增长率和资产收益能力下的二级指标总资产报酬率是影响医院经济运行绩效的重要指标,权重分别为0.099, 0.097和0.080。根据相对贴近度进行经济运行绩效排序,依次为2015年(0.515)、2016年(0.480)、2019年(0.467)、2018年(0.450)和2017年(0.356)。结论:改革后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城市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绩效出现了波动,2015年至2017年医院经济运行绩效不断下降,随着改革的深入,2018年后有所回升。建议从优化收支结构、提升资产运营能力、合理配比资产负债结构等方面提升城市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绩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脾胃论》风药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挖掘《脾胃论》风药用药规律,为临床运用风药辨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筛选《脾胃论》中使用风药的方剂,提取其风药及用量,采用SPSS 25.0软件对风药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中药频次统计、中药用量统计、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等。结果:纳入方剂40首(40/61,65.57%),涉及中药14味,主要有升麻、柴胡、羌活、防风、生姜等。风药古代使用剂量集中在0.68~4.00 g,最大值为8.00 g,最小值为0.09 g,现代使用剂量集中在3~10 g。常用风药剂量比例为3%~60%,其功效各有不同。关联规则算法提取风药组合为25个,升麻-柴胡支持度最高;在置信度为75%,支持度为10%、15%、20%的条件下,药物间关联规则分别为14条、7条、3条。常用风药间配比不同,其功效亦有不同。结论:李东垣注重生发和升提脾阳,善用风药以升阳、补元、祛风、胜湿、散火、开郁、泻肝、通便、通窍、引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调查性研究。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学科发展趋势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ICU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技能、设备配置等6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9月。由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填写问卷。结果: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4.16%,其中有效问卷71份,共计71个综合ICU。①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呈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其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仍有所欠缺。②医院基本信息:人口和经济制约ICU的发展进程,西部地区综合ICU床位均数仅为中部地区半数(张:39.0比86.0),东部地区居中(平均83.6张),数量相对不均。③ ICU基本信息:调查71个综合ICU中,三级医院44个,二级医院27个。三级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1.59±0.81)%比(2.11±1.07)%, P<0.05〕,明显低于《指南》要求的2%~8%;三级、二级医院ICU床位使用率〔(63.63±22.40)%、(44.65±20.66)%, P<0.01〕均低于《指南》要求(应以75%为宜)。④ ICU人员配置:三级医院医生共376人,护士共1 117人;二级医院医生共122人,护士共331人。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和护理人员职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级医院医生以中级职称为主(主治医师占41.49%),二级医院医生以初级职称为主(住院医师占43.44%);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博士:2.13%比0,硕士:37.24%比8.20%);三级医院仅护士人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17.01%比24.47%)。三级、二级医院ICU医生/ICU床位比〔(0.64±0.27)%、(0.59±0.34)%〕、ICU护士/ICU床位比〔(1.76±0.56)%、(1.51±0.48)%〕均达未到《指南》0.8 : 1和3 : 1以上的要求。⑤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实施一对一耐药菌护理的比例(65.91%比40.74%)、实施多模态镇痛镇静的比例(90.91%比66.67%)、个人数字助理(PDA)条码扫描使用比例(43.18%比14.81%)均明显升高(均 P<0.05)。⑥ ICU技术技能:在各项技术技能中,三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空肠营养管放置和床旁超声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84.09%比48.15%,88.64%比48.15%,61.36%比55.56%,88.64%比70.37%,均 P<0.05)。其中,空肠营养管放置、床旁超声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开展情况,三级医院以独立完成为主,二级医院则倾向于合作完成。⑦ ICU设备配置:基本仪器设备中,三级、二级医院呼吸机总数/ICU床位比〔0.77%(0.53%,1.07%)、0.88%(0.63%,1.38%)〕、输液泵/ICU床位比〔1.70%(1.00%,2.56%)、1.25%(0.75%,1.88%)〕均未达到《指南》要求,设备配比不足,尚未满足发展基本需要。 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在发展规模、人员配比和仪器设备较《指南》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综合ICU呈现出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中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及不同配比下有效成分的差异,探讨不同比例药对配方颗粒关键成分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中黄连生物碱、厚朴总酚含量,建立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10批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相似度>0.950,确定17个共有峰,指认出6个成分;与单味药比较,药对配方颗粒生物碱和总酚含量明显降低,不同比例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中黄连多个生物碱及厚朴总酚含量有所差异,黄连-厚朴2∶1时生物碱和总酚含量较高。结论:不同比例黄连-厚朴药对配方颗粒主要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为研究中药药对配伍机理提供一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配伍比例石膏-知母药对合煎与单煎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不同配伍比例石膏-知母药对合煎与单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集不同配伍比例石膏-知母药对合煎与单煎样品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离子色谱指纹图谱,运用SPSS 26.0软件对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峰面积/取样量”比值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不同配比(1∶1、3∶2、2∶1、5∶2、3∶1)石膏-知母药对合煎与单煎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中峰1、峰2、峰3、峰6、峰13的“峰面积/取样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峰5、峰11的“峰面积/取样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当配比为1∶1、3∶2、5∶2、3∶1时,峰7(新芒果苷)的“峰面积/取样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配比(1∶1、3∶2、2∶1、5∶2、3∶1)的离子色谱指纹图谱中,峰1的“峰面积/取样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峰5(Ca 2+)的“峰面积/取样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同配伍比例的石膏-知母药对合煎与单煎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浓度配比的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配比的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筛选人体使用的最佳药物配比浓度。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对照研究设计,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等7个研究中心共纳入1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1∶1∶1∶1∶1比例随机分配进入4个试验组(他扎罗汀/二丙酸倍他米松浓度配比分别为0.025%/0.025%、0.05%/0.025%、0.025%/0.05%、0.05%/0.05%,简称为试验1、2、3和4组)和对照组(基质),每日用药1次,持续4周。用药后第1、2、4周分别评价各组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LSD- t检验,多组分类资料的比较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采用CMH法分析各组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反应率数据。 结果:用药4周,试验1、2、3、4组和对照组改善达PASI75的患者分别为11例(30.56%)、12例(33.33%)、12例(33.33%)、19例(52.78%)和2例(5.56%),各试验组达PASI75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 0.012 7);此外,试验药物1、2、4组达PASI90的患者比例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 0.012 7)。用药4周,试验1、2、3、4组PASI评分下降率分别达59.52% ± 26.79%、57.19% ± 31.98%、56.85% ± 30.46%和68.21% ± 37.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7% ± 28.55%)(LSD- t = 5.36、5.05、5.00、6.55,均 P < 0.001)。试验4组的综合疗效表现更突出。试验1、2、3、4组和对照组药物耐受性良好,分别发生不良反应11例(30.56%)、8例(22.22%)、2例(5.56%)、4例(11.11%)和2例(5.56%),试验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12),试验2、3、4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0.05%/0.05%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可作为后继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的推荐配比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依诺肝素钠骨水泥在家兔髋关节置换模型中的血液释放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不同配比的依诺肝素钠骨水泥在家兔髋关节置换模型中血液释放的浓度及其时间变化。方法:购买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15只[望都县彤辉养殖,动物合格证编号为191106,体重(2.5±0.5) kg],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将4 000、8 000、12 000 AXaIU的依诺肝素钠分别加入到40 g Palaco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中,制作出上述3种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骨水泥。在家兔股骨粗隆下及股骨远端开口,清理髓腔,分别注入上述依诺肝素钠骨水泥2 ml,定期在家兔耳缘静脉采血检测家兔血浆中依诺肝素钠的有效浓度。按照生物学检定统计法中的标准曲线法进行实验设计,采用 F检验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在本家兔髋关节置换模型中,依诺肝素钠体内释放的效应与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术后1 d血药释放效价达到高峰(4 000、8 000、12 000 AXaIU组的效价均值分别为0.023 9、0.050 6、0.071 3),之后7 d内药物血浆释放效价开始下降,部分药物释放效价低于本实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本实验中各组依诺肝素钠骨水泥在血液中释放的药物量均未达到有效作用浓度。结论:依诺肝素钠骨水泥在家兔髋关节置换模型中血药浓度在术后1 d达高峰,在1周内持续下降。其释放量较小,远低于依诺肝素钠对血栓的有效预防血药浓度,不会对全身凝血系统产生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积雪草-大黄不同配伍比例对积雪草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积雪草-大黄不同配伍比例对积雪草有效成分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积雪草单提液及积雪草-大黄6种配伍比例混合提取液中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含量。色谱条件:Therm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2 mmol/L的β-环糊精溶液,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05 nm。结果:与积雪草单提液比较,积雪草-大黄配伍对羟基积雪草苷含量影响较大,羟基积雪草苷溶出率随大黄比例增大而降低。积雪草-大黄配伍对积雪草苷含量影响较小。结论:综合考虑积雪草的临床应用及功效,积雪草-大黄较佳配比为10∶1及15∶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雄激素及其拮抗剂双重释放系统在小鼠Ⅲ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双氢睾酮和羟基氟他胺(以下称为DH)最佳配比,构建雄激素及其拮抗剂双重释放系统,分析该系统在小鼠Ⅲ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取HaCaT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空白组(不加药物培养)、低基线组、中基线组、高基线组,对后3组细胞均分别加用3种配比的DH培养。中配比下,从低到高3个基线组中双氢睾酮质量依次为1.4、2.8、4.0 μg,羟基氟他胺质量依次为1.2、1.6、2.0 μg,以此为基准,小配比下,双氢睾酮质量减少1/2,羟基氟他胺质量增加1/2;大配比下,双氢睾酮质量增加1/2,羟基氟他胺质量减少1/2。培养2 d,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样本数为4)。取16只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于其背部制备Ⅲ度烧伤创面后,分为空白组、小配比组、中配比组和大配比组(每组4只小鼠),伤后7 d于后3组小鼠创面局部滴加含不同配比DH的生理盐水[从小到大3个配比组中DH总量分别为127.5、165.0、202.5 μg,双氢睾酮与羟基氟他胺质量比(以下称为药物质量比)分别为8∶9、8∶3、8∶1],之后每48小时重复给药1次,直至伤后27 d;对空白组小鼠创面于前述时间点滴加生理盐水。观察伤后0(即刻)、7、14、21、28 d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伤后7、14、21、28 d创面愈合率(样本数为4);伤后28 d,取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再上皮化情况,行Masson染色后观察胶原纤维情况并分析胶原纤维占比(样本数为3)。取20只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于其背部制备Ⅲ度烧伤创面后,分为普通支架组和小比例支架组、中比例支架组、大比例支架组(每组5只小鼠),伤后7 d开始对创面分别持续外敷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不含药物的聚己内酯支架和含药物质量比为1∶3、1∶1、3∶1的DH的聚己内酯支架(即雄激素及其拮抗剂双重释放系统,DH总量均约为1.7 mg)直至实验结束。同前动物实验于相同时间点行组织病理学分析(样本数为3);伤后7、14 d,收集创面分泌物,通过16S核糖体RNA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相对丰度(样本数为3)。结果:培养2 d,在小配比下,低基线组、高基线组HaCaT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 P<0.05)。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4组小鼠创面均不断缩小。伤后14 d,大配比组小鼠创面愈合率为72.5%(61.7%,75.1%),与空白组的53.3%(49.5%,64.4%)相近( P>0.05);小配比组与中配比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4.2%(71.0%,84.2%)和70.4%(65.1%,74.4%),均显著高于空白组( Z值均为-2.31, P<0.05)。伤后21 d,小配比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空白组( Z=-2.31, P<0.05)。伤后28 d,3个配比组小鼠创面完全再上皮化且表皮均较空白组厚;与空白组比较,3个配比组小鼠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均更多且排列更有序,小配比组和大配比组小鼠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占比均明显增大( P<0.05)。伤后28 d,普通支架组小鼠创面部分上皮化,3个比例支架组小鼠创面基本完全上皮化,其中小比例支架组小鼠创面表皮最厚;小比例支架组小鼠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占比较普通支架组明显增大( P<0.05)。伤后7 d,4组小鼠创面分泌物中相对丰度较高的菌群包括棒状杆菌属、葡萄球菌属、红球菌属菌;伤后14 d,4组小鼠创面分泌物中相对丰度较高的菌群包括寡养单胞菌属、红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菌,且3个比例支架组小鼠创面分泌物中菌群种类数都多于普通支架组。 结论:药物质量比相对较小的DH,具有促进HaCaT细胞增殖的作用;8∶9为双氢睾酮与羟基氟他胺的最佳质量比,该质量比DH可以促进小鼠Ⅲ度烧伤创面再上皮化与胶原沉积,促进创面愈合。构建的含药物质量比为1∶3的DH的雄激素及其拮抗剂双重释放系统有助于小鼠Ⅲ度烧伤创面的再上皮化和胶原沉积,且可改善创面菌群多样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